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入主遼西

大家好我是“龍之慕”

今天給大家開始講慕容的發展史

莫護跋受封率義王、得姓《慕容》

NO.1

秦漢之際,遊牧在北方的東胡族被匈奴族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了烏桓和鮮卑,受匈奴奴役。匈奴分裂後,鮮卑逐漸擺脫匈奴的控制。後匈奴受東漢王朝的打擊,被迫遷往中亞,鮮卑趁機佔據蒙古草原。東漢桓帝時,檀石槐統一了鮮卑各部,並將其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部鮮卑。公元181年,檀石槐去世,鮮卑分裂。

NO.2

公元233年,軻比能又重新統一鮮卑,並聯合蜀漢丞相諸葛亮欲夾擊曹魏。234年8月,諸葛亮在五丈原積勞病逝,蜀軍撤退,魏將司馬懿升任太尉。235年,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韓龍刺死軻比能,鮮卑再次分裂。西部鮮卑叛離,中部鮮卑以拓跋氏為主,東部鮮卑以宇文、段部、白部為主。白部鮮卑酋長莫護跋率部向東,在饒樂水中游安頓下來,饒樂水就是今天的西拉木倫河(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內)。不久,莫護跋之子木延喜得一子,莫護跋給長孫起名叫涉歸。

NO.3

由於氣候的影響和宇文部的威脅,莫護跋又率族人南下渡過烏侯秦水,進入曹魏的遼西塞北地區。此時的遼西和遼東均在遼東太守公孫淵的控制下,公孫淵欲反叛曹魏。魏派荊州刺史毌丘儉出任幽州刺史,征剿公孫淵,時逢遼水大漲,魏軍失利。237年,公孫淵正式叛魏,自為燕王,並派人慾拉攏莫護跋,讓其騷擾魏國邊境。莫護跋和兒子木延商議後,拒絕和公孫淵聯合。

“慕容”入主遼西

莫護跋受封率義王、得姓《慕容》

NO.4

238年,魏明帝派司馬懿出征遼東,司馬懿路過家鄉溫縣孝敬裡,在虢公臺宴請家鄉父老,虢公臺後又被稱為司馬賀酒臺。司馬懿聽長子司馬師建議,在家鄉溫縣以及太行山一帶建造藏兵洞,操練三千軍士,以備後需。司馬懿到達遼東,又派人聯合莫護跋和高句麗的東川王,莫護跋決定追隨司馬懿。司馬懿聯合毌丘儉等採取聲東擊西,並親率主力悄悄渡過遼河,直撲公孫淵的老巢襄平城(今遼陽)。

NO.5

莫護跋和子木延率騎兵加入戰鬥,高句麗東川王也出兵配合作戰。魏軍攻破襄平,公孫淵兵敗被殺,魏軍屠城,殺掉近萬人。司馬懿奏請朝廷,封莫護跋為率義王,莫護跋又率部進入遼東的棘城以北居住(今遼寧義縣西北)。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莫護跋因喜歡給自己也做了一頂,被族人稱呼為“步搖大人”。當地語言“步搖”和“慕容”讀音相近,莫護跋又仰慕天、地二儀之德,繼日、月、星三光之容,遂改名慕容焉,以慕容為姓氏。

NO.6

木延也改叫(慕容木延),木延的妻子又得一子,莫護跋取名叫(慕容耐)。244年,莫護跋去世,木延繼為酋長,將(白部鮮卑)改為(慕容鮮卑)。高句麗東川王出兵搶掠魏邊境西安平縣,魏派幽州刺史毌丘儉出征高句麗。毌丘儉約木延隨軍,封木延為左大都督,加爵左賢王。東川王兵敗,逃往南沃沮,魏軍包圍高句麗的丸都城,後破城屠殺數千人,慕容鮮卑也從此一戰名聲大振。249年,司馬懿用藏兵洞的三千軍士,在洛陽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魏國大權。251年,司馬懿在洛陽病逝,享年73歲。253年,毌丘儉聯合王淩,諸葛誕等反司馬師專權,兵敗被殺。

感謝大家的關注,我會持續給大家分享慕容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