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人們對一個地區的第一印象就來源於它的名字,一個好聽的名字能給人們帶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命名地名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我國很多地區的名字也有著非凡的意義,很多城市都是改名之後知名度迅速提升起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國內唯一一個用茶葉來命名的城市,葉子是當地的致富商機,大部分的人都是靠著葉子生活的,如今茶葉成為了當地的搖錢樹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相比很多人已經猜到這座城市的名字了吧,這座城市是位於雲南的普洱,普洱由於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這裡大部分地區常年無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享有“綠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譽。普洱市年均氣溫15℃—20.3℃,年無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負氧離子含量在七級以上。

普洱茶的發源地:普洱市景谷縣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地理位置

雲南景谷,地處北迴歸線上太平洋暖流、印度洋大氣環流與青藏高原氣候交匯點,氣候環境獨特。

景谷是唯一發現距今約3540萬年寬葉木蘭化石的地方。寬葉木蘭化石葉型大,倒卵形,長6.4-11釐米,寬3.4-5釐米,葉形純圓。基部為楔形收縮狀。經地質古生物學家分析並得出結論:現今所存活的古茶樹,為第三紀寬葉蘭的後代。因此,景谷也被稱為“茶祖之源”。

雲南景谷,地處無量山脈西南側,瀾滄江畔,海撥1500-3000米。所處地域群山巍峨壯麗,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森林覆蓋面積達80%以上。景谷是雲南“普洱茶”主要產地,全縣有近9萬畝的古茶園,野生茶共6大群落,一萬多畝的古茶園尚保存著原有的風貌。種植茶樹4.5萬畝,年產幹茶2萬多擔,為大葉茶種,外形顯毫,內質優良,是精加工“普洱茶”、“雲南沱茶”的好原料。

當時的國營企 雲南景谷茶廠始建於一九五九年,茶廠位於普洱市景谷縣城北面。雲南景谷茶廠有著輝煌的生產製造普洱茶的歷史,在六十年末到七十年代所生產景谷茶磚是現代茶人夢寐以求的產品,市場價格非凡。七十年代景谷茶廠是商業部收購曬青毛茶的制樣企業;同時還是國家確定的雲南省三家邊銷茶的指定生產企業;八十年代生產的雲南緊茶,蘑菇沱(心臟型)茶被著名普洱茶人鄧世海先生收錄在《普洱茶·續》一書中;景谷茶廠是使用省茶司編號的茶廠之一,所生產的普洱茶末尾號均用“5”所表示;二〇〇七年,生產了景谷一號餅。當今最鼎級的普洱茶之一!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雲南一城市靠葉子賺錢,茶葉成當地經濟支柱,連城市都以茶葉命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