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我的童年,赶上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在那经济凋敝、文化荒枯的年代,书显得十分珍贵。谁家能有若干本“小人书”,则足可引来小伙伴的艳羡。如果再有几部小说,就更显得贵不可言、趾高气扬了。当年我看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四处借来读的。在家里少的可怜的藏书中,只有一本让我永记不忘。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那是爸爸上高中时学过的一本《文学》课本。书很厚,大概有三百多页。有些破旧,封面和开头几页已不知去向。但在我幼小的心里,那简直是一座中国文学的殿堂。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那是一部极好的文学选本。

神话是上古先民对天地万物源头的解说,正适合孩子们思考探究大自然的心理。记得《文学》书里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不周之山》等篇章。我看不太懂,爸爸就把它们翻译过来给我讲。神话本身的雄奇气氛和英雄们英勇壮烈的气魄深深打动了我。虽然故事很简单,但我尽可以闭上眼睛展开无边的想象。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如果说神话是全神的活动,那么传说就是半人半神的敷演。书中选了《牛郎织女》和《孟姜女》,都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天河配”、“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这些故事早听奶奶讲过多遍,但听与读毕竟不同。两篇传说语言朴实优美,读来亲切自然。象《牛郎织女》中的一段就特有韵味。“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书里接下来还选了郭沫若的一首自由诗《天上的街市》,更让我对这个传说生出亦真亦幻的遐想:“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文学》书里有一个单元是“唐诗十首”。在这短短的几页里,我得到了唐诗的启蒙。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孟浩然的《春晓》《过故人庄》,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结合下面的注释和课后的“古诗常识”,我初步体会到了中国古诗的美,这些诗也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就已背诵下来。

有两篇反映红军斗争生活的课文,一篇是陆定一写的长征回忆录《老山界》,还有一篇是王愿坚的小说《粮食的故事》。读这样的文章,让幼小的我体会到了红军斗争的艰苦和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文学》书厚,主要厚在了小说上,大概超过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记得里边有三篇小说节选,一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是《岳飞枪挑小梁王》,三是现代小说《三里湾》。《三里湾》的情节倒没什么,但“常有理”“惹不起”“糊涂涂”“能不够”等一群人的外号却很有特色,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两篇古典小说,我是百看不厌,几近成诵。里面的人物描写极为传神,鲁达嫉恶如仇、郑屠欺软怕硬、岳飞英武谨慎、小梁王仗势压人的性格都非常突出,王叔晖、刘继卣的插图也给小说增色不少。我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喜爱盖由于此,等到读《水浒全传》,则是后来“批林批孔评《水浒》”时候的事了。《说岳全传》后来一直没看过,里面的故事是上高中时听刘兰芳讲的评书。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文学》书里的文言文好像不多。我只记住了一篇,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文中开头描述的情节也和我童年时期差不多:“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作者嗜书成瘾、奔走求学的故事,时时教我勤谨,催我上进。

另有三篇文章让我难忘,是因为都与教师有关。一篇是毛主席写给老师徐特立的信,信中写到:“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信不太长,但充分体现出领袖的尊师之情,也称赞了徐老的高贵品质。一篇的题目大概叫做《纪念我的老师任慧卿先生》,内容我记不清了。还有短篇小说《晨》,作者叫张有德,写的是一群小学生清晨偷偷追到小火车站,和调到城里的李老师依依惜别的故事。正是这三篇歌颂教师的文章,使我在童年时代就对这一高尚的职业产生了朦胧的向往。

遗憾的是这本《文学》书后来找不到了,就是现在也无从在网上查到,但我还是深深记得它,感谢它,也许正是它影响了我的爱好和后来的专业选择。

赵建新:京畿老故事——那本永远的《文学》书

学过古文的都知道清初的文学读本《古文观止》,我觉得我们建国初期能把中学语文课本编到那种程度,也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了。读大学中文系时学语文教法,听老师讲起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学的《语言》《文学》分科,说那是一次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益尝试。我忆起童年读过的那本《文学》书,觉得老师讲得颇有道理。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多的是靠孩子们来品读,而不是靠老师来讲解,更不是靠选择题来体味的。认真总结60年前的分科实验,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不无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