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

懂得笑着低下头的,

都是聪明人。

有人曾问曾国藩:“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曾国藩回答:“三尺。”

提问者不以为然道:“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三尺,如果天地间只有三尺,天空岂不都是窟窿?”

曾国藩回答说:“所以啊,我们学会了低头。”

学会低头,百事可为。低头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豁达,一种修养。

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笑着低头,是一种智慧

人生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低头不是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笑着低头,就是把目光放长远,不计较一时成败。笑着低头,就是保存自己的实力。

曾国藩年轻时,一心想走仕途,但他在科考路上屡屡失意。考秀才连考了6次,其中有一次还被考官批责为文理欠通。

面对这种情况,曾国藩开始反思和总结。他发现自己虽然基础扎实,但是灵性被拘泥住了,怎么学也没有长进,写文章四平八稳,缺乏大局观和气势。

最终,他选择不与科举考试一味死磕,而是笑着低头,承认自己的确笨拙,选择迂回前进。

他放弃科考这条路,开始将精力用在经世致用方面,最终形成了较远大的战略眼光。

事实证明,他那次的笑着低头,成了命运的转折点。后来的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并一路顺利地进入翰林院。

学会笑着低头,做事沉得住气,不要急躁,遇到困难忍受暂时的委屈,不要一味横冲直撞。

生活中很多事需要迂回。不要把生命活成直挺挺的木板,要活成一根橡皮筋,能屈能伸,才能有所作为。

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笑着低头,是一种豁达

得饶人处且饶人,除了做事,与人相处也要学会低头。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在于年龄,而是要学会低头。对待别人咄咄逼人的话语,不要生气,对自己犯的错,勇于承担。

左宗棠脾气很倔,谁都不放在眼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这也成为他仕途前进的阻力。

左宗棠曾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幕僚,虽然是幕僚,但才干出众,骆秉章对他颇为赏识,甚至是言听计从,就连左宗棠大包大揽,骆秉章也不过问。

一日,湖南提督樊燮去长沙谒见骆秉章,骆秉章让他去参见左宗棠。樊燮参见左宗棠的时候没有请安,还振振有词:“我乃朝廷正二品总兵,岂有向你四品幕僚请安的道理?”

左宗棠大怒,起身一脚踹翻了樊燮,还高声骂道:“王八蛋,滚出去。”

两个人脾气都不好,互不买帐,惹出了一场大风波,还闹到了朝廷上去。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左宗棠的生命岌岌可危,可他却不当回事。朝中诸大臣“群起侮弄之,或举其可笑之端编为小诗,转相谐谑”,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随着左宗棠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与人交往要学会低头吃亏,晚年的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同僚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

他说“与人共事,要学吃亏。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学会笑着低头,在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学会退让。生活没那么多你死我活,低头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豁达的胸襟。

笑着低头的,都是聪明人

笑着低头,是一种修养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在东坡开了一块地,自号东坡居士。他白天种地插秧,晚上去黄州城里闲逛。

一日他在城里游玩,突然一个醉汉冲了出来把他撞倒了。醉汉满身酒气,骂骂咧咧地就走了。苏轼不以为意,反而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自喜渐不为人识”,是一种多高的境界啊。身在云端,就去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建言。跌落尘埃,就低头变成普通百姓,耕地种菜。

从名满天下,到无人认识的世间凡夫俗子,苏轼经历的这些磨难和屈辱使得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且最终得到了释怀。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都太拿自己当回事。控制脾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虚己”。低下头,把自己当成空气一样,这样又何来冲突矛盾呢?低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忍一时,退一步,皆大欢喜。

学会低头,才能出头。低下头来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沉下心来丰富自己,不浮躁。

做人做事不耍小聪明,让自己时刻处于谦虚状态,兢兢业业才能不负人生。

低调处世,心怀谦卑,在低调与低头中修炼自己,看似平淡,其实是最高深的处世之道。

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懂得笑着低下头的,都是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