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全盛时期为什么不北上欧洲?

尹家俊


真实情况是西罗马帝国先在外族入侵下崩溃灭亡。

残留的西罗马人民与外族逐渐融合,然而其对比蒙元或者满清灭亡后的我国,该国缺乏民族认同,也缺乏能同化外族的文化力量,最终西罗马人四散至欧洲各地。而且还在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势力下在地中海文化圈内,都无法实现文化上的统一。

而东罗马却是另一个情况,在西罗马崩溃的时候,东罗马重新定义了自己---希腊人。并且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还达到了高峰。也就是说,这时候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其实已经不“罗马”了……

之后,欧洲长期小国林立,封建庄园的桎梏,终于让各个欧洲地区连语言自身都开始产生差异,语言的差异进一步拉开了文化认同的可能。而中世纪后东罗马这边崛起了奥斯曼土耳其,待到其崩溃时,原本的东罗马人复辟的国家名叫“希腊”,而不再是罗马。

综上所述:

社会和文化是民族延续的根本。

我国可以延续,是因为儒家思想为中心,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念,这个文化在汉族血统里扎根,促成了我国能在朝代更迭,国力转变时,民族能延续,同时还能包容外族,纵使皇帝换了人,民众还能正常维持大体习惯生活下去,所有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而不是独立个体;

罗马不可延续,是其无法同化外族,反被外族同化,而由地理隔离最终社会文化隔离,语言也变得不一样。在他们眼里,公民是个体,每个人追求个性独立而不能关注整体,所以他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权力与控制的历史,和我国的价值观天差地别。

这里我无意论述二者孰对孰错,但必须指明,罗马人没有分布欧洲是错的,只是他们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与以前的罗马帝国有何瓜葛,反被外族融合罢了。


余家春子


罗马有北上欧洲啊。欧洲历史上就罗马帝国接近统一了全欧洲。

罗马人的边疆西北到英格兰和苏格兰交界,英国长城就是罗马人修的,北方到莱茵河,也就是今天巴伐利亚北面,西方占据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在欧洲拥有今天的英格兰,德国南部,整个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希腊,马其顿,克罗地亚,捷克,半个匈牙利,半个比利时。基本上占据了欧洲了。


丽江说书人


1.这实际上是由于欧洲的地形地貌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横亘在意大利北面,罗马如果想要北上,那么就需要绕道高卢而行。不过根据当时的运输能力高卢已经是他们向北的极限了!2.经济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欧洲北部都是野蛮人的势力范围,非常穷苦,征服价值很小。而反观当时的东方即高加索地区,中东地区,以及南方的北非地区都是非常富足的。所以罗马人对于征服这些地区是很热衷的。毕竟对于罗马人来说,征服是一种生产方式,经济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


老藤


就和我们在全盛时期不北上西伯利亚类似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