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記錄兒童趣事,傳遞愛的能量,

▏關注我,讓孩子每天溫暖向陽!


生活中,身邊總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懶,說剛做完家庭清潔,孩子一放學,就把家裡搞的一團糟,穿過的鞋子亂扔,零食包裝和玩具丟的到處都是。工作累了一整天,回家還要圍著孩子轉。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一、為何“勤快”的父母,會把孩子養得很懶,“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同事阿靜,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性格開朗,做事非常快。大家都喜歡她,因為她很熱心,肯幫忙。她個人的辦公桌永遠都整理的一絲不苟,辦公室只要有她在,也是亮麗照人。同事們與她聊天,她總會聊起她的兩個孩子,但聊天結束時,她總會抱怨說她的倆孩子太懶了。說讀寄宿中學的老大,週末帶回來永遠是一大包髒衣服,臭襪子和內衣褲也不知道自己洗一洗。上小學的老二做完作業,桌子從不收拾,書本、文具、玩具和零售包裝搞的到處都是。大家每次也都會笑著說是因為她太勤快了。

她太勤快了,所以她的孩子很懶散。看似大家一句因果不成立的玩笑話,卻道出了她孩子懶散習慣養成的根源。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有些孩子的父母確實“太勤快”了,因為看不慣家裡亂糟糟的場面,為了保持整潔,只要一看到孩子弄髒了地板,馬上就會去打掃;看到孩子把玩具搞的滿地都是,馬上就會去整理。

孩子小的時候,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因為心理上的接受,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會產生矛盾。當孩子一天天長大,在他習慣了父母無所不在的伸手幫助的時候,做父母的卻理所當然的認為,他自己的事應該自己,但孩子已經養成的懶散習慣,卻無法立馬改變。於是,孩子不做,當媽媽的便一邊伸手幫著做,一邊滿是怨氣的嘮叨和抱怨。長此以往,不知不覺間便營造了一個父母累、孩子煩的尷尬的家庭氛圍。

二、讓孩子養成了懶散的習慣的3種誘因。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1、 潛在的依賴性心理。父母的在孩子小時候,就喜歡隨時插手幫助孩子,讓他養成了這種凡事不用“我”做,凡事父母都會幫“我”做的潛在性的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的客觀行為表現就是孩子的過度性依賴。

2、 旁觀者冷漠性心態。凡事都是父母應該做的,與“我”無關。由於父母的隨意性的幫助,慢慢的孩子事情的主導者就變成了父母,而作為主體的當事人卻成為了旁觀者。

3、 客觀的無邊界行為意識。學習生活習慣無邊界,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表現在個人行為上,他認為回到家把鞋子和書包一丟沒有什麼不對,邊寫作業邊吃零食也沒有什麼不好,玩具丟的到處都是才有樂趣。

三、懶散的習慣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3大阻力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1、 自律性差。主觀能動性不足,做事不主動,沒有時間觀念,學習效率低。不知道如何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娛樂和學習。家長不管還好,越管越逆反,甚至與家長對著幹。自律性差,學習就會吃力,到了中學之後隨著知識難度與廣度的增加,孩子功課跟不上,可能會變的自暴自棄。

2、 人際關係緊張。孩子懶散的行為習慣,直接決定了他對事物的看法與行事風格,由於不能與大多數孩子的節奏合拍,就難從同齡人身上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變的越來越敏感,越來截止不合群,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甚至孤僻和抑鬱。

3、 家庭矛盾不斷。懶散的直接表現就是凡事不願意動手。他們往往不會主動幫助做家務,即便是自己的內務也會搞的一團糟。這時,父母就要犧牲掉難得的休息時間,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做一些原本孩子自己動動手就能做好的事情上面。直接結果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不斷,關係緊張。比較可怕的是,這種懶散的習慣會伴隨他一生,會進入他未來的婚姻與家庭之中。

四、3個方法幫孩子改掉懶散習慣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1、 幫孩子自我設定邊界。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做到什麼程度;什麼事情不可以做,為什麼?並且幫助他給自己立下規矩。比如玩手機、玩網絡遊戲和看電視。很多父母會把孩子的手機藏起來,或者斷網,結果可能會導致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無法溝通與交流,別的孩子談論的話題,他不知道也插不進去,造成心理自卑。如果放手,孩子就會無節制,影響身心健康。這個時候就可以與孩子一起來設定娛樂時間的邊界。比如他想玩什麼遊戲,每天玩多長時間,如果超過他自己設定的邊界,怎麼辦。

孩子一旦自我設定了邊界,就會有效激發他的內驅力和自我認同感。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2、 孩子的事不要隨意插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對這個道理理解的很透徹,執行也很堅決。在這個階段,凡事他都想自己做,並且每做完一件事,都會有一種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而此時,做父母的卻會因為孩子的動作慢,或做的不完美,而主動去幫助他。也

正是這一次次隨意的幫助,讓孩子最終慢慢喪失了主動性,最終養成了依賴性。比如孩子的吃飯問題,最初孩子是喜歡用手去拿,用勺子自己吃飯的。而父母們卻總是煩他把飯撒的到處都是,弄髒了衣服或餐桌,擔心他吃的慢,冷飯吃了胃不好,就主動去喂他。最終演變成了,父母追著餵飯的尷尬局面。

3、 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的懲罰。孩子突破了自我設定的邊界,父母不要去嘮叨、批評或斥責,而是要讓他接受違規後的自然結果,而往往這個結果給他的教訓要比父母的嘮叨、批評或斥責來更為深刻和有效。比如他因為貪玩而在做完作業後沒有認真檢查和收拾書包,第二天忘記了帶作業或課本,你不要請假去幫他送,而是讓他主動找老師說明情況並尋求同學的幫助。這種自然結果的懲罰正是孩子學會自律的催化劑。


“勤快”的父母&“懶散”的孩子,家長的“榜樣效應”為何失效?

父母隨意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式的“勤快“,最初往往來自對孩子的擔心,擔心孩子因犯錯而受到懲罰(這個懲罰包括來自老師或家長的主動式懲罰和自然結果式處懲罰);而忽視了”犯錯“其實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要再隨意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這個“勤快的榜樣”孩子學不會,不要怕孩子犯錯,要撒開手,讓孩子勇敢的去嘗試,讓孩子在一次次的犯錯中,學會擔當與責任!

你說呢?歡迎留言交流與評論。您的每一條建議,對我都有幫助!


▏“育見”價值,陪伴成長!

▏點個關注,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