基金必讀:新基金髮行這麼快就涼了 募集失敗、延長募集接踵而至

猝不及防!新基金髮行這麼快就涼了 募集失敗、延長募集接踵而至

近兩週,基金髮行市場急轉直下,募集失敗、延長募集接踵而至。3月以來,又27日晚,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東方證券、交通銀行、光大證券、國海證券披露2019年年報,將易方達、廣發、博時、工銀瑞信、中銀、匯添富、交銀施羅德、大成、光大保德信、國海富蘭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2019年淨利曝光。至此,已有27家基金公司披露去年經營情況。有紅塔紅土盛新一年定開、中信建投半年鑫定開債、方正富邦尊利六個月定開債A共3只基金宣告募集失敗。一些投熱點板塊的基金延長了募集期。即使是如期結束募集的基金,發行規模也出現了大幅下滑。3月17日後成立的66只新基金,平均規模10.87億元;在此以前(3月1日-3月16日)成立的65只新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均值為18.19億元。(上海證券報)

27家基金公司去年業績出爐 6家盈利超10億

27日晚,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東方證券、交通銀行、光大證券、國海證券披露2019年年報,將易方達、廣發、博時、工銀瑞信、中銀、匯添富、交銀施羅德、大成、光大保德信、國海富蘭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2019年淨利曝光。至此,已有27家基金公司披露去年經營情況。

從經營情況看,多家老牌大基金公司2019年盈利頗豐,6家淨利超10億元,易方達最高達到17億元。同時,大型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強勁,淨利潤率多數在25%以上。目前9家"第一梯隊"基金公司2019年合計實現淨利潤達102.73億元,平均淨利潤超11.4億元,而已曝光27家基金公司去年合計淨利潤為140.29億元,這九大巨頭盈利獨佔73.2%,充分顯示出當前基金行業盈利已經高度集中於龍頭。

行業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出現分化,多數公司表現平淡,實現"彎道"超車難度高,甚至有些出現連續虧損。不過,也有一批主動管理能力有優勢的新公司或者中小公司成為"行業新樣本",如睿遠基金等。(證券時報)

中基協:外資私募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堅定信心不會改變

截止 2020 年 3 月 20 日,共有 26 家外商獨資和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以下簡稱外資私募管理人)在協會登記,備案產品 78 支,資產管理規模達到 78.80 億元,其中 10 家管理人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外資私募管理人在疫情期間公司運行平穩,與投資者溝通積極,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疫情發生以來,協會完成 2 家外資私募管理人登記,新增備案規模近 6 億元,1 家管理人獲得提供投資建議服務資格。

在 3 月 20 日下午的協會外資私募管理人工作電話會上, 各外資私募管理人就疫情期間的展業情況、疫情對業務的影響、建議開展了介紹與討論。疫情發生後,各管理人第一時間啟動 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對危機管理、緊急應變和復原計劃做出部署,在春節期間提前測試、擴容系統,科學安排在崗與遠程人員,併為員工調配防疫物資,保證員工健康。截止目前,外資私募基金的投資、運營和客戶服務穩健開展,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基金業協會)

又一"個人系"公募獲批!大股東是天弘基金前副總

近日,證監會核准設立興華基金。這是一家全自然人持股的基金公司,也是首家設立在山東省的公募,註冊資本為1億元。

從持股情況來看,張磊、唐俊、韓光華位列興華基金前三大股東,分別持股60.61%、5%、4.99%。此外,還有6個作為員工持股計劃的合夥企業在股東之列,分別持股4.9%。

大股東張磊是公募資深人士,2002就進入基金行業,曾在嘉實基金、泰信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任職。他最為人熟知的一段履歷,是曾擔任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張磊2012年10月加盟天弘基金,同年11月被任命為天弘基金總經理助理,2013年5月被提拔為公司副總經理,分管機構業務和子公司業務。

興華基金是繼民生基金和東興基金之後,年內獲批的第三家公募。據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目前仍有32家基金公司在等候審批,其中7家已被中止審查。(公私風雲)

基金代銷陣營分化明顯 保險機構僅有9家

截至3月28日,國內參與基金代銷的保險機構數量為9家。具體看,9家代銷基金的保險機構中,有五家是保險公司,分別為陽光人壽、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中宏人壽、泰康保險集團,他們代銷的基金數量分別為2054只、1012只、41只、20只、1只。其餘四家則為保險中介公司,分別為玄元保險代理、華瑞保險銷售、和諧保險銷售、永鑫保險銷售,代銷的基金數量分別為1421只、1017只、138只、63只。

相比之下,截至目前,代銷基金的期貨公司、銀行機構、證券公司、獨立基金銷售公司的數量,分別為26家、158家、122家、110家。(中證網)

淘寶C2M助漲紡織服裝板塊 4家公司獲超10家基金調研

先是網紅概念,後是淘寶發佈C2M,紡織服裝板塊3月27日盤中最高漲幅一度接近4%。雖然在疫情影響下紡織服裝行業受衝擊不小,在資金助推下該板塊月內依然實現正收益,遠遠跑贏前期熱門的電子板塊,基於此,機構紛紛將目光轉向紡織服裝股也就不足為奇。

具體來看,機構調研的6家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分別為森馬服飾、星期六、天創時尚、羅萊生活、新野紡織、三夫戶外。其中,森馬服飾接待機構調研家數超過百家,達到149家,星期六緊隨其後,接待調研機構家數為79家,而天創時尚、羅萊生活等兩家公司接待機構調研家數也均在40家以上。

從參與調研的機構類型來看,公司成為調研紡織服裝行業的軍,43家基金公司參與調研星期六,38家基金公司參與調研森馬服飾,天創時尚和羅萊生活等兩家公司參與調研的基金公司家數也均超過10家。(證券日報)

國聯安基金淨利5年降90%:偏股產品縮水 孟朝霞面挑戰

據太保最新年報顯示,2019年,國聯安基金淨利潤為2100萬元。過去幾年(2015~2018),國聯安淨利潤分別為2.4億、1.34億、3800萬元和3400萬元;換句話說,去年公司淨利潤較5年前下滑超90%。

雖然2019年底管理總規模和2015年底時相比增加不多,但產品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具體來說,2015年底時,近440億管理規模裡,有295億都是混合型基金,股混基金加一起超過300億元;但2019年底時,混合基金規模降至不到75億元,股混基金加一起不到120億元,對應的是,債基規模較2015年底增加逾210億元。

除此以外,自2010年引入指數基金後,指基規模在股票基金裡的佔比,也在逐年提高;也就是說,目前國聯安旗下主動偏股基金管理規模,和2007年高峰時比,已近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經濟網)

機構炒股強於散戶,割肉止損也更快!1.6億投資者重磅報告來了:去年很多人賺10%-30%

3月28日,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簡稱"投保基金公司")發佈《2019年度全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為市場披露了很多有關A股投資者情況的重要信息。

截至2019年底,全國股票投資者數量達15975.24萬,較上年同期增長9.04%,個人(自然人)投資者(即散戶)佔比99.76%。投保基金公司此次對包括個人投資者、一般機構投資者、專業機構投資者在內的19.8萬投資者進行了調查。

2019年,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22.3%、36.07%、43.79%,市場表現較好,投資者盈利比例明顯提升。2019年在股票投資中盈利的受調查個人投資者比例達55.2%,"10%-30%"為主要盈利區間。

調查還顯示出不少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投資者專業知識提升,新手("新韭菜")佔比數量在下降;購買過集合理財計劃、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佔比增長最快;2019年股票投資獲利的專業機構投資者、一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比例分別為91.4%、68.9%和55.2%。(中國基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