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信用卡透支,网贷疯狂,影响很多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

V桃子关影视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组数据,90后的平均负责是10+万元,不去研究这个数据的真与假,暂且相信吧。这些负债当中也有很多是信用卡的透支,特别是在前几年流行起来的网贷、校园贷等。

我有一个朋友,他妻平时只是在家里带孩子,我朋友一个月收入大概也有3万左右吧,是做外贸行业的,平时家里所有开支都是他支付,这样一个小家庭也算是过得不错的了。

但是他老婆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跟人家借钱,借钱主要也是用来消费。但这个我朋友是不知道的,直到身边的朋友都借了个遍,感觉尝到甜头一样,因为朋友的钱不用急着找她还啊,有些朋友几千几千的借,借了几次就上万上万的借。

后来朋友圈子中都不愿意借钱给她了,她先生依然是不知道的,因为她借钱的一句重要交代就是不要告诉我老公啊!

接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了网贷,后来直到所有朋友手机上都收到人家的催债信息,大家才说出来,她先生即是我朋友才知道。网贷平台据说是这样操作的,这个平台还不起了,他会介绍你到另一个平台借更多的钱或者更高的息去还这个平台,就这样东墙补西墙,利息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平台还不是一次就能还得完的。

就这样,直到东窗事发了,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还欠了多少钱,我朋友知道后就帮他老婆还债,还了30万之后,还有平台在催债。

没办法再还了,于是就选择了报警!后来她自己也更换了电话号码,也换了住的地方,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信用卡也好,网贷也好,实在没太大的坎要拿钱来换人命之类的事情,真不要去碰。特别是网贷,借得容易,还就麻烦。还不如节流开源,稳打稳扎,过着平淡而又知足的生活就好了。

珍惜生命,迟早要还的!


蓝助教


这个话题我来回答一下,我也是资深的网贷青年,最多的时候网贷有二十七几多万,各个平台基本申请遍了,信用卡三四张也透支到底了,那种整天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真的太难熬了,好在去年年底前已经基本还清,现在虽然没钱,但心理无比的轻松。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了提前消费观念,再加上平时攀比心理强,慢慢的就深陷网贷泥潭中,当真正意识到问题严重的时候再想上岸就很难了。奉劝各位,理性消费,远离网贷。


唐唐唐百虎


  信用卡欠18万块钱,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欠款几十万比你多的大有人在。

但是出现18万块钱的逾期,这个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这个已经达到了法律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量刑标准,如果你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被银行起诉到法院,然后最终被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所以你目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还款计划。
第一、不管有没有钱,每个月或多或少都要还一点进去。
法院在判定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就是,是否是恶意透支。信用卡恶意透支指的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然不归还的行为。
也就是说信用卡恶意透支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就是持卡人从主观上有不想还钱的意思。但是如果大家在信用卡逾期之后每个月都还一点钱进去,这表明你从主观上没有恶意逾期的意思,而是在尽自己的能力还款,所以不会被判定为信用卡恶意透支。
第二、千万不要刻意躲避银行的催收。
逾期之后银行的电话,短信,包括上门催收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下很多持卡人都觉得银行催收太烦人,所以干脆不接听银行的电话,甚至更换手机号码或者更换住址,让银行联系不上。如果有这些行为举动,那就会给银行落下把柄,到时银行在向法院起诉的时候就有可能认为你在刻意躲避银行催收,这种就有恶意透支的嫌疑。
所以尽管银行催收有点烦人,但你不要刻意躲避银行的催收,该接的电话还是要接,该配合银行的工作还是要配合,不要采用更换手机号码更换住址等方式躲避银行的催收。
第三、跟银行协商看一下能不能分期还款。
正常情况下,你出现逾期而且额度比较大的情况,银行一般是不同意进行分期还款的。其实这种经历很多网友都遇到过,你没有出现逾期之前跟银行要求分期银行是很乐意的,但是你出现逾期之后再要求银行进行分期,银行一般是不会同意的。
当然,如果你出现逾期的时间不久,那可以尝试跟银行沟通一下,看能不能分期还款。如果银行同意分期还款,18万按照24个月还款,每个月大概要还9600块钱左右,如果你每个月的收入超过1万块钱,这个还是可以承受的。
第四、跟亲戚朋友借钱还款。
如果你一个月的收入很低,那短期之内想要还18万块钱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还不上,信用卡逾期后你会面临罚息及违约金,光罚息以及违约金每个月就有3600块钱左右,而且罚息是利滚利,逾期的时间越长罚息会越多,到最后光罚息都够你吃一壶。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能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到钱,首先考虑跟亲戚朋友借钱把这个18万先还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碍于情面,一定要拉下脸皮去跟别人借钱,毕竟跟亲戚朋友借钱没有利息,也不会面临罚息,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你的还款压力。
第五、如果你有相关的资产可以拍卖,那赶紧卖掉还信卡。
如果你没法跟亲戚朋友借到钱,银行也不同意给你分期还款,那只能由你自己来还。但是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你信用卡出现逾期之后会面临罚息以及违约金,逾期时间越久对你来说越不利。
所以如果你目前有相关的财产可以卖,比如房产车产等等,那我建议你直接把这些资产卖掉用于还信用卡,毕竟现在你不卖,等以后银行把你起诉到法院后还是有可能把你的资产卖掉,这样你还不如自己卖掉可以获得一个好价格。
第六、最差的结果是等银行把你起诉到法院,然后做停息挂账处理。
如果你自己借不到钱,也没有相关的资产可以拍卖,而且自己收入也很低,想要还18万块难度是非常大的,这时候如果银行不同意做分期还款,那你压力会更大。
当然,只要你按照我们上面的前两步操作,你肯定不会涉嫌恶意透支被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如果你实在没能力还信用卡,那逾期超过6个月以上银行一般会把你起诉到法院,如果法院认定你没有任何财产可以执行,那最终还是会作出调解,调解的结果往往是停息挂账,也就是银行停止收取利息,然后把你之前所欠下的账单分期还款,停息挂账最长可以分期5年,这样可以减轻你每个月的还款负担。

众神传说


年轻人办理信用卡透支,网贷的申请很常见,但在目前发现很多年轻人不管是信用卡还是网贷都在遭遇逾期现象,而且逾期也不看不出他着急的样子。

不管是信用卡还是网贷逾期了,对我们个人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比如信用卡逾期,信用额度降低封卡之外还会影响今后信贷的申请,也会上征信报告的,严重长时间逾期不还银行会法院起诉持卡人,法院起诉仍不还款,会被列为“被执行失信人”的,到时出行,高消费等都会受到限制。

再者就是网贷逾期,有些网贷是上征信的有些是不会上征信的,上了征信也会跟信用卡的性质差不多,不上征信就可以不用还?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还是想想就好,随着百行征信的越是完善,借了不上征信的网贷,大数据都会共享,如果一直没还款,那么就会一直保留,同时当下不上征信的网贷,当下催收都会给网贷贷款人致命的打击。

年轻人在青年阶段要做的是,累积知识和能力的阶段,并不是大肆消费过度透支的阶段。

现在的年轻人相反,就是喜欢超前消费,没钱就申请信用卡,网贷,都要借款来消费,这也是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的年轻人在盲目透支消费后,不管借款年化率,还款的时间,甚至都根本不懂一些金融知识就是随意借贷,借款利息一窍不通,只是先借了再说。

到了还款时间,因为透支的窟窿太大,只能去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都最后负债累累的,而最后被催收还款不起,就宣称借款的高利贷,没人性,恶意催收。

虽然说很多不合规的平台在催收方面做得非常的没有人性,利息高不用说,没有什么可谈,只要你还钱,不还钱就让借款人脸面无存,爆通讯录等其它手段要求借款人进行还款。

有句话叫做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初借款的时候是否垫高枕头考虑自己是否能偿还,这点是我们很多年轻人需要注意的。

超额超前消费对年轻人,本身而言更多的就是利大于弊,弊端占据了主要部分,即使超前消费也要想办法把欠款努力还上,也要控制自己不要盲目透支超额消费,而不是让它出现逾期的情况。

信用卡网贷的逾期一般是由这三个原因造成

1,观念的转变,在以前传统的观念是先储蓄再消费,而如今是先消费后还款。

2,经济不好,个人收入不高又想着过有钱人的生活(如购买奢侈高档品牌手机,家电等),先消费后却没有足够的收入偿还欠款。

3,信用观念淡薄,以为透支了的钱以为靠自己本事借的,像父母给孩子的钱那样,尽管花,却不知没了信用,对自己以后的影响是怎样的。

缺乏自控力的年轻人,喜欢追逐潮流,喜欢攀比,这是年轻人逾期比列最为严重的原因,有人说信用卡和网贷害了很多人。

这话似乎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也正因为信用卡网贷有一定的市场,放款机构无底线的放贷,也导致很多年轻人钻进了圈套。

小编认为应该加强对放贷机构的管控及信用制度的建设,让年轻人远离引诱,另一方面也要让逾期的人感受失信后果,双管齐下遏制年轻人网贷信用卡逾期增加趋势。


孙远远


网贷信用卡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疯狂套自己的信用。我所知道的,现在的年轻人没钱套信用卡办网贷。太多太多了还不上因为18年19年上半年我就是做个人贷款。很多年轻人因为还不上信用卡而选择网贷。网贷也是最后一条路能拿到钱的。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还不上,很多年轻人都变成了黑户。也影响了信用。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一线城市最少最少有55%靠信用卡活着。很多年轻人因为还不上钱破罐子破摔,就不还了。现在有一种业务叫做银行坏账我只是听说,没有给人办过,就是银行的坏账全部放在借钱人身上,给当事人几十万不用还的,到时间,银行直接起诉,可以做一辈子牢。奉劝最好不要碰信用卡。一旦花上瘾了,就停不了手了, 19年的上半年我总接到催债人的电话。问我还有没有这个人的联系方式啊,他现在在哪呀? 千万不要碰网贷信用卡。没有钱不花



大爱大中国


首先关于什么是网贷?相信还有很多人对它并不真正了解。简单一点说就是有身份证,支付宝,芝麻信用分,淘宝,京东,实名制手机号就可以在网上贷款的APP,现在活跃的网贷APP预计保守100家以上。这么多网贷平台就好比一个人去面试工作一样,只要你具备基本要求,总会有几家公司收你的,条件好的,40,50家公司可以同时要你。

本人开贴不需要任何人同情,在天涯,贴吧上经常看到有人因为欠着网贷过的如何如何,且不说值不值同情,值不值得帮助。本人只想把自己和身边几个朋友的真实经历告诉大家,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去接触网贷,如果你是家有儿女,年满18周岁以上,记住我的话,好好的检查一下,相信我说的没有错,如果发现身边亲友接触网贷的要及时制止。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在网上贷款的太多太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隐瞒)。网贷全面逾期爆发的今年更加明显,这两年被网贷催收逼的自杀的年轻人(昨天我一个多年的朋友站在河边给我打电话要轻生,我劝了一个小时,他的情况后面会讲到),大学生并不鲜见。这些人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利息服务费,大多选择拆东墙补西墙(循环申请其他网贷还上一家网贷),最终无力偿还致使全面爆发逾期。然而这些人当中有些选择向家里坦白(父母贷)息事宁人,有些人选择跑路(本人和两个朋友一起跑路已经2个月),更有甚者选择犯罪,自杀。。。

看本人的帖子的朋友,还请慢慢的看完再评论,本人在帖子讲到的人物和事情百分百真实,都是自己和现实的朋友经历过来的。看到过贴吧里面有人指名和哪家网贷公司发生纠纷的帖子,网贷公司居然能够联系到发帖人并且要求发帖人删除,不删贴就启用水军进行洗白,然后电话短信威胁,恐吓,辱骂。本人既然选择在天涯发贴,就会做到毫不保留,遇到的,知道的都会向大家讲清楚,明白。给大家一个警告:千万不要接触网贷,重要的事情无需说三遍,记住就好。

首先,会申请网贷的人群中基本分3种,1:爱赌,嫖,毒,好吃懒做的。2:习惯透支消费,并且不考虑后果的人,总以为自己有能力还。3:家庭条件不好或因一时困难的。以上人群是最有可能深陷网贷,天天都是还款日,基本工资除去生活费,还不够偿还利息。更有甚者,基本靠撸网贷来维持生活,维持利息。 千万不要接触网贷,同时也要警告,提醒身边的亲友(有一个人因为网贷爆发的,严重连累整个家庭)。


清晨阳光下的你


存在即为合理,很多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信用卡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个人感觉信用卡对于存款不多且未来预期有很多不确定性支出的人来讲,是有利的。

当然,对于没有正确消费观、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讲是有害的,但害并不在信用卡本身。

有利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它可以帮助你应急。

这个月你因为某些事耽误了工作,扣了全勤、实发工资不多、恰好又生了一场病,手里没钱了。信用卡帮你度过到下个月,工资发了按时填进去还没有利息。

2.信用卡的正常使用可以提高你这个人的综合评分。

如果一个很本分的年轻人,没用过花呗、贷款、信用卡,也就是所谓的“白户”,那么很多贷款产品都是不对其开放的。

3.和银行的关系会更近。

普通年轻人免不了会和银行发生某些关系,那么你正常使用某家银行的信用卡将会增加你在这家银行或者其他银行那里的优质度。

至于害处就不言而喻了,无节制的套取现金,造成资金压力,同时很有可能影响个人征信报告!



用户3632404742279576


我就是典型的透支用户 ,网贷也是这样,伤不起的,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都倒了,面对这么多钱然后想死的心都有,上有年迈的母亲还有上一年的女儿,除了挺着赚钱打工还能有什么办法,也想轻生啊,可是女儿是我好不容易生下来的我难道就这样死了吗?为了孩子都得活着,活的难堪就难堪吧,好死不如赖活着。会好起来的。要有正能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帮忙还被骗了。所以大家要有规划的记账分清楚收入和支出,减少买东西的欲望除非是必需品。



易善易忍


信用卡很多人都在用,确实也很方便,在需要用钱的时候不用去给别人借,不用去求别人和欠谁的人情,但是得分什么人,怎么用,用来做什么!一旦不会用,用透支了,那会很烦恼的,信用卡透支就相当于你提前透支了你的一段人生,在这段人生里,你就不是你自己,而是别人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偿还,将身不由己!而网贷就更不能碰,一旦碰了,就相当于掉进了泥潭里,很长时间拔不出来,甚至可能因此倾家荡产!所以小小建议,奉劝所有年轻人们都勤快点,都自力更生的,不要去碰这些!钱嘛,找多用多,少找就少用点,不欠账的日子,哪怕困难点,你都觉得是幸福的!信用卡透支,逾期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影响你的出行,子女上学,个人创业。网贷利息高,借款容易还款难,各种暴力催收,恐吓骚扰,所以,年轻人们在做出要弄这些时好好想想吧!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就是最好的,当然,如果用了,就这个月用,下个月还,不逾期,不透支,保持个人良好征信和习惯。




农根文化


现在的年轻人在整个消费环境的熏陶下,超前消费意识前所未有。哪怕负债也要先花钱满足自己某些享受的欲望。这在六七十年代的人看来有些不可理解。

年轻人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消费习惯呢?

这次疫情意外地、残酷地给人们正常的生活轨迹画上了休止符。有多少年轻人因此这两个月被还款逼得成天惴惴不安?有多少人手头紧得连饭都没法好好吃一口?一定会有人因此改变超前消费的习惯。相信我,这批人未来会感谢这次灾难带给他们的反思和改变,他们的人生因此而不同。

我的工作经历让我接触到很多个人消费贷款的群体。随着金融科技技术的进步,很多自带流量的平台,借助金融科技搭建了个人贷款通道,利用平台筛选合格借款人,推荐给资金方去放贷。P2P仅仅是其中一种模式,已经因为风险频发而被国家严格管理,眼见着不太容易从这个渠道借到钱了。但金融市场正规军已经出手,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进来,实施普惠金融贷款。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类贷款时非常不可思议,为什么要用40%多甚至更高的年化费率来借2、3万元?有什么事情这么急迫,等不及自己攒到钱才去干?这是早些年了,现在对费率限制多了些,但年化36%仍屡见不鲜。如果这笔钱是用在生意上去度过一个没钱就过不去的难关,这笔钱价值很大,可能更高的也要借。可是如果仅仅是用于提前些日子享受一个名包,可以出去玩一次的机会,那就太不值了。

年轻人可能没有想清楚相应的后果。

咱们来分几种情况分析:

1、收入还不错,但消费水平更高。“看见圈子里的人都用高档货,我不能比不过他们。”这种人呢,纯粹是被享受主义洗脑了。估计没有想过,这种消费习惯下,存下钱来是奢望,有点钱都花了,不够还要去借。未来买房子、医疗、养老的钱从何而来?“因为我年轻,所以我以后可以再挣!”要知道,这种消费习惯不改,挣得越多的时候,只会接着消费升级,越花越多,存不下钱的结果不会有太大改变。

2、收入不高,但希望过高收入下的生活。这种人,和第一种情况比较类似。最大的区别就是,还不上贷款的可能性更大。一旦稍微手松一点,还款金额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被催催催还是最小的影响(当然暴力催收、恶意催收带给人身心摧残的除外),最大的影响是,现在的贷款,除非是借个人的高利贷,否则有放贷资格的只有金融持牌机构,例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这些公司都可以直接对逾期客户上征信数据。也就是说,未来买房买车、坐高铁坐飞机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值当啊!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个人信用数据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容易收集,每个人都要有意识保护自己的信用。

3、低收入,入不敷出,只能借款度日。要知道,借款是有利息的,个人消费的利率不低。如果入不敷出的话,还要承担利息则压力更大。借钱度日如同饮鸩止渴。如果没有足够的钱,就只能想方设法压缩生活支出,这个时候没有资格去谈享受生活,只考虑满足最低生活所需。能想办法攒点钱就攒点钱,因为未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要因为现在一时舒服而忽略了长远的考虑。

我不是说因此不可以借钱。信用卡有免息期。如果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充分利用50天的免息期很好啊。按照4%利率计算,5万元存50天利息273元,这笔钱看着不大,却是银行白给的。再说也架不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啊。这时候可以先刷信用卡,把钱存理财里。

金融杠杆是一个好工具,但要会用。企业负债经营要控制好资产负债率,个人和家庭负债生活要考虑好还款能力,只为必需品负债,例如买房自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