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使得包括德國在內的大量歐洲國家,已經淪為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而此時作為歐洲“領頭羊”之一的德國,截至3月24日,德國的新冠肺炎疫情規模達到了31554例,成為目前全球排名第四的國家。

此時的德國可以說是壓力山大,因為他們在面對如潮水般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脅時,還在面臨在疫情危機中,如何領導歐洲繼續前進的巨大壓力。但遺憾的是,在次輪疫情危機中,德國多次應對失誤,使得其在歐洲的領袖地位變得不再名副其實,而這恐怕是德國人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從次輪國家危機策略應對中,德國無論是在疫情爆發初期,還是在疫情爆發期間,都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應對失誤,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首先,在疫情爆發早期,德國過於輕信美國的疫情結論,未能在歐洲及時做好疫情預警。

對於此次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歐洲各國所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輕信了美國不斷灌輸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很嚴重,完全可以當做是普通流感來看待的觀點。

不僅如此,在最後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很多國家,都始終保持著冷眼旁觀的態度,認為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會變得如此厲害,完全是由於我國醫療衛生條件落後,以及我國民眾體制較差的緣故,並沒有意識到我國在新冠肺炎防控上,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

結果,我國在付出巨大犧牲之後,為世界爭取到的時間和積累起的寶貴經驗,美國人沒有珍惜,德國人也沒有珍惜,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開始大面積蔓延,並最終淪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從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規模排名來看,目前全球疫情規模前10的國家裡,除了美國、伊朗、韓國以外,其他7個國家都是歐洲國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在此次疫情期間,德國並沒有盡到歐洲領袖所應盡的責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失誤。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其次,德國作為歐洲領袖,帶頭扣押歐盟國家的防疫物資,對自己的政治威信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德國政府做的一件最為惡劣的事情,即使根據本國的國家安全法,帶頭扣押了鄰國瑞士的醫療防疫用品,開了歐洲國家扣押盟國醫療物資的先河,隨後法國、意大利也相繼開始扣押他國醫療物資用於本國防疫,導致現在的歐盟各國的關係,開始變得分崩離析。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對於德國來講,他扣押其他國家的幾萬個口罩,或者幾千瓶消毒液,真的能夠對本國的疫情防控,起到根本扭轉的作用麼?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這麼做的結果,就是讓歐洲國家開始喪失對德國的信心,要知道,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德國一直都是以歐洲領導者的地位自居,而歐洲各國也比較認可德國的國際定位。

但是在次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這些歐洲國家愕然發現,本來應該在危機中站出來,帶領本國抗擊疫情的國家,居然帶頭打劫鄰居的醫療防護物資,這種惡劣的示範效應,讓歐洲其他國家突然覺得自己的老大,原來是隱藏多年的劫匪一樣令人驚愕。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由此所引發的恐慌心理,使得歐洲各國不敢再相信德國,反而將救助的目光轉向其他地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意大利總理孔特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齊,發出歐洲沒有想象地團結的最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國撬走了這兩個國家的友誼,而是德國人在疫情到來之後,首先拋棄了自己的盟友。

博弈,疫情危機下的國家戰略應對之,德國人的決策

事實上如果德國真的想要做一個有責任的大國,那麼他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對我國出現的疫情報以看笑話的心理來對待;二是要團結歐洲,做一個歐洲領導者應該做的事情,帶領大家共渡難關;三是在抗擊本國疫情的時候,要積極支援其他國家的防疫行動,儘量幫助更多的國家消除本國的新冠肺炎疫情。

但遺憾的是,德國人在這三點上都沒有做出出色的答案,其結果就是在此次疫情之後,歐盟的國家同盟關係,將會遭受更嚴重的挑戰,而歐洲將很有可能在這場戰略博弈中失去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