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階到高端電氣工程師?我用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你總結了幾點

今天聊聊高端電氣工程師這個話題。

本文作者周舟碩士,2003年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師從張洛平教授,2001年開始接觸PC控制和運動控制,先後就職於海天集團、施耐德電氣、倍福自動化,寧波致迪自動化,以技術人員和市場人員的身份經歷了浙江機械製造的重要發展階段。

他以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來跟大家聊聊他對高端電氣工程師的看法,以及如何培養高端電氣工程師這個話題。他認為,高端電氣工程師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高效地填坑”。由於他十多年的工作經歷都在機械設備製造這個圈子裡,對流程製造業不熟悉,本文內容有可能不太適合流程製造業,希望得到讀者的留言指正和探討。

如何進階到高端電氣工程師?我用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你總結了幾點

所有的工作到了高端,可能都是需要一點潛質的,這個潛質,包括技術方面的,也包括情商、勤奮程度等方面,有時候還需要一些偶然因素,比如,一個電氣工程師到了什麼樣的企業,遇到什麼樣的老闆,都會對他的職業生涯造成影響。

舉例來說,一個小企業的電氣工程師的工作範圍會包括電氣設計、程序開發、機器調試和售後,但在一個大企業,有數十名電氣工程師的公司,就分工會很細。比如我的第一份工作,負責過的事務有:電氣設計,變頻器調試,機器附加功能的PLC處理,但不用管注塑機的程序,那有專門的軟件人員會處理。

那一個電氣工程師,如何能算高端呢?

我想,首先是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能夠解決崗位上的實際問題,而這個崗位,相對來說是和責任相關的。某個意義上,高端電氣工程師,比普通的電氣工程師,承擔的責任要大。

我們用責任兩個字來作為衡量高端工程師的標準,這樣,我們可以不用考慮太多技術性的問題。不然的話,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比如很多人覺得運動控制用得好的工程師,比純邏輯的工程師要高端,用ST語言的,比用梯形圖的要高端,寫PLC的比畫電氣圖的要高端。

諸如此類,很容易形成一個鄙視鏈,最常見的鄙視鏈,就是機械工程師看著比電氣工程師要高端了,畢竟,機械公司做總工的,肯定是機械工程師。而製造工廠做總工的,大體上是負責工藝的。

如何進階到高端電氣工程師?我用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你總結了幾點


談完了如何定義高端電氣工程師的標準,我們再來看看,高端電氣工程師有什麼特質?

我個人以為,作為一個高端電氣工程師,最核心的工作是兩個:

1、幫企業賺錢。用掌握的技術,幫助企業開發能夠達到性能指標的產品,並確保其性能指標。PLC工程師要負責讓機器運動,而電氣設計工程師要確保所有的電氣設計和成套工作能匹配機器的各項功能。

2、幫企業省錢。幫助企業省錢,一方面是通過設計選擇合適的元器件,不要有多餘的浪費,另一方面是做好工作規劃,確保機械的調試、售後等環節不產生額外支出。當然,我們可以把第二點用兩個字來表述:填坑……

那做好這兩個工作,電氣工程師要扮演哪些角色呢?高端電氣工程師和普通電氣工程師會有哪些區別呢?

如何進階到高端電氣工程師?我用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你總結了幾點

我們先來看看,一臺機器是如何誕生的,它的生命週期是如何的?對於機器,我曾經提了一個說法:從搖籃到重生。一臺機器,從搖籃到重生,會經歷這樣一些過程:概念、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使用、售後、翻新、回收。

在這些環節中,我們看看電氣工程師都要做什麼?普通電氣工程師和高端電氣工程師是怎麼做事的。


概念階段


普通工程師會認為,這個階段是機械工程師的活,只要機械工程師選型好了,電氣工程師照辦即可。但高端電氣工程師會提醒自己,我是這臺機器靈魂的塑造者,除了滿足機械總工的要求之外,還要考慮,如何在軟件上增加賣點,如何突出自己公司的品牌和性能,如何進行數字化,如何讓客戶快速上手,如何降低服務量…… 這時候,全棧工程師的作用出來了,作為一名高端電氣工程師,不一定是一名全棧工程師,但一定是一名全棧思維的電氣工程師,除了電氣知識之外,還了解各類IT知識,各類人機工程學等等各門知識,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項目當中。

近年流行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在概念階段,電氣工程師的作用,並不亞於機械工程師,在這個數字化的時代,如果還把電氣工程師看成是機械工程師的附屬,會給這臺機器的未來埋下隱患。


研發階段


研發階段,我為什麼把研發和設計分開?研發,意味著不確定性,這是研發和設計兩個階段最大的不同。在這個階段,電氣工程師除了做好電氣工作,讓機器運行之外,還要做好一個醫生和教練的角色,不斷和機器進行溝通,成為機械工程師和機器之間的橋樑。所有的蛛絲馬跡,一定是先反映在電氣上的,哪些地方需要數據的監測?哪些地方可以增加傳感器?一個高端的電氣工程師心裡要有譜。

在這個階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工藝工程師,這些工藝算法,可能是用PLC來實現的,但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已經和機械工程師一樣重要,比如,液壓設備,優秀的液壓算法,可以在機器的速度、精度、平穩性、壽命等方面獲得更好的指標,這會大大提高機器的售價。我們已經不能把這個角色再看成是電氣工程師,可能控制算法工程師更合適一些。

關於概念和研發兩個階段,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拙作《who is Mr.Machine》。


設計階段


接下去是設計階段,那麼這個時候要考慮的事情就需要細化。


1、電路設計


良好的電氣設計,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從圖紙到接線,處處都可能有漏洞發生。

大學時候一位老師講過,機械高手看公差的處理,電氣高手看干擾的處理。一個良好的電氣設計,不僅僅在於讓機器本身運行,更要考慮各種外部情況。所以,各種該有的電路要有,電氣工程師要能頂得住成本壓力。

筆者曾經遇到客戶將CANOpen電纜剪斷後,再用接插件連接的客戶,造成通訊干擾,最後原因查明,CANOpen電纜剪斷後,屏蔽層沒有連接,造成了通訊干擾。就這麼點事情,最終客戶停機一天,機械製造商差旅兩天…… 借用流浪地球一句臺詞,那就是”接線不規範,老闆淚兩行“。

另外,機器要出口,歐規瞭解不?UL瞭解麼?CE認證瞭解不?


2、選型


選型的坑也見過不少。需要用多圈絕對值編碼器的,直接選了個旋變反饋,這個得哭吧?換個歐系電機,交貨期基本6周起步。問為啥不選日系的驅動,因為日系驅動在大功率段沒什麼優勢啊。另外,控制器一個品牌,驅動一個品牌,出事找誰?我也是出過事的,因為型號規則改了。照老型號抄了一遍,結果這型號幾年前改了命名規則,但這個型號居然還存在,只是規格變了…… 有的品牌附件一大堆,型號稀奇古怪,怎麼辦?說多了都是淚。

如何進階到高端電氣工程師?我用十多年的從業經歷給你總結了幾點

然後是品牌坑,選貴的,市場售價壓力大,選便宜的,多便宜的都有,怕不怕…… 還有些品牌產品本體便宜,但附件貴。有些國外品牌出的經濟型產品,性能閹割不少,等到這批機器要換代的時候,發現這個系列不能用了,造成要做兩個型號的庫存…… 能否在選型上拿捏得準,高端電氣工程師和普通電氣工程師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作為全棧工程師,英語也得過關吧?見過沒有中文版說明書的,也見過中文版說明書翻譯掉渣的,不看原版說明書和手冊,還真容易掉坑,尤其是一些不太常用的元器件。

還有一個技能是談判技能,作為一個扛責任的高端電氣工程師,在這方面是需要有一些敏銳性的,底線是不被人忽悠,儘管貨比三家,但還是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一方面確保有合適的價格,一方面,能夠確保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尤其是選型過程中,由於信息提供不全面,造成品牌商沒有做出合適的選型協助,是個很大的問題。比如上面提到的電機編碼器問題,板子打誰身上?


3、代碼


為什麼說要善待電氣工程師,個人以為,代碼是最大的坑。

原因兩個,一個是時間,調試作為機器出廠前最後的步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前面的加工、外協、裝配、採購等等環節,耗盡了所有的時間,而客戶那邊等著安裝機器,只好先發到客戶那邊,等機器裝好通電了再調試。但你確定客戶哪天通電?!我曾經遇到過原定6月中旬通電,8月驗收的,但實際上9月中旬通電,10月初驗收,為何?因為機械安裝、現場土建等原因通電時間延後了,那10月初為何驗收?因為10月初市委書記要來視察這個10億美元級別的項目。整個調試時間從兩個月變成了半個月。又是一個活生生的”項目不規範,調試淚兩行“的例子。

至於調試過程中,客戶那邊還要修修補補的,那也是家常便飯了。

第二個原因,是工藝變動和程序BUG,這兩個問題我把他們列在一起,個人以為都是因為認知不足造成的。工藝變動,要麼是機械製造商對工藝認知不足,要麼是客戶提供的工藝要求有問題,總之還是雙方對工藝的認知不足。而程序BUG,則是機械製造商對軟件開發的認知不足造成,沒有給軟件留出測試時間,或者是機械製造商廠內無法滿足測試條件,只有到客戶現場才能有測試條件。

不管是工藝變動,還是程序BUG,高端的電氣工程師都會有提前預案,一方面是來自於經驗,知道這些客戶的需求範圍,可以多做一些工藝選項,另一方面,對於BUG,會設計一個測試流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調試時間,並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讓客戶能夠順利接手。

寫代碼的時間,順帶把說明書寫了吧。

所以,能夠有預見性,並提前做好準備和處理,是高端電氣工程師和普通電氣工程師的最大區別之一。當然,頂尖的電氣工程師可能不用機器,直接把程序寫完了,裝配完後一次通過。

在現場的氣場夠不夠足,也是高端電氣工程師和普通電氣工程師重要差別,鎮得住場子,讓自己思路不受干擾,是確保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之前在倍福上班,很多時候,我要陪著技術人員到現場出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為技術人員撐腰。


製造階段


製造階段和電氣工程師有什麼關係呢?一臺機器的軟件,能否為裝配提供便利?能否為調試提供出廠依據?以及對外協件進行一些有數字依據的檢測?還是回到上面,用技術為公司省錢。在製造這個環節,一個高端的電氣工程師應該就像一把數字化的錘子,看見車間裡的一切都是釘子,用數字化這個工具去把釘子解決掉。

如果我們回頭看看研發環節,會發現,製造這個環節,電氣工程師很多工作,是為研發做反饋和驗證。當然,作為普通電氣工程師,不做這些事情,世界也照樣轉的。反正中國製造也就這樣。老闆再壓點成本,售價低點賣,總有人買的。


銷售環節


銷售環節,這裡有很多電氣工程師參與的環節,要確認很多技術細節,比如工藝,比如選型。而對於某些元器件的交貨期,在這裡就要有所體現,比如某些大型減速機需要半年交貨,那在銷售環節就需要讓對方知道這些交貨時間的瓶頸,以免簽訂不合適的合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誤會。往往這個時候客戶對工藝也不是很清楚,就需要幾方一起討論,這時候良好的溝通技能和思維邏輯,良好的記錄習慣,甚至良好的草圖水平,對於一個高端電氣工程師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和售後


銷售環節之後,就是交貨,讓客戶使用,然後是售後。這裡會遇到的問題,基本上在研發和設計環節都有解決。比如干擾的處理,需要電路按照規範設計,也需要電氣工程師事先了解環境。客戶如何儘快上手使用,如何快速處理故障,那就要在人機界面下工夫。

這些思路,也可以參考拙作《Who is Mr.Machine》。


翻新與回收


翻新,或者說改造,這裡往往是電氣的升級比較多,畢竟一臺機器的機械壽命可以有幾十年,而電氣壽命往往在十年以內,那如何做好這個工作?最好的辦法,可能還是選擇倍福這類模塊化的產品。但這個算不算坑?可能也不算,因為需要改造的時候,機器保修期已經過去很久了。

回收,暫時不用考慮了,中國設備製造商不幹這個,老外公司才幹。

看完了一臺機器從搖籃到回收的歷程,基本上可以看到高端電氣工程師要乾的活計,可能是一位電氣工程師,也可能是多位電氣工程師。就像養兒子一樣,要做個優秀的電氣工程師,操心程度不比當父母少,唯一不同的是,事情想在前面了,機器還是老實的,基本上可以花錢解決,養兒子的事情,一來要花自己的錢,二來很多時候花錢解決不了。

下面,我們列一下高端電氣工程師是什麼樣的,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全棧。

2、英語好、知識面廣,什麼機械的、CE認證的、UL認證的……都得懂點。

3、情商高,搞得定廠內總工,車間裝配工,催得了採購,擺得平客戶……最終過五關斬六將把事情做好。

4、溝通良好,工作條理好,能寫會畫……

5、身體健康,熬得了夜,拆得了電櫃,吃得了食堂,也能和客戶來幾盅。

6、.……


如果遇到一位這樣的高端電氣工程師,他還不出差的話,姑娘你就嫁了吧……


後 記:

當楊主編聊起高端電氣工程師培訓的時候,我第一個念頭是,高端電氣工程師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除了槍林彈雨之外,如果真要培訓高端電氣工程師,那應該可以發個自動化MBA了。

電氣工程師這個工作,不能說是不好的工作,但確實是比較辛苦,而且由於行業的原因,電氣工程師可能是中國工資最低的程序員。對於這份工作,我還是認為,電氣工程師塑造了機器的靈魂。

如果你身邊有個電氣工程師,除了善待他,不妨和他聊聊天,聽聽他的故事,也和他一起,撫摸一下機器的靈魂。

您怎麼看電氣工程師所需要具備的素質?也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