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宰相制的弊端和優勢是什麼?

用戶452643990285656


明朝廢除宰相制是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年間,歷經生死才拿下江山的朱元璋生怕有人從他手裡奪走這個天下的一分一毫。老朱坐上了皇位那天起就想著怎麼能把這個位置坐穩,怎麼能讓他的子孫坐得更穩。

說句不好聽的,天下是我打下來的,你們都是我的打工仔。你們出的力我都已經給你們加官進爵回報你們了。我不需要一個人來分走我的權利,甚至分走我子孫後代皇帝的權利,不需要任何打工仔分走皇權的任何一部分。

弊端:

1. 以前皇帝和宰相兩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全部壓在了皇帝身上。上到軍國大事,下到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皇帝你一個人來操持把關。皇帝負擔太重了,真的能累死人。比如我們的雍正皇帝。

2. 遇到年少或不務正業的天子,宰相容易把持朝政一家獨大。皇權容易旁落甚至易姓。歷史和朱元璋開了個大玩笑,他親手廢除的丞相制沒想到後來卻讓不是宰相的高拱和張居正兩人比宰相還要宰相,甚至已經凌駕於皇權之上了,世人只知張閣老不知有萬曆帝。再比如那句“汝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

3. 宰相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旦空缺,朝中就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位置,來明爭暗鬥,容易形成大小集團,割裂團結穩定的局面,形成內耗。

優勢:

1. 多了個全面手幫助皇帝分擔了很多政務。皇帝只要壓得住宰相,那可真的是清閒的多。皇帝只有一人,宰相卻可以多人,累死一個還會有下一個。

2. 國家在制定任何國策時,宰相都會以自己的工作經驗來參考判斷這項國策的可行性與短板。針對短板,根據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或執行方案。這樣可以規避很多不成熟或是有弊端的政策。

宰相是聯繫朝中大臣和皇帝的有效渠道,能讓基層官員的聲音上達天聽,也能讓皇帝的聲音下達到各個單位。


援庵講史


朱元璋為什麼廢除丞相制?

首先更正一下,朱元璋廢除掉的是丞相制而不是宰相制。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設立了丞相制度,漢代保留了下來。從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個制度能夠流傳這麼久,必然是有他它存在的道理的。

那麼為什麼到了朱元璋這就把它給廢除了呢?因為朱元璋想強化皇權,加強皇帝的權威。

丞相的設立和發展

丞相制度在秦朝的時候設立,到明朝時已經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

秦始皇兼併六國後,設立了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什麼?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各有各的任務:丞相統領百官,協助皇帝處理政務,雜七雜八的事情都是丞相來對付的;太尉負責管理軍事方面的事情,兵馬、器械、軍糧等等都是太尉的事情;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三公之間誰也不能管誰,直接歸皇帝管理,加強了皇權。

到了唐代,發展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別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他們之間是怎麼分工合作的呢?

皇帝要實施一項新的政策,從政策的草擬,到確定,再到最終實施,離不開三省的分工合作。中書省負責起草文案,根據皇帝的旨意來擬定政策。好,擬定完了後,交給門下省來審議,看尚書省擬定的政策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規定。門下省審核通過後,再交給尚書省,由尚書省來負責執行實施。

在三省六部制中,我們可以看到,三省之間是分工合作的關係,同時也起到了相互制約的關係。三省之間互相牽制,避免了權力過於集中,間接的加強了皇權。

丞相制從設立之後,它的大趨勢是在不斷的分權,避免權力過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不過到了元朝,出現了不同的情況,中書省的權力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可以說是“上承天子,下管六部及百官。”。到了這個時候,丞相的權力就變得很重了。

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官制。

明朝建立之後,採用了元朝的官制,也就是說中書省依然是一家獨大,相權依然過重。

相權的過重,是導致朱元璋要廢除丞相制的原因。

為何呢?我們從朱元璋的經歷可以看出來原因。朱元璋一生可謂是酸甜苦辣都品嚐過的,他當過乞丐,做過和尚,當過大帥,最後還當了皇上。

在朱元璋當大帥之前,他一直是個沒什麼地位的人,而一個沒有地位的人在得到巨大權力之後,通常都會非常迷戀權力,這似乎是一種通病,就好比一個窮人在得到鉅款之後瘋狂迷戀錢一樣。

所以,朱元璋是個權利感極強的人,他自然不願意自己的權利受到別人的影響。於是,朱元璋就藉著胡惟庸案來將丞相給廢除掉。表面上看,朱元璋廢除丞相制是因為胡惟庸作亂,但實際上根本的原因是朱元璋想強化皇權,加強皇帝的權威。

丞相的優缺點

講了這麼多,我們來分析下丞相的優點和缺點。

丞相最大的作用就是協助皇帝做事,丞相最初設立的目的就在於此。作為百官之首,丞相能夠代替皇帝處理很多事情,分擔皇帝的壓力。

那麼大一個國家,有一大堆的事情,總不可能全部由皇帝來做吧?設立丞相,讓他負責一部分事情,減輕自己的壓力,更好的治理國家,這就是丞相最大的作用。蕭何、諸葛亮、房玄齡、魏徵......這些有名的丞相無一不說明了這一點。

缺點在哪呢?既然從皇帝那分到一部分權力,萬一這“一部分”越變越多呢?那將在某種程度上架空皇權,東漢末年的曹操和漢獻帝之間就是很好的例子。

從丞相制的設立到廢除,你看出了什麼?

其實,無論是設立丞相制,還是廢除丞相制,最原始的目的都是為了皇帝的統治,都是為了皇權。

當我覺得需要有丞相來輔助的時候,我就設立個丞相來幫助我;當我覺得丞相沒用了或者說不那麼有必要了,我就廢除掉它。所以,廢不廢除丞相制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君主的統治,是為了皇權的需要。


簡單平凡123123


當朱元璋因胡惟庸案的原因爆發後,決意廢了中書省,捨棄宰相制,文武百官莫不依從,不敢有半句意見,唯有呂昶冒死進奏,孤意要將奏摺呈上御覽,懇請皇帝務必思考再三,最後朱元璋親自執弓,拔箭射傷呂昶,警告他,更是警惕所有大臣,為以後自己子孫的江山掃清隱患,削弱臣權,加強中央集權!

宰相制度的優勢:

用當時戶部尚書呂昶的話說:皇上,自秦以來,歷朝歷代無不是皇上坐朝,丞相治國。皇上來統一全局,丞相來具體施政。此制之下,盛世迭出,說明此制上合天理,出了蕭何、魏徵、王安石這些名相

廢除宰相制的壞處:

如果後世之君不是個聖君,而是個弱君,他沒有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這時如果丞相制已廢,那誰還來輔佐我們的弱君呢?”沒有相權輔政,皇權豈能獨行!奸相:胡惟庸、楊國忠、秦檜等

不管如何,朱元璋罷了中書省,廢了丞相制。設立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政務,並相互監督,直接向皇上負責。這樣,朱元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成了有史以來中國最有權力的皇上。





古今騙局


首先得知道,宰相併不是一個官職,而是國家的行政首腦,歷史上不同朝代的宰相對應著不同的官職。

隊長與副隊長

先來說說宰相和皇權,如果把皇帝比喻成隊長,那麼宰相就是副隊長。小事情副隊長直接可以拍板處理,而大事情的決策則是隊長同意之後交給副隊長或者隊友去執行。一個隊伍總共的權力就那麼多,如果一個隊伍裡面副隊長的權力越大,那麼就相應的奪取了隊長的權力。所以如果宰相的權力越大,那麼對應的皇權也就越小。正因為宰相的權力是從皇權中奪來的,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在朝著制約宰相權力的道路上發展。


優勢和弊端

宰相制度的優勢是什麼?首先是對於皇帝自己而言,小事情就直接可以宰相自己處理,大事情才是自己來決策,所以皇帝他就可以不用那麼累。明朝廢了宰相之後,皇帝看著看著擔子就重了,事無鉅細,都得皇帝拍板,故政務得沒日沒夜的處理,朱元璋、朱棣就是例子。(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偷懶是因為他們把決策權交給太監或者內閣了)。而且一個好的宰相,可以制衡皇帝少做昏庸的決策,能讓國家得到好的治理。

那麼宰相的弊端是什麼?最大的弊端就是對皇帝而言,宰相權力的大小是從皇權那裡剝奪而來,所以皇帝想高度集權,那麼就必須限定宰相的權力。若是奸相當道,那麼國家就得不到好的治理,就會怨聲載道,嚴重的就會發生民變。



朱元璋之所以廢宰相制,就是因為他想皇權進一步的加強。所以說自秦始皇創立帝制起,到明朝朱元璋廢宰相之後,皇權才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淡看天上月


導語:明朝為何廢除宰相制,源於元朝前承下的一省制過於集權,還有就是右丞相胡惟庸專權,從而讓朱元璋廢除一省制與丞相制,由宰相制演變成內閣制,朱元璋為何要這樣廢除源於集皇權,怕亂臣權逾皇權。

這的廢可以理解為廢宰相制,也可以說是廢丞相制,因為宰相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

而丞相制是繼三國後廢相國(宰相地位的名稱)遺留下的產物,由隋朝改三省制、再到南宋改左右丞相制,至元朝後再改三省製為一省制,到明朝時期,大明承該制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參政等官職, 行使宰相職權,直到右丞相胡惟庸專權後朱元璋改成內閣制。

所以,宰相可以含括丞相,丞相卻不能代表宰相,區別在於朝代不同,行使雷同,只是後續怕權力過大,分支成丞相,實則,還是宰相制,而這,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丞相不過是宰相制度的分支而已。”

宰相制的弊端

宰相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專權,春秋三國之前,宰相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官僚制度在輔政的同時可以對皇帝各項事權形成制約,就導致皇權稍不注意,形容虛設,或者說傀儡。

隨後,宰相制才變相廢除,成就三公、三省、丞相制度、一省制度,再到朱元璋時期廢除,變為內閣制度,自後,內閣大學士也變相於丞相,只是,權力大不如往昔。

宰相制的優勢

宰相制的優勢在於如果皇帝無能,那麼行使宰相權力的最高行政官可以代皇帝決定一些大事情,不至於讓朝代昏聵、國力有損。

例如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就是一個弊端與優勢的典型例子,弊端在於曹操專權,雖恢復的是丞相制度,然,行使的卻是宰相權力。

其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將傀儡皇帝扶持好後,國力昌盛,如果當初不是曹操如此行事,興許朝代早已不復,就因為曹操在,天下安,不在,就那傀儡皇帝我不覺得能把該朝執政到如何。

題外番:宰相不是具體的官名,而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一種通稱或俗稱。

丞相是古代官名,春秋三國以後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兩者的區別在於,時代不同,稱呼即不同,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錄尚書事可以算是宰相,而漢代的丞相,亦稱之為宰相。

相關參考資料《周禮》《說文解字》《韓非子·顯學》

喜歡的看官別忘了關注:探索歷史奇聞,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探索歷史奇聞


準確地說,明太祖朱元璋廢的是丞相這個官職和中書省這個制度。

助手變障礙

在戰爭時代,由於明太祖的主要精力放在蕩平群雄、奪取天下,以李善長為首的中書省的職責則是協調關係、穩定後方。在這個階段,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明太祖和作為政府首腦的中書丞相李善長是相安無事的。

但是,隨著戰事的逐漸平息和政權的趨於穩固,明太祖的精力自然轉向內政,長期以來積勢甚重的中書省,這時卻成了皇帝親理政務的障礙。歷史上曾經反覆出現的所謂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和鬥爭,不可避免地在此時重演。

李善長致仕

明初的情形又與歷代殊不相同。一方面,明太祖並非即位初時的漢宣帝,也並非傀儡皇帝漢獻帝和蜀後主,甚至也不似近知天命而始起兵,五年即得天下的漢高祖,他青年從軍,十五年方奄有天下,一心一意要使大明江山傳之萬代,故處處留意,事必躬親。另一方面,明太祖又並不像秦始皇、唐太宗乃至宋高宗那樣有祖宗留下的家業作為基礎,而李善長作為最早的“從龍”功臣之一,則前後主持江南行省、中書省十多年,為參謀、預機務、主饋餉,撫安部屬、調護諸將,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放在一起,本來就容易發生問題。而李善長在功高位隆之後,竟然也居功自傲,讓明太祖感覺到其“驕”,這當然不是好的兆頭。

明太祖曾向劉基表露出換相意向,劉基當即質疑:“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特別強調其不可取代性。這種表態看似“為之地”,但明太祖最為擔心的,也正是李善長既為勳舊而又能調和諸將,正是這個不可取代性。在他看來,已經出現兩個權力中心,即皇帝和宰相。僅此一端,李善長就必須離開中書省。

洪武四年正月李善長的致仕,可視為明太祖調整中央決策系統權力結構的第一步。但走出這一步時,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將對整個國家權力結構動大的手術。如果沒有胡惟庸事件,明朝的國家權力結構或許不會是後來的樣子。但之所以發生後來的一系列事件,又恰恰是明初政治形勢發展的合理結果。

丞相繼承人

黃伯生為劉基所作《行狀》記載了一個後來廣為流行的故事:

帝欲相楊憲。公與憲素厚,以為不可。帝怪之。公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已,無與焉者也。今憲不然,能無敗乎。”帝曰:“汪廣洋何如?”公曰:“此偏淺,觀其人可知。”曰:“胡惟庸何如?”公曰:“此小犢,將僨轅而破犁矣。”帝曰:“吾之相無逾於先生。”公曰:“臣非不自知。但臣疾惡大深,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大恩。天下何患無才,願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諸人,臣誠未見其可也。”

這段文字後來被《明史·劉基傳》及其他各種有關劉基的記載所採用。明太祖在和劉基討論中書丞相時提出了三個名字: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但這三人被劉基一一否定:楊憲“有相才無相器”、汪廣洋的狹隘更甚於楊憲、胡惟庸有些才力卻易“僨轅”。而在當時,中書丞相也確實是兩難選擇:背景深厚又有能力,是又一個李善長甚至比李善長更令人擔憂,此後的胡惟庸正屬此類;缺乏根基,即使再有能力,也難以協調各種利害關係,楊憲屬此類;如果既無根基又無過人才幹,雖然可能維持局面,卻於事無補,最終是尸位素餐、受他人擺佈,這正是汪廣洋的悲劇。

明太祖向劉基“問相”之事的細節是否真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太祖並沒有採納劉基的意見。既然明太祖換相的主意已定,而群臣中又找不出比楊、汪、胡三人更合適者,故三人都得到任用。

汪廣洋是三人中最早在中書省任職的。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明太祖自為大元帥,李善長為帥府都事,汪廣洋即為帥府令史;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明太祖稱吳王,置中書省,當時任命的中書省高中級官員只有六人,而汪廣洋為其一:李善長、徐達為相國(正一品),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正二品),汪廣洋為右司郎中(正五品)、張昶為左司都事(正七品)。但明太祖更關注的顯然是楊憲。雖然至正十六年才以儒士身份投奔南京,但到吳元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楊憲已是中書省參知政事;洪武二年九月為中書右丞,三年七月即為左丞。汪廣洋為參知政事的時間為洪武元年十二月,三年六月時是右丞,都比楊憲慢一拍;洪武四年正月李善長致仕時,楊憲已被誅在先,而汪廣洋乃任中書右丞相。胡惟庸為參知政事在洪武三年正月,四年正月為左丞,六年六月為右丞相。

明太祖對於李善長繼承人的排序是:楊、汪、胡。可見,其心目中丞相的標準,應該是有能力而無背景。誅殺楊憲之後,明太祖寧願用既無背景且能力稍弱的汪廣洋,也不用既有背景又有能力的胡惟庸。也就是說,他不希望在皇權之下有一個強大的相權。但是,楊憲雖然吳元年已為中書省參知政事,卻從洪武元年正月至二年九月先後出任御史中丞和山西行省參政;汪廣洋在任中書省參知政事之後,也曾外任陝西參政;唯獨胡惟庸,自洪武三年以太常卿為參知政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中書省。

可見,既然中書省居於國家權力結構的核心地位,為丞相者就既需要背景又需要能力,但這恰恰可能造成對皇權的威脅,至少明太祖本人有這種感覺。既然如此,在明太祖創建並將遺之後世的國家權力結構中,就不允許有這類逼近皇權的權力機關,中書省也就理所當然不能存在。

廢除中書省

吳晗《朱元璋傳》認為李善長和胡惟庸均為明初淮右勳貴集團的代表。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摧毀這一集團,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中書省立足。其實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即明太祖在沒有解決胡惟庸問題之前就去世,如同漢高祖劉邦。如果是這樣,朱氏天下也不可能被他人取而代之,而中書省仍然存在,或者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存在。但畢竟歷史按照現在這樣發生了。一些偶然的事件或許是可以左右或決定一些歷史現象的。

而從後來言官所列舉的種種“罪狀”看,李善長的特點是“柔奸隱匿、尸位素餐”,並非具有很強的能力。明太祖之所以警惕,必易之而後已,應該因為中書省本身的地位和權力。

有了這種認識,從洪武十年開始,明太祖對於國家權力結構的調整,便集中在對中書省權力的削奪乃至剷除。由於這一行為和明初最高統治集團中的派系交織在一起,加上明太祖殺伐果斷的性格因素,其殘酷性就超過以往任何朝代。


寒武紀的寒冷


先要普及一個常識,宰相這個稱謂,雖然長期存在於人們的口語中,但它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名。也就是說,正式詔令中不會出現宰相二字,會出現的是丞相、相國、國相等——不同時期,稱謂各有不同。

而宰相呢,就是對這一切正式官稱的非正式統稱。

但不管怎麼說,明朝廢除的不叫宰相制,而是丞相制。

丞相是個什麼官呢?

通過影視作品、民間戲曲的普及,大家也都知道了,丞相是承上啟下的——上承皇帝,下啟百官,歷來被稱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世界是辯證的,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必然有正反利弊兩個方面,只不過是兩方面所佔的比例不同罷了。丞相的存在,也是如此。

從有利的方面來說,他替皇帝統領百官,治理百官,並且可以替皇帝幹除了生育皇子外的幾乎所有事情。

皇帝只要選一個好丞相,並且能夠駕馭住丞相,那麼皇帝會非常輕鬆。他如果懶,可以什麼都不做,一切都交給丞相。

簡單點說,皇帝就像董事長,只需要抓住大的戰略方向;而丞相就像職業經理人,要去落實所有具體的事務。

那麼,丞相制有沒有弊端呢?

當然有。

什麼權臣篡位這種事咱就不講了。咱就說一說不篡位的丞相。

丞相統領百官。如果丞相的意見和皇帝不同,那麼就麻煩了。

一般情況下,丞相的意見會代表大部分朝臣的意見。如果丞相帶頭反對皇帝的意見,那麼皇帝的意志就很難貫徹下去。

這時候,皇帝要麼順從丞相,要麼就得把他換掉。但是換掉也不容易,因為丞相在朝廷中的門生故吏盤根錯節,很難一下子收拾乾淨,搞不好,還容易生變。

如果皇帝既不順從,又不換掉丞相呢,那麼丞相就會以忠臣直諫的名義,堅決不按皇帝的命令辦事。

而這,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撤掉丞相的原因。他也換過。但他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換了誰當丞相,都容易礙事。於是,為了調高效率,朱元璋就把丞相個撤掉了。

但是,原本屬於丞相的那塊活兒,可就要皇帝代勞了。所以,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趣談國史


明朝建國之初,沿用元朝舊制,“政出中書”的權利表象依然存在。這對於白手起家權利慾極重的朱元璋來看,宰相們分明是在用“奏事不許隔越中書”的制度來架空他這個皇帝,以瓜分皇權,這簡直是不能忍的,於是他在建國不久就默默的佈下了廢除宰相們的殺局。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的因果。

其實在最初,朱元璋對宰相制度還是抱有極大期望的,建國之初他便在中央機構設立了三大職位,分別是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

國家新立,唯三大府總天下事。中書政之本,都督府掌軍旅,御史臺糾察百司,朝廷綱紀盡繫於此。

從表面看來,三大部門各司其職,三權分立互相牽制,但在實際工作中看來,大都督府和御史臺明顯要受到中書省的節制,雖然為了制衡中書省宰相權利過大設立了左右兩丞相來互相牽制,但由於右丞相徐達常年統兵在外,這一來不可避免的中書省成為李善長的一言堂。另外在李善長的黨同伐異下,帝國的權利專心逐漸形成了以他為首的盤根錯節的淮西朋黨,這樣的官僚集團形成,不可避免的削弱了皇權,挑戰到朱元璋的權威。


但此時朱元璋並沒有完全放棄宰相相制度,畢竟是沿用了兩千多年的確是行之有效的制度,於是他先後啟用了非淮西黨派的楊憲、汪廣洋,然並卵,他們二人在滿朝皆是淮西黨中並沒有起到宰相所起的作用,不得已之下,採納了李善長的意見,拜淮西集團新領袖胡惟庸為相。然而胡惟庸上臺後“竊權弄國,構陷忠良,心懷異志”最終被誅。

朱元璋加強皇權專制,中書省就是最大的障礙,要想加強皇權,勢必要降低宰相的權利,要想降低宰相的權利,必然要觸及宰相制度,而制度的缺口往往在於人,人的缺口在於貪婪的人性,要想廢除一項制度,必須要廢除制度內的人。胡惟庸很完美的送上了朱元璋廢除宰相的理由。

胡惟庸被殺後第五天,朱元璋宣佈中書省被永久廢除,皇權與相權經過兩千多年的博弈,終於在這裡走到了盡頭。


而朱元璋給出的廢除相權理由也很說服性。

  • 宰相擅權可致天下大亂,廢除宰相制度可以杜絕權臣。
  • 廢除宰相制度可以使朝政工作效率提高,符合建國不久大明王朝的形勢。
  • 廢除宰相制度可以集中優勢資源來管理國家。
  • 廢除宰相制度可以有效杜絕朋黨之爭,利於國家鞏固穩定。

朱元璋認為的這些理由的確都是事實,在他這樣一位雄主的領導下,廢除宰相制度的確可行的,但他沒有想到過,權利的穩定性在於平衡,一旦失衡,造成的危害更是巨大,事實上他的子孫們為了偷懶把內閣和宮中司禮監的權利無限擴大,造成的危害比宰相要大的多。


那麼宰相制度的優缺點如何呢?以致朱元璋非要廢除該制度。

宰相制度的優點與缺點一樣明顯,優點則是可以分散皇權,避免獨裁,保持政局穩定。缺點也很明顯,這也是宰相制度的天生缺點,那就是皇權與相權的權利分配難以制衡,皇權強則國家獨裁,皇權弱,則主弱臣強,會擅權誤國。

從秦朝創立丞相制度伊始到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歷史上共發生了三次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第一次是漢武帝時期一改之前的“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的權利遞增法則,而成為皇帝直接任命。第二次是隋唐時期,宰相的職能被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瓜分,成了分權制。而在明初,則直接廢除宰相制度,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加強皇權專制的過程。


朱元璋廢除元朝舊制的宰相制度,直接將六部納入皇帝直接管轄範圍,同時又將檢察機關臨駕於六部之上,這樣既達到了分流相權的目的。也健全了權利機構中的監督機制,這與當時的政治形態和經濟關係其實是相適應的。

然而這樣高度集權的情況下出現的副作用就是工作的負擔無比沉重,朱元璋曾因為奏摺的字多嘆曰:“為君難,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於情事,文詞太多,便至熒聽。”於是組建了秘書團體來替他分憂,這就是後來的宰相另類化——內閣。朱元璋的目的終於達到了,再沒有宰相可以擅權,但這種政治機構的不穩定,終造成明朝政治上的停滯,清朝沿用這種制度後,成了歷史的倒退。


結語:朱元璋雖然廢了宰相制度,但實際上多年形成的權利程序依舊在原有的軌道上運行,他簡化了的明朝政治制度居然能在這個基礎上付諸實施,可謂是一項奇蹟。在這場權利博弈中朱元璋的大刀始終砍向官僚,真正做到了統治階層和廣大民眾之間的利益調和,但其後代實在不爭氣,如之奈何?


望風瑟瑟


確切來說,明朝廢除的其實三省制度。

所謂宰相,其實並不是一個官職,它只是歷代對三省官員的一個尊稱,即使在明清這樣沒有三省的兩個王朝,對於一些位高權重的內閣大學士也會被尊稱為“宰相”。


明朝剛剛建立之初,為了表現出恢復華夏的決心,在制度上直接照搬唐制,即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中,中書省權力最大,中書省最高的兩個官員便是左右丞相,這也是大明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唯二。

至於丞相為什麼會被廢除,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經典的相權和皇權之間鬥爭的結果。當時的大明中書省左丞相胡惟庸,在朝野之中遍佈朋黨,各級官員相互掩護,貪汙腐敗,專權擅政,雖然這在官場上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偏好當時的皇帝朱元璋是個猜忌心很重而且非常貪戀權力的帝王。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結黨,處處與皇帝相違背,最終引起了朱元璋的殺心。



於是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一直在考慮讓誰來接替中書省左右丞相的位置,但是幾經考慮之後,發現就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才導致了朝中官員結黨無數。所以在他看來,能夠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廢除掉三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這樣才能做到皇權獨大。

之所以明代的中書省權力能這麼高,很大的原因是明朝的三省六部制沒學到家,實施起來和罷黜三省、獨留中書的元帝國卻有幾分相似。獨大的相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可以說是威脅國家安全穩定的、分裂中央唯一的一個存在。



在一個獨裁的帝國制國家,丞相往往會在皇權衰弱的時候取代皇權。這點在漢魏以來並不少見。但是一直到元朝以前,相權被逐步分散到了一群人身上,他們不但可以像以前一樣繼續對抗皇權,甚至能保證最高權力不會輕易的集中到某個人手裡,這樣更有利於帝國的穩定。

不過因為元人的一波不懂瞎搞,一切被打回到了先前矛盾最大的時刻。比如在整個元朝你都可以看見丞相是如何和皇帝爭權奪利的。也是因此,本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制度,在明朝初年被迫走向了盡頭。

但是皇帝無法永遠一家獨大,在運行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的同時,總是會誕生一個強大的次生權力,於是乎,內閣就這樣誕生了······


火器工坊


明朝廢除了宰相制度,天子寶座會穩如泰山,朝廷裡永遠沒有人能夠威脅到皇帝,除非朝廷被推翻,這就是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根本原因!

廢除宰相制度,天下大權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都是嗜權的存在,不嗜權的皇帝不是好皇帝,而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就是為了一個‘權’字。朱元璋認為他打的天下憑什麼和別人分享,宰相手裡的權力太大了,皇帝勢微的時候甚至會被宰相控制,這種情況是朱元璋不允許發生的,於是才廢除了宰相制度。

我們看崇禎也能明白,當一個沒勢力的皇帝即位後,隨隨便便就能廢掉在朝廷次叱吒風雲的“九千九百歲”,從這我們就能看出明朝皇權的高度集中,皇帝的神聖地位是不可侵犯的,而造成這的部分原因就是宰相制度的廢除。

宰相制度的優劣

君權和相權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皇帝是國家的元首,宰相則是政府的元首。

身為百官之長,宰相其實就是朝廷官員的領頭羊,有他的存在可以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當帝國的繼承人是一位昏君的時候,宰相可以扛起大旗,讓國家的運轉保持正常。

宰相制度的存在既是有利於皇帝,卻也不利於皇帝。宰相有可能是輔佐皇帝開創盛世的神輔助,也有可能是敗事有餘的豬隊友,甚至可能是個野心家,架空皇帝自己當朝廷的幕後boss。


有宰相存在的朝廷就多了一份保障,當皇帝想要胡作非為的時候有人可以站出來制止,然當宰相制度廢除後,朝廷就變成了一言堂,皇帝一衝動就所有人都得陪葬。

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最後明朝也沒比別的朝代活得久,反而是奇葩皇帝一個個現身,從結果上看我們也能清楚宰相制度的存在有他的道理,沒有宰相的管理和制衡,當皇帝是昏君的時候,天下大亂成了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