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写作,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徐则臣说了这些话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底层”一直是中国当代人文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对象。 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底层写作如今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不仅无所节制的苦难叙事让读者深感厌烦,而且就连他们谓之悲悯的人道情怀,也常因写作者自渎式的创作心理而令人生疑。可以确定的是,一旦作家的真诚与否都成为了问题,那么底层写作引以为傲的“为生民请命”,也就蜕化成了作家们炫耀苦难的写作游戏。

底层写作,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徐则臣说了这些话


2001年,李师东主编出版了小说集《生活秀》。在序言中,李师东对“底层写作”的意义同样给予了高度肯定:“作家们不知不觉地把自己逼进到一个特定的视角,一个十分生活化的视角:他们由衷的关心普通人的现实人生,尤其是底层人们的现实人生。我们看到,作家们的视角正在下沉之中。‘从生活的内里写起’,正成为作家们自觉的创作行为。”

在经历个人经验的书写后,“70后”作家正在尝试突围,显示出他们宏大叙事的野心,徐则臣对于一个作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更有踏实的努力。

底层写作,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徐则臣说了这些话


徐则臣说:刚写完的长篇《耶路撒冷》比较长,排出来四五十万字。因为前后写了6年,一个人孤军奋战,就是汪 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经常有望不到边的恐惧和孤独感。为了给自己鼓劲儿,我的案头堆了几摞砖头厚的经典大长篇,我想别人做得来,我也做得来。我给自己制造 难度:结构上的,叙述方式上的,想法上的,以及故事本身。可能会有人觉得阅读上不那么顺风顺水、一马平川,那很好,如果你让所有人都舒服,肯定是以取消难 度为代价的。因为难度本身就是障碍,就是对我们的阅读和审美习惯的冒犯,陌生的新东西会让你不舒服。

底层写作,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徐则臣说了这些话


徐则臣说: 最牛的和最烂的作家差不多都是主题先行。有能力主题先行起码他是有想法的。现在我们缺少有想法的作家,我们不缺故事,通俗意义上的奇奇怪怪的好 故事网上有一大堆,但有能力在这些故事中提供有建设性意义的、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警醒和帮助的不多,这是好作家要干的事。所以,有想法很重要。

底层写作,一种流行的文学现象,徐则臣说了这些话


但有意味的地方是,当小说人物前路渺茫、人生灰暗,一切都笼罩在不确定的迷雾中时,喻长亮却从未沉湎于对苦难的炫耀,更别说像有的作家那样,动不动就祭出教人安贫乐道的心灵鸡汤来。于是小说也就呈现出了一种作者缺席的现象:喻长亮既没有用上帝视角去品味苦难,也没有借某一个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所做的,只是将自己隐藏起来,忠实地去记录那些生活的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