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外貿真的很難,訂單下滑、七成外貿企業可能撐不過3個月

3月19日,據青島一從事珠寶外貿生意的個體戶表示,訂單取消大潮到來,不久之前,他還在感嘆青島首飾訂單接到手軟。

3月21日,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的一則公告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歐美地區尤為嚴重,公司最重要的客戶是美國品牌寶利,現已全部停止下單,同時要求取消或暫停原生產訂單,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開工,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

2020的外貿真的很難,訂單下滑、七成外貿企業可能撐不過3個月

同日,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廣東揭陽一承接不鏽鋼餐具製造和出口業務的外貿企業老闆表示,疫情暴發後,他的訂單交貨嚴重延期,給資金週轉帶來較大的壓力,而原因則是原本需要在年前交貨的訂單,因為物流停滯,導致無法按時交貨,並由此引發大量尾款難以收回。
足見受海外疫情影響,國內外貿企業正遭受二次衝擊,訂單取消、減員裁員、無期限放假等現象讓部分外貿企業正在經歷“生死劫”。

訂單下滑50%以上,72%外貿企業撐不過3個月
雨果網調研數據顯示,有93%以上的外貿企業訂單環比去年減少,其中超過55%企業訂單下滑幅度達到50%以上。鞋服箱包、戶外運動品類的外貿企業訂單遭受重創,歐美市場是目前的出口重災區。

2020的外貿真的很難,訂單下滑、七成外貿企業可能撐不過3個月

一位從事外貿行業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現狀:受疫情影響是自工作以來放得最長一次假期,從興奮到無聊到憂慮。真切體會到,不是公司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朋友圈流傳著這段話:

問:2020年有比外貿更慘的行業嗎?

答:沒有,外貿獲最慘行業,沒有之一。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外貿人看完全場。

2月份,拼命向客人證明,我們很好,不影響生意;

3月份,不停跟客人確認,你們好嗎,口罩要嗎,單還下嗎?

2月份,客人問我們,還能發貨嗎?

3月份,我們問客人,還能收貨嗎?

行外人可能認為這是個段子,但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有訂單被取消的,有要求發出去的貨物延遲付款的,有發貨推遲的。聯繫的上的還有商量的餘地,就怕那種貨到對方港口被棄了、沒收、拍賣...

未來幾個月,恐怕是有一大波外貿轉內銷的庫存,需要全民買單。但現實情況是有些小工廠的老闆,現金流吃緊,有些甚至復工還沒發過工資。看著那些帶頭“下館子”的新聞,2個億消費券刺激內需的新聞,只想說,對不起,我真得買不動了。

最近客人也居家隔離,沒訂單可談,也沒貨可發,只能關心關心國外疫情,也時不時去牆外看看。對種花家,有感激的,有詆譭的,有懷疑的,有不以為然的,諸如此類,不可勝舉。但我一直告訴自己,平常心,鍵盤俠不分國界,何況推-特上還有不少robots。直到我收到了一個外國人的微信群發:


2020的外貿真的很難,訂單下滑、七成外貿企業可能撐不過3個月

簡單解釋下:
對方:如果我的中國朋友中,有想給我們國家人民捐贈口罩、防護服、新冠病毒測試盒的,請聯繫我。
  (說實話,看到捐贈這個詞的我,當時心態就炸了)

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這種緊急時期我沒渠道找到這些醫療物資。中國在過去兩個月很艱難,更糟的是,有些人已經失業了,甚至一些工廠老闆都在面臨現金流短缺的境遇。但是,我個人願意捐贈200個口罩給你私人使用,運費到付。如果你需要的話,請叫快遞上門來取。

對方:謝謝,我個人不需要,我是為窮人要的。

我:有些公司在賣口罩,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可以推送給你。

然後,對方就不說話了。

WTF?你們國家窮人需要,就張口問中國人要捐贈?

如果你真的為你國窮人考慮,請先把我捐贈的200個口罩送到2個窮人手裡好吧?

至少你能幫到2個窮人,200個口罩至少可以頂3個月了,節省點用,一家三口輪流出門也能捱到夏天了。

然而,免費的東西,對方連運費都不願意支付。

2020的外貿真的很難,訂單下滑、七成外貿企業可能撐不過3個月

這位網友真實分享自己現在的狀況,確實現在外貿行業處於不容易的狀態。訂單的暴跌、物流的阻塞,讓外貿行業的人才需求也下降了近3%。有數據顯示,復工初期,國外疫情還沒嚴重的時候,外貿行業招聘需求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六成以上。這兩週隨著全球疫情嚴重爆發,外貿行業的招聘需求量環比下降了2.7%。


而伴隨著人才需求縮小的,還有人才流失現象,一些嚴重依賴出口的外貿企業已經撐不住。數據表明,71%外貿企業的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其中18%的外貿企業的現金流已經無法維持正常運轉。

41%的外貿企業表示,在企業支出方面,員工工資的支出佔比最大。為了節約現金流,25%外貿企業選擇裁員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