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重症病区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后,队员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重症病区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抢救回一个个生命。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

一、迎难而上,周密救治举措

王森是海南省中医院ICU的副主任医师,长期接触重症患者的他,第一次进入协和医院新冠肺炎重症病区时,还是被这里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

“工作人员都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只能靠衣服上的名字辨识;患者躺在床上,戴着口罩,情绪低落。气氛非常凝重压抑。”王森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

据王森介绍,与平日里的重症救治工作不同,新冠肺炎重症病区里病人多、病情变化迅速、病症复杂,感染风险也更大,无论对医务人员的生理还是心理,都造成极大的挑战。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医疗队员们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

据了解,2月26日医疗队接管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区时,这里一共收治了49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42人,危重症4人,病区的床位全部住满。

“病人数量是普通重症病房的几倍,但医务人员跟床位比不足,会给大家带来一定压力。”王森说。

由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因此除了病毒造成的肺部感染,还常常出现心脏、肾脏、肝脏等多器官损害,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如何快速高效地救治患者,成为医疗队接管重症病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们医务人员首先心理上要不畏惧、不恐慌,本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病患,密切关注他们的生命体征、理化影像检查结果和新发症状,还有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多开展心理疏导。”医疗队领队林泽辉表示。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队员们救治重症患者

气管插管,是重症病区里最常见的操作。

新冠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染,给患者气管插管容易产生气溶胶,使医务人员受到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医疗队员们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近距离操作,很快呼吸产生的热气就会让护目镜蒙上了一层水雾,加大了插管的难度。

“我们像装在密闭的‘小套子’里,视野朦胧、呼吸不畅、行动笨拙,还得几个小时不吃不喝。”队员们这样描述工作时的状态。

据了解,医疗队员们每天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遇到突发病情、紧急处理、抢救生命,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队员们逐渐建立起一套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

“应对好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突发状况,关键在于填好危重症病人的评估明细表,做到危重患者的治疗关口前移。”作为一名有着近15年急诊工作经验的医生,林泽辉认为。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队员们查房了解患者病情

据了解,每次病区接收转运过来的病人,医疗队里的医生们都会在采集既往病史、基础性疾病、生命体征、理化检查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讨评估,尽可能预判出所有导致患者向急危重症转换的因素并给予重点监护,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做好每一班,特别是对于危重症病例的交接,坚持每天三级查房,结合查房情况和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中医干预,提高临床疗效

“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我们还会适时地应用中医疗法促进病情向轻症转换。”王森表示。

据悉,医疗队进驻重症病区后,根据收集到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采用脑针、耳针等中医手段辅助患者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医疗队员为患者进行穴位贴敷

医生们首先围绕中医治法的特点确定以肺炎为主,兼顾其他症状的主穴加配穴的治疗处方,再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病情相对轻的患者我们会选用耳穴、中药穴位贴敷,症状严重些,或者依从性较差的,我们则使用针灸、脑针或者多种中医手段协同。”王森说。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患者朱先生因呼吸衰竭转入重症病区已经半个多月了,期间一度病危,一直在使用高流量吸氧机。为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医护人员随时准备为他进行气管插管。医疗队进驻时,朱先生的氧合指数才120mmHg左右。经过对其气促、呼吸困难、心悸和疲倦懒言的症状特点进行辨证探讨,队里的医生们决定为他选穴进行针灸。

“扎了一次针灸后,第二天下午过去看他,精神很好,已经可以脱离吸氧机跟我们聊天了,气短心悸也明显改善,复查氧合指数显示在250mmHg以上。”王森说。

三、医护协同,合力抢救患者

与此同时,队里的护士们也积极发挥护理优势,不断加快形成医护协作合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重症病房收治了不少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病人,这离不开队里的护士们利用专业的护理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年老的患者行动不便,容易发生跌倒、坠床、压疮,因此护士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给予更多生活上的关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医疗队的护士正在给患者输液

“很多患者气促、胸闷,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需要不间断氧疗,再加上一些自身的慢性疾病,身边没有家属照顾。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我们还给予更多的基础护理,如喂饭、更换尿不湿、翻身、床上擦浴等。”医疗队护士袁欢介绍。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护士们参与抢救重症患者

在重症病区里,护士与患者们接触的时间最长,对于患者突发的病情变化,护士们能否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报告,关乎着抢救工作的成败。这些天来,医疗队的护士们一旦进入病区,心里都会上了一根紧绷的弦,每次给患者测量体温和血样饱和度,得到的反馈结果护理队员们都会熟记下来,以便随时关注患者的体征指标变化情况。

由于病情较严重,不少患者在治疗期间会产生心理压力,以致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对恐慌、抑郁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也是医疗队员们的重要工作。

【专题】海南省中医院第三支援助湖北医疗队:争分夺秒,抢救重症患者

不少患者病情好转

“自从我们的医疗队开展中医治疗后,通过针灸、耳穴、中药穴位贴敷以及心理抚慰,不仅使病房的氛围发生了明显改善,而且患者的笑容也多了起来。”王森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