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权臣是忠臣还是野心家?

淘气天使357


一、有史可查之第一权臣应是舜无疑,且舜,野心家是也!

二、据《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非权臣难以篡位,非野心无以篡位。“夺其位、囚其人、及其子”,非此若何?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时出土于魏古墓。此书早于《史记》,距所载之事之时更近,因此可信度理应在《史记》之上。

三、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对于禅让同样也是否定的态度。

据《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由此可见《竹书纪年》里面关于尧舜禹传位的说法并非孤证。

四、曹丕篡汉之后,曾有名言:“尧舜之事,吾今知之矣!”什么意思?就是对所谓“禅让”的否认!

五、由于儒家汉代以来逐渐做大,已成树大根深之势,《竹书纪年》所载内容多与儒家宣教相悖,故出土之后便遭封禁,书中内容也一直密而未宣。

但儒家所谓“禅让”除自说自话外,连个佐证都没有,况不合时人本性,不合时势逻辑,无以自圆其说,实难令人信服。


天地过客1971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这个第一权臣是谁,中华三千多年信史,权倾朝野的大臣不计其数,要说谁是第一实在有难度。不过鉴于后面还有讨论他的忠奸,这就能排除一大批人了,譬如那些已行谋篡的或野心昭然若揭的,如王莽、曹操、司马昭等。在剩下的人中,要说第一权臣,我认为当属西汉的霍光。

西汉权臣霍光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霍光初以门荫,侯选为郎官,迁侍中。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侍武帝二十余载,勤劳任事,未尝一错。

汉孝武帝刘彻

征和二年,卫戾太子据因巫蛊一案身死,武帝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后元二年,武帝崩,临终指定大司马霍光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8岁的昭帝刘弗陵。

汉孝昭帝刘弗陵

昭帝时期,霍光先是在同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斗争中胜出,成为了大汉朝政的实际决策者。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桑,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对外也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了和亲政策。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合称为昭宣中兴。史家认为西汉自文景之治后,被武帝穷兵黩武政策所耗空的国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元平元年,昭帝崩,无嗣。霍光迎立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仅二十七日,又以淫乱无道之名请太后废除,

汉昌邑王刘贺

霍光又从民间迎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即汉宣帝。霍光效法殷商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伊霍”并称。只是伊尹并未废掉太甲,仅囚于桐宫令其改过,后又还政于太甲。

汉孝宣帝刘询

宣帝即位,霍光表示归政于帝,汉宣帝没有接受,朝廷事务仍由霍光决策再报于皇帝。宣帝表面上对霍光十分信任,内心却无比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霍光功高震主而不知退,实已为后来的族灭留下祸根。

地节二年,霍光病逝,死后备极哀荣,以皇帝级别的葬仪陪葬茂陵。地节四年,霍氏谋反败露,族灭,霍光之墓未被株连。甘露三年,宣帝追忆往昔功臣,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霍光位列第一。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

这就是霍光传奇而又绚烂的一生,他一生专朝政、行废立,死后却能得保清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野心家呢?笔者认为北宋司马光的话算是比较中肯的答案:“霍光制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

权利使人着迷,让人失进退、忘取舍,实在是取祸之道啊!


泥腿子的阳春白雪


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很多,但要说第一位重要的权臣非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霍光莫属。

说到霍光或许很多人还不熟悉,但如果提到霍去病,或许很多人就能知道了,霍光就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汉武帝时候,霍光饱读诗书,为人稳重,办事让人放心,所以汉武帝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的时候才想到让霍光做第一托孤大臣。

他成功的辅佐了汉昭帝刘弗陵十三年,可惜刘弗陵早死无子,故而还在世的权臣霍光又立了汉武帝的五儿子的儿子刘贺,结果刘贺被称为荒唐皇帝,在位27天做了1000多件荒唐事,霍光一看这个人不行,会损害刘家江山的声誉,于是又寻找到了汉武帝长子流落在民间的孙子刘病已,并将它立为皇帝。

刘病已后来改名为刘询,是为汉宣帝。霍光病死在了汉宣帝在位的时候。从连续辅佐汉武帝子孙为帝的角度来说,霍光是绝对的重臣,不然按照他权倾朝野的实力,篡权也是可能的,但他没有,而是一直在忠于职守,保护刘家的江山。

不过,2015年海昏侯刘贺墓在江西南昌出土,从中发现刘贺的很多竹简书籍,其中包括最著名的《齐论语》,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件事……刘贺真的是因为荒唐被废的吗?一个爱读书的皇族、皇帝,是不是因为不听霍光的话,而被权臣所废,进而改立了流落民间,没有很强大的背景,很容易被控制的刘病已,这样才能保全霍光家族的权倾朝野呢?

这个问题如果要揭晓,就要等海昏侯墓里所有书籍的内容破译后才能知晓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霍光是个坚持汉武帝托孤原则的忠臣。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您满意。


热辣历史赵老师


忠臣与野心不矛盾,因为只先当了忠臣才能被提升到高位,比如,鳌拜身为顾命大臣,就不怕得罪八旗旗主,面对多尔衮,铁帽子王爷们也据理力争,这也是一种维护皇权的行为,但大权在握谁都难免会生出野心。



破译门人


我是喜欢中庸、喜欢历史的履和斋主。我谈一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权臣。

殷商有权臣伊尹,周朝有权臣周公旦。此二人均是忠臣,并且辅佐国家平稳过渡。这两位谁是第一权臣呢?历来说法不一。

汉武帝托孤霍光,要求霍光以伊尹为榜样;王莽曾名噪一时,社会上以“周公再世”赞之;明朝张居正辅佐小皇帝时,太后以“霍光之事”警戒小皇帝;清朝多尔衮辅佐顺治以“周公”自期。

这里不妨罗列二人功绩并做简单比较。

(一)伊尹是殷商成汤伐桀的谋划者;周公是周朝武王伐纣的重要参与者。

(二)二人均有辅佐幼主经历,均能兢兢业业,确保江山过渡,朝代延续。

(三)伊尹曾放逐商帝太甲,自己摄政三年,见《尚书》之《伊训》《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等篇;周公也曾摄政,而且时间更长,事迹见《尚书》之《金滕》《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等篇。

(四)据史料,伊尹做托孤大臣期间没有战乱,政权相对稳定,商汤称帝即为“成汤”,意为“大业已成”;周公做托孤大臣期间,发生了武庚叛乱,最终由周公强力平叛并彻底肢解旧朝势力,周朝之成在周公之后,即周公所辅佐的“周成王”。

(五)伊尹曾“放太甲”于桐宫,逼新帝反省;周公没有“流放”周成王,反而是自己有躲避与新帝激烈冲突的经历,即“周公避居”。

(六)二人均主动还政于新帝,并得善终。

小结:伊尹和周公旦均是忠臣。伊尹所面临的局势比周公稳定,周公摄政时间更长,经历更坎坷。

此二人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权臣呢?实在是伯仲之间。鉴于时间早晚以及政权稳定上的考虑,伊尹似乎更技高一筹。以上为个人观点,敬请各位指正。#萌新作者进阶计划#


履和斋


对了,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霍光。他在正史上的名声是极好的,不但开一代盛世,将穷兵黩武的汉武帝留下的烂摊子重新打造成强汉,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立下不朽功勋,更重要的是,他手握废杀帝王的权力却至死也没篡位。

这是奉儒学为正宗的中国古代专制社会所乐见的局面,霍光被誉为“忠臣楷模”,留下好名声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不能因为结果还不错,就掩盖一切,霍光一生,还是留下很多疑问的,最典型的是他辅佐的三位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刘弗陵刚亲政就莫名其妙死了,刘贺则只当了27天皇帝就给废了,剩下一个在民间长大在刘氏宗族里毫无根基的刘询,在霍光有生之年,则完全是一个傀儡——很难想象,如果刘询也像刘贺那样表现出对权力的极度兴趣,会有怎样的结局。

因此,霍光算不算忠臣,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但说他是权臣,则是毫无争议的。霍光常被人与伊尹并提,称为“伊霍”,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帝王。不过,霍光的事是铁板钉钉的,伊尹的事却只是个传说。况且,伊尹也没有废掉太甲,只是让他反思,待他改过自新后,就还大政于他了。

所以说,霍光才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权臣。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所以,希望大家能随笔者通过重新梳理解剖霍光这一生,感悟一些人生哲理,就够了。

霍光(约前133年-前68年),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大概比霍去病小七八岁。公元前141年前后,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府当差,不小心搞大了公主女仆卫少儿的肚子,却不敢负责,办完差事回老家另外娶了个老婆,几年后生了个儿子,就是霍光。

而此时,卫少儿早已生下霍去病。更牛的是,因为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及弟弟卫青被汉武帝看中,几年后卫家便飞黄腾达,所以霍去病虽是私生子,却没受苦,反而得到良好的培养,并于17岁就扬名立万,成为汉武帝对付匈奴的重要将领。

公元前121年,官拜骠骑将军的霍去病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平阳侯国的霍仲孺。按霍去病的脾气,应该是不鸟这个老爸的。但大汉是以孝治国的,作为国之大将,装装样子总是要的。所以就在这一年,他在出击匈奴的路上,顺便到平阳侯国认了一下父亲,为之购买了大量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

一次偷情,竟然捡来个“孝顺”的将军儿子,敢风流却不敢负责任的霍仲孺的喜悦心情可以想象。

不过,从霍去病和霍光的长相看,霍仲孺也应该是个美男子,是有泡妞资本的。

霍去病的冷酷之帅就不用说了。历史记载,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约1.7米),算不上高大威猛,但皮肤白皙,眉目疏朗,尤其是胡须很美,在当时来说,那是极美的。

正是在这一年,凯旋归来的霍去病顺路把弟弟霍光带到了长安“发展”。时年,霍光大概十一二岁。

少年得志的霍去病个性峭拔凌厉,做事锋芒毕露,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拖泥带水,绝不看任何人的颜色。

霍光却完全不同。

霍光像极了卫青(当然,虽然他也喊卫青舅舅,但显然和卫青没有丝毫血缘关系),极其谨言慎行,甚至连每走一步的长度都是一样的,到了门槛,先迈左脚还是右脚,每次也都是一样的!比如,《汉书》就记载:霍光每次出入殿门,止步、前进都有固定的落脚之处,时间久了,不免引起殿中值班人员的注意,于是有好事者在他日常的止进之处暗中做下记号,到了霍光入殿的时候留心观察,果然丝毫不差。

已经无法确定,他这种谨慎是本身性格使然,还是环境逼迫他故意这样表现的。笔者猜测,更多的应该是环境问题,尤其是和霍去病的突然去世有关。

在上篇关于卫青霍去病的文章中已分析,不管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都应当与汉武帝有着极大的关系。霍去病的死因,虽然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作为跟随霍去病生活的霍光,显然是明了的。这让他变得极其谨慎,学习对象由恣意任性的哥哥转而向谨言慎行的卫青。

不得不处死霍去病的汉武帝应当持同样的态度。他喜欢像极自己的霍去病,但作为君主,他更希望大家都像卫青那样。所以,或许出于内疚,武帝开始重点培养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但培养方式却已完全不同于霍去病。

不管怎样,霍光成为完全不同于霍去病的人。要知道,晚年的汉武帝是极其暴躁多疑的,但霍光侍奉他二十多年,竟未曾犯过一次错误。《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在汉武帝身边二十余年,居然“未尝有过”,可见霍光为人之谨慎,为官之精到。

汉武帝对霍光极其满意。所以,当他决心立幼子刘弗陵为储君时,就已暗示让霍光辅政了,令人画了《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

不得不说,霍光和他哥哥一样,都没啥文化,却一个极有军事天赋,一个极有政治天赋。霍去病从不看兵书,却打得匈奴满地找牙。而从汉武帝赐《周公辅成王图》,也可以看出霍光的文化知识有限。

据史书记载,当汉武帝命黄门画者绘《周公辅成王图》并赐给霍光时,霍光竟搞不懂,问身边的人,是皇帝想让我学画画,还是皇帝认为我喜欢画?我该怎么回?搞笑的是,他身边也没人向他说明,就这样稀里糊涂过去了。两年后,汉武帝眼看不行了,赶紧派人喊霍光他们来。霍光听武帝说要死了,那是哭得不行不行的,当然也忘不了问一句谁接班。武帝有气无力地蔑视了霍光一眼:“不早告诉你了,立弗陵,你当周公!”

后来霍光通过咨询博学之人,终于搞明白《周公辅成王图》背后的典故,知道自己牛了。

不过,都当辅政大臣了,他依旧没心思去多读点书,哪怕是和帝王将相有关的历史典故。所以当后来废刘贺时,只能问手下可有先例可循。田延年就援引了伊尹的例子。霍光如获至宝,立即进宫逼只有十四五岁的皇太后,也就是他外孙女下懿旨废了刘贺。可人家伊尹没废太甲啊,只是让他去反思了。

伊尹三年后还政于洗心革面的太甲

当然,无论是《周公辅成王图》,还是寻典故废刘贺,也不排除是霍光故意藏拙演戏。但不管如何,正好给满朝文武私下里嘲笑这位摄政王的把柄,甚至班固直接写进《汉书》,留下“不学无术”这一成语。

但霍光的为政天赋还是很好的,他记住了汉武帝晚年的惨痛教训,重拾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实际上,这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治大国如烹小鲜,为政者只需要制定好大政方针,管好社会基础工作,其他的都放开,老百姓自然还你一个盛世。

所以,当后来他与共同辅政的几位大臣有各种龌龊,把他们除掉,历史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宫斗故事,但霍光的终极目标还是清楚的:底线就是不能改变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谁想改变这一点,谁就要死亡或者下台!

公元前87年,70岁的汉武帝终于挂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位重臣和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登上历史舞台。

此时,霍光兼领大司马大将军重职,手握军政大权,可谓当之无愧的第一号辅政大臣。而且,霍光与同为辅政大臣的金日磾、上官桀都有联姻。上官桀长子上官安、金日磾次子金赏都是霍光的女婿。

如此关系,再加上桑弘羊系出底层商贾家庭,所以虽贵为御史大夫,在辅政方面,也只能是打酱油的份。

《汉书》说“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这个“一”字,用的堪称绝妙。

但在权力面前,亲家也不好使,谁不想当老大呢?

金日磾是否有挑战霍光的野心,不好说,因为他死的早,刚辅政两年就挂了,年仅49岁。

上官桀的野心却是很明显的。

上官桀想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和亲家霍光商量,把他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6岁的上官氏嫁给11岁的小皇帝做皇后。

不知霍光是怎么想的,历史没有明确记载,反正他是极力反对的。后人推测,一则是上官氏毕竟是霍光的外孙女,和霍家没啥大关系,她成了皇后,得益的是上官家族,上官桀就有可能因此超过自己,所以他要极力反对;还有人进一步推测说,实际上霍光是想再等几年让自己3岁的女儿霍成君嫁给皇帝的,从而进一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不想上官桀先他一步,所以极力反对。

不管怎样,两位亲家算是结梁子了。霍光不同意,上官桀却不气馁,毕竟娶皇后是刘家的事,于是他转而走汉武帝长女、刘弗陵异母姐姐盖长公主的路子——武帝死后,基本由寡居的她在宫中抚养年幼的汉昭帝。长姐如母,小皇帝的事她能做主。上官桀成功将孙女嫁给小皇帝。

盖长公主这么给面,上官桀更要讨好巴结回报啊,于是上奏把盖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封为列侯和光禄大夫。但行政大权在霍光这,估计他正因上官桀荣升国丈生闷气呢,毫不犹豫地驳回了上官桀的奏请。

这下不但更加得罪上官桀,也把皇帝的姐姐得罪了。这个时候,上官桀、盖长公主结盟,实力明面上超过霍光,朝中大臣及刘氏宗亲都开始往这边靠拢。同为辅政大臣的桑弘羊也因与霍光政见不同和上官桀走到一起——霍光倡导于民休养生息,少干涉民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桑弘羊却不同,他之所以从一个商贾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正是因为他善于干涉民间经济发展,通过化民有为国有,为武帝聚敛钱财而上位。

此时的霍光虽掌握着绝对的军政大权,但有此强敌,心中不安是肯定的。话说这一天,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趁霍光休假,以燕王的名义上书昭帝,说霍光正准备造反,他愿意进京勤王,还呈上证据:霍光休假前,调动了军队——实际情况是,霍光检阅皇宫禁卫军时,看一名校尉很顺眼,便调到了自己的大将军府。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霍光真的有点大意了。不过,天不绝霍光。按说,时年昭帝只有14虚岁,是很好糊弄的,况且盖长公主还照顾他的起居,只要说上一句话,霍光就凶多吉少。偏偏这昭帝聪明且有主见,不上当。《汉书》说,昭帝听闻燕王书奏,既“不肯下”,而且“上不听”,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既然有人举报你霍光谋反,你就别休假了,来宫中说明情况吧。见小皇帝这样,上官桀等人真是得意至极,都做好了伏兵,就待小皇帝一声令下,就把霍光先咔嚓了再说。

霍光呢?恐慌那是难免的,史载,他进了宫就伏地不起,自称罪孽深重,请皇帝宽容。

小皇帝接下来的举动不但令霍光惊讶,更令上官桀等人吃惊。他亲自扶起霍光,说你没啥罪,朕知道是有人在陷害你。还说了理由:1)“将军为非,不须校尉”,大将军如果真要叛乱,也用不着靠调一个校尉;2)大将军调用校尉是这两天的事,远在北方的燕王怎么会知道?就算知道,马上写奏报,也没这么快送来啊。所以说,这是有人陷害您,现在情况已明了,没事了。

刘弗陵的聪慧与果断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敲打了上官桀及刘氏宗族,也敲打了霍光。显然他知道,一旦同意燕王进京勤王,自己的帝位也就保不住了。但是,他却没有深究,因为他也知道,霍光也是需要制衡的。

自己辅佐的人年轻轻就有如此高的政治素质及手腕,不知霍光心里是啥滋味,但上官桀一伙显然是没有接受教训,见小皇帝不好糊弄,便决定暗杀霍光,偏偏计划又不够缜密,让霍光知道了。

见识过小皇帝厉害的霍光就毫不客气了,一举灭掉上官桀及桑弘羊全族,并逼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还给他们扣上“计划谋反”的大帽子——真是一报还一报,宣帝最后也给霍家扣上这一顶帽子族灭之。

由此,皇后上官氏只剩下霍光这一族亲戚。

霍光成为朝中当之无愧的老大。上官桀这帮蠢人算是害苦了昭帝。

不过,灭了上官桀这帮对手也是好事,最起码,没人再给霍光的政策使绊子。

应该说,虽然霍光文化不大,但政治作为还是不错的,对内大赦天下,重拾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对外缓和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大汉国力开始逐渐恢复。

但昭帝的日子却不好过了。他的聪明暴露的太早了。

史书记载,昭帝不但在政治上受制于霍光,甚至连宫闱之事也受霍光控制。《汉书·外戚传》说:“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翻译成白话就是,霍光只准皇帝和皇后睡,还特意叮嘱让御医对刘弗陵说,皇上啊,您身体弱,一定要少碰女人啊。除了叮嘱,还有行动,那就是强令宫女穿上专门设计的贞操裤,以免皇帝性冲动而宠幸怀孕。

如此看来,霍光做的确实过了。要知道,此时的汉昭帝身体并不差,五六岁即“壮大多知”,“武帝常谓类己”,“始冠有八尺二寸”,比霍光(七尺三寸)还高大魁梧。

外事说不上话,皇宫里也都是霍家的人,甚至连房事都不能自主,刘弗陵的郁闷,可想而知。

18岁你不还政,20岁成年礼都举行了总不能不还了吧。好不容易,刘弗陵20岁了,按史书记载,“昭帝既冠,遂委任光”,也就是说霍光还政给了皇帝,再由皇帝委以重任。

但可以想象,这种变动也只是个形式。因为朝中担当重任的都是霍家的人: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是统率宫卫郎官的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和西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堂兄弟、亲戚也都担任着朝廷的重职,势力遍布朝廷。

权力使人疯狂。霍光虽无皇帝之名,但已行皇帝之实。亲政的刘弗陵与霍光之间的冲突注定难免。

于是就在这个时候,刘弗陵挂了!死因是暴病而亡!

怎么死的,霍光心里最清楚,死因还不是他说了算?《剑桥中国史》就质疑说:“年轻的皇帝死时只有21岁,死的可疑;他是否流露出什么迹象,致使霍光或其他人希望把他除掉,则不得而知。”

但昭帝无子,显然是拜霍光所赐。

刘弗陵与上官皇后(剧照)

上官皇后成了上官皇太后,时年只有14周岁,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更可悲的是,她还成为外祖父霍光手中最好用的一张牌——“挟太后以令天下”!

昭帝去了,没有子嗣,谁接班?按理说,最应该是汉武帝唯一还活着的儿子广陵王刘胥。但现在是霍光说了算。

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力能扛鼎,甚至可以空手搏熊,体格没问题。皇家子弟,自小也是博览群书的,知识也没问题。但他叛逆,且他很有主张。

所以,若刘胥当皇帝,霍光是无法继续掌控局面的。

挑来挑去,霍光选中了18岁的昌邑王刘贺。刘贺的奶奶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当年,卫太子自杀后,他爹刘髆也是有机会接班的,可惜刘髆他舅李广利办事不力,被武帝发现暗中搞小动作,而断绝继位的可能。

刘髆后来郁闷而死,他这一支也因李广利叛变匈奴不受待见,加上霍光听说刘贺是个花花公子,想必好控制,遂假借上官皇太后之名,懿旨刘贺到长安当皇帝。

诸侯王入朝为帝,刘贺不是第一人,早在一百年前,刘贺爷爷的爷爷汉文帝刘恒也走了这样一条路。不同的是,刘恒走的是一条成功逆袭之路,刘贺却搞得灰头土脸。

一百年前的代王刘恒接到诏书后,并没有立即出发,而是在一再督促下,且了解了长安的政局后,才带着六个人缓缓入京,随后找机会搞掉功劳最大的周勃,坐稳皇位。

现在刘贺倒好,听说当皇帝了,带了200多人就直奔长安。要知道,此时的霍光,可比当年的周勃厉害多了。

霍光显然没料到这刘贺还真把自己当成了皇上,到了京城就夺权,将从昌邑带来的两百多位属官全都升迁,并企图接手兵权。

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霍光一方面扣下了刘贺旧臣的升迁事宜,仅将长乐卫尉一职交出,使得政令不出未央宫;另一方面便开始谋划废掉刘贺。

理由还不是霍光说了算,关键是有没有前例,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部下田延年说了伊尹勒令太甲面壁反思的例子。霍光如获至宝,立即以皇太后的名义下懿旨废了刘贺,其带进京的二百余人,除两人陪“平民刘贺”滚蛋外,其余一律砍头。

由此,刘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即位27天,作恶1127余件,平均每天作恶40多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刘贺真是冤透了。近日,他的墓被挖掘出来了,从出土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以及大量书简、青铜器等文物来看,也许他就是一个爱好读书、崇礼尚贤,但壮志未酬的豪门公子。

真正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霍光想继续独揽大权,所以挑中刘贺。可看走了眼,刘贺是个很有想法的家伙。霍光只好栽赃一堆罪名废了他。

刘贺给他的接班人刘询好好上了一课,所以后来刘询也没忘感恩,等霍光死后,将其封为海昏侯,赐“食邑四千户”,从山东昌邑迁往江西豫章海昏国。刘贺完成了从王到帝到平民再到侯的人生轨迹——不过,也能看出刘询多么有心机——重封刘贺,但又将其从山东远迁江西,真是安抚提防两不误。

如果说昭帝之死,霍光还可以挣脱干系的话,此次废帝则已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清末历史学家蔡东藩就说:光忠厚有余,而才智不足,诚哉其不学无术乎!伊尹能使太甲之悔过,而霍光徒毅然废立,专制成事,其不如伊尹多矣!

和霍光同朝为臣的严延年更是毫不客气地说:“光擅废立,亡人臣礼,不道。”甚至宣帝登基后,上奏弹劾霍光。

有刘贺前车之鉴,宣帝刘询还不学聪明?把奏章扔到一边。

刘询的帝位,可是霍光施舍的。

刘询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卫太子刘据之孙,当年卫太子及三个儿子因巫蛊之祸自杀时,刘病已还在襁褓中,但仍被关进监狱里成长。后来卫太子平反,在丙吉等一些大臣的极力斡旋下,才得以出狱,并被写入家谱。即便如此,仍得不到刘氏宗亲抚养,而是寄居在祖母史良娣娘家。

刘贺既废,谁来继位?此时,一直帮助刘病已的丙吉已升为大将军长史、光禄大夫,很受霍光看重,便向一筹莫展的霍光推荐了刘病已。

汉武帝刘彻居然还有个土包子曾孙,霍光心里那是个高兴啊,赶紧假借懿旨宣刘病已入朝当皇帝。

就这样,时年18岁的平民刘病已一步登天,成为大汉天子,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即位前受过牢狱之灾的皇帝。因“病已”两字太常用,怕臣民避讳不易,即改名刘询。

霍光则假惺惺上演了一出还政大戏,宣帝自然心知肚明,赶紧说自己还年轻,啥都不懂,要继续劳累大将军,拒绝亲政。

霍光的愿望达到了,干的很是开心。但宣帝却不开心,甚至担心得罪霍光,连傀儡都做不成,“内心十分忌惮,与光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

如果说,霍光仅仅摄政,宣帝还不至于十分痛恨他的话,但跋扈的霍家随后做的一件不光彩的事,却着实击痛宣帝了。

霍光幼女霍成君画像

还记得开头说的霍光有个3岁的女儿霍成君吗,现在人家12岁,该出嫁了。如此显赫的世家,当然只有皇帝配得上了。但此时宣帝已成婚,妻子是民女许平君,两人很是恩爱,重要的是这宣帝不忘本。所以,当霍光表示想把女儿嫁给他当皇后时,这宣帝心里不答应,却又不敢说,只说有一把宝剑留在民间了,请大臣帮他找回来。

皇帝的意思,大臣立即就明白了,那是要立许平君为皇后啊。这是正当的,霍光不好反对,许平君遂被封为皇后。霍光应该是有气的,按惯例,女儿成了皇后,父亲要封列侯,但霍光以许广汉是宦官为由不予以加爵,最后只封了个“昌成君”。

汉宣帝与妻子许平君(剧照)

如果说霍光还能把握住自我的话,他妻子就不行了,你这皇位是我家给的,居然不让我家女儿做皇后,而让个民女做,这是打我们霍家的脸。

最毒妇人心。那时的皇宫,全由霍家把控着,霍光的妻子出入皇宫和自己家一样,她竟然让御医趁皇后分娩时将其毒死!

不知道霍光是否事前知道妻子的狠毒之心,反正事后他不但将此事压下,还准备好嫁妆,将女儿送进皇宫,做了皇后。

霍光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戚,皇太后上官氏是他外甥女,新任皇后霍成君是他幼女。

但他玩的有点过了。

汉宣帝和许皇后本是青梅竹马,患难之交,其心中之疼可想而知。但他演技够好,明知是霍家所为,却当做不知,和新任皇后霍成君恩爱有加。

只能说,这宣帝真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对于刘贺,霍光看走眼了。对于宣帝,霍光更是看走眼了。明面上,宣帝处处表现出对霍光的敬重,甚至在霍光去世前夕,还“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掉了不少的眼泪。但他这都是装出来的。

皇帝报仇,十年不晚。

在宣帝即位的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8年春三月庚午,霍光病重逝世,时年大概六十四五岁。此时,据其兄霍去病逝世已经50年。

霍家的命运已经注定,但霍家人犹不自知,宣帝以皇帝的级别将霍光葬于茂陵,但霍家人仍显不够,要求坟墓规格再扩大一些。

死到临头还如此猖狂!

霍光去世,宣帝即宣布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剥夺霍家人的权力。最关键的环节,是将“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亲信”,换成了皇帝的人。

两年后,一切就绪,宣帝突然出手。按正史的记载,是霍家“谋反事败露”,满门抄斩。妙就妙在谋反并不是事实,这可能是真的,也可以是莫须有的,还不是皇帝说了算。

总之,恋权的霍光遇到了腹黑的宣帝,害苦了全家——包括霍去病这一支,全部玩完。

霍成君也成为陪葬品,昨天宣帝还和她卿卿我我,表现的无比亲密,今天就被废于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

识君之时君已娶,见君才知是此生!据史载,霍成君虽很痴情宣帝,然权力弄人,终成悲剧。

权力从来都不是好东西,它是双刃剑。正如史书所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在他威震四海、自以为光宗耀祖之时,已经给霍家埋下了祸根。

司马光也说:“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

一句话,霍光之忠,并不是对皇帝之忠,甚至不是对江山之忠,而仅仅是对自己之忠,对权力之忠。

历史上,与霍光类似的权臣,还有张居正——同样经过剪除政敌一支独大,同样以一己之力力挽江山危局,同样有废立皇帝的大权,同样恋权到最后,也同样是死后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不过,与张居正险遭开棺鞭尸不同,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受株连。几年后宣帝为了宣扬功绩,又不好亲自表扬自己,便命人于麒麟阁画功臣像,还亲自指定霍光列第一。——是啊,再牛的人不也死了嘛,不也是我的臣子嘛。

这不是张居正与霍光的差距,而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与汉宣帝刘询的差距,要知道,张居正和霍光这样的权臣,虽使皇帝不愉快,但毕竟给国家社稷带来了繁荣富强,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汉宣帝都是实际的受益者,他们死后,干掉他们的家属爪牙就够了,没必要再去和死人争长短。

这是心机婊汉宣帝的高明,也是明神宗万历帝的失败。

再看汉宣帝是怎样评价霍光的:“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既然霍光是萧何,那么宣帝自然是刘邦了!

霍光死后,宣帝继续发扬霍光既定的国政方针,使大汉重拾辉煌,宣帝也由此成为西汉十四帝中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笔者注:魏晋南北朝之前,去世的皇帝能否追尊庙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西汉十四帝,历经211年,仅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即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帝刘恒、世宗孝武帝刘彻、中宗孝宣帝刘询。)

仅从这点来看,实事求是的宣帝就无愧“中兴之主”、“一代明君”的称号。

与死人较真的万历皇帝呢?看这句话就够了:“明亡实亡于万历。”

不会做人,注定也不会做皇帝。

那么,霍光在历史上到底算忠臣还是奸佞?不好说,最好的词还是:权臣!

权力这种东西,也是“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再牛的权力也终会落幕!

霍光就这样成为历史。


小林读史


有很多人觉得第一权臣是霍光我觉得从时间顺序来说第一权臣应该是蔡仲。

祭仲在郑庄公时期辅佐郑庄公抢收周禾,挑战周天子威权;协助郑庄公处理由武姜和叔段的内部不稳定因素,深得郑庄公的信任,成为郑庄公的卿士,更在郑庄公死后成为托孤重臣。扶立郑庄公的四个儿子成为郑国国君(即郑昭公、郑厉公、郑子亹和郑子婴),执掌郑国政权二十多年。历史上对于祭仲的记载也是偏正面的,但是在祭仲执掌郑国大权的时候,国君更迭不断,最终导致郑国没落,祭仲应该负责任。

细数一下祭仲在几次国君更迭中的作为,看他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1)郑昭公出逃

郑庄公逝世后,郑国的合法继承人太子忽继位,这个时候祭仲是作为托孤重臣,执掌郑国大权。郑昭公继位不到半年,宋庄公得知祭仲拥立郑昭公后,就派人引诱祭仲来到后抓起来,威胁说:“如果不拥立公子突,就杀死你。”同时抓住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祭仲答应宋国的要求,并与宋国订立盟约,让公子突回国即位。九月十三日,郑昭公听到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其弟公子突,于是出逃到卫国。九月二十五日,公子突回到郑国即位,是为郑厉公。

在这段记载中,郑昭公在听到祭仲要立公子突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反抗就直接出逃,充分说明祭仲的权力大到连国君都兴不起反抗的程度,要知道郑昭公也是个军事能力十分卓越的人物,竟然直接就出逃了!

(2)郑厉公争权失败出逃

郑厉公即位后,祭仲专擅国家大权,因此引起郑厉公的担忧。郑厉公四年(公元前697年),郑厉公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杀掉祭仲。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纠之妻、祭仲之女雍姬知道此事后,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纠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死雍纠,把他的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示众。郑厉公装载着雍纠的尸体逃离郑国,愤恨雍纠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同年夏天,郑厉公逃到郑国边邑栎地(一说逃到蔡国)。六月二十二日,祭仲迎接郑昭公回到郑国复位。

这个事件中,祭仲的权臣角色就更为明显,直接和身为国君的郑厉公撕破脸,郑厉公的筹划轻而易举就被祭仲给破解掉。

(3)郑昭公复位被杀

郑昭公即位后,曾经发生过矛盾高渠弥一直担心郑昭公会杀害自己。郑昭公二年(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十月二十二日,高渠弥陪同郑昭公外出打猎时,趁机在野外射杀郑昭公。郑昭公死后,祭仲与高渠弥不敢迎接回郑厉公复位,而是改立郑昭公之弟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

郑昭公被杀这件事,貌似没有祭仲参与的痕迹。但是祭仲后面直接和高渠弥改立公子亹为君,可以推测祭仲和高渠弥的关系非同一般,郑昭公的被杀,他的嫌疑也很大。大胆推测,郑昭公本人对于郑国的贡献很大,并且带领郑国的军队打过多次胜仗,威望应该很大,足以威胁祭仲对政权的掌控,两人必然发生了权力的争夺,祭仲就联合高渠弥策划了这个阴谋,最终郑昭公被杀。

(4)郑子亹高渠弥被杀,祭仲免祸,扶立郑子婴。

郑子亹元年(公元前694年)七月,齐襄公在卫国的首止召开诸侯盟会,郑子亹准备让祭仲、高渠弥跟随一同前往。由于郑子亹年少时,曾经和齐襄公发生过争斗,因此双方结下怨仇。祭仲认为郑子亹和齐襄公有仇,郑子亹此去恐怕会遭不测,于是劝说郑子亹取消行程。郑子亹说:“齐国强大,而郑厉公还虎踞栎邑,如果不前往参加盟会,齐国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而迎立郑厉公。我不如前往,到时候不见得一定受辱,哪至于会到你所设想的地步呢!”郑子亹于是执意决定前往。祭仲害怕齐襄公会一并杀掉自己,所以假称有病,没有跟随前往。七月初三日,郑子亹来到首止,与齐襄公会面,未就从前的事道歉。齐襄公发怒,就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亹,将高渠弥五马分尸。祭仲到陈国迎接郑子亹的弟弟公子婴回国即位,史称郑子婴。因此有人说:“祭仲由于有先见之明,所以才免祸。”祭仲说:“那是对的。”

这里祭仲表现了他智慧的一面,躲过了灾祸,扶立了郑子婴为君。

郑子婴十二年(公元前682年),祭仲去世。后来郑厉公亲自策划,谋害了郑子婴重新夺回郑国君位,郑国之乱才算告一段落。

祭仲是当时郑国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一生的活动分两个阶段:郑庄公在时,他作为一名重要谋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郑庄公死后即进入政治生涯的第二阶段,他连续经历郑昭公、郑厉公、复位郑昭公、郑子亹、郑子仪几个执政期,这个阶段祭仲的权力达到顶峰,成为足以废立国君的权臣。从时间顺序来看,祭仲无疑是春秋第一个权臣。郑国大乱的时候,他是维系郑国的栋梁,但是他本身对于权力的争夺又是导致郑国大乱的根源,郑国终究是在他执政的时间里没落,是非功过就留与后人评说



小灰LX


比干,子姓,沬邑人,商朝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神灵。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又是他的丞相,比干对纣王倒行逆施的暴虐统治不满,多次向他谏阻,纣王不听,比干最后只好以死相谏,死后葬在卫辉。

比干出身贵族,是君王的亲叔叔,又掌握权柄,要是也像商纣一样沉迷享受不问政事绝对不会激怒纣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弃小我为大家,弃个人为宗族,执着前行,虽九死而不悔。

在纣王逐步蜕变的过程中,比干的劝谏是不间断的。即使到了分崩离析之际,微子去,箕子囚,纣王丧心病狂之至,比干依然极言劝谏,永不言弃。作为一位政治家,他不可能不明了政局的积弊难返,但他永不言弃,哪怕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执着为之。

最后这位商朝三朝肱股元老,位高权重的皇叔,尽心尽力辅佐纣王朝政,可惜忠言进谏却不比妲己妖言谄媚,惨遭陷害挖出碧血丹心的七窍玲珑心,治妲己心悸之症,一代忠臣因而魂归封神榜,不胜唏嘘。

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可谓根深蒂固、悠远绵长,历代统治者皆奉之为圭臬,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比干甘愿蹈白刃而殒亡,“谠言才发,轻其百龄之命;淫刑既逞,碎其七尺之躯”(唐太宗《赠殷太师比干诏》),其出发点是“百姓何辜”,这也是比干的精神支柱。“批鳞沥血救斯民,为国何曾知有身。”(阎兴邦《挽比干》)比干之所以能历千百年而“凛然如生,血食不绝”,“岂非忠义之气粹而为乔岳,融而为列星,穷天地,恒万古,作大闲,为民极故也!”


宾宾说情感


我是白云山水居,和你共同关注历史。

你说的历史上第一权臣应该是说的王莽。为什么说是他呢?

王莽是第一个建立过自己王朝的权臣。王莽在西汉末年,篡权夺位,建立新朝。

但我们要说的是,王莽的篡权夺位,也可以说不是篡的权夺的位。因为当时的王莽,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得了民心。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那又为什么说他又是历史上第一的权臣呢?那是因为王莽早就控制了朝廷和朝政,他还和董卓一样,把皇帝都换了,并且还不费吹灰之力。朝廷和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关键是还没有人反对他。总之,所有权臣干过的事情他都干过,没有干过的他也干了。

所以说历史上第一的权臣非他莫属。曹操大家知道吧?跟王莽比起来,是弱到渣渣的存在。因为曹操当个魏王还有那么多心向大汉的人反对他,并且不惜赴死。

至于其他有点名气的权臣,比如商朝的比干,晋朝的宇文化及等等,最后都是销声匿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王莽先是忠臣,后来逐渐成为了野心家。


白云山水居


首先,我觉得题主这个提问范围有点广,为什么呢?中国历史上第一权臣?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那么多朝代,出现了那么多的权臣,具体哪个权臣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权臣?这问题就有点棘手了,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个中国第一权臣就难以定义了!

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大概有这几个:商朝的尹伊、周朝的周公旦、秦国的吕不韦和赵高、西汉的霍光、三国的曹操和司马父子、西晋的王导、唐朝的郭子仪、后周的赵匡胤、明朝的张居正和魏忠贤、清朝的鳌拜与和珅!这么多人,谁才是第一权臣?

还有,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集蜀国的军政大权为一身,也可以称为权臣!

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再加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无法回答题主的提问,请题主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