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美人在骨不在皮,但她卻是二者皆有。@愛閱影人

中華民國時期,戰火硝煙的籠罩下,依舊有那麼一群人,在愛國抗爭之餘,不忘去探尋追逐藝術的高峰。默片時代裡,他們攜手締造的藝術神話,時至今日仍然被我們談論提起。在那座讓人望洋興嘆藝術的宮殿裡,“阮玲玉”三個字儼然成為了一種具有時代烙印的象徵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阮玲玉的出身不算高貴,甚至可以用貧寒來形容。她的父親是上海浦東亞細亞油棧的工人,在她6歲那年便因肺癆離世,母親則是在一家姓張的大戶人家裡做女傭。但是這並沒有掩蓋住她極具天賦性的表演能力和與生俱來的高雅氣質,她似乎命中註定要在那個默片時代翻起一陣又一陣的波濤海浪。

用“出道即巔峰來”來形容阮玲玉的事業路途再好不過,她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掛名夫妻》便讓她從一個寂寂無名的樸素小女躍升成為頗具名氣的新人花旦,之後的影途更是順風順水越走越快。

年僅18歲,正值花樣年華的阮玲玉便於當時的名角胡蝶聯合主演愛情電影《白雲塔》,使她的人氣和知名度再次飛昇,隨後的《野草閒花》、《神女》、《三個摩登女性》等影片,阮玲玉憑藉自己出神入化的演技和嚴謹甚微的表演態度,拿下頭彩,徹底奠定了她在默片時代不可撼動的絕對地位。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但就像茨威格在《斷頭皇后》中寫道:“那時候她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天妒英才是常有的事,世間少有能逃過這魔咒的人,阮玲玉也不例外,事業上的大紅大紫,生活上卻是雨雪風霜,不論她的天賦多麼異稟,終究也只是一個折斷翅膀,行走在人間的孤獨天使,“人言可畏”是她命運的最後寫照,也是困擾她一生的夢魘。

1991年上映的《阮玲玉》便是記錄民國花旦阮玲玉後半生的半自傳性電影。這部電影裡大咖雲集,拍攝手法獨特,敘事框架清晰,思維邏輯嚴謹,從人到物,再從物到人,由點到面,恰到好處,加上演員們張弛有度的表演,讓這部影片大獲成功,張曼玉也憑藉此電影一舉拿下柏林影后、金馬影后、金像影后“三大影后”,問鼎事業巔峰。

本文就以《阮玲玉》這部電影為切入口,由小見大,透過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洞見中華民國的時代傷痕。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電影與現實的交錯穿插,暗喻阮玲玉一生的悲劇離不開虛幻的默劇世界

1.活在電影裡的“阮玲玉”自由自在,美豔動人

作為三料影后的張曼玉,演技絕對不是蓋的,但她所塑造的阮玲玉其實和現實中的阮玲玉是有些偏頗的,現實中的阮玲玉落落大方,是一朵那個時代裡不可多得的鏗鏘玫瑰,很少會有柔弱的一面,但妙處恰好在此,民國那樣戰火連天的時代,任何倔強強勢的外表下,都會有一顆溫柔似水的心,更何況是收養了義女的阮玲玉。

《阮玲玉》給了張曼玉極大的表演空間,讓她有了更多的餘地去演繹展現阮玲玉的內心世界,去道出這位傳奇女性柔弱憐人的一面。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的揣測出阮玲玉的真實感受究竟是怎樣的,但是從她的遭遇和時代的背景,我們多少能猜出個大概。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張曼玉《阮玲玉》劇照

電影裡的阮玲玉,結局採用的是流傳在民間的兩個版本中,浪漫悽美的那一版。阮玲玉為了保護曾經對自己有過恩情和愛情的唐季珊,服下三瓶安眠藥自殺,永遠離開人世,一句“你愛不愛我”

是訴不盡的悲苦情長,聞此言的觀眾,誰能不潸然淚下?

影片裡,多了幾分戲劇美好,少了幾分悽苦悲涼,與其說是演出的阮玲玉不夠真實,倒不如說是演出了那個一心向往著美好和光明的阮玲玉的內心世界。

2.現實總是磨人心,何來美好何來情

跳脫影片的束縛和自我意識的刻板印象,迴歸到現實生活中,阮玲玉的人生要比電影更加戲劇化,三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消得人憔悴。

阮玲玉的初戀是富家公子張達民,在那個思想守舊的半封建時代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鐵律,誰都不能打破,若是妄想挑戰長輩權威,那迎接的必然是被掃地出門。紈絝公子張達民和悽苦孩子阮玲玉本來就不匹配的人生境遇,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劇照

張達民愛過阮玲玉,不可置否,但是這份愛在歲月的磋磨之下,逐漸消失殆盡,成為一種近乎畸形的索取。他化身吸血鬼,毫無底線的吮吸著在影視圈嶄露頭角阮玲玉,世人都說阮玲玉傻的可愛,為什麼會放任一個“吸血鬼”這樣折磨自己,但是世人都忘了張達民在阮玲玉最無助的時候不惜與家人反目,也要幫助阮玲玉,這雪中送炭的情誼,重情重義的阮玲玉從未忘記,哪怕後來被張達民毀去名聲清譽,她也不曾恨過他。

唐季珊是阮玲玉短暫生命裡,害她最慘的男人。阮玲玉和唐季珊的情愫就好似一場婚外戀,一場在那個時代背景裡不被世俗所容的罪惡行。“水性楊花”的帽子壓得阮玲玉喘不過氣,“姦夫淫婦”的頭銜宛若尖刀刺痛了她的脊樑。

可真正有錯的又何嘗是她阮玲玉,風流成性的唐季珊才是一切事情的原罪,後來的唐季珊有了新寵,阮玲玉不僅成了擺設,更成為了唐季珊的出氣筒,隨意的打罵將她逼入了絕境,這也是阮玲玉選擇離開人世的導火索。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新女性》成就了阮玲玉,也坑害了阮玲玉,前衛的故事劇情和頗具諷刺的現實隱喻惹怒了報社的媒體記者,觸動了他們的“奶酪”,從此阮玲玉成為這些所謂“知識分子”口誅筆伐的對象,在那個不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的年代,阮玲玉在他們眼裡就是一直待宰的羔羊,他們手中的屠刀蠢蠢欲動。

也是這部電影的拍攝,讓阮玲玉遇見了生命中第三個男人蔡楚生,卓爾不凡的才華,大膽超前的思想以及敢於控訴舊社會的魄力深深迷住了阮玲玉,但蔡楚生並沒有選擇和阮玲玉走到一起,因為蔡楚生已經有了原配妻子,不願辜負家鄉的愛妻。

折磨她的是纏綿愛情,消磨她的是人云亦云,縱使她風華絕代,也逃不過惡語相向。俗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阮玲玉沒有輸給生活,沒有輸給戰火,卻敗給了那些手執筆墨的不良傳媒人,草草的結束一生。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普通人的不幸命運裡,藏著的是變革時代的傷痕

1.電影的暗線揭示著時代背景

阮玲玉三次愛情的發生都與當時動盪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戰爭的迫害促成了阮玲玉一生的悲哀情感史,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

那個硝煙四起的年代裡,能夠安全的生存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更別說要體面而高傲的活著。阮玲玉是上流社會的女性人物縮影,鐫刻的是衣著光鮮的優雅女性背後遭人詬病,不為人知的悲苦一面。

阮玲玉的母親則是普通無產階級代表,貧困的生活境遇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但是表面上的苦楚並沒有對他們的心靈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和衝擊,這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樸素大眾,反而要比那些花枝招展的女性活得自在。

2.堅守最後一道藝術之光的從業者

風雨飄搖的歲月,誰能避開現實的擊打,只不過是心中足夠熱愛,方才守住一片世外桃源。那個時代的電影人是不容易的,拍電影需要的是相對穩定的環境,可是硝煙瀰漫的城牆下,又怎麼可能有安穩之地。

但是他們都堅持著,都堅守著,在那個連聲音也沒有的年代,在那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依舊創造出一部又一部驚世佳作,感動著觀眾,給晚輩後生留下一筆精神上的寶貴財富,流芳百世。

《阮玲玉》:從女子小我的不幸,洞見時代的傷痕

阮玲玉

結語

電影《阮玲玉》確實是上乘佳作,但是阮玲玉本人更值得我們去了解尊重。她不是出身名門望族,卻有著非常人所能及的廣闊視野,並且敢於不斷追求電影藝術的創新,有著鍥而不捨的創新精神,是那個時代“新女性”的典型代表。可天不遂人願,25歲這般正是朝陽初升的大好年華,卻成了她與世長辭的節點,令人嘆惋哀怨,魯迅先生為她寫下的《論人言可畏》的文章成了我們最後的悼念。

美人在骨不在皮,但她卻是二者皆有,風華絕代的傳奇人生,迸成一抹亮麗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