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听书”,代替不了读书

随着网络智能时代的来临,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确实,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每年出版的图书也越来越多,对我们来说,出版一本书已经不是作家的事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写书,出书。随着图书越来越多,我们很多人却被手机、平板、电脑绑住,越来越少有时间读书了。

于是应了那句“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市场”,很多APP看准大家没有时间读书这一时代痛点,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每天听一本书”之类的读书栏目,不可否认,这些APP里面的“大神”对书本的解读不乏有深度的,也确实是解读人的心血之作,但我们听过这样的一场解读,真能代表我们就读了一本书吗?

所谓的“听书”,代替不了读书

我自己也经常听“喜马拉雅”或者“得到”里面的读书栏目,刚开始听得时候,觉得挺好的,每天可以在开车时不经意间就听完一本书,感觉确实还不错,但渐渐的我发现,在“听书”过程中,我又回到了我们在学校时就经常反对的“填鸭式”教育,这样的“听书”无非就是解读者将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强行塞进我们的大脑,而我们却可以不加思考地被动接受解读者的理解,我们就单凭自己的记忆就自以为自己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

最近,我偶然看到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微神》,实话说,在阅读过程中,我跟着作者的思路,融入作者的情感,小说中的“我”由于对爱情的无奈,远渡重洋,最终也只是换来了毫无希望的等待。而女主人公则因为恋人离去,家道中落,两度沦为暗娼,最终选择自杀。在自己阅读过程中,为“我”对初恋的深情与对爱情的忠贞而感动,也为女主人深爱自己初恋却又迫于生活无奈最终沦落而感伤,最终女主人公无奈的自杀,却依然做着一个南洋之梦,读罢难免悲泣。

记得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朗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当时在课堂上由于老师读的投入,当着我们所有同学的面掩面而泣,实话说当时我根本无法理解,老师为什么哭泣,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再回去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也落泪了。


所谓的“听书”,代替不了读书

也许,这才是我们读书对我们真正的意义:启迪我们的心智,丰富我们的情感,唤醒我们灵魂最深处的怜悯与共情。

而这些,当我们去“听书”时,我们是没有办法从解读着自身的心灵体验去体悟作者最初的情感初衷,因为我们没有将自己代入到和作者同一频道。就像你现在看我这篇文章时,你不可能从我上面两段阅读体验的描述中感动落泪一样。

或许,你会说这种散文或小说存在这种问题,那其他类型,如科技类,思考类文章书记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不,我只能说这类书问题更严重!

记得曾经在国外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家长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圆,问自己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直接回答这是数字“〇”,这个家长问孩子还有其他的吗?孩子说没有了,并且说这是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数字“〇”,最终这位家长将老师告诉法庭,状告这位老师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以家长胜诉结局。

其实我们读书也是一样,有一句话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每个人对每一本书的解读和理解跟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如果一味的“听书”,会丧失自己对书本的理解能力,以为别人的解读就是自己的理解!如果对于一些比较深刻的书籍,我们每个人都权利根据作者给出的思路,加上自己的思考,最终得出我们思考地结论,当我们经过思考得到的结论如果能和作者不谋而合,那一刻的快感是一种修道人悟道一样的感觉!而如果一味地被别人帮助思考,帮助总结,我们真正想从书本中学到知识的权利不经意间就被别人剥夺!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因为需要思考!读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们可以和作者达到感情的共鸣!

所谓的“听书”,代替不了读书

当然,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待“听书”,当我们自己看过一本书后,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总结,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与“听书”栏目的解读者的理解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将得到再次的提高和感悟!

不要再一味的“听书”了,停下来,自己好好读一本书,或许能胜过你“听”十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