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靜心

不是一定要去到遠方才叫旅行,

把心沉下來,靜待片刻,

讓思想去遠足。

在浮躁的氣息裡去追尋一份寧靜,

讓時光帶走世間的繁華,

在空氣裡沉澱一縷清香,

就像有你存在的故事,

無論將來怎樣,都是美好。


靜室一爐香,虛窗一杯茶,

再加上聆聽一曲古琴。

一炷香燃而不濁,清香無垢,

似乎已經能呼吸到山野的清香了。

《夢梁錄》雲: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適累家。”


香道,靜心


香道,靜心


聞自性心香,棄貪嗔痴慢疑,謂之香道。


香於凝神靜氣中,使身心得以頤養,以香為載體來調動靈性的香道,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完美交融的文化。


香道,靜心


焚香,於愉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佛家禪者將焚香看做是最親近心靈的方式,焚燃的香味觸及身心,滿富幽靜的真實感。有相的香,可讓修行人聞到自性心香,從而遠離一切繁雜。


獨坐閒無事,燒香賦小詩。燃一爐香,彈琴、吟詩,是古人文藝生活中常見的場景。


香道,靜心

清代名畫 王振朋《伯牙鼓琴圖》


現代喧鬧的生活也需要這種動中求靜的意境,焚一柱香,溫潤生活。


習香之人,靈性之中會多一份詩性,總想把這眼前的曼妙用最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自然的吐露。


北宋詩人黃庭堅曾作《香之十德》,列舉了用香十大益處:


感格鬼神、清淨心身、能拂汙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裡偷閒、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障。


香與禪,自古總是有絲絲縷縷的關係。

習香之人,最能體會的便是這份禪心,也最能懂,如何寧靜旁觀這鼻根與這香氛所發生的那份化學反應。

香道,靜心


薰香之俗最早源於宗教。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尋覓芳香植物,燔木升煙,以告祭天地,此謂“燎祭”。先民燃香告祭神明,企圖通靈,期盼藉助神明的力量驅邪避疫。

戰國時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中有“薰以桂椒”的描述。桂、椒為香料,燃燒取香,薰香開始與最初的宗教燃香區分開來。秦漢時期,隨著香爐的出現,薰香逐漸從宗教轉向日常生活。把香料放入爐內焚燒,使之散發香氣,又稱焚香。


香道,靜心


漢魏之際,仙佛道教的興盛也促使薰香文化自成體系。在繚繞的煙霧中,人與神佛似乎可以達到通靈,薰香也漸成社會風尚。至於六朝,薰香成為上層風雅之士的身份標籤。貴族尤尚薰衣、燻褥。此時起,薰香非女子的專利。


唐宋以來,中國藝術文化發酵成熟。在文人階層的引領之下,琴棋書畫漸為時尚,衣食住行均有講究。在這種文化大背景下,薰香也開始發展成為一種藝術,一種生活方式。


香道,靜心

南宋 李嵩《聽阮圖》


北宋王禹偁在《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有言,“公退之暇,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事慮”。陸游也常在書齋中焚香靜讀,“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閒看谿詩。”自此,薰香脫離閨閣,衍變成了文人書齋之友。想是如此,他們作文時更易進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境地了。

至於明清,儒道理趣盛行,修身養性更是成為文人的生活日常。香與文人審美也更加融合貼近。故在傳世的文人畫中,畫中人隨意臥坐的几案旁,總有幾縷幽香。


香道,靜心


香道,靜心


古人好尚法自然。老子一氣貫之,以自然為義理。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薰香亦取之自然,成之自然。


香道,靜心 沉香


以香的種類論,最常見的是“沉檀龍麝”——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其中沉香為“眾香之首”。

沉香為瑞香科常綠喬木,原產於東南亞,因成材後樹心部分堅硬沉重,富含棕黑色的樹脂,投入水中即沉,故名。以香味論,沉香為香中極品。點燃後氣味幽然如蜜,沁人心肺,能使人產生不可名狀的愉悅感。據說,屋內物品經沉香薰過,以後均不會生黴。故沉香自從東南亞傳入我國後便迅速取代諸香地位,成為歷代主要的燻燒香種。


香道,靜心

剪切好的菸絲條薰香


蔡絛《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所謂“沉香一片值萬錢”,蓋源於此。即便今時今日,沉香依舊是香料市場上的魁首。

從香的外形來看,可分的種類更為具雜。

薰香,有原態香材、線香、盤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塗香、香湯、香囊、香枕等。在這其中,又以線香最為常見。


香道,靜心線香


香道,靜心 盤香


香道,靜心

香丸


瞭解基本的分類,如何“玩”香也有三種基本分類:燃香、薰香、生聞。


①燃香


燒聞一般是使用線香、香材、或香篆,直接點燃。


香道,靜心


這種方式的出香是隻有一種味道的,但是可以通過距離的不同,感受到濃淡變化,並且適用於大的空間範圍使用。


不過,由於是直接燃燒,不免產生煙氣,此種表現形式不宜長時間近聞,湊的太近對敏感的鼻腔會有影響。


香道,靜心


②薰香


薰香指的是用電燻爐或碳爐,通過溫度將香材的香韻逼出來的方式。


這是唯一一種能讓你感受到香韻味道變化的方式:從初香、本香、尾韻一覽無餘。而且它還不產生煙氣,近聞舒適怡然。


香道,靜心

不過,跟燒聞比起來,它香氣散播的空間範圍相當有限。


③生聞


生聞跟燻聞相似,都是直接品聞沉香香材純味的方式。


香道,靜心


無需任何輔助工具,將沉香手串、掛件等直接佩戴於身,通過人體的溫度與溼度,使沉香散發香氣,不過氣味散發得不大。


香道,靜心


得氣:品香的材料,製作手法和混合香料的比例;


香道,靜心

品香味:甘、辛、酸、苦、鹹的層次和比例;


香道,靜心


得神:把香昇華到生活藝術中,講究人、香、火、器、境、藝等融合為一,由香味聯想到不同的物質;


香道,靜心


得道:利用不同的香料,創作想象空間和故事,在與香的互動中尚自然、崇幽趣、悟萬物。


香道,靜心


聞香雲,聞香韻、品香意、品餘香。


香道之妙,在於她構建出一個“清、靜、和、寂”的世界。


綿綿如皋端之息,藹藹如山穴之雲,既卷舒而縹緲,復聚散而輪囷。


香道,靜心


香道,靜心


曾有香道四句偈曰:“鼻觀妙悟,心靜神閒。爐煙匪是,香光莊嚴。”焚香雖然只是鼻觀之事,然而通神明,和五臟,最能靜人心神。


最好的香氣乃是我們每個人的修養品德,也就是《尚書》裡說的“明德唯馨”。


香道,靜心


香,就是我們的福德;

光,就是我們的智慧。

只有身心清靜了,

才能夠真正領悟到這一爐妙香,

而非僅僅辨爐器、香材。

香道文化,傳承千年。

她不僅僅優雅了中國人的形象,

還涵養了中國人的靈魂,

她擁有很具體很優美的內涵。


香道,靜心

中國氤氳千年的傳統香學文化,

是美學極致體現。

一縷縹緲香靄,

將我們的時光清潤成最美的韶華,

香,看似虛無縹緲,

實則,深入靈魂。

她啟迪我們在沉澱後的人生思考,

歲月飄香,給予我們的,

不僅是風塵暗、朱顏改,

也是閱歷與成熟,

更是領悟與智慧。

而我們收穫的,

是從奔放到靜雅的心思,

是從激烈到雲淡風輕的情懷,

是從貧瘠到豐厚的心靈素養。

與生命相視一笑,

只覺天地澄澈,美不勝收。


香道,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