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生“最強大腦”!一晚上記住雷神山34名患者病情

大連醫生“最強大腦”!一晚上記住雷神山34名患者病情

李豔霞,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呼吸與危重症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從事呼吸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16年,對呼吸危重症、肺纖維化、慢阻肺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多次參加禽流感、甲流等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2月8日,她與大連500餘白衣戰士一起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並擔任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專家組組長、A13病區主任。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李豔霞榮獲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這個獎是頒給我們整個雷神山醫院醫療隊的,我只做了我該做的事。在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束光,匯聚在一起便是驅散黑暗的黎明。”李豔霞說。

50多天大決戰

“零新增”成常態

勝利曙光初現

當形勢持續向好的時候

有的隊伍凱旋了

有的隊伍還在堅守

從2月9日達到武漢

至今已經近50天了

李豔霞斬釘截鐵地說

“這幾天陸續看到全國各地醫療隊的戰友有的已經平安回家,既為他們感到高興,又感到我們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更重了。我們此刻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要善作善成、堅持到底,守護住這來之不易的‘戰果’。”


“一晚上記住34名患者的病情

我成功挑戰了自己”

2月8日,正值元宵佳節,接到報名通知的時候,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呼吸內科的10位隊員,沒有一個人猶豫,積極請戰。

大連醫生“最強大腦”!一晚上記住雷神山34名患者病情

“千里逆行

只因那一襲白衣”

這是李豔霞

出發當晚的一條朋友圈

她說

“國難當頭,他們能夠用畢生所學為國效力,此生無憾!”

新冠肺炎是以“呼吸道症狀”為典型症狀的傳染性疾病,所以在疫情防控與確診病例的治療中,“呼吸人”應首當其衝。親歷並參與了大大小小的疫情約有6次,所以李豔霞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有著高度警覺,時刻關注著國內疫情的發展變化和相關診療情況。

武漢雷神山醫院A13病區是遼寧醫療隊首個啟用的病區,李豔霞受命擔任該病區主任。

2月12日晚上6時病區正式開診,李豔霞留下來值了第一個夜班。“當晚我們接診了34名患者,一個接著一個地入住。我工作17年了,最多一晚也就三四名患者,一下子收治這麼多,我們5名醫生忙到停不下來。”李豔霞說,醫生都有一個特殊的本領,記不清人名卻能記住每名患者的病情,可是34人要怎麼記,記不清就無法分類救治。她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先記住每個人的5個方面,年齡、基礎疾病、血氧飽和度情況、呼吸頻率、肺CT樣子,這樣我就先篩出了11名重症患者,先行救治。事實證明,這個方法是對的。經過一個星期的救治,11名重症患者都轉危為安了。”就這樣,她一直幹到第二天上午10時才結束。“忙了10多個小時,也沒喝口水,也不覺得餓……”

大連醫生“最強大腦”!一晚上記住雷神山34名患者病情

“A13病區醫護群永不解散

如果國家需要我們

還將一起上陣”

李豔霞把救治病人作為第一要務,每日進入隔離區進行查房,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發展,及時指導醫師規範開展診療工作、及時調整診療方案。她所負責的病區治癒了武漢雷神山醫院首名出院患者,病區患者治癒率在醫院名列前茅,為之後開診的16個病區做出了表率和參考。

作為遼寧醫療隊專家組組長,李豔霞以制定、落實診療規範為抓手,帶領專家組在國家標準方案基礎上,根據雷神山醫院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了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感染的診療方案並實時進行修訂。該方案不僅注重科學性、及時性,還引入共情醫學的理念,強調以多種方式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在治療過程中體現病人的整體性。

大連醫生“最強大腦”!一晚上記住雷神山34名患者病情

李豔霞說,這40多天她也收穫滿滿,“面對大量患者,你該怎樣利用專業知識,儘快把患者瞭解清楚,把嚴重的挑出來儘快救治。還有就是,我又有了一個大家庭,是A13病區60多名醫護組成的大家庭。我們都說,這個群永遠不解散,如果國家需要我們還將一起上陣,發揮光和熱。”呼吸關乎生命,分秒之間會陰陽相隔。

李豔霞堅守一線,幫患者闖過“呼吸關”,為武漢守住健康防線。當問到累不累、想不想家時,她說:“下了什麼醫囑、結果幾點出來、下一步該怎麼辦……每天腦子裡全是患者的信息,所以沒覺得累,也沒怎麼想家。如今,病區還剩下11名患者了,年齡最大的、最嚴重的都出院了,我稍稍可以鬆一口氣了,有時也想家人了。但是,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都沒有著急回家,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零復陽,是我們繼續要做的……”


“新聞大連”綜合大連發布 大連天健網

文字:張麗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