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冲突始于孩子,终于孩子

《小王子》里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小王子问小狐狸,“什么是驯养?”小狐狸对小王子说:“驯养是建立一种关系”。

如果父母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就会脑到心不到,因为你们缺少关系的建立。

家庭冲突始于孩子,终于孩子

“没有一个妈妈是不爱自己孩子的”,我觉得这句话有问题。不是每一个妈妈都会爱孩子。

理论上是每位具备生殖功能的女性都可以做一位好妈妈,但很多妈妈对自己的了解都不清晰,也不明白孩子的出生对妈妈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可能孩子的某些行为会影响到妈妈的态度。

平常的时候,妈妈爱孩子,给孩子买吃的,喝的,玩的。一旦孩子把衣服弄脏了,把你心爱的陶瓷珍藏一不小心打碎了,在你睡觉工作的时候,哭闹着要你陪他玩,这时,你还会用很好的态度对待他吗?

所以,我一直认为,做母亲是天性,但母爱不是天性。

家庭冲突始于孩子,终于孩子

每位妈妈的育儿信念是不同的。

有的妈妈认为,“我想培养出一个很成功的孩子,就要让他从小习惯独立,让他学会承受分离。他可以情感冷淡,但他很多方面必须非常厉害。”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就可以了,不希望他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还有的妈妈认为,“我的人生不够成功,希望孩子将来能超越我,有比我更高的成就。”


这些都是妈妈们的育儿信念。而这些信念最后都成了育儿的指导方针。

家庭成员之间的育儿信念会有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引发家庭冲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没有很好的沟通,没有达成统一,无法遵循一种育儿理念,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非常幼小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十分容易感知到大人间的不一致。

案例

幼年时,父亲对我很严厉,严厉到一种近乎苛刻的状态。

因为父亲的严厉,我得到了一些好处,比如:童年的诸多创伤间接地引领我成了一名心理医生。父亲的教育方式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我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想要他们的童年是轻松快乐的。

非常有趣的是,我父亲对待我儿子跟对待我的态度和方式完全不同。

我父亲特别宠溺孙子,宠溺到打破了在孩子成长中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

我跟我父亲的育儿理念存在矛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我制定的严厉规则下,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去寻求爷爷的帮助。因为孩子心里非常清楚爷爷是有能力去影响爸爸的,所以孩子会去寻找家庭的权力中心,来寻求庇护自己。

长此以往,孩子适应了这种环境,他的一些“阴谋诡计”也能得逞。

换句话说,我跟他建立的一些规则,逐渐被爷爷的保护破坏掉了。

在这种情形下,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和焦虑容易引发。

很多夫妻在没生孩子之前,感情还挺美满和睦的。生了孩子之后,夫妻间因育儿理念的不同,产生了夫妻间的冲突。

如何统一好家庭成员间的教育理念?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尤为重要。

家庭冲突始于孩子,终于孩子

在孩子3岁-5岁,与妈妈分离,开始和爸爸建立关系。

进入3-5岁后,孩子对妈妈有了一个重新的依恋过程。

这里面也有一个冲突过程。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非常矛盾,一方面想分离,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妈妈。

如果我们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妈妈身边,且妈妈无条件的接纳了他,那么,这个孩子已经失去了一次分离机会。为什么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年纪一般是3岁?原因也是这个。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有能力去遵守规则,发展其他关系的,比如,跟爸爸建立联系,跟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们建立联系。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段仍旧没有办法脱离妈妈的怀抱,这说明妈妈为孩子投入的过多,使孩子停留在了更早时期的状态里。

妈妈可能会担心孩子没有向外发展的能力,为了安全起见,把孩子留在了自己身边。也有可能妈妈在孩子离开了自己后,感觉到价值上的缺失,所以把孩子留在了身边。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妈妈内心的需要和感受会直接影响跟孩子分离个体化的完成。

3岁以后,爸爸进入了,孩子开始跟爸爸建立关系。跟爸爸建立关系意味着孩子要去平衡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

有些孩子处于一个很冲突的状态,原因是爸爸妈妈的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夫妻关系,如果夫妻关系和谐的话,孩子就不用去承担太多的冲突。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会暗自认为他们吵架是因为我,自然而然地,孩子会去承担一些本不该他去承担的东西。

父母没有跟孩子说清楚,他们吵架的主题很可能就是育儿理念的冲突,孩子都看在眼里。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吵架只是借口。把夫妻自身的问题推到孩子身上,这时,孩子会有被撕裂的感觉,他没有办法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做选择。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做法是重新回到妈妈的身边,跟妈妈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因为妈妈看起来比较弱势,爸爸比较强大,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跟爸爸的关系还比较陌生,孩子会更多的维护妈妈。

如果爸爸妈妈的关系比较和谐,那么,孩子在3-5岁的时候,爸爸就能很好的进入,孩子在两方面都能得到满足的体验。

因此,把握孩子成长规律,统一好家庭成员间的教育信念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