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平原

1、亞馬遜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遜河中下游,介於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該國領土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亞馬遜平原熱帶雨林密佈,植物種類繁多;動物種類亦很豐富,尤多樹棲動物。礦藏主要有石油。人煙稀少,總人口約1500萬,包括10萬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有計劃地組織移民和發展農牧業,開發自然資源,已建成貫通全境的亞馬遜公路。

  亞馬遜平原西寬東窄,最寬處1280千米;地勢低平坦蕩。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馬瑙斯,海拔僅44米。東部更低,逐漸接近海平面。亞馬遜平原的河漫灘約佔平原面積的10%,由鬆軟的近代沖積層組成,地勢特別低下,河漫灘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為高位平原,在西經60°以西最為寬廣,表層物質由第三紀和第四紀的沙與粘土組成,已呈部分固結狀態。亞馬遜平原是在南美洲陸臺亞馬孫拗陷基礎上,經第四紀上升、成陸後,由亞馬孫河干、支流沖積而成的。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沒有三角洲出露。

2、東歐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東歐平原位於歐洲東部,世界上第二大原,其範圍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裡海之濱;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波羅的海,近400萬平方公里廣大區域,平均海拔約170米。東歐平原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因此又稱為俄羅斯平原。它是歐亞草原,尤其是欽察荒原的延伸。

  東歐平原在構造上屬於俄羅斯陸臺的一部分,在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了厚薄不一的自古生代至今的地層,基本上呈水平分佈。在地形上是一個廣大平緩而稍有微波起伏的丘陵性大平原,丘陵性高地與面積不大的低地相互交錯。平均海拔高度175米,最高463米(提曼山),但大部在200米以下,只有東南部裡海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為海積平原。在第四紀冰期時,東歐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襲,冰川活動是形成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為主要冰磧區,冰磧丘陵間夾有沼澤低地;南部為冰水沉積區,多泥沙質平原,地勢較平坦,沖溝、坳溝、階地較發育。 看來東歐平原現代地貌的形成中既有侵蝕也有沉積。

3、西伯利亞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亞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南北長2000千米,東西寬1500千米,面積260萬平方千米。南部海拔220~300米,中、北部海拔50~150米。自北而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觀平行分佈,具典型的緯度地帶性分佈規律。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所覆蓋。有葉尼塞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塔茲河等河流。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較低,南部隨著對燃料、金屬資源的開發而不斷髮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田,託木斯克鐵礦為中心的工礦業基地。

  西伯利亞平原上主要的河流有鄂畢河-額爾齊斯河和葉尼塞河。其中額爾齊斯河發源於中國新疆,它是中國唯一一條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也是中亞地區唯一的外流河。由於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地形非常平坦,這裡的河流流速也就非常的緩慢。每年春季,由南向北流的鄂畢河總是上游先解凍,形成凌汛。鄂畢河水系縱貫全境,注入北冰洋,全長3650公里,是平原上最長的河流。該河流河網密佈(約有2,000多條大小河流),湖泊眾多,沼澤連片。而北方的下游此時還是冰封狀態,結果是上游來水無法順利通過,造成冰水氾濫。年復一年的這種情況,使這裡形成了大片的沼澤和溼地。西西伯利亞平原最突出的資源是石油,如世界著名的秋明油田。平原還有著廣大的草原和發達的畜牧業。由於氣候寒冷,這裡的植被大部分都是針葉林。

4、拉普拉塔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世界第四大平原。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其東面是安第斯山脈,北面和東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東南面是大西洋,總面積150萬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四國,其中60%的面積在阿根廷境內。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稱為大查科平原;南部稱為潘帕斯平原。北部稱大查科平原,地面平展低窪,雨季排水不良,在沿河地帶形成沼澤和溼地;南部為潘帕斯平原,地勢坦蕩平展,略向東傾斜,海拔多在150米以下。西面是安第斯山脈,北面和東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東南面是大西洋。

5、北美中央大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北美中央大平原也稱普列裡草原或北美大平原,普列裡源出法語,大平原之稱則來源於美國政府。世界第五大平原。美國南北戰爭之後,開始開發其西部領地。當時的美國政府在宣傳西部的富庶和美麗時,把西部大草原稱為大平原。西起落基山山麓的海拔1800米等高線一帶;東到密西西比河谷地,大約沿著等高線為海拔300米的位置;北到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河;南到得克薩斯州的南部。大草原東西長800公里,南北長3200公里。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了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何馬州、南達科他州、得克薩斯州和懷俄明州,加拿大的草原三省(阿爾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及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6、圖蘭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圖蘭平原又稱圖蘭低地,是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西南部和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西北部的廣袤低地。北起哈薩克丘陵,東接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南抵伊朗高原北部之科佩特山脈,西臨裡海,面積150萬平方公里,在北緯35度—北緯47度,東經70度—東經55度之間。有海拔1,000公尺山丘和低於海平面凹地。錫爾河和阿姆河下游流經境內。

7、恆河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恆河平原西起亞穆納河,東抵梅格納河,北界西瓦利克山麓與印、尼邊境,南迄德干高原北緣和孟加拉灣。南亞東部的大平原。由恆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恆河下游段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組成下游平原與河口三角洲。西起亞穆恆河平原納河,東抵梅格納河,北為西瓦利克山麓與印、尼國界線,南迄德干高原北緣,面積約51.6萬平方公里。地面平坦,河網縱橫,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城鎮眾多,交通便利,為印度、孟加拉的主要經濟地區。地勢利於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包括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恆河平原平坦廣闊,沖積層達300米,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城市遍佈;河口三角洲面積約5.7萬平方千米,河網密佈,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國經濟發達地區。兩平原相連成片,坡降很小,中間分水嶺僅250米。

8、印度河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印度河平原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大部分地區是廣闊的塔爾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農業發達,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區之一。世界上最大沖積平原之一。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由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長1280公里,東西寬320—560公里。習慣上以北緯29°線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後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區。地面由北向南傾斜。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經濟、文化中心地區,人口約佔全國五分之四。盛產小麥、稻、棉花等。有科特里、蘇庫爾、古杜、當薩、真納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爾、萊亞普爾、海得拉巴、木爾坦等。鐵路、公路密佈,交通發達。

9、華北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位於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5省、2直轄市地境域。面積約面積31萬平方千米。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於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 8~15℃ ,冬季寒冷乾燥 ,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華北平原亦稱黃淮海平原,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別山區一線與長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北京、天津等省市以及山西的局部地區,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的沉積厚達七八百米,最厚的開封、商水一帶達5000米。目前,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在擴大。面積30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自古即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今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全國1/5。中國首都北京即位於大平原北部。

10、松嫩平原

世界十大平原

松嫩平原又稱東北平原位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北起嫩江中游,南至遼東灣。南北長約1000公里,東西寬約300~400公里,面積35萬平方公里。主要由遼河、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所以地面平坦,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內。松嫩平原由於受最近地質歷史時期地殼抬升的影響,地勢較高,除哈爾濱—齊齊哈爾—白城的三角形地區外,海拔多在200—250米。地面受流水切割,出現緩崗淺谷的波狀起伏。在松花江與嫩江匯流的地帶,由於地勢低窪、水流不暢,以及氣候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面積較廣的沼澤和溼地,如肇源、大安、安達等地都有大片沼澤。松嫩平原是中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地區之一。糧食作物以春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為主,局部地區栽種早熟的粳稻。經濟作物以大豆、甜菜、亞麻為主。

東北平原處於溫帶和暖溫帶範圍,有大陸性和季風型氣候特徵。夏季短促而溫暖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少雪。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降水量的85~90%集中於暖季(5~10月),雨量的高峰在7、8、9三個月。年降水變率不大,為20%左右。乾燥度由東南向西北遞增。一般北方作物都可得到較好生長,遼河平原南部還可栽培棉花和冬小麥,僅松嫩平原北部高粱生長困難。春季低溫和秋季霜凍現象頻繁。江河兩岸和窪地,汛期常有洪澇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