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收了6000億

這兩天,財政部公佈了前兩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


最關鍵的一句話:2020年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


我查了一下2019年1-2月的情況,同期收入是39102億元,同比增長7%


對數據不敏感的同學,可能不知道這個數意味著什麼,這個就是我今天寫的內容啦。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我放在後面講。


財政是國之重器,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國家的情況,它是好是壞,它是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這個是必須要了解的。它相當於我們每個人的家庭收入支出情況。


導致今年財政收入下降,毫無疑問就是疫情,這個是核心原因。去年收入還增長7%,今年要是沒有疫情的影響,怎麼看6%也是少不了的。


假如沒有疫情,那正常情況我們可以推算,今年應該有39102*(1+6%)=41448億


但是,現在只有35232億,相當於少收了6216億,我們取個整,那就約等於6000億


因為疫情,國家前兩個月少收了6000億。


這可不是小數,要知道疫情的破壞還在延續,3月份的帳還沒算,但是整個國家在3月份的運作,並不是常態,現在處在月底了,還沒完全復工。


更何況,海外疫情正在發酵,我們可以看得見的情況是出口要大幅度下降,這個對國家財政收入影響巨大。


如果把3月份的情況和接下來出口受影響的情況考慮進來,這一輪疫情至少影響國家財政上萬億。


不僅於此。因為疫情使得大量的企業和個人都嚴重受影響,為了社會穩定,國家還得去扶持。


比如,整個航空業在一季度,基本也就是1月20號前正常,到後面全都是虧損嚴重,但是國家肯定是要補貼的。


比如,整個湖北省因為封城,企業停擺,第一季度基本就是廢了,據調查有3-6成的民營企業都有破產風險,那要不要支持一下渡過難關啊?


把這些賬考慮清楚,我能看到一個情況:因為疫情,國家財政收入減少了,支出卻反而要增加,國家財政壓力會非常非常大。


從大的層面來說,國家財政壓力大了,那是不是要削減一些開支啊?很遺憾的是,如果你瞭解財政史,你會發現:財政支出削減是特別難的。


財政支出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是易增難減。


削減支出難搞了,那隻能靠增加財政收入來平衡財政壓力了。


這裡又有兩個選擇:提高稅率,擴大稅基。


提高稅率,也就是說原來收25%,現在國家沒錢了,多收一點,改30%,可不可以?理論上很容易,但目前因為經濟狀況很差,再提高稅率很多企業馬上就死了,所以暫時做不到了。


那只有擴大稅基一條路。


從我以前看的財政史相關的書來看,大概率會選這一條路。而這一條路,放鬆經濟方面的管制、鼓勵大家多生產、多工作,是其中一個選項。


我非常看好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國家對經濟層面的管制趨向於放鬆。


另一條路,會在個別領域裡開拓新的稅源,要麼找特定群體收,要麼就開徵某些新稅種。這裡沒法預測,就走一步看一步。


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因為大家也知道今年A股有個熱門概念叫“新基建”:主要包含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這些領域的一些熱門股,包括中興通訊、深南電路、國電南瑞。


國家財政壓力大的時候,這些投資能不能按市場設想那樣及時到位,或者是需要國家補貼的,補貼會不會被削減,其實是有特別大的疑問的。


從我的經驗來看,國家這時候優先考慮的會是民生支出,因為這塊是保障社會穩定的核心。沒有社會穩定,什麼都是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