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俗话说,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一个人的胃。而想要了解一个群体的文化来说,先了解这个群体的饮食文化,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楚国地区南方,平原沃野,湖泊纵横。从西周建立分封楚国开始,到秦灭楚的九百多年时间里,经过了无数代楚国人的拼搏与发展,形成了极具浪漫主义而又与淳朴交融的楚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楚地风貌

楚国的饮食文化作为楚文化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承载着楚文化的灵魂,宫廷饮食文化往往代表着一国饮食文化的巅峰与集大成者。细品楚国宫廷饮食文化的内涵,对于更好的了解先秦楚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礼仪严谨、座次分明,彰显着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

作为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深受周礼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祭祀礼仪,还是饮食礼仪,都有着十分森严的规制。

鼎在当时不仅作为宫廷饮宴的主要器具之一,而且更是身份的代表。对于鼎的使用数量规制,就有着严苛的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九鼎,诸侯七鼎,士大夫三鼎,层层降之,到了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使用鼎的。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在《国语-楚语》中就有记载:“天子举以太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特牛,祀以少牢;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层层祝祀,上下等级十分的鲜明

不过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威望逐渐降低,楚国的楚庄王就曾经向周天子问九鼎的轻重。这种政治上的现象就也反应到了饮食文化当中。根据1966年出土的楚国曾侯乙墓中的葬品中就发现了大小轻重不一的九鼎,从侧面就反应出了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已经力不从心。

另外楚国对于饮食场所也有着独特的要求。楚国的房屋大都高大华丽,但屋内的坐席等却相当矮,根据出土的文物显示,一般都是使用矮桌,然后席地而坐。

对于座次也是十分的分明。楚国人都是以左为尊,坐席以东向最为尊贵。比如楚国的后裔项羽在鸿门宴中宴请刘邦时,就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和项伯自认为最为尊贵,坐在东方,亚父范增是项羽的重臣,南向次之。刘邦时来赔罪的,又高于张良,所以北向而坐,张良在西边进行侍奉。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在楚国的饮食文化当中,无论是饮食礼仪还是席间座次,都反映出了楚国社会中十分森严的等级观念

食材广泛、精烹细调,反映出了楚国宫廷饮食的多样性

因为楚国地处南方,气候湿润,境内又多有河流,适宜水稻的种植,另外还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特别是河里的鱼。这就让

楚国人把稻米作为主食的同时,又能够拥有众多的副食,尤其是以鱼类为主的肉食。

要知道,在当时,其他的诸侯国当中,只有贵族才有天天吃肉的权利。而在楚国,不但在河里捕鱼,而且还早早的就开始了人工养鱼。如范蠡就曾根据当时人工养鱼的情况,写下了一本《养鱼经》,指导更多的人进行人工养鱼。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另外在《新序》、《说菀》等文献中,还多次提到渔民向楚王进献何鱼的事迹:“今日鱼获,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可惜,特来献之。”由此可见,当时鱼的产量还是特别丰富的。这也就使得鱼类成为了楚国全民皆可的肉类食物。

不过,一般的鱼却是上不了宫廷宴席的场面,只有像是甲鱼或者其他的珍品鱼类才可以。根据屈原的《招魂》中,就可以看到,除了甲鱼、珍品鱼类,在宫廷宴席上常见的肉类还有牛腱子肉、黄莺、大雁、天鹅、麋鹿等山珍野味。

聪明的楚国人在有了这些食材之后,除了使用常见的蒸、煮、烤、腌等烹调方式外,炒和烧也是已经出现,并且能够被广泛且灵活的运用到食材的制作当中。让人不可思议的,还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着鱼类的残渣,下层放着木炭,和近期比较流行的烤鱼十分相似。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除了烹调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灵活的运用,楚国人在对于食品的味道上面,也是要求甚高,甘、酸、苦、辛、咸五味俱全,另外在这个时候还有了醋和酸菜的出现,所以在《楚辞》中就有了“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这样的描述。

另外再附加一些葵、藿、薤、葱、韭、藕、笋,芥、芹、芋、菘等蔬菜的搭配,进行调色搭配,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口味大开。

除了这些吃的之外,楚国喝的饮料也挺丰富,常见的就是酒,还有甘蔗浆。光是酒就有清酒和浊酒之分,另外还有冻酒和凉酒等特制酒品。

桌上有美食,有酒,有水果,旁边也会奏上绝美的音乐,辅以美丽动人的舞蹈,楚国的宫廷饮食文化真的是有着丰富而多样的内容。

珍馐美食,化入诗篇,楚国的饮食与文学双向结合

提到楚国,就不得不说到屈原。

屈原作为楚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人物,就曾在《楚辞》中描写当时为祭祀楚怀王而做的《招魂》。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全家全族都在这里,食物丰富品种多样)。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大米小米还有新麦,中间点缀些许高粱)。
大苦醎酸,辛甘行些(大苦咸酸有滋有味,辣的甜的也都用上)。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肥牛蹄筋定是佳肴,炖得酥烂扑鼻满香)。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调和好酸味和苦味,吴国羹汤陈列桌上)。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清炖甲鱼火烤羊羔,蘸上新鲜甘蔗蜜糖)。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醋溜天鹅煲煮野鸭,大雁小鸽滚油煎黄)。
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卤鸡大龟熬成肉羹,味道浓烈脾胃不伤)。
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甜面蜜糕作成点心,加上许多麦芽糖霜)。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如玉美酒掺点蜂蜜,斟满酒杯供人品尝)。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糟中清酒再作冰冻,饮来可口遍体清凉)。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豪华宴席已经摆好,有酒都是玉液琼浆)。

在诗中,诗人将宫廷祭祀所有的美食,全部化入到诗篇当中,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读懂了之后便觉得眼前便是一道道珍馐美食,一壶壶玉液琼浆,将整个宫廷祭祀所用的美食都是描述的淋漓尽致。

除了屈原为楚怀王而做的《招魂》中含有大量的美食,在屈原沉江之后,他的弟子景差也做了一篇《大招》为屈原招魂,不过也有说法是《大招》亦为屈原所做,不过现在也无法考证。在《大招》中,同样也是运用各种华丽的语句来描绘楚国宫廷饮食的内容和场面。

钟鸣鼎食,玉盘珍馐,细品先秦楚国宫廷饮食文化内涵

纵观古代,也只有楚国的饮食与文化结合后,才拥有如此美丽而又浪漫的诗篇流传下来;也只有楚国的宫廷饮食文化在与文学相结合之后,才会拥有如此生动而宝贵的财富,给后人以无暇的想象。

小结

在楚国的宫廷饮食文化当中,不但是钟鸣鼎食,食器座次有序,上下分明,在食品上也是烹调有术、五味调和,更能够食方有道、重味尚美,为后世湘菜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为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多样性,并且将宫廷饮食文化与文学传播相互结合,为后人对于先秦楚国文化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你们觉得呢?如果觉得本篇文章能给您带来见闻的话,还请点个关注,如果有其他的建议或者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