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人人离不开的即时通讯社交工具。有数据表明,智能手机用户每天平均解锁手机80次,手机上也有情景智能功能,会分析出你一天中每项手机应用的使用时间,不知道你的情况如何,反正小编的微信在众多应用的使用时间当中始终是名列前某。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所以小编认为微信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此也呼吁大家应该关注使用微信的正确姿势,我们从小学习礼仪,有仪表礼仪、家庭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那么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我想即时通讯礼仪也应该被学习并运用。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下面我们就具体分享微信聊天里面最被人反感的4种行为:

一、别人已经不想搭理你,而你却缠缠不休

读不懂对方的聊天心理是微信聊天中的一个大忌。其实不管是用QQ、微信还是任何的聊天软件,都有大致相同的聊天套路。

比如说,单回复一个字“哦”,说明对方已迫不及待想终止聊天或者说明ta确实不够尊重你,无论哪种情况,我想你都没有必要把这次对话继续下去了。

如果当别人更明确的说了些明显对你不友好的话,你就更应该识趣的适时终止,也是给双方都留有余地最好的方式。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比如说,一个小编经历过的真实发生的微信对话,W和C是相隔许久未见,偶然重逢的前同事,W对C一直有好感,C对W无感,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W:吃饭了吗?一起吃个饭吧

C:不去了,回家陪老公一起吃

W:你啥时候有老公了,郭富城吗(偷笑)

C:我都说了陪老公吃

W:你老公是谁啊,哪的啊

W:保密局的吗,还不能说啊(偷笑)

大家试想一下,C本来就对W无感,已经在对话中表现出敷衍和拒绝后,W继续没完没了的纠缠,C会是什么心情,W被拉黑是妥妥的了。

二、已读不回是常态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工作,有时候没及时看手机也属正常,但我们总是会隔一段时间看一下手机,如果长时间不回复微信消息,或者看到后根本就不回复,那绝对是故意的。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就算再忙,你有企业家忙吗,我所见过的企业家级别的人也会在半天内一个时间段集中处理手机业务。而且我们也不是公众人物有处理不完的信息。别人跟你面对面说话,你会充耳不闻,假装听不见吗,我想在这个信息时代,不回微信,就和当面说话,你不回应一样没有礼貌。

给予反馈是一种尊重,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我们不要求你在餐馆吃完饭,给予饭菜评价,也不强求你在看完电影后给予影评,只是让你在别人给你发微信的时候,你看到后及时回应,这个要求真的不过分!

三、 “在吗?”真的很烦

“在吗?”这个灵魂拷问,虽然已经老生常谈,但小编发现通讯录里有相当部分的人依然会问。

我如果不在,肯定就不能回你消息。

我如果在,那你有事直说不好吗?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而且,那些好久没联系的人突然发你一句“在吗?”绝对是当今社会最恐怖的事情之一了。

“在吗”“我要结婚了。”

“在吗”“能借点钱吗?”

……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没有人愿意多跟你说一句“在”,同时还得忐忑地等待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四、毫无征兆地连续发多条60秒的语音

微信是互动,所以我们要体会对话双方的感受。这就要求你发语音的时候,尽量简洁清楚,少一些你思考的过程和口头语,“嗯…”、“就是”、“让我想想啊”、“怎么说呢”,说的人一时爽,听的人是真尴尬。

另外,语音时间过长,很难完整听完一段,而且一段60秒的语音,你说的重点,往往就是中间的一两句话,由于前面45秒耗费了自己太多精力,很容易导致到了46秒出现的关键一句话没听清楚,于是又得从头听一遍,真的烦。

还有一种情况,对方在上课或者开会,不方便听语音,收到了消息,可又不方便听,只能干着急。


微信聊天这4种行为,最容易被拉黑!(生活版)


所以讲究微信礼仪的角度,建议不要一上来就直接发语音,尽量打文字,确认双方都方便的情况,再发语音。如果实在不方便发文字,需要发语音消息,一定要直奔主题,简单明了。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微信聊天中最容易被拉黑的几种情况了,你没中招吧?希望你能把微信礼仪用起来,经营好自己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