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十年襄治教,一曲哭滄桑

教孫女兒背誦官方指定的兒童唐詩,裡面有一首《金縷衣》,據簡介說是勸人珍惜好時光,要多努力,莫辜負了少年頭一類。但我總覺得從詩中讀出的是另一種味道,至少有及時行樂的意思,如果加上作者歌伎的身世,那麼是不是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那就是美人怕遲暮,勸君早寵幸,反正我從中似乎讀出了滿滿的挑逗之意。

我是不是想多了,我見有人著文說,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是描寫兩性的,現在卻用來當作小學生必讀,很是不妥,也是無知云云,我當時也有些不以為然,如果你硬要往那麼方面想,那就真沒辦法了,怎麼說這也是一首清新自然,猶如一幅純美江南小景畫的好詩。那麼,我讀這《金縷衣》是不是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了呢?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如果你硬說這是鼓勵小朋友抓緊學習,珍惜時光,按這個意思的話,那它應該就如同陶淵明《雜詩》所表達的意思,“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不說是有意思上的重複,至少在意境上,不如陶詩來的直白,並且有可能產生歧義。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金縷衣》這首詩不但廣為流傳,且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作者為無名氏。但很多人相信這詩的作者是杜秋娘,而且也有不少詩選在作者一欄就是寫作杜秋娘。我個人覺得還是寫作無名氏為妥,因為杜秋娘所處的時代乃是晚唐之時,格律詩早已成熟並大行其道,而這首詩的形式為漢樂府,中唐時有元白的新樂府運動,所以,將其歸於坊間作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將它說成是杜秋娘所作,證據不足。

據載,杜秋娘是江南潤州人,也就是現在江蘇鎮江人,生於唐德宗貞元年間。因家境貧寒,她從小被賣進青樓,青樓女子地位卑賤,但杜秋娘卻出落得如神仙姐姐一般,飄逸、淡雅,不落凡塵,不染俗氣。彷彿荷花一支,亭亭淨植於水上。

她十五歲時便風姿綽約,亭亭玉立,不僅佔盡了江南少女的娟秀嫵媚,而且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更是瞭然於胸,一時風靡了潤、揚的大江兩岸。她不僅容貌美,歌舞更是一絕。在當時的江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她的名聲被鎮海節度使李琦所聞,便直接將杜秋娘納入府內。這李琦是一個有實力也有野心的地方軍閥,據說他很喜歡這首《金縷衣》,不僅讓杜秋娘經常給他唱,他自己也唱,至於是不是他唱,杜秋娘伴舞,那應該也在合理的想象之中。

唐德宗李純繼位後,決心扭轉藩鎮割踞的分散局面,因而採取強制手段,試圖削減節度使的權力。而李錡對此大為不滿,依仗手中的兵力,竟然舉兵反叛,但很快這場叛亂得到平息,李錡也在戰亂中被殺身亡。

按照慣例,叛亂者所有的女眷都會被沒入掖庭,杜秋娘也就進宮成為了一名奴婢。照理來說,這種罪臣的家眷只能是在如類似“宗人府”裡面做雜活,也許是因這杜秋娘年輕美貌的緣故吧,她居然出現在宮女的行列中,並以其曼妙的舞姿和清麗的歌聲,在一眾美人中脫穎而出,而且還讓當時的皇帝唐憲宗為之著迷了。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被寵幸應該是有這事,至於其身份是什麼,後世是眾說紛紜了,我見現在網上有些人扯起個嘴巴胡說,一篇文章你盜我盜的,換個標題便將這杜秋娘說得是面目全非了,什麼“金縷衣的創作者杜秋娘:如何從歌妓變身皇后?”“ 青樓歌妓杜秋娘與唐憲宗李純的愛情故事”“ 平民皇妃杜秋娘傳奇人生”“ 揭秘一代名妓的顛峰 她讓歷代名妓都黯然失色”等等,內容卻是一樣一樣的,讓人看著真是有點無語了。

唐朝的後宮自最高的皇后到最低的秀女,共分為14個等級24個名稱,唐憲宗一生都沒有立過皇后,那個後來的太后郭貴妃,是因兒子繼位皇帝后,才被尊為太后的,她就是被大家熟知的“醉打金枝”的昇平公主的女兒。

我是不知道這秋妃秋後的是從何而來,也無人來“揭秘”這事,看來這所有的稱號都是憑空想象而來,皇后妃嬪都是要冊封的,有很繁雜的禮儀和過程,也當然要記錄在冊。至於說什麼愛情,打住吧,同皇帝能有什麼愛情,只有受寵時間的長短,有一夜雨露即棄之如履,也有幾年專寵而得意忘形,無論是何種情況,對皇帝來說,都無愛情可言。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唐憲宗後來沉迷仙丹,脾氣暴躁,不理政事,竟為宦官所殺。唐穆宗即位,這時的杜秋娘約年過三十,當時屬於徐娘之列了,但因為她有很好的才學,便被指派為皇子李湊保姆,行協助教育之事。

我見幾乎所有相關的文章都說是杜秋娘後來是負責皇子的教育,我對此是嚴重持懷疑態度,想那皇子的教育關乎社稷,是一等一的大事,豈能由一女子來負責,歷代在對功臣封賞時,都有加上如“太子少保”“太子太傅”等虛銜以示榮寵,如岳飛便被後世尊稱為“嶽少保”。對皇子的教育一般是由朝中大名士擔任,所以,最多這杜秋娘是協助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襄治教”,至少在不讀書之時,有個知識女性在旁,不象那些普通宮女伺候時,只知端茶倒水,陪個玩耍要好得多吧。

悲催的是,她連續十年的時間教育了兩個皇子,兩個登基後都是短命的暴斃皇帝,後來不知是怎麼回事,她被貶出宮去,也許她實在是太老了。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所有人都說她是參與了試圖誅殺把持朝政宦官的行動,舉事不及,洩密被貶,我是不知道具體原因,不敢亂說,因為史無記載。我只是認為,如果真是參與了這等事,那可是重罪,不是一個貶黜宮就能了結的,怕早已是身首異處,血濺荒崗了。

杜秋娘回到了故鄉江南,境況悲涼,有人說她靠乞討度日,這個是誇大其辭了,至少在前期不是這樣的,據《舊唐書·李德裕傳》說:李德裕至潤州,“奉詔安排宮人杜仲陽於道觀,與之供給。”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她還吃的是政府的俸祿,至於後來的發展是怎麼一個情況,只有想當然了。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這兒要感謝杜牧大詩人了,他在去江南的路上,無意中遇到了杜秋娘,見她滿臉皺紋,老態龍鍾,“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於是在感慨中寫下了《杜秋娘詩》。詩中寫道,“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老濞即山鑄,後庭千雙眉。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紅淚滋。吳江落日渡,灞岸綠楊垂。聯裾見天子,盼眄獨依依……”

山色依舊,物是人非,一代才女,最後竟淪落到“窮且老”的悲慘地步,還要借鄰家的紡車夜間織布,白天還要還回,賣出布後糴米才能餬口,真是讓人唏噓不已!也許,她在藉著月光紡線織布時,是否還在哼著那一曲曾經讓她風光無限的《金縷衣》?也許,當她被窮困潦倒的悲苦生活徹底壓倒之時,是否還想著那曾經豔驚四座的舞姿?天意難測,世事滄桑,當那滿樹的豔麗之花被一夜的狂風吹落地下之後,樹之痛,有誰懂,怕只有樹懂,秋娘懂……

杜秋娘:一代才女教導皇子十年,為何最後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