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煩,頂撞父母, 面對孩子的這些通病家長有何對策?

面對逆反孩子,家長有何招數?

心理學家觀察到人際交往中有“

增減效應”,即人們都希望他人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

百度百科介紹了一個實驗,讓大學生分組聽取有關他們的評價,結果發現最受歡迎的評價人是在先貶後褒組,而不是褒揚組。

家長在評價孩子時難免提到孩子的缺點和優點,如果“先褒後貶”,孩子容易感覺重點是後面的批評而排斥;如果一味表揚,又會讓孩子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我們可以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自尊的小毛病或者幽默的指出孩子的不足,然後再恰當地讚揚優點,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鼓勵和肯定,也會更樂意接受批評和建議。

在另一部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方一凡的父母就有著天壤之別的育兒態度。媽媽是凡錯必究,一點小錯也要上升到人生觀的大道理。其結果是,兒子犯一點錯就很緊張,就怕讓媽媽知道,也經常為媽媽的不理解而苦惱。

不耐煩,頂撞父母, 面對孩子的這些通病家長有何對策?


而方一凡的爸爸就很注意孩子的自尊心,總是先找到兒子的閃光點,而對於孩子的過錯是溫柔以待,用理解來感化對方。因此兒子對父親也像哥們一樣,無話不說。

不耐煩,頂撞父母, 面對孩子的這些通病家長有何對策?

當然,如果孩子的出言不遜如果是因為太自我或者不懂得對長輩的尊重,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否則積習難改。但要避免惡語相加或居高臨下的指責,家長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跟孩子平等溝通,告訴孩子“你的話讓我很傷心,但我仍然愛你。讓我們都考慮下對方的感受好嗎?”還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並告訴孩子以禮待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總之,養育兒女是對家長耐心的考驗。家長要對孩子細心傾聽,給予孩子犯錯和調整的空間,更要多肯定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獲得安全感。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在愛心和理解中成長的孩子,才會更積極地面對世界,更耐心地對待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