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泰,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帝乙嫁妹,以此得福,大吉大利。

履,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卦是以柔順有禮對待剛健。下卦兌為悅,上卦乾為天,兌心悅誠服於上面的乾卦,因此踩在虎尾上,虎也不咬人,享通。九五剛正而居中,踏上帝王之而不愧疚,是因為正大光明。

豫,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上卦震為雷,下卦坤為地,雷在大地上響起,這便是豫卦的卦象。先王從這一卦象中受到啟示,制禮作樂推崇功德,用豐盛的祭品敬獻天亮帝,並且同是祭祀自己的祖先。

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於帝,吉。

有人送價值十朋的大龜,不要拒絕,永遠守正道吉祥,君王祭祀先帝,吉祥。

鼎,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鼎卦便是鼎的形象。以木生火燒鼎,可以烹飪食物。聖人用鼎煮食物祭祀上帝,大量烹煮食物以養聖賢之人。

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紂王的父親將妹妹嫁給周文王,王后的衣飾還不如陪嫁者的衣飾好,月亮快圓的時侯,吉祥。

渙,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風吹在水面上就是渙卦的卦象,先王從中受到啟發,祭祀先帝,設立宗廟。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帝的甲骨文

帝,di,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間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綠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義:花蒂。

(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話中稱主宰萬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萬物的主宰 。

(3)是對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個境界之後的稱謂。 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了與天地一樣並且和天地貫通且和諧的地步,這個人就稱之為帝。而這樣的人必然是所有人類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願意讓他來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導教化大家,於是所有人推舉他為最高管理者。由於後來人們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於是“帝”的意義發生變化,由原來代表道德修養境界變為後來的地位象徵。這是華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後來的所謂“帝制”說法。

(4)戰國以前專指道德修養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華夏的最高統治者。秦以後為“皇帝”簡稱。《莊子·莊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周天子稱王不稱帝。公元前288年,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列國均已稱王,欲尋一更尊於王之稱號,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為後世人君之號。之後秦始皇以皇帝為君主稱號,帝遂為皇帝簡稱。

帝乙,商朝的第30位國君,在位時間26年。子姓,名羨,是商王文丁(《史記》作太丁)之子。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子羨繼任商朝君主之位,史稱帝乙。帝乙繼位後,商朝的國勢已經趨於沒落。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帝乙在位末年,遷都於沫(即朝歌,今河南淇縣)。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其子商紂王帝辛繼位。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商朝晚期,國勢日衰,東方夷人各部趨於強盛,“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後漢書·東夷傳》),不斷侵襲商統治地區,尤以活動於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屍方(夷方)及江、淮之間的淮夷為甚,嚴重威脅商朝後方。約公元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商王帝乙、帝辛(紂王)相繼對東方夷人展開了長期的戰爭。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舉攻商,乃率軍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縣附近)軍截擊而回師。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軍擊敗盂方,於九月進至淮水流域的攸國,與攸合兵進攻,大敗夷方軍。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後費時達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率諸侯遠征夷方,到達僱(即顧,今山東鄄城東北)、齊(今淄博東北)等地,至次年三月勝利班師。帝辛繼位後,因周族崛起,威脅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長治西南)大規模聚集、檢閱軍隊。東夷又乘機大規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經營東南,連年對東夷用兵。相傳商軍曾組織象隊參戰,經多次激烈戰鬥,終將東夷平定,俘虜眾多夷人,以補充奴隸和兵員。帝乙、帝辛攻東夷之戰,使商朝國力大損,加速了商的滅亡,故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左傳·昭公十一年》)之說。另一方面,中原地區先進文化隨著戰爭傳播於東方,對東部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起著積極作用。

周文王曾經討伐殷商,但是沒有成功,當時商王朝東南的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先後叛亂,討伐商朝,為了避免出現東西夾擊的危險,帝乙決定與西周聯姻。  

帝乙決定與西周聯姻是為了拉攏西周,而西周由於討伐商朝的失敗,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再次出擊,姬昌審時度勢,認為滅商的時機還不成熟,為了避免商朝對自己用兵,保證自己有足夠的和平時間來壯大自己,姬昌也答應了帝乙的要求決定與殷商聯姻,於是帝乙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姬昌,並且自己親自選擇吉日完婚,而且還封姬昌為新一代的西伯。

成婚的當天,西伯侯姬昌親自到渭水迎接,以表示對帝乙的尊重與婚禮的隆重,於是殷商與西周可以說都非常高興,一團和氣的成為了一家人,這就是歷史上的“帝乙歸妹”。

雖然表面上看殷商與西周已經冰釋前嫌,實際上這是商周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一個表現,正是因為雙方都還不到撕破臉的時候,所以選擇了暫時的和平相處。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帝乙長子是微子啟,姓子,名啟,因為封地在微,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梁山縣西北,濟寧市微山縣一帶。帝辛的母親在做帝乙的妾的時候生下了微子啟,後來被扶正成為了正妻,成為正妻之後生下了後來的紂王,根據禮法認為微子啟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有妻之子,不能立妾之子,所以立帝辛為嗣子。因為紂王是嫡子,帝乙於是將王位傳給了紂王,後來的紂王被周武王所滅。微子啟在紂王繼位後看到自己的弟弟昏庸無道,屢次勸說都沒有效果,非常的苦惱,於是去詢問太師和少師,太師和少師對微子啟說,如果死可以挽救商王朝,那麼死是值得的,如果死亡不能挽救商王朝不如離開。於是微子啟離開紂王投奔了周武王。在周武王攻下殷之後,微子啟讓族人拿著祭器,捆綁起自己的雙手,跪著去見周武王,表示自己一族是有罪之人,希望能夠保全殷商一族的香火。周武王答應了,將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分封在在殷虛(今河南安陽小屯),後來武庚起兵反叛,被周公三年才平叛,武庚被殺死,周公見微子啟忠心於周王室,所以將微子啟分封到河南商丘一代建立宋國。 微子啟在宋國管理商族的遺民,再也沒有出過任何的亂子,微子啟之後宋國相傳了七百多年,公元前286年,齊聯合魏、楚滅掉宋國,三分其地。但是宋國的這些人此後以宋作為了自己的姓氏,所以說微子啟是宋氏一族的祖先。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紂王

微仲衍,名衍,一名洩,帝乙次子。微子啟卒,衍繼承宋公爵位。孔子是其後人。微仲衍雖然是孔子的先祖,但是孔姓得氏是從孔父嘉,即孔子的第六代祖先開始的。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孔子

帝乙是郝姓的始祖。據《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帝乙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一說在今陝西西矮附近),其後世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氏,稱郝氏。殷墟甲骨文發掘後,研究發現商朝帝王有多妻多子的情況,那些默默無名的王妃王子歷史書籍未能記載者眾多,子期可算其中之一。至於郝氏何時得姓,據有關史料所載,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滅亡(前11世紀)之後。按當時的習慣,子期的後裔便有的以地為氏稱郝氏,有的以國為史稱商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箕子

箕子,名胥餘,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於箕,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盪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建立朝鮮,名為箕氏侯國。同去的有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

據說,箕子一行到了黃海邊,便乘了木筏向東飄去。幾天後登上了一島,因見山明水秀,芳草連天,一派明麗景象,便將那地方叫做朝鮮。從此,箕子帶領的五千餘人在那裡定居下來。

箕子與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齊名,並稱“殷末三仁”,在孔子《論語·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後來當週武王知道箕子遠避東方時,便派人到朝鮮封箕子做朝鮮的國君,並邀請箕子回鄉探望。武王因而封他為朝鮮侯,不把他當臣下看待。這時箕子已經52歲。後來箕子從朝鮮回到國都前來朝見周天子姬發。在途經商故都殷商都城遺址,只見原來的宮室已經殘破不堪,有些地方種上了莊稼。心甚傷之,欲哭而不可,欲泣則近於婦人,亡國之痛,湧上心頭,只好以詩當哭,乃作《麥秀歌》,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悔恨商朝亡國。這裡“狡童”係指紂王,意為你那時不聽我勸,如今落得這般天地。朝歌殷民聽見,皆動容流涕。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箕子朝鮮的歷史延續千餘年,直到西漢被燕國人衛滿所滅,建立了衛滿朝鮮。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小臣艅犀尊,是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國藏品,因為國際上許多有關青銅器的學術書刊都把它作為中國青銅器的象徵,刊登在書的封面上。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犀尊內底有珍貴銘文27個字為:“丁巳,王少夔,王賜小臣裓夔貝,唯王來徵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易經中的帝王——帝乙

銘文記述了帝乙十年征伐夷方的事情,有關這次戰爭也見於殷墟卜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