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约翰逊的从政生涯或许将被新冠病毒重新定义。


|编审:苏睿


在英国王储查尔斯确诊两天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也“中招”了。


当地时间3月2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宣布自己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他表示,在过去的24小时身体呈现“轻微症状”,经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自己正在隔离中,但会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继续领导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这个3月对约翰逊来说,或许有点难熬。


在确诊之前,他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经历了从提倡“群体免疫”的放纵偏执,到紧急动员“全体抗疫”的转换。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他不得不越来越多地站到前台,几乎每天都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金发,在唐宁街10号的防疫新闻发布会上,苦口婆心地要求国民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新冠肺炎是英国数个世纪以来面对的最大威胁,应对的道路是艰难的,而且仍将不幸地会失去许多生命。”约翰逊说,“不过,我们眼前的路一天比一天清晰,迎接挑战的英国人民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因抗疫策略成众矢之的


今年2月底,全英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仅有20人,但这一数字从3月初开始飙升。33例、373例、1140例……严峻形势下,一向言辞莽撞的约翰逊宣称:“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50万人死亡,海德公园也可改为太平间。”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英国的死亡人数也不到50万。


3月上旬,欧洲大陆多国已关闭学校,并在街上执行严格检疫,而英国的学校、饭店、剧院、俱乐部和运动场所照开不误。刚刚订婚的首相好像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只是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流感症状的人待在家里。他甚至“迷之自信”地说:“你们勤洗手,洗手的时间唱够两次生日快乐歌就行了!”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当然,约翰逊并未放弃围堵病毒传播的工作,主持发布了一份长达28页的疫情应对计划,将响应措施分为围堵、延缓、研究和缓疫四个阶段。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也开始提高新冠肺炎日检测量,努力为遏制病毒的“更大规模传播”做好准备。


3月11日晚间,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全球“大流行”,出人意料的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举起了“白旗”——停止为轻症患者提供检测,只检查重症,防疫政策从“围堵”转变成“延缓”。


第二天,约翰逊向全体民众直言,要做好“自己挚爱的人因病早逝”的心理准备。他建议咳嗽或发烧的人自我隔离7天,作为易感人群的70岁以上老人尽可能在家隔离4个月以上。同时,暂不关闭学校,也不停止大型活动。他还倡导国民通过NHS官网自行查看建议,只有“感觉在家无法应对症状、状况变差、症状在隔离7日后仍未好转”时,病人才被建议联系医院。


这一表态,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劳伦斯·黄看来,等于是放弃了遏制新冠病毒的措施。但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为约翰逊辩护称,这种消极应对策略是为了延缓病毒传播速度,让感染者出现的时间更为分散。“避免太多病人在同一时间段发病,使其不至于压垮医疗系统甚至整个社会。”作为佐证,这位首席医学顾问还补充提出“群体免疫”的概念,“政策的目标是让新冠病毒缓慢地感染60%的英国民众,康复后的民众具有了免疫力,从而切断病毒的感染链”。


医学上的“群体免疫”概念,是指让足够比例的人通过接种疫苗或患病,对传染病形成免疫力,从而令这种传染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无疫苗的情况下,“群体免疫”只能靠病人痊愈后产生的免疫能力,而不能痊愈的病人只能死去。


瓦兰斯的“荒唐”解释立即引发潮水般的质疑。数百名科学家发表公开信表示担忧:新冠病毒疫苗至少还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广泛应用。而且,从目前的研究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患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使“群体免疫”更加复杂化。


不少英国医生敦促约翰逊公开其拒绝跟随欧洲实行防疫措施的依据,还有人指责约翰逊政府和他领导的保守党故意让老弱病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也对这种“冷血抗疫”方式发出警告。


在抗疫策略上“剑走偏锋”的约翰逊,成了众矢之的。曾有传闻称,他是会为爱情而减肥的性情中人,但如今在社交媒体上,保守党大屠杀(Torygenocide)的主题标签正在流行。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不过,“群体免疫”似乎呼应了英国政府一贯的理性和冷酷。在感染人数火箭般上升时,约翰逊没有立刻出台隔离政策,而是选择等待,背后原因是政府不愿让经济崩溃和航空公司破产。


对此,瓦兰斯进一步“澄清”说:“约翰逊推迟实行严格的防疫隔离措施,依据的是科学的行为逻辑——过早实行严厉措施会产生负面效果,在传染病达到高峰时,人们反而对遵守限制性规定松懈了。”


“很多国家控制疫情没有长期规划,而英国政府考虑的比较长远,希望延缓高峰期,分散感染人数,以争取时间,寻找对公共健康影响最小的最佳方法。”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数学建模中心主任格雷厄姆·梅德利也表达了声援。


数据显示,英国每10万人拥有的重症病床数为6.6,在欧盟国家中排名靠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免疫学家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传播将很快使英国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因此需要短期内尽可能减少病例。


然而,“迷乱”措施带来的恐慌情绪无法马上消失。一些中国留学生选择乘飞机离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生万维锋就是其中一个,他表示:“可以理解约翰逊承担的防疫压力,但作为个体,不愿意承担这个代价。”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严肃呼吁“待在家中 拯救生命”


3月20日,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983人,约翰逊终于下决心暂停国民的日常社交生活。他下令即刻关闭全国所有酒吧、餐厅、咖啡厅,还在议会推动立法,希望通过紧急法案授予政府更大处置权。至此,英国的防疫思路彻底改变。


在约翰逊宣布这一重大决定的当晚,不少英国人赶在“封城”前去酒吧喝酒,高调反抗首相的决定。就连约翰逊79岁的老父亲斯坦利·约翰逊都唱起“对台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我需要去酒吧,我当然会直接去,毕竟要给酒吧增加点人气嘛!”


面对“冷静心大”的民众和节节攀升的新增病例,约翰逊不再“佛系”。他警告称,如果民众还不严守封锁规定,医疗系统将在两周内崩溃。他带头“囤货两大车”运往首相府——有媒体在唐宁街10号门口拍到数辆运送物资的卡车,车上装满卫生卷纸和食品等。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有媒体在唐宁街10号门口拍到数辆运送物资的卡车,车上装满卫生卷纸和食品等。


3月23日,约翰逊给自己的推特名字加上了“待在家中,拯救生命”的话题标签。他要求3周之内英国人在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才可以离开家:购买生活必需品;每天进行一种形式的锻炼;外出寻求医疗帮助或照顾弱势群体;“绝对必要”的外出上下班。而且,警察有权逮捕那些不配合的人。


对于严格的“禁足令”,英国民众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疫情时期待在家里是尽人道主义义务。有人反对像对待犯人一样限制普通人的自由。更多的人则批评约翰逊颁布措施太晚,“早就该颁布这些隔离和封闭的措施”。实际情况是,英国街头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多数人都有意识地与他人保持距离。


作为世界上首个使用疫苗的国家,英国在全面管控疫情的同时,还加快了药物研制。有6个新冠病毒研究项目首批获得2000万英镑(1英镑约合8.3元人民币)的政府投资,其中包括两个侧重于疫苗接种试验的研究。还有报道称,NHS正考虑将位于伦敦的一个国际会展中心改造成可容纳4000名患者的方舱医院。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当地时间3月24日,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宣布,英国将在伦敦国际会展中心(ExCeL)新建一座急诊医院,该医院将可容纳4000名患者。


彭博社分析指出,促使约翰逊“画风突变”的原因,是帝国理工大学3月16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如果英国政府继续采取“延缓策略”,最终可能导致25万英国人死亡;如果采取“阻断策略”,英国的总死亡人数将大幅降至2万人左右。


这份报告的主要参与人之一是帝国理工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他在报告中提出,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从“延缓”转向“阻断”。


所以,约翰逊一改过去的玩世不恭,严肃地说:“如果你不遵守这些措施,就是将民众生命置于危险之中。为了保护我们的NHS和挽救生命,你必须待在家中。”他还不忘给民众打气,称有信心在12周内扭转英国的疫情,前提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守避免社交接触的要求。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新冠疫情:

“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有分析称,约翰逊的从政生涯将被新冠病毒重新定义。


一个多月前,他欢欣鼓舞地庆祝“脱欧”使命完成,一切顺风顺水,现在一下子又处于困境之中。反对党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宾抨击他在处理新冠病毒方面“远远落后”;很多议员向他施压,威胁说如果他继续坐视不管,就要发生“内阁叛变”。可见约翰逊变得靠谱和务实,既是为了国民的生命安全,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安全。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脱欧”进程遇上病毒危机,对约翰逊来说是难上加难。


2020年1月31日起,英国与欧盟进入“分手”后的过渡期,目的是继续维持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以达成互利贸易协议,避免出现经济断层。过渡期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是否延长过渡期,需要在今年7月前协商一致。


对于力主脱欧的约翰逊来说,要求延长过渡期将是非常尴尬的。但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连欧盟“脱欧”谈判首席代表都染上了病毒。谈判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疫情也加剧了英国民众对欧洲的“疏离”情绪,从当下欧洲各国“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应对策略中,英国人实在看不到1946年丘吉尔号召建立“团结的欧洲”所能带来的好处。


按照英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克里斯·惠蒂的建模分析,英国疫情将在5月底至6月中旬达到顶峰。但英国“脱欧”加剧了NHS人手不足的困难,自“脱欧”公投以来,已有1万多名欧盟公民从NHS辞职,其中包括近5000名护士。不得已,约翰逊号召已经退休的4000名护士、7500名临床医生返回到NHS的岗位上。


约翰逊不拘小节,但很会鼓舞士气,懂得讨公众欢心,塑造了近年英国政坛上最强有力的形象。然而,正如特雷莎·梅的任期因“脱欧”终结,戈登·布朗败给金融危机,不论“脱欧”进程是否顺利,约翰逊的任期政绩必将与处理新冠疫情的功过紧密相关。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英方希望加强相关国际合作

3月23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约翰逊通电话,强调希望英方同中方加强配合,在保障必要人员流动和贸易通畅的同时,将疫情扩散风险降至最低。


“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各国要在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框架内推进合作,加强信息和经验交流共享,加强科研攻关合作,支持世卫组织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完善全球卫生治理。”习近平说。


约翰逊很清楚中国的重要性。他曾表示自己的女儿在学中文,甚至称要把中文课引入英国学生的课堂。


在此次放弃“佛系”抗疫策略后,他开始积极行动,并称:“当前,英国疫情形势严峻,英方正研究借鉴中方有益经验,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和巨大付出,防控疫情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我对此表示祝贺。”约翰逊说,“英方支持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各方在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深化有关合作。”


英国首相确诊!从搞“群体免疫”到带头囤手纸,这下,他估计得憋“大招”了…


除了约翰逊,多国领导人在和习近平主席通话时,都对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肯定,希望和中国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抗疫。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法方由衷感谢中方提供的宝贵支持和帮助,愿同中方开展双边卫生合作。埃及总统塞西表示,埃方一直坚信中国能够成功战胜疫情,而且必将更加强大。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说,中国再次展示了应对复杂困难挑战的高效治理能力。波兰总统杜达说,中方采取及时果断有力措施,有效遏制住疫情蔓延,有关经验值得波兰借鉴。


约翰逊抗疫政策的变化,引发很多英国人思考。有人说,如果没有“群体免疫”的闹剧,或许查尔斯就不会染病。还有人说,疫情面前,全世界都在同一条船上,步调一致的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约翰逊自己也感染了,也许会推动他酝酿更有力有效的抗疫“大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