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紧跟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从英国开始向西欧,然后向北美蔓延。日本也是在这一时期,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的使用

1、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背景

政治上的保障

在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全球泛起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或者改革。例如1861年的俄国进行了改革,在那个时期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德国和意大利统一,日本进行着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获得了统治权,政治权力的掌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的支持

第一次的技术革命,使得资本主义获得了大量的利益,物质丰富,资金充足。经济的基础条件对新的技术革新提供了物质和资金的帮助。

市场需求的扩大

当时资本主义的市场已经形成,各种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供不应求,蒸汽机的动力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交通、机械设备的效率要求。需要更高效率的动力。

科学理论的发展

电磁学理论物理获得巨大突破,比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方向,可以寻求电力的应用。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法拉第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点的。在法拉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德国科学家西门子根据这一理论,造出了第一台发电机。而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等电气产品的发明纷纷问世。电力作为代替蒸汽动力的新能源,在当时很快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时期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科技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更新,技术的革新推动着生产力发展,科技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2)这一次的科技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规模大、范围广、速度快;

(3)一些落后的国家,借鉴前面发展起来的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把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一起进行,充分利用了先进国家的成果,从而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比如日本。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西门子

3、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科技革命

进入电气时代

(1)全球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开始进行垄断和建立垄断组织,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

(2)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逐步占主导地位;

(3)全球的工业布局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

(4)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的市场形成;

(5)能源结构多样化,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煤、电力、石油各种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6)经济基础酝酿了政治变化,资本主义开始形成他们有体系的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思潮在一些国家蔓延,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国家开始发展;

(7)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变化,加紧了对外扩张和侵略,资本主义强国开始瓜分世界,实行殖民,把原来的商品输出改为资本输出。

(8)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的侵略刺激了东方民族资本的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