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反潜实力如何?

coco148951876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论技术先进性超越美日,与英法同步,论规模不如美国和日本。

我国的反潜力量主要由反潜巡逻机,水面舰艇,舰载直升机,水下潜艇这四部分组成。早期,我国的反潜实力极其弱小,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采用从国外引进和自研两种方法,令我国的反潜实力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从国外引进,主要有海豚直升机,卡-28反潜直升机。

我国于1980年引进了法国的“海豚”直升机,并将其国产化命名为“直9”。而直9C正是在直9的基础上,改进的反潜型号。直9C安装有一部KLC-1搜索雷达,605型声呐,16个声呐浮标。在执行反潜任务时,直9C可以携带两枚鱼-7或者ET-52反潜鱼雷。


卡-28反潜直升机是我国在引进4艘现代级驱逐舰时一并引进的。其其实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号,通过卡-27得性能就可以知道卡-28的性能。卡-27反潜直升机装备有声呐浮标,磁异探测仪,雷达等反潜设备。可以搭载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攻潜武器。所以说,卡-28的性能也大概相似。

由于引进反潜机的技术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说,早期我国的反潜实力并不怎么强大,与隔壁日本相比差距很大。

走上自研的道路,使我国的反潜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一批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的下水服役,以及高新六号反潜巡逻机的列装,直20通用直升机的顺利研发。我国的反潜实力在依托这些装备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056A,054A护卫舰的大批量建造服役;052C,052D,055驱逐舰的下水列装;039B,039C,093B潜艇的亮相,都提升了我国水面,水下的反潜实力。在声呐上,目前我国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拖曳线列阵声呐,已经装备在055,052D驱逐舰,054A,056A护卫舰以及093和039潜艇上。我国的第一代低频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为H/SJG-206型,已经装备在052B/C驱逐舰,054A护卫舰上。该声呐的探测距离为100海里,最大工作深度为1千米,能够同时跟踪5个目标。其性能与美国大量装备的AN/SOR-19A相同。而升级版的H/SJG-311主被动复合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的技术已经与英法同步,超过了美国。其实美国片面追求声呐技术的先进性,导致AN/SOR-20主被动复合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久久不能服役,所以说,美国海军的现役声呐技术,已经被中英法三国超越了。


此外,高新六号反潜巡逻机的顺利服役,也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空中反潜力量的弊端。高新六号反潜巡逻机的航程在5500公里左右,可以搭载100个声呐浮标,提高探测距离和精度。还安装有磁异探测仪,机首下方安装有可以探测360°的雷达。只是高新六号巡逻机的平台为运-9,在航程,滞空时间,航速,载弹量上比不上美国的P-8A巡逻机,不过要比P-3C略胜一筹。但是高新六号巡逻机的数量还是太少,与日本100架P-3C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直-20通用直升机的研发成功,就可以解决我国海军舰载反潜能力弱的问题。无论是直-9C,还是卡-28都无法与世界上先进的反潜直升机相比。可以在直-20的基础上,研发一款舰载直升机,加装先进的搜潜设备,提升舰艇的反潜距离。


可以说,我国的反潜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只需要加快先进反潜装备的服役数量,达到日本的规模也只是时间问题。(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我国的反潜作战力量目前是世界第三名。也许有人要指出日本的反潜机比我们多,但是海事先锋要在这里复述一句军事圈里的名言:没有核潜艇,就不要谈反潜能力。


攻击核潜艇的一大任务就是反潜作战,他在水下的航速可以达到和军舰一样的30节左右,而且可以持续这个航速近乎无限时间。核潜艇的机动范围、机动速度是普通潜艇无法比拟的。纵然,航空反潜乃是新出现的先进反潜手段,而且效能也有充分的保证,但是核潜艇的出现和现代战争的到来让一切重新开始。


核潜艇由于航速很快,而且吨位较大,武器装备比较强大,因此可以伴随大舰队一起巡航使用,因此,核潜艇的出现让拥有核潜艇的一方攻防体系变得立体:攻击时可以一起攻击,反潜时可以水面、水下、空中联合反潜,被敌人的航空反潜兵器攻击时,舰队的水面舰艇可以提供支援和掩护,因此核潜艇成为大国海军攻防作战的转换器。


作为日本而言,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三多的反潜飞机,拥有世界上第三多的反潜军舰,但是却没有装备核潜艇,苍龙级AIP潜艇纵然厉害,但是水下最大航速20节左右也只能持续数个小时,连续潜航时间也只有1周多,因此反潜作战时无法使用,不能搭配其他军舰和飞机共同反潜,因此苍龙级潜艇还是老式潜艇的战法:伏击。


世界上有核潜艇的只有中美俄英法五大国,五大国中拥有30艘以上反潜军舰的只有中美两国,我国有32艘054A和10艘053H3以及2艘052、40艘056、2艘052B、1艘051B可以作为专职的反潜军舰使用,美国则是70艘伯克级都是防空舰,也都是反潜舰,因此世界上目前反潜作战力量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美中,我国排在后面,位居第二位。


海事先锋


我军反潜能力还不能说很强吧,也很难说水平有多高,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面临的反潜需求是一个问题。

中国周边近海实际上都是一种浅海,水深只有几十米,很难超过100米,这就造成我军在反潜作战使用要求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普通的反潜武器,比如:火箭火箭弹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所以我们大量的使用反潜火箭弹这种武器装备,在搜潜设备也曾经相当简单,在这种浅海当中没法使用大潜深的东西,这个与其他国家有不同之处。

我们的关键问题就在于需求太小了,考虑的是近海作战,不是以反潜为主,以制海制空作战为前提,即便今天我军也依然是以制海作战为优先考虑项目,没有把反潜作战事列为重中之重,虽然我们也在加强,论反潜技术与装备与别人比没有什么落伍可言,但是我们的加强水平与别国还有很大差别。

现在需求有了变化,让我们在反潜方面有很多进展也在尽力提高,主要是为远洋反潜作战进行准备,近海基本不用考虑什么了。


浴火


经过几年的飞行测试,中国海军空军获得了第一架投入使用的Y-8Q重型潜艇侦察机。在中国机组人员学会如何充分利用他们新技术的极限后,Y-8Q可能会出现在东亚水域的所有地方,而不是在这对原型上看到的亮黄色底漆上。

中国正在认真努力纠正其在反潜作战航空上的长期不足,引进了涂蓝灰色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颜色的陕西Y-8Q飞机投入使用。此前,作为严格测试和训练方案的一部分,两架Y-8Q原型机已经飞行了几年。直到本月,中国唯一的远程空中ASW能力来自三架水轰-5水上飞机,这三架飞机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 Y-8Q旨在克服中国ASW在战争中削弱中国海军和民用海上活动的缺陷。它的一些技术,至少在表面上,比得上美国的3C猎户座和P-8反潜巡逻机,以及日本的P1。Y-8Q最显著的特点是它7米长的磁异常探测器(MAD)吊杆,当Y-8Q飞过敌人潜艇时,它可以探测敌人潜艇金属外壳的磁信号。



由于MAD的性能与尺寸相关,而且它的7米MAD吊杆可以说是飞机中同类吊杆中最大的,所以该计划将有一个很好的武器来搜寻其他隐形潜艇。 中国反潜Y-8Q Y-8GX6 Y-8Q MAD Y-8Q尾部的MAD吊杆可能是安装在飞机上的最大吊杆。MAD位于吊杆上,以便将Y-8Q本身的电磁干扰降至最低,因为MAD探测到潜伏在波浪下的潜艇金属外壳的任何磁信号。 埃斯科瓦尔通过中国国防论坛 Y-8Q在炸弹舱前还有一个电光炮塔,它有白天、夜晚和红外摄像机来捕捉小型船只、无人驾驶车辆和潜艇(尤其是通气管和潜望镜)的热信号和尾流。驾驶舱正下方是一个大型天线罩,除了探测潜艇潜望镜和尾流,当Y-8Q发现敌方战舰时,它还可以通过卫星链接向中国飞机和战舰提供目标数据。Y-8Q还可以投放100个声纳浮标,以提供海水扩张的实时声纳覆盖。 中国反潜Y-8Q Y-8GX6 Y-8Q包装


这张照片让我们很好地看到了Y-8Q的传感器,包括电光炮塔(炸弹舱前方的白色球体,在尺寸和功能上与死神无人机相似),以及驾驶舱下方的灰色天线罩。 埃斯科瓦尔通过中国国防论坛 中国反潜声纳浮标SQ-5 SQ-5声纳浮标 Y-8Q可以携带至少100个声纳浮标,为罗德岛大小的一块海洋提供覆盖传感器。其他中国ASW平台,如Z-18直升机,也携带这些声纳浮标。 中国军用航空 飞机内部炸弹舱的确切武器容量还没有公开,但是一个估计是Y-8Q可以运载10吨以上。(相比之下,Y-8运输机运载20吨货物。)可能装载的武器包括鱼雷,如鱼7,水雷和反舰导弹。Y-8Q的大尺寸和传感器也可以让它成为像海燕滑翔机这样的水下无人飞行器的指挥中心,当Y-8Q在其他地方飞行时,它可以保护海底的部分区域。

中国海盐UUV滑翔机


海盐UUV是一个水下滑翔机,它可以在海平面以下1500米潜水长达30天。这些70公斤重的无人驾驶飞机(或未来的军事化版本)可以被Y-8Qs部署到敌方潜艇上,在台湾海峡等地区提供一个快速但长期的传感器解决方案,以对抗战时的敌方潜艇。 由于Y-8Q正在水下扩展拒止战略的业务,中国将投资于未来的ASW方法几乎已成定局。在未来,Y-8Q可能会装备更奇特的技术,如激光雷达(利用激光束穿透水来探测物体)、硬杀伤反鱼雷系统、声音信号智能和辐射探测(识别核反应堆辐射),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这些技术。

中国反潜弹道导弹

ASW攻击导弹 这种远程反潜火箭是由中国工业集团保利科技公司提出的一项提案,该提案于2014年9月在南非的一次武器展览上首次亮相。ASW火箭使用重型WS系列火炮火箭向100多公里外被传感器网络探测到的敌方潜艇发射一枚轻型鱼雷(可能是一枚500公斤的鱼-7)。一架Y-8Q可以作为中国无人潜艇和远程反潜火箭的指挥中心,在不危及中国潜艇或军舰的情况下,有效地拒绝敌人潜艇进入大面积水域。 海军认可 Y-8Q将成为中国新兴ASW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5000公里射程、宽传感器和武器射程以及巨大的有效载荷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对其沿海和进入东海和南海的潜艇的安全。


军机处留级生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以及一些媒体不负责的误导,许多人都固执地认为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相当落后,根本无法应对主要假想敌先进潜艇的威胁,甚至个别弹丸小国也都跟风叫嚣自己只需凭借少量外购潜艇,就可以在中国海军面前大发神威云云。这种妄言纯属no zuo no die的典型,根本不值一驳。我们不妨盘点一下中国海军的反潜家当,看看究竟是不是那些自欺欺人的家伙想象中的鱼腩。

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早已今非昔比

一个国家海军的反潜兵力通常可以划分为水面舰艇反潜、潜艇反潜、航空反潜三大板块,这三个部分各有特点、互相依托,并且通过必要的配套软硬件系统构成一个综合性、立体化的联合作战网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前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相当完备、强大的反潜体系,不自量力之徒想捏软柿子的后果必然是一头撞在铁板上。

我军水面舰艇大批量装备主/被动拖曳式低频声呐

第一个板块:水面舰艇。中国海军的主力驱护舰已经率先应用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被动拖曳式低频声呐,对现代高静音潜艇的探测能力有了数量级的提升;另外装备数量也极其可观,其中包括十多艘052C/D型、二十多艘054A型、五十多艘056型,后继舰艇还在大批量建造当中(相比之下日本才刚刚开始少量列装同级别的AN/SQR20型声呐,规模只有个位数)。同时垂直发射的舰载远程反潜导弹也成为标准配置,两者构成了搜潜+攻潜的完美杀伤链条。

垂直发射的鱼8反潜导弹

第二个板块:潜艇。以潜制潜也是克制敌方潜艇的重要手段,由于潜艇特殊的隐蔽性,即便没有直接发动攻击,也足以让敌方潜艇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不确定状态。更何况中国的潜艇还拥有号称“水下宙斯盾”的独门绝技,那就是多线阵舷侧声呐,其他国家少有同类产品列装。该型声呐由若干个独立线阵共同组成,集成了传统的单线阵舷侧声呐(主要用于中小型常规潜艇)、平面阵舷侧声呐(主要用于核潜艇和大型常规潜艇)的优点。

093B核潜艇的多线阵舷侧声呐

尤其是在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提供武器级的制导精度,使得我军潜艇可以悄无声息地向敌方潜艇发动先发制人的静默攻击。目前该型声呐已经广泛列装了039系列常规潜艇和093、094系列核潜艇。再加上足以媲美美国先进重型鱼雷MK48MOD7的鱼10光纤制导热动力鱼雷(采用HAP三组元推进剂、闭环控制无级变速、尾流自导技术),战斗力更是如虎添翼。

直18F大型反潜直升机

第三个板块:航空兵。由于缺乏合适的载机平台,航空反潜一直都是我军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直18F大型反潜直升机和高新6号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批量装备,最后的一块短板也不复存在。直18F的综合性能与欧洲联合研制的EH101大型反潜直升机不相上下,配备了国产最新型的对海搜索雷达和吊放变深阵列声呐,可以在上百公里以外的距离长时间实施反潜作业。高新6号虽然在载机平台上不及国际最新的同类产品(比起美国的P8、日本的P1),但是机载反潜设备丝毫不逞多让,满足我军在岛链范围内的反潜需求不成问题。

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批量装备

更加重要的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在南部、东部等周边重要海域,建设大范围、高性能的海底声呐基阵,收集、监控水下目标的水声信息数据,引导己方反潜兵力快速识别、锁定威胁目标。总而言之,中国海军在反潜平台、探测手段、攻潜武器、战场信息支援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早就已经把“反潜能力弱”的这顶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晨曦谈兵


反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海军最大的短板问题,近年来发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至今与反潜强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反潜体系建设不完备上。

发展现状:该有的全都有了

中国海军字本世纪初以来得到显著发展,尤其在2009年海上阅兵之后,中国海军进入井喷式迅猛发展阶段,以辽宁舰航母、055万吨大驱、901航母奶妈等为代表的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以052C/D防空型驱逐舰、054A多用途护卫舰为核心的远洋水面作战舰艇大批量下饺子,以近海防御作战为主的056/A轻型护卫舰建造数量更是接近60艘,此外071两栖船坞登陆舰、855G电子侦察船等保障舰艇也得到长足发展。总的来说,这十年是中国海军全面发展最迅速的十年,除了以中国开创速度之外,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海军装备体系建设也取得显著成就。

在反潜领域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随着鱼-8火箭助推鱼雷的装备部队,弥补了我国在反潜导弹领域的空白,改善了长期由鱼-7轻型反潜鱼雷和传统反潜火箭深弹组成的攻潜装备体系,拓展了水面舰艇的反潜作战距离;目前海军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以国产直-9C和引进俄制卡-28构成,是我国各型水面舰艇航空反潜的核心装备,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则搭载了国产大型直-18反潜直升机;随着052C/D、054A以及056A新型水面舰艇服役,我国海军搜潜能力由原来单一的舰首主/被动舰壳声呐转变为舰首中高频舰首声呐和舰尾拖曳式声呐复合工作模式,有效提升水面舰艇深水区域水下目标探测能力。

目前,海军反潜作战初步形成了远中近打击手段衔接,空舰一体、海陆一体的立体搜/攻潜反潜作战体系,搜潜能力更加多样化、作业范围也更广;攻潜作战手段选择较多,射程衔接,作战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短板问题:航空反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

我国海军航空反潜主要由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组成,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岸基反潜巡逻机主要以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为主,高新-6号于2013年首次披露,是我国基于运-9运输机平台研发的一款海上反潜巡逻机,总体性能与美国P-3C大致相仿,装备了可360度环视海面的搜索雷达和探测水下潜艇的磁异侦测仪,集搜潜/攻潜作战能力于一身,可携带将近100枚声呐浮标,主要用于接替老旧的运-8海上巡逻机;高新-6号总体技战术指标较为先进,但在作战航程以及作战覆盖面积上略逊色美国P-3C,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装备性能更优异的P-8A用以取代P-3C,日本也计划用国产P-1大型反潜巡逻机取代现役的美制P-3C,我国高新六号从一开始就慢了美国将近一代水平差距。此外,高新-6号装备数量较少,与邻国日本接近100架的数量相差将近十倍。

我国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以国产轻型直-9C和俄制卡-28中型反潜直升机组成,直-9C虽然部分技战术指标较为先进,但其与生俱来的机体载重小、航程短的缺陷,导致难以搭载太多的设备,极大限制了整体作战效能;卡-28采用共轴对转双旋翼设计,机体紧凑、外形尺寸短小、抗风能力也比传统直升机出色,相较直-9C其载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综合作战性能突出,但由于独特共轴对转双旋翼设计,结构复杂,后勤维修保养麻烦,同时其机体高度过高,极大限制使用范围,只能装备部分导弹驱逐舰,难以大批量列装。无论作战能力还是可适用性,直-9C和卡-28都很难与美国10吨级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相比,这也是为什么海军近年来对直-20充满期待的主要原因。

总结

我国反潜作战体系初步形成搜潜深浅水域结合、攻潜打击手段衔接、海陆一体的立体反潜体系,装备体系建设基本完善,短板领域得到补齐,从发展角度来看,取得显著成绩,但从实战需求角度来看,各领域还有待发展,尤其是航空反潜领域,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需要重点发展。


鹰鸽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陆军。特别不重视海军。因为抗日战争以陆战为主。国共内战全是陆战。


20世纪八十年代时,中国海军的战斗力,不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十分之一。 中国海军力量薄弱。在海军的三块:反舰、防空、反潜中。最最薄弱的是反潜。 在五常及日德等大国中,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最差。日本的反潜能力最强。日本海上自卫队号称美国太平洋舰队反潜大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奋起直追。2018年,中国海军综合实力反超日本海军。反潜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配备的新型声呐、095新型核潜艇的服役。大大增强了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


反潜是世界性难题。即使日本各种反潜力量联合。也很难搜索到一艘并不先进的宋级潜艇。反潜的最外围是反潜巡逻机。中距离是舰载直升机。然后才是潜艇和反潜护卫舰的声呐。

今天中国海军的综合实力超越了日本。但反潜能力还逊色日本。 我们一定会后来者居上,赶超日本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海战之前的和平时期。必须收集对方的潜艇声纹,录入数据库。战时一旦测听到潜艇噪音。立即与数据库对比。如果是敌方潜艇,就立即消灭。假如和平时期没有收集到敌人潜艇声纹。战时发现潜艇就击毁。很可能击毁盟友或他过的潜艇。 这就是美国经常抵近侦查的原因。


杨朱学派


我们国反潜部队实力雄厚 ,战绩卓著。因为吧 ,我们国的潜艇部队是继火箭部队之后的我们国的又一个镇国之宝。由于第二岛链封锁严重和水面舰艇不A,所以,我们国的潜艇部队异军突起,着力特别厚重基本上就是不计成本优先发展重点突破一路领先遥不可及。我们国的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技术潜对地潜对空潜对舰潜对潜,水下通讯技术,水下雷达声纳技术都居世界前列。领先外国五十年左右。我们国的潜艇部队是我们国保家卫国对敌二次打击的镇国之宝。既然我们国潜艇部队实力最强,反潜部队有的可矢,目标明确,所以 反潜部队数一不二。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齐全,武器种类高中低齐备,攻有矛,守有盾。不惧外敌。





喜果W1


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形成远中近、空中水面水下的反潜作战体系,算是已经补缺了反潜这个大短板。只是在反潜武器的数量上还需增加,进一步提升反潜实力。下图为正在投掷反潜鱼雷的直-9

反潜一直是世界各国海上作战的一个大难题,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海军一直是靠400多吨的037反潜护卫艇和老式常规潜艇进行近海水下防御,反潜武器也局限在反潜火箭和鱼雷。然而这种反潜力量十分薄弱,不仅对潜探测方面存在大量缺口,而且攻击手段也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反潜体系一直是一个很大的短板,而且中国也一直在尽力补上这个缺口,只是开始实力有限。这一目标直到2000年代才开始逐步实现,并且在现在已经实现了立体化反潜体系。下图为改进型056和改进型054A,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舰艉增加了拖曳声呐,提高了对潜探测能力。而且这两型导弹护卫舰上都装备有反潜导弹,可以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也可以使用YJ-8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发射,也都可以起降反潜直升机。054A的数量为30艘,而056型服役和下水的已经达到58艘,他们将承担起近海反潜,特别是056要作为近海反潜网络的节点

还有052D改型驱逐舰,这是未来航空母舰编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052D的最大区别就是将飞行甲板延长了大概4米,这样就可以对中型反潜直升机进行操作。而目前我们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直9、卡27这类中轻型反潜直升机,无论在载荷还是续航上看都不如中型机。

039型常规潜艇,他是中国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由于中国近海海域水深较浅且岛礁众多,所以这种3000吨左右中小吨位的常规潜艇依然是我们重要的反潜平台。而5000吨以上的大型的核动力攻击潜艇未来也是要配合航空母舰战斗群深入大洋。而潜艇对潜艇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出现,利用自身的隐蔽性达成对敌方潜艇的突然袭击,配合水面反潜舰只摧毁对方潜艇。

直-18中型反潜直升机,这就是配合上面我们提到的052D改型驱逐舰,他比直-9的吨位要大,载荷方面更强,搭载更多的对潜探测设备和声呐浮标,综合反潜能力比直-9要强很多。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直-20多通途直升机,可能也会发展出海军反潜型。

“高新”反潜机是以运-9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发展的大型固定翼反潜机,携带磁异常探测器、雷达、声呐浮标等对潜探测设备,甚至可以发现通气管状态的潜艇。而反潜机本身也可以携带大量的反潜武器,比如反潜鱼雷和导弹,这样以400节以上速度的大型固定翼反潜机可以多架编队快速赶往战区实施反潜作业,对面积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实施长时间监控,而潜艇因为极少装备防空导弹而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

所以中国目前已经逐步开始行程立体化反潜网络,反潜能力比以前提升了很多。当然了,中国目前其实还是在反潜平台方面有所短缺,远洋反潜方面平台还是十分有限,一方面是大型驱逐舰数量还不足,另一方面是反潜机数量不够。高新反潜机本身就是基于运-9平台,而运-9产量有限,又要改装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等,反潜机分配的额度有限,未来还需要时间去弥补这个反潜平台数量不足的情况。


雏菊西瓜Peterpan


黑鱼由于在水下潜航,神出鬼没地隐蔽接敌,突然出其不意地发起鱼雷或飞航式导弹攻击,随即逃之夭夭,可谓来去自由。

即便日美这般反潜能力最为强悍的海军,在多次举行舰队级别的反潜作战演练中,也老是被黑鱼突破层层反潜网,突然在从海底一跃而起,将一堆水面反潜舰艇惊得目瞪口呆,倘若是在战时,那些水面舰艇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目前,所谓的反潜包括航空反潜、水面舰艇反潜和潜艇反潜三大类,就历史上来看,纳粹德国在大西洋上发动U型潜艇的狼群战术,最终之所以失败,源自美国海军加入了大西洋护航,最关键的是美军工研发成功了航空反潜鱼雷,导致德国海军U型潜艇损失惨重,无限潜艇战没法继续坚持下去了。

航空反潜:已经成为反潜作战的中坚力量,现只有美俄英法中等联合国五常拥有研发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能力,随着我军高新6号固定翼反潜机的正式服役,在航空反潜作战领域,我军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高新6号是在运-9机体基础上改进而来,具备了后发优势,其监控范围可覆盖至第2岛链,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以前只见他国的P-3C反潜巡逻机在东海、南海飞来飞去,现在,高新6号事实上已经常穿越宫古海峡到西太平洋去溜湾了。

我新型反潜巡逻机机鼻装备一个腮形整流罩,内置可360度环视海面的搜索雷达,能有效探测海面上的浮标以及潜艇的潜望镜和通气管等,能携带声呐浮标、反潜鱼雷、航空深弹等反潜作战武器,比直升机反潜效能提升无数倍。

水面舰艇反潜:21世纪前,我海军仅装备051型驱逐舰和053H型护卫舰,以及数量极少的051B型和052型驱逐舰,其中,051型和053H除了少数几艘拥有直升机机库和反潜直升机以外,都没有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直升机,反潜作战探测手段非常落后,仅靠射程有限无制导的火箭式反潜深弹挑起了反潜的大梁,因此,那时我海军反潜作战可谓聊胜于无。

进入21世纪,随着2艘054型以及30艘054A型护卫舰的服役,包括将近60艘的056和056A型护卫舰的服役、下水和海试,我海军水面作战舰艇的反潜作战能力突飞猛进,新型数字化反潜探测设备的装备、新型反潜鱼雷和反潜导弹的成军,10吨级的直-20反潜直升机即将服役,我海军反潜探测手段和反潜作战能力,终于可以挤身世界一流海军行列了。

现在,056和056A型护卫舰将负责近沿海反潜作战,保卫军港和常核潜艇基地的安全,战时扫清水下航道,掩护核潜艇前出大洋预设发射阵位。

054型以及054A型护卫舰,装备有中频舰首主被动声呐,以及被动拖曳式线列阵声呐,作为反潜作战的领头羊,具备了中远海的反潜作战能力,能给予中远海执行战备任务的舰队以有力的反潜支援,052/B/C/D等型驱逐舰,除了强大的防空和对海作战能力以外,同样也具备强劲的反潜作战能力。

随着实现新时期战略转型的055型万吨大驱服役,我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将更上一层楼,有不输于日美等反潜能力较强海军的发展趋势。

潜艇反潜:自进入21世纪,随着033潜艇的退役,035改型潜艇也将彻底淘汰,海军装备了许多性能优异的新型039、041型常规潜艇,包括引进俄罗斯的6艘大吨位常规潜艇,海军潜艇反潜能力大幅度提高。

现在,海军装备的都是不依赖空气推进的AIP潜艇,航程远、水下滞留时间长,除了鱼雷、水雷以外,都具备发射潜射反舰导弹的能力,战斗力较以往的常规潜艇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随着我海军为数不少的新型核动力潜艇的服役,充实了水下的力量,出于保密等原因考量,有关我海军核潜艇的水下反潜作战就不再展开了。

尽管近年来我军反潜作战力量体系建设成果显著,但对于水下噪音越来越小的核潜艇的威胁,反潜力量建设丝毫不能放松,对我海军威胁最大的除了航空反舰以外,就是水下潜艇的威胁,因此,反潜力量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远远没有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