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融危機已至?這場新機遇強力助推全球國際貨幣新格局

中華網財經7號院紫荊工作室出品 文|鈺開

新冠疫情的控制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影響歐美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美國的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及出臺的財政政策將一定程度上對緩解流動性和金融系統風險以及拯救企業危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美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還不能根本上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斷裂、製造業疲軟和需求下滑的問題。由於疫情在歐美區域仍然加速蔓延,疫情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仍有較大影響,未來歐美市場仍會出現震盪。目前全球市場最擔心的是引發金融危機,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恐慌與貪婪,會讓群體失去正確判斷的能力。現在到底發沒發生金融危機?這次危機會是否會推進國際貨幣新格局?這裡或許蘊藏了機會。

什麼是金融危機,美國的風險爆發點

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是指利率、匯率、資產價格、企業償債能力、金融機構倒閉等金融指標,全部或大部分出現惡化,致使正常的投融資活動無法繼續的情況。

本週以來,通過美聯儲的一些列破天荒的組合拳以及強有力的財政刺激政策,還有多國的與美元貨幣互換協議(有點像德州撲克裡的ALL In),將利率、匯率、資產價格成功的穩住了。目前能夠引發金融危機的最重要的兩大要素就是

企業償債能力、金融機構倒閉,我們重點就分析兩大要素的現狀以及傳導力度。

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建立了“沃爾克規則”,所謂“沃爾克規則”就是限制商業銀行自營交易以及商業銀行投資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資金規模(在我國基本上是完全隔離的)。所以這次危機導致的美股暴跌沒有導致美國銀行體系的面臨崩潰危機,凸顯了美國主流金融體系的韌性有所增強。從目前的美國銀行的撥備與存款準備金上來看,資本充足率是可觀的。

美金融危機已至?這場新機遇強力助推全球國際貨幣新格局

所以經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整體的銀行、投資銀行等機構監管較嚴、並無大的風險。兩大因素可以排除一個,就剩下最後一個是目前最為棘手的,可能導致危機的爆發點:企業債與企業倒閉危機-信用市場違約潮,以及相關的非銀機構流動性危機導致的倒閉潮。據標普全球數據顯示,近期標普/LSTA美國槓桿貸款100指數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3月23日該指數較近期高點下跌了23%,槓桿貸款主要是為低評級企業提供的融資,當前規模已經接近1.2萬億美元,低評級意味著會產生大量的“不良貸款”,因此儘管當前優質資產的流動性風險有所緩解,但全球疫情持續發酵,經濟面臨回落壓力,企業盈利承壓,大量不良貸款恐要湧出,如此將直接導致高槓杆的非銀機構流動性危機導致的倒閉潮。這意味著美國就業壓力可能會持續上升。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美國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已達328萬人,而且恐怕還將繼續升高。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約有2300萬美國人可能立即面臨失業風險。

企業債務率的上升並沒有刺激家庭部門債務率明顯提高(不同於2008年),但是美國的全民幾乎都是“基民”(通過購買基金投資股票市場),股票是美國民眾重要的家庭金融資產(2008房地產是當時的重要家庭金融資產),現在股市暴跌直接導致家庭財富縮水,槓桿率被動升高,消費能力大大削弱對恢復國內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是非常不利的。

美金融危機已至?這場新機遇強力助推全球國際貨幣新格局

關注美國的救市政策能否切斷金融危機傳導鏈條

通過目前美國相關資本端與負債端,以及經濟週期的表現,金融與經濟的實際表現與1987股災是最為相似的(由於篇幅原因,不做詳細數據列舉分析),但是這次更具有不確定性,因為疫情持續時間,從目前美國的防疫手段上看,依然無法估算出準確時間。疫情持續時間越久,對經濟衝擊將會直線大角度上升,這就是為什麼資本市場在出臺刺激政策後,只是短期的報復性反彈,而後繼續調頭向下深幅震盪。疫情持續時間越久,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能否同步不斷的加大力度快速落地?顯然國會的效率遠遠低於病毒對經濟衝擊的效率。那麼金融危機是如何傳導的呢?從歷史上的危機來看,金融危機的發生都是從恐慌開始的(人性弱點之一),恐慌後導致流動性危機,進而導致高槓杆領域崩盤(高槓杆歸根結底是人性貪婪的自食惡果),最終傳導到金融機構,倒閉破產,危機全面爆發。那麼我們看此次美國新冠疫情所導致的危機鏈條大體如下:1)股市暴跌家庭財富縮水消費能力下降—2)內需下降,衝擊企業生產端

—3)企業高槓杆債務危機,贏利能力喪失,無力償還債務—4)信用市場危機,非銀金融倒閉—5)疫情持續時間過長,長期未能復工復產,導致銀行系統危機。

當地時間25日凌晨,美國白宮和國會參議院領導人達成一項突破性協議,涉及一項規模達2萬億美元的新冠病毒救助計劃。CNN報道稱,在過去24小時內,經濟刺激計劃的內容逐漸清晰:直接支付給個人和家庭有2500億美元,3500億美元用於小企業貸款,2500億美元用於失業保險福利,5000億美元用於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貸款。(截至發稿前,G20集團26日宣佈將不惜一切代價救助經濟,包括向全球注入5萬億美元資金,美股出現了報復性上漲從最新的救助計劃來看,出手是精準的,打到了危機鏈的七寸,短期內能夠有效緩解危機的預期,同時特朗普總統正在急切的呼籲希望4月初就開始逐步的復工復產。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金融危機目前並沒有發生,總體財經與貨幣政策對症下藥,市場認可。但是其最核心的問題是財政與金融政策是無法解決的:切斷病毒疫情的傳播,新增人數與死亡率有效被控制

這是整個危機鏈的起源與核心,能否出現真正的金融危機就看美國政府能否正確的控制住疫情,其他的手段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如果美國一定要在疫情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住的情況下復工復產,二次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是有的。

中長期看美元必然走弱

為了緩解離岸美元流動性危機,美國與多國進行了貨幣互換協議,大量的給各位小弟分發美元。(截止發稿前,二十國集團再次預備超發5萬億美元刺激經濟)美元短期快速走強,由於流動性緊張也蘊含了通縮預期,美聯儲無限QE將使美元指數提前回落,美元長期來看是大概率走低的。當美國疫情控制住之後,流動性危機也就相應的解除,物以稀為貴而美元超發過多,市場會拋棄對現金的追捧,改為提高對更加保值的資產如:美股、新興市場、資源類大宗商品、黃金的配置,美元指數就會自然回落。從這裡也可看出全球美元為主的貨幣體系是飽受詬病的,美國一旦出現危機,牽一髮動全身,歐亞諸國也跟著進入危機狀態,被動承擔風險。我們正處於一個資本過剩的時代,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實施貨幣寬鬆政策是全球性問題,流動性過剩是普遍情況。從國際貨幣體系歷史來看,經歷了金本位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以及現在的牙買加體系。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定程度上撼動了美元體系的霸主地位,一攬子貨幣協議與人民幣國際化走入了新的歷史進程。此次由於新冠疫情所引發的離岸美元流動性危機,彷彿又看到了

佈雷頓森林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體系)瓦解的影子:當時美元經歷了“美元荒”(各國都缺少美元)——“美元氾濫”(美元大量外流導致各國手持美元數量激增)——“美元危機”(各國對美元缺乏信心及至大量拋售美元)的演變。布林特森林體系瓦解後,全球迎來了“牙買加體系”,也就是由現在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起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如果說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金融危機是偶然的、局部的,那麼,在牙買加體系下,國際金融危機就成為週期性的、全球化的。因為金融資產過快膨脹,在該體系下產生了信用資產,各種形式的支票、支付憑證、信用卡等到種類繁多,現金在某些國家的通貨中只佔百分之幾(全球現金越來越少,貨幣數字化與信用體系為主流),而且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信用的依賴越來越深。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當下美國企業信貸高槓杆危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來源於此。

美金融危機已至?這場新機遇強力助推全球國際貨幣新格局

央行數字貨幣危機中蘊藏機會

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一種過渡性的不健全的體系,需要進行徹底的改革。數字貨幣作為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的形態,近些年來無論是個人,金融投資機構還是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都開始關注數字貨幣這一新事物。中國人民銀行於2014年和2016年分別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和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一系列行動顯示出我國對數字貨幣研究的高度重視和發行數字貨幣的決心。可以說數字貨幣終將替代傳統貨幣將是一個必然趨勢。

據英為財情報道,2020年2月瑞典央行表示,已經開始測試央行數字貨幣電子克朗,這使得該國有望成為首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國家。瑞典是全球現金依賴程度最低的國家,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該國2018年紙幣發行量僅佔國內GDP的1%。對現金依賴度越低的國家越有可能成為第一批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由於我國具有先進的支付手段以及數字經濟的戰略發展規劃,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批擁有數字貨幣的國家,從而引領國際貨幣體系的新一輪改革,可以預期當全球疫情結束之後,很快就會進入到傳統貨幣金融體系和數字貨幣金融體系並存的時代。

A股數字貨幣板塊跌出黃金坑

隨著陸續的復工復產,諸多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板塊已經出現了底部的短線反彈行情,但是數字貨幣板塊經過了長期的下跌之後,出現了價值窪地,優質標的已經出現了百日地量的走勢。在全球資本市場仍將持續大幅震盪的背景下,以及上文的宏觀分析,可以推知該領域板塊可能蘊藏著潛伏佈局良機。但是一定要注意時間與時機,當疫情高峰期來臨之際,可能迎來最佳佈局時間點。(通過宏觀面與基本面的分析,僅供投資者朋友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

美金融危機已至?這場新機遇強力助推全球國際貨幣新格局

資料來源:同花順,中華網財經數字貨幣板塊指數走勢

總結:目前說美國出現了金融危機還為時尚早,但是在美國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住之前,全球的宏觀面仍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觀。美國大選年,迫使特朗普可能做出焦慮與急躁的措施,要密切關注美國的救助與防控疫情的舉動,一旦有放鬆跡象避險為主,多看少動。如果對疫情嚴防死守,方可在高峰過後逢低佈局,戰略方向正確,節奏與安全紀律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