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设计工艺


1.1 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

塑料件是在工业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设计,首先看有无相识的产品借鉴,再对产品及零件进行详尽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的折分、壁厚、脱模斜度、零件间的过渡处理、连接处理、零件的强度处理等主要工艺问题。

1) 相似借鉴

  在设计前,首先应查找公司和同行类似的产品,原有的产品发生过那些问题,有那些不足,参考现有的成熟结构,避免有问题的结构形式,是最省事、最有效的办法。

2) 确定零件折分、零件间的过渡、连接、间隙处理

 从造型图和效果图理解造型风格,配合产品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折分的数目(不同的表面状态要么分为不同的零件,要么在不同的表面之间须有过度处理),确定零件表面间的过度处理,决定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3) 零件强度与连接强度的确定

  根据产品大小,确定零件主体壁厚。零件本身的强度,由壁厚塑料件、结构形式(平板形状的的塑料件强度最差)、加强筋与加强骨共同决定。在决定零件的单个强度的同时须确定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变连接强度的方法有,加螺钉柱,加止口,加扣位,加上下顶住的骨位。

4) 脱模斜度的确定

  脱模斜度要根据材料(PP,PE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表面状态(饰纹的斜度要比光面的大,蚀纹面的斜度尽可能比样板要求的大0.5度,保证蚀纹表面不被损伤,提高产品的良品率)、透明与否决定零件应有的脱模斜度(透明的斜度要大)等因素综合确定。

1.2 公司不同的产品系列推荐的材料种类。

表6-1 不同塑料零件的推荐材料


塑料件设计工艺

1.3 塑胶件的表面处理

表6-2 塑料表面处理的选择


塑料件设计工艺

1.4 塑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

1.4.1 塑胶件零件的壁厚选择

包括特定塑胶的最小壁厚,不同材料对应下的不同大小零件的壁厚推荐值。具体值见《非金属材料手册》。

表6-3 塑胶件零件的壁厚选择

塑料件设计工艺

塑胶件,对壁厚均匀性有要求,壁厚不均匀工件将有缩水痕迹,要求加强筋与主体壁厚的比值最好为0.4,最大比值不超过0.6.

1.4.2 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

在立体图的构建中,凡影响外观,影响装配的地方需要画出斜度,加强筋一般不画斜度。

塑胶零件的脱模斜度由材料,表面饰纹状态,零件透明与否决定。硬质塑料比软质塑料的脱模斜度大,零件越高,孔越深,斜度越小。

表6-4 脱模斜度的选择

塑料件设计工艺

表6-5 不同材料的推荐脱模斜度

塑料件设计工艺

1.4.3 塑胶零件的尺寸精度

塑胶零件一般精度不高,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主要检验装配尺寸,在平面图上主要标注总体尺寸,装配尺寸,及其它需要控制的尺寸。

我们在实际中主要考虑尺寸的一致性,如上下盖的边需对齐,

表6-6 不同精度在不同尺寸范围的数值

塑料件设计工艺

塑料件设计工艺

表6-7 不同材料所使用的经济精度

塑料件设计工艺

1.4.4 塑胶的表面粗糙度.

1)蚀纹表面不能标注的粗糙度. 在塑胶表面光洁度特别高的地方,将此范围圈出标注表面状态为镜面。

2)塑胶零件的表面一般平滑,光亮,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2.5~0.2um..

3)塑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模具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比塑胶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高一到二级.用超声波,电解抛光模具表面能达到Ra0.05.

1.4.5 圆角

注塑圆角值由相邻的壁厚决定,详细计算方法见相应的手册。一般取壁厚的0.5~1.5倍,但不小于0.5mm。

分型面的位置要郑重选择圆角,在分型面有圆角,圆角部分需出在模具另外一边,制作有一定难度,在圆角处有细微的痕迹线。但需要防割手时需要圆角。

塑料件设计工艺

1.4.6 加强筋的问题

注塑工艺与铸造工艺类似,壁厚的不均匀性将产生缩水缺陷,一般筋的壁厚为主体厚的0.4倍,最大不超过0.6倍。筋之间的间距大于4t,筋的高度低于3t。在提高零件强度的方法中,一般加筋,不增加壁厚。

螺钉柱子的筋需低于柱子端面0.5mm,筋应低于零件表面,或分型面0.5mm。

多条筋相交,要注意相交带来的壁厚不均匀性问题

塑料件设计工艺

1.4.7 支承面

塑胶易变形,在定位上应当归为毛胚的定位一类,在定位面积上要小,如平面的支承,应当改为小凸点,凸环。

1.4.8 斜顶与行位问题

斜顶与行位,在分模方向,垂直于分模方向均有运动。斜顶与行位在垂直于分模的方向不能有胶位阻挡运动,要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如下图6-1

塑料件设计工艺

1.5 塑胶的极限工艺问题的处理方法

1)壁厚的特殊处理方法

特别大的工件,如玩具汽车外壳,采用多点进胶的方法,能将壁厚取的相对簿些。

柱子的局部胶位厚,用如下图6-2的方法处理。

塑料件设计工艺

2)小斜度与垂直面的处理。

模具表面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脱模阻力小,脱模斜度能取小。为达到此目的将工件小斜度的地方单独镶,镶件用线割,用磨的方法加工。如图6-3

塑料件设计工艺

要保证侧壁垂直的情况需要走行位或斜顶,走行位时有接口线,为避免接口明显一般将接线放在圆角与大面的交接处,如图6-4


塑料件设计工艺

在下面的情况下,断面的垂直是可以脱模的


塑料件设计工艺

图6-5中断面没有脱模斜度。

1.6 塑胶零件常须解决的问题。

1.过度处理问题:

塑胶零件的精度一般不高,在相邻零件之间,同一零件的不同表面之间须有过渡处理。

同一零件的不同表面之间一般用小槽过渡,不同零件之间可用小槽,高低错面处

塑料件设计工艺

2.塑胶零件的间隙取值。

零件间直接装配,相互间无运动一般取0.1mm;

止口一般取0.15mm;

短行程的按键取

长行程的按键取

零件间不需接触的最小间隙为0.3mm,一般取0.5mm。

3.塑胶零件止口的常见形式及间隙取法如图6-6所示。

塑料件设计工艺

4.扣位的常见形式

5.自攻螺钉的内孔与外径值

1.7 塑胶件正在进入的领域。

1. 用塑胶机箱盖替代钣金机箱盖;

2. 用双色注塑的标牌代替电铸标牌;

3. 公司正在用防静电的塑胶小面板代替金属防静电小面板;

4. 公司正在用塑胶屏蔽面板代替金属屏蔽小面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