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為何要選擇啥也沒有的劉備?

會奔跑的金絲魚


諸葛亮有條件進大公司,最後選擇劉備這樣一個創業公司,有以下幾點見解。

一、朋友圈---諸葛亮雖然是個荊州的外來戶,在本地缺乏根基與影響力,但經過叔父及個人的努力經營,諸葛亮的朋友圈並不差,兄弟倆兩人都娶了本地豪族蔡氏的一對女兒。家族有了這樣的政治資本後臺,如果想著荊州有所圖謀,想謀個一官半職也自然不在話下!接受小公司共同創業總好過被曹操和孫權這樣的知名企業拒絕的好!

二、功利主義觀

諸葛亮之所以放棄兩大巨頭,因為兩大巨頭名下人才濟濟給予不了什麼待遇還會受到幫派排擠!而選擇劉備就不同了,則剛好相反,既沒有像樣的人才,也不存在一個荊州以外的派系,整個一創業型公司,像劉備這種初創公司能夠給他想要的充分的發展空間 。

個人覺得諸葛亮選擇劉備是經過多番考量後作出的理性選擇,與劉備三顧茅廬、商議興復漢室一類的大義關係不大。





小魚吃蝦米


首先可看二人之淵源,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諸葛亮是泰山郡丞之子。二人可算淵源頗深。諸葛亮輔佐劉備也算是名正言順。其二,劉備當時仁聲素著,能夠恭己待人,屈身下士,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而且三顧茅廬相請。諸葛亮也算是知恩圖報。其三,元直走馬薦諸葛,等於是有自己好朋友做介紹人而能得到重視,諸葛下山輔佐劉備也算是順理成章了。第四,諸葛亮本人知陰陽,曉命理天機,即明知三分天下必有劉備一份。何不擇明主而待之。


草雨生


原因有三點:

第一,曹操和孫權兵多將廣,謀士雲集,諸葛亮去了他們兩家不一定會受重視。

第二,曹操和孫權雖然勢力龐大,但終究只是地方勢力。劉備雖然勢微,但頂的卻是劉皇叔的頭銜。輔佐劉備就是輔佐漢室,而輔佐那兩家等於叛臣,這是名分問題。

第三,劉備三顧茅廬,以賢為師,是真正的王者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