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慌了吗?

最近,你慌了吗?

主播| 小欧

最近,你慌了吗?

最近,全球资本市场都开启了“过山车”模式,不论是涨势中断开启大幅震荡的A股,还是活久见的全球股市连环熔断,都着实让投资者体验了一把疯狂的感觉。

当然,心肝乱颤之余,基民们的各种疑问也层出不穷。今天,我精选了近期被问到最多的几个问题,在这里和大家一一分享~

最近,你慌了吗?

近期市场持续下跌,不少基民的收益都被抹去了大半,所以我非常能理解大家想要赎回保住仅存 “胜利果实”的心理。但是,我

并不建议大家基于对市场短期走势的判断赎回

为什么呢?

近期市场的下跌,有外部疫情引发全球资本市场恐慌的催化,也有很多基本面差但前期因市场情绪而跟涨的公司泡沫被刺破的因素。短期来看,市场利空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和一些前期炒作概念的公司现出原形;利好则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全球的宽松政策,且目前尚未看到终结迹象。因而,短期A股可能维持宽幅震荡行情,不会有全面大牛市,也没有持续大跌的风险

市场在经历本轮调整后,有望持续展现动力。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准入、外资流入逐渐加快步伐,

A股市场将愈发成熟,长期向上的可能性较大。5G、新能源汽车、医药等板块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太受当前市场恐慌情绪的干扰而贸然赎回,这样很容易错失突然开始的上涨或结构性行情。当然,如果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现了“重大变化”,比如基金经理更换、基金规模过快增长等;或者买入基金时本身就制定了阶段性止盈策略,现在到达了止盈点,那么是可以考虑赎回的。

最近,你慌了吗?

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本质上其实都是在问现在要不要赎回,我的回答相信大家也心中有数啦。总之,“一跌就跑”是投资中的大忌,不仅会让短期账面浮亏变成实在的资金损失,还容易错过基金后续的上涨。

最近,你慌了吗?

相反,选择相信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忽视市场短期涨跌和损失厌恶心理的干扰,坚持长期持有,结果往往不会让你失望。

最近,你慌了吗?

近期科技股一改前期上涨势头,回调明显。表面上看,是疫情引发了科技股的下跌。但其实,不管有没有疫情,科技股的阶段性下跌大概率都会出现,只是早或晚的问题。

因为短期以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为龙头的科技股,已经出现了“交易拥挤”的现象,不少基本面较差的公司也实现了不该享有的涨幅。

但换个角度来看,目前的下跌可能是好事,可以使好公司的价值更加凸显,同时刺破泡沫。中长期来看,本轮科技周期仍处于爆发前期,市场在经历充分调整后,科技板块依旧有望表现强劲,成为超额收益主要来源

所以,买入了科技基金的小伙伴不要过于惊慌,目前的调整大概率只是暂时的

。另外,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看,由于科技基金一般波动较大,不建议大家配置过高仓位,更推荐以定投或分批买入的方式进行布局,平抑波动。

最近,你慌了吗?

最后我想说,面对疫情、面对大幅波动的市场,恐惧和惊慌都是难免的。但越是在这样煎熬的时刻,我们越要保持头脑冷静,理性决策。

不论是加仓还是减仓、布局还是避险,都要是基于自身的投资需求投资纪律而非对市场的短期判断情绪干扰。因为恐慌之下顺应本能做出的决策,往往会让我们得不偿失。远的不说,春节后开盘首日赎回的那些人,就是最好的案例。

投资路上无人不煎熬,寂静蛰伏,才能静待花开。

与君共勉。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第1期:是谁,“偷走”了我老妈的收益?第2期:对不起,这只基金只让你赚到了6%!第3期:醒醒吧,这样可不是啥好基金第4期:养基太难?多半因为这事没整明白!第5期:好好的基金,我咋一买就跌!第6期:数据告诉你,基金投资到底该不该择时?第7期:都3000点以下了,我还能买基金吗?第8期:多拿无益,同时持有几只基金最合适?第9期:

买基金不赚钱,竟是DNA惹的祸!第10期:基金都涨这么高了,我还能买吗?第11期:基金公司的人都在买些啥基金?

第12期:医药基金现在还能买吗?

第13期:同样是定投,为啥别人的收益比你高?

第14期:百万基民数据大起底,哪些“神操作”才能赚钱?

第15期:那些2800点以下进场的人,后来怎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