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沉迷朋友圈的奢侈品代购吗?“资深卖家”变“买家” 也被坑!


还在沉迷朋友圈的奢侈品代购吗?“资深卖家”变“买家” 也被坑!

相信很多女孩子的朋友圈里多多少少都有几个从事“海外代购”的“好友”,这些“好友”“刷屏”的时候,你是否有心动过?如果你有一丝丝心动了,要小心了!就算是“资深”从事海外代购的人也被“坑”了。

日前,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叶女士通过微信找人代购包包、衣服等,付了款,等了两年,都没有等到自己海外代购的商品。

【案情回顾】

原告叶女士从事代购多年,被告刘某是她的客户,后来刘某也开始通过微信做起了代购的生意。

看到刘某朋友圈发的品类丰富的奢侈品鞋、包、衣服的图片,叶女士心动了。

“这个包多少钱?”叶女士通过微信发送图片给刘某问是否有货,刘某在有货的情况下告知叶女士金额,双方再协商价格。

就在这种“带图问货”,非常干脆利落的交易模式下,2018年4月起,叶女士通过微信向刘某陆续购买了Stuartweitzman女鞋、豹纹裙子、goyard手袋、maxweekend羽绒服、celine女士笑脸包、maxmara大衣,支付定金。

让叶女士觉得气愤的是,上述代购的东西都没有收到,有几次刘某发货后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申请变更了收货地址。

叶女士多次找刘某催促发货无果。同年12月14日,刘某不再回复叶女士的任何信息。

2019年7月,叶女士将刘某起诉至鹿城区人民法院,要求刘某双倍返还定金、返还货款及赔偿利息损失合计3.53万元。刘某未出庭应诉,经查,其微信账户异常已经被冻结。

【法院认定】

鹿城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告叶女士已按约支付定金或货款,但被告刘某并未依约交付商品。针对有定金的商品,原告叶女士要求被告刘某双倍返还定金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但定金超过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不予双倍返还。结合涉案商品的价格及付款情况,法院判决被告刘某双方返还原告叶女士定金、货款等合计约3.29万元。

【法官提醒】

法官提醒,微信代购有风险,好友发布广告可能信息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好友转发他人的广告,如果无法保证产品来源,不要购买。由于微信私人代购的监管难度大,现实中仅是通过微信聊天完成交易,消费者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去真实实体店铺购买,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只能通过民事诉讼,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维权难度大。尤其是目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国际物流暂停,奢侈品价格动辄上万,尤其要警惕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