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日前环球网报道中航贵飞召开某型号研制生产工作会,要求举全公司之力,集聚精兵强将,众志成城,确保项目成功。一众网友推测,“山鹰”要上舰“出海”了!

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贵航JL-9

对于拥有航母的国家来说,舰载教练机是必备的机种。让飞行员直接飞舰载机,一来飞行员缺乏一个从陆向海的适应过程;二来经济性不佳,飞行训练成本巨大;不过对于航母装备数量不多的国家来说,单独点开一型舰载教练机的“科技树”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拥单独研制的T-45舰载固定翼教练机。

T-45的原型机英国“鹰”式教练机,它最大起飞重量6.3吨。被美海军1981年相中其之后,为其换装推力更大性能更稳定的F405-RR-401涡扇发动机。外观上起落架由单轮改为双轮、机体后腹部加装阻拦钩、加大机翼面积以改善低空低速性能、平尾及垂尾的面积也同样加大、飞机腹鳍改为单片式,以及机体结构全面加强。最终在加装“侧装单元式根部边条”,彻底改善了“鬼怪俯冲”危象之后,于1991年11月交付服役。

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美国T-45舰载教练机

目前我军海航也拥有与空军相同的教练机(初教-6、JL-8和歼教-7)用于新飞行员的训练,但对于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来说,这些教练机只能胜任新飞行员的基本性训练工作,对于舰载机飞行员要进行的着舰航线建立、航母起降等高难度科目,这些教练机性能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贵飞的JL-9是以歼教-7为原型发展而来,机翼面积由原来的23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因此起飞和降落速度由原来的305-340千米/小时降低到230千米/小时左右,起降性能已经和歼11及歼10处于同一水平。而JL-9G的机翼再一次升级至27平方米,起降速度进一步控制到190千米/小时-220千米/小时,甚至已经优于歼-15的起降性能,上舰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歼教-7

由此可见作为一款合格的舰载固定翼教练机,应找到一款性能优异,操控稳定的原型教练机进行改装,唯此才能尽快的保证目前我国航母飞行员人才培养的进度。而与此同时也要兼顾该型舰载教练机的飞行品质和操控性,要做到比舰载战斗机更优异,以降低飞行员的操作难度,更快更好地掌握和领悟到在航母起飞及降落的能力和技巧。


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带着舰勾的JL-9

而从JL-9的实际情况并参考T-45设计路径来看,加强机身、尤其是机身后部的强度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在加装着舰阻拦钩系统后,JL-9便可以满足上舰的基本要求。而大家最为关心的舰载机到底是单台还是双台发动机的可靠性问题,涡喷13F发动机正常推重比0.84、发动机寿命1200小时、无故障间隔时间350小时。目前中国海空军航空兵部队中的歼7E/G、歼-8D/F大量使用了涡喷13F,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使用和维护的经验。由于舰载教练机不需要担负作战任务,因此在保证训练进度和安全性为第一目标,而相应的作战航程和载弹量等战术指标则可以做一定的让步。因此综合来看JL-9教练机优异的性能、稳定的技术状态和可靠的使用经验是目前航母舰载教练机的不二人选。F

为何JL-9更适合“出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