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那些事:书法临习、手勤、脑勤、习惯记笔记、善于总结

人们常常以为练习书法是个熟练工种,不断练习临帖,“天道就会酬勤”。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大错特错。

书法爱好者的成功是基于手勤和脑勤,开始入门手勤在先,十年后脑勤一定会占据主导地位。

清醒的中枢领导,首先要安排每日手的临习修行,细致到临什么贴“补什么缺”。其次,督促眼睛在日常临习当中的细致观察缜密发现工作的落实。第三,要将发现的问题情况及时记录,并准确描述解决问题的成功运笔过程。标注指和腕具体的用力感受。第四,及时自书练习将感受到的新笔法运用到其它字中,努力实现新技巧的“运笔流畅”“得心应手”。

书法的进步表现于丝毫间的顿悟,这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质变得成功。正所谓“笔软则奇怪生焉”。

用笔人每日拎毫运行挥洒的不止是墨汁,还有汗水与才华。感悟的就是那“丝毫间”“刹那”的涌动触及到心灵的回想。

文人墨客那些事:书法临习、手勤、脑勤、习惯记笔记、善于总结

上图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的“欣”字。

仔细观察,“斤旁掠笔”结笔处清晰规整的“趯”笔。从墨迹可判断,掠笔势尽后,由笔尖向后按、顿之后“趯出”。

这样的一连串动作,由提笔至笔尖到按下顿,再到趯出笔锋,完全发生在数毫之间,需要极强的控笔能力来调整转换这些微妙精致的动作变换,创造出其不意的美感。

由发现到纯熟不是同一刻的并行。发现需要能力到达方能发现,纯熟需要手、腕、肩的提、按控制愈加精细得心应手。

这一连串动作的娴熟,标志着临写认识能力及书写能力的巨大提高。喜悦油然而生,仿佛看到了更加精致美好的未来。

文人墨客那些事:书法临习、手勤、脑勤、习惯记笔记、善于总结

上图为王羲之《兰亭集序》“亦由今之视昔”中的“由”。咋一看,高高耸立的竖笔起笔平平无奇,搭笔向下就好喽,其实不然,粗心马虎的认识会让自己千百遍的临习禁锢于零进步的尴尬窘态。参透王羲之运笔“欲下先上”的那一刻,毫米间的成功喜悦才会转变为动能,驱动着书法的理想执着驰骋,永不懈怠。

笔尖向左自然搭笔出锋,驻笔蓄势之后,左旋向下,便会出现“由”字竖笔的起笔墨迹。

顿悟后的自书练习很重要,可以帮你把领悟到的那一点“秘诀”迅速的表达巩固打造为拥有的技能。

本来书法欣赏之于爱书人,不过是看你用笔的精湛异彩。

文人墨客那些事:书法临习、手勤、脑勤、习惯记笔记、善于总结


文人墨客那些事:书法临习、手勤、脑勤、习惯记笔记、善于总结


天气热了,喝完椰子,在椰壳上写了个“子”字,意犹未尽的横笔冥想来自于“由”字竖法。

将每天临习、创作发生的变化、感悟及时记录下来,思考、总结,有助于运笔流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