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我們常說:現在是拼爹的時代。不可否認,這句話有一定的客觀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家庭優越,自然能夠給孩子更好的平臺、更好的資源、更好的教育幫助孩子成才。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有了這些優越的條件長大後都能成為一個真正有出息的人,而有些條件不好的家庭,也未必就養不出來優秀的人才。“莫欺少年窮”,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看的是這三點,跟家庭條件真沒關係。

1、勇於鑽研的決心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的做到了呢?很多孩子做一件事情大多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真正能夠鑽研一件事情,投入一件事情的少之又少。

孩子想上了舞蹈班,跳了兩天嫌累不去了;孩子想學書法,學了一星期太無聊不練了;孩子想要衝刺前一百,覺得太難就放棄了。

你的孩子每一次遇到困難都在放棄,而其他人卻一直在用心的鑽研一件事情,所以長大了別人家的孩子成了舞蹈家、書法家,而你的孩子還是一個不會發光的普通人。

愛迪生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不管後一句怎麼說的,但是不難證明鑽研一件事情併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是成就一個人的基礎。若是孩子連勇於鑽研的決心都沒有,那麼未來就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找到喜歡的事物,並鑽研進去,不然孩子很可能會半途而廢,沒有一項值得孩子鑽研的事情,孩子永遠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2、敢於拼搏的信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和阻撓,孩子被困難打倒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沒有了繼續挑戰困難的信心。

學走路的時候,有些孩子一點也不害怕摔倒,摔倒了可以再爬起來,而有些孩子摔了一次就不敢再走了,只敢牽著媽媽的手走。

長大了學習的時候,有些孩子考不好會一直努力,而有些孩子一次退步就潰不成軍,慢慢的沒有了信心,只敢原地踏步,生怕再退步,於是一直都是班級裡那個默默無聞的中等生。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熠熠發光的人,雖然平凡並沒有什麼不好,但為什麼發光的一定是別人不可以是你呢?

所以請父母給孩子敢於拼搏的信心,當孩子不敢走路的時候,你在前面告訴孩子:“走過來,爸爸媽媽在這裡等你”。當孩子學習踏步不前的時候,告訴孩子:“

不要擔心退後,只有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3、堅持下去的勇氣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堅持和鑽研一定程度上是對等的,但是堅持的意義是將鑽研這件事情無限期的延長。沒有多少孩子會堅持的做一件事情,當然前提是有意義的事情,什麼有意義也是因人而異,比如很多父母都討厭的電競遊戲,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正是他們為之堅持的事業。

當然我們這裡主要講的還是比較主流的事情,遊戲和手機暫且不算,因為當孩子在學習的階段,這些只會阻礙影響學習,如果你能夠將學習和遊戲權衡的很好,當然也算是很厲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也需要日以繼夜的堅持,堅持是對孩子最大的考驗,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才所必備的特性之一。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當你具有堅持下去的勇氣,那麼你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放棄就相當於之前的努力全都付諸東流,而堅持到最後你會發現成功的喜悅會加倍還給你。

教育孩子的時候,當孩子想要放棄一件事情的時候,請告訴孩子:“不要輕言放棄,我們再堅持一下好嗎?

當你的孩子具有勇於鑽研的決心、敢於拼搏的信心和堅持下去的勇氣,我相信你的孩子即使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長大後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有出息人。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把握孩子人格培養關鍵期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孩子是否寬容和慷慨?是否學會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會在家庭、學校和周圍環境中慢慢形成。

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是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長大後能成大器的孩子,都有這3個共同點,和拼爹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