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写作本文所用的参考书籍:

1、George Canning

出版日期:1989年

2、The Tory Party: Its policies, divisions and future

出版日期:1978年

-------------------------------

乔治·坎宁,1770到1827,活了五十七岁,拿战之后的英国首相,杰出政治家。

先来说说英国首相。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英国也改朝换代了,斯图亚特王朝结束,其末代君主安妮女王去世,此后,汉诺威王朝建立。

汉诺威王朝的开国之主乔治一世在位期间,英国出现首位首相,罗伯特·斡伯尔爵士。1721年,作为辉格党领袖,他被不会说英语的德意志人乔治一世任命为首席财政大臣,即事实上的英国首相,领导内阁,历经乔治一世、乔治二世两朝,一直在任至1742年。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罗伯特·斡伯尔

1905年英皇爱德华七世在位期间,首相一词正式出现,取代了首席财政大臣。而首席财政大臣则成为首相的兼职。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英王乔治三世在位,在此期间,英国历任首相是:

威廉·皮特二世,1783到1801;

亨利·阿丁顿,1801到1804,与拿破仑讲和;

威廉·皮特二世,1804到1806,对拿破仑强硬,打赢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彻底摧毁了法国海军,使得英国本土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威廉·格伦维尔,1806到1807;

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1807到1809;

斯宾塞·帕西瓦尔,1809到1812;

罗伯特·班克斯·詹金森,1812到1827,他是第二代利物浦伯爵,执政期间,英国出资,组织了第六次反法大同盟军、第七次反法大同盟军,

最终打赢了拿破仑战争。

拿战之后,1820到1830,英王乔治四世在位,1830到1837,英王威廉四世在位,历任首相是:

乔治·坎宁,1827;

弗雷德里克·强·罗宾森,1827到1828;

阿瑟·威尔斯利,1828到1830,他是第一代威灵顿公爵,拿破仑战争中的英军著名将帅,打赢了滑铁卢会战,彻底击败拿破仑;

查尔斯·格雷,1830到1834;

威廉·兰穆,1834;

阿瑟·威尔斯利,1834,第一代威灵顿公爵;

罗伯特·皮尔,1834到1835,他是现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九条警务原则,体现的理念是:警察必须忠于法律,为公众服务。

威廉·兰穆,1835到1841。他执政期间,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1840到1842,在他主持下,进行了鸦片战争。

话说在拿战结束之后,紧接着,在历任首相的领导下,英国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包括:1829年,议会通过《伦敦警察法》,建立现代警察制度;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选民范围,调整选区,等等。

再来说说乔治·坎宁。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乔治·坎宁

坎宁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位贫穷的绅士,为了偿还债务,而变卖了家族的宅第和继承得来的遗产,并在坎宁一岁时去世。坎宁的母亲,在丈夫去世后去了当舞台女演员,在当时的社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高尚职业。

坎宁年幼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和天分,母亲再婚后,乔治·坎宁相对有一些钱的叔父,斯特拉福·坎宁,成为他的监护人,除了定期提供他生活费,又供养他上学读书。坎宁在1781年转读伊顿公学,后在1787年入读牛津大学的基督教堂学院。在大学里,他表现十分活跃,负责编辑学校的杂志,又组织了辩论会,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辩手。他在大学,和不少人结成了好朋友,为今后从政打下了很好的人脉基础,他与他们,后来都成为英国政坛权贵。坎宁在1791年夏天取得文学士学位,翌年取得律师资格,并在1794年7月6日成为文学硕士,但他真正的志愿是当政治家。

英国政坛的传统是两大党轮流执政,当时是托利党与辉格党,坎宁从政,是投奔托利党还是投奔辉格党,这是首要问题。以坎宁清贫的家境与微薄的财力,如果投辉格党,没有前途,因为辉格党的领袖们,都是可与国王相抗衡的富有贵族和地主;另外,激进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厌恶下层暴力运动的坎宁,政治倾向变得保守。于是,这两点决定了,坎宁在走进年英国政坛的时候,选择了保皇的托利党,并得到托利党领袖威廉·皮特二世的赏识。在皮特二世的帮助下,坎宁在1793年、他二十三岁时,成为议员。

凭着出色的演讲能力,和许下的政治诺言,坎宁很快就有了一批忠于他的支持者,后来形成坎宁派,即托利党自由派。坎宁出身清贫,因此,这使得他颇知人间疾苦,其政治倾向趋于开放、均衡。

走进政坛后,坎宁遇到伯乐,官运亨通,出任内阁官员,获得皮特二世的重用。

1806年,拿破仑皇帝在波希米亚的奥斯特里茨一带获得大捷,击败奥俄联军,皮特二世忧愤去世,之后,新任首相波特兰公爵威廉·卡文迪许·本廷克,继续重用乔治·坎宁,任命他为外务大臣,负责组织反法大同盟军,进行对拿破仑的战争。期间,乔治·坎宁成功地在丹麦部署,以计谋击退拿破仑的军队。

此后,坎宁与其他阁员发生了一些冲突,愤而辞职。

拿战之后,1822年,坎宁的政敌、第二代伦敦德里侯爵罗伯特·斯图亚特,因工作过劳产生抑郁症,自杀身亡,于是,一直赏识坎宁的首相、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罗伯特·班克斯·詹金森,邀请坎宁入阁,坎宁接任外务大臣。

在出任外相,以及后来担任首相期间,

坎宁一改前任的保守反动倾向,充分发挥了他的自由派政治主张,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对拉美独立战争的处理。拿战期间,西班牙的欧洲部分,被拿破仑军队征服,于是,西属美洲各地纷纷展开斗争,力图摆脱西班牙的反动统治而独立。拿战结束后,西班牙企图镇压拉美的独立运动,但是此时的西班牙,虚弱不堪,根本无力镇压,于是,复辟的法国波旁王朝,打算替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出头,出兵拉美,镇压独立运动。坎宁主持英国外交事务,推行其自由派外交政策,大力支持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与美国总统门罗达成共识,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彻底切断了法国出兵镇压的可能性,最终拉美各国纷纷独立,彻底摆脱了西班牙的反动统治。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拉美独立战争

其次是对于希腊独立战争的处理,坎宁出手,瓦解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的“神圣同盟”,有力地支持了希腊独立运动,成功使得英法俄三大国出动舰队,击败奥斯曼军队,使得希腊摆脱了土耳其人的统治而获得独立。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希腊独立战争

在乔治·坎宁自由派政策的影响下,英国贵族拜伦,甚至直接参加希腊起义军,任指挥官,鞠躬尽瘁,在希腊军中去世。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杰出政治家:乔治·坎宁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

在十九世纪,英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坎宁的自由派政策,帮助了拉美人民的独立、希腊人民的独立,这是坎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

其它还有,拿破仑被推翻,反动的波旁王朝复辟,意味着法国革命告一段落,但是,法国的革命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革命意识的觉醒,因此,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其中,1820到1823,西班牙爆发革命,由军队首先发动,革命者要求实行宪法,国王费迪南德七世被迫同意革命者要求,宣称自己为立宪君主,但是,反动的“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1823年,法国派兵到西班牙,恢复了西班牙国王的反动统治,取消了西班牙宪法。1820到1821,意大利爆发革命,撒丁王国和那不勒斯王国,先后爆发运动,革命者要求宪法,要求民主,于是,反动的“神圣同盟”,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建议下,决定由奥军前往镇压,意大利的革命于1821年失败。在二三十年代革命运动中,英国在乔治·坎宁主持外交工作后,其立场与俄国、奥地利、法国等反动君主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乔治·坎宁明确反对镇压革命。革命浪潮没有被反动君主的镇压所吓倒,继续蓬勃发展,终于,1830年,法国爆发革命,彻底推翻了反动的波旁王朝。

且说,打赢了拿破仑战争的利物浦伯爵,在1827年退任首相一职,并在三名候选人:乔治·坎宁、威灵顿公爵、罗伯特·皮尔之中,选择了坎宁作为继任。

威灵顿与罗伯特·皮尔,政治倾向保守,不赞同坎宁的自由派主张,因此均不愿在坎宁的政府任职,同时,利物浦伯爵的五名内阁官员以及四十名初级官员也不愿追随坎宁组成新政府,因此,托利党出现了严重分裂,分成了威灵顿等人的保守派以及坎宁的自由派,等等。托利党内只有自由派支持坎宁,坎宁难以组成政府,于是,他干脆另辟蹊径,邀请辉格党成员加入政府,辉格党大喜过望,欣然接受邀请。虽然坎宁反对国会改革,而辉格党则支持国会改革,但他们能够顾全大局,放下分歧,达成协议,在新政府不讨论有关国会改革的议题。

这一年的8月8日,操劳过度的坎宁于任内去世,年五十七岁。人们惋惜地称他为“失去的领袖”。

坎宁去世后,托利党自由派和辉格党组成的政府,由戈德里奇子爵罗宾森继任首相,但最终于1828年垮台,威灵顿公爵接任首相,组成托利党保守派的政府,他们对坎宁派展开追杀,于是,不少坎宁派的成员纷纷转投辉格党。乔治·坎宁的自由派主张,在英国日渐成为强大思潮,因此,托利党也不得不进行改革。不少历史学家认为,1827年的托利党分裂,使得托利党在1830年代出现变革,渐渐演进为今日的保守党。

在历史上,坎宁被称为“最卓越辉煌和多彩多姿的部长,而且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政府中最伟大的演说家。他是机智、诙谐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拥有无比信心,他这样的能力也大大激发了众人,被激发者包括喜欢他的人或不喜欢他的人。他是一个热情、积极、坚定的人,无论他着手什么工作,他都竭尽心力去完成,这是他的强项,也是他的弱点。他是政府中最有才干和能力的部长。”

乔治·坎宁的自由派政策,打破了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奥地利、法国等国的反动君主形成的沉闷局面,击碎了反动保守的氛围,使得国际局势仍然保持变革的活力,同时,也使得英国自身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称霸世界,打下了强大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