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能讀《水滸傳》嗎?為何說少不讀水滸?

潤楊閬苑


肯定可以讀的,只不過看任何事情需要有個度。。。

第一是,少年心智尚未成熟,

而水滸是講述江湖好漢受冤或被迫害造反的事情,看過水滸,容易讓青年學習模仿,形成不良的風氣,帶壞孩子的認知,只看到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氣,看不到背後的心酸人生無奈,世事無常。

正如上世紀的古惑仔一樣,本身電影是很現實的和有所想象的記錄時代,但其中的暴力色情等因素,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學習,所以需要有所限制,畢竟他們只有部分行為能力。

第二是,水滸是發生在朝廷黑暗,社會不安的年代,

這個時代本就容易出一些動盪黑暗的事情,這種灰色地帶的事情,少年讀了會對社會產生灰心喪氣,會對人生前途喪失信心,產生悲觀負面的情緒。

水滸傳的一大特點,極其重要的一點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是那種現實主義的簡單寫實,而是把這個世界最殘酷的真相展現出來,把人看到了骨子裡。

水滸非常真實,他把人性中的醜惡寫到了極致,最為重要的是,這本書裡還給出瞭如何解決問題的答案,也有人說,如果把水滸看透了,在現實中,也會混的如魚得水,風生水起。


浪兄筆記


少不看《水滸》這個說法,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水滸》裡充斥了暴力血腥殺戮、坑蒙拐騙等。整本書一再的給讀者展現的,就是這樣一個世界尤其是底層人性的醜惡。《水滸》在某些方面太寫實了。

少年涉世不深,如果社會中的少年讀了水滸,讀懂了水滸,全都仿效這些“英雄好漢”的行為而看不透劇情背後的悲涼個江湖險惡,很容易被書中好漢們的快意恩仇和替天行道所吸引,因為更容易好勇鬥狠,讓醜態成為常態,加之少年凡事都不講個輕重,這個世界那才叫一個恐怖。所以說,在少年世界觀還未定型的時候,讀水滸。不是特別有利,年紀大一些,價值觀清晰明確了再來讀《水滸》會比較好。

略舉《水滸》中的幾例青少年不宜:

1、西門慶潘金蓮這段,原著寫得非常詳細:約出來——共度歡樂時光——試探——步步逼近———成功。或者約出來——共度歡樂時光——試探——步步逼近——不成功——因為你掌握了“小”技能——繼續約——繼續共度歡樂時光——繼續試探——繼續步步逼近——循環,直到成功!

2、 《水滸》五十一回李逵殺死小衙內一幕,為了逼朱仝上山,宋江吳用設計,讓李逵去殺死了小衙內,斷朱仝後路:一日朱仝抱四歲小衙內往地藏寺看點放河燈,在水陸堂放生池邊遇到雷橫,雷橫勸朱仝入夥,朱仝不同意。於是吳用使計教李逵殺了小衙內,李逵用板斧把小衙內頭顱劈作兩半。何其兇殘!

3、 楊雄、石秀殺潘巧雲:楊雄忙於公務,潘巧雲耐不住寂寞,就和一個和尚偷情,被楊雄的好友石秀識破。潘巧雲與和尚為了避免事情暴露,打算殺害石秀。石秀施計殺掉了和尚。楊雄知道妻子與人私通後,和石秀殺掉潘巧雲。楊雄割開了潘巧雲肚子,拿出她內臟腸子,懸掛在樹上,再把她大卸八塊。潘巧雲死無全屍。

4、李逵吃李鬼肉。李鬼假冒李逵打劫錢財,被李逵氣得咬咬牙,一天正好被李逵撞得正著,李逵殺死了李鬼。李逵殺人後,並沒有立馬逃走,見到正好李鬼家的飯熟了,他還坐下來吃起來。而發現沒有下飯菜時,他想起了李鬼的屍身。於是拿刀在他大腿上割下兩塊肉,燒烤後吃起來。吃飽飯後拋屍離開。李逵還活吃了黃文炳的心肝。多麼兇殘的食人魔。


毛劍傑


之所以說少不讀水滸,在我看來,在於該作品的寫作目的和呈現的內容於處血氣方剛易好勇鬥狠的青少年成長不利。該作品是作者作為歷史中人,深感當時朝廷腐敗,奸佞當道,導致廣大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而作為文人又無能力救蒼生於水火之中,鬱悶至極,於是乎,拿起手中之筆,用筆做利刃,塑造108個個性鮮明,勇於反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勇士,通過栩栩如生語言描述他們如何被迫齊聚水泊梁山,用痛快的殺伐來消解其胸中塊壘,最後之所以以宋江招安結尾,乃作者在用激情澎的殺伐,“替天行道”過把癮之後,從故事中回到現實,認識到這種以暴制暴,過把癮式的鬥爭終究無法解決歷史問題,失望至極無奈讓梁山好漢歸於覆滅。看不到希望之後,心死,心死,則死去原知萬事空,幻滅劇終!!!通篇刀光劍影,殺伐酣暢淋漓,以暴制暴,對於尚未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孩子們而言,讀了水滸,或許極易於認為這就是英雄,走上錯誤道路。



黑駿馬28185760


當然可以讀了,畢竟課文中還有《水滸傳》節選呢,像什麼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之類的。

至於說為什麼少不讀水滸,其實是因為水滸傳這本書寫的都是比較黑暗的東西,放在現在來說,都是違法的。

你看課文中節選的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事實上武松可不止打虎這一個事蹟,魯智深也不止倒拔垂楊柳,既然說到這兩位,就簡單說一下吧。

課文中節選的片段都是比較正能量的,武松為他哥報仇這一回卻上不了課本,因為這一回特別血腥。

武松先是在他哥哥的靈位前殺死了嫂子潘金蓮,直接是挖心摘肝,然後又把人頭砍了下來,隨後又找西門慶,把西門慶打敗,又把西門慶的頭給割了下來。

這種情景怎麼可能上的了課本呢,即使放在現代,這也是犯法的。

還有武松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這都是血腥的場景,也只有打虎算是武松做的一件好事了吧,而且目的其實是為了自己。

因為武松打虎不是他自願打的,而是老虎已經威脅到他的生命了,不打不行了,所以才動手打死了老虎,課本上對武松進行了美化。

包括魯智深也一樣,做的好事哪件好像都是犯法的,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不過真論起來,也是妥妥的死罪。

水滸傳裡面說的是好漢,其實大部分都是惡人,像宋江,殺死閻婆惜,晁蓋吳用公孫勝幾人,劫取生辰綱,時遷,雞鳴狗盜之徒,還有李逵,就知道殺人,還有很多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少不讀水滸,意思很簡單,就是擔心少年看了水滸,三觀崩塌,儘想著和水滸傳裡面的好漢學習,藐視法律,踐踏法律。

但是並不是說不能讀,相反,我覺得最不該讀的其實是紅樓夢,而水滸傳,我們大可以把它單純的當做一本小說來看。

不需要從中得到什麼人生大道理,什麼社會黑暗之類的,說白了,什麼時候都少不了黑暗的存在,至於裡面的忠義,我看裡面大部分都是狼心狗肺,自私自利的小人,沒什麼忠義可言。

總之,沒有什麼書是不能看的,有人還研究金瓶梅研究了好多年呢,只要自己心裡把握好一個度就行了。


踏歌走馬


當然可以了,我國的四大名著應該讀讀,多讀幾部書肯定沒壞處。

所謂的老不看三國,少不讀水滸都是偏面的。書要多讀幾遍就會發現自己能得到 更多的領悟。

少不讀水滸,主要還是年輕的人啊容易偏激的理解一個問題,易衝動。很容易對水滸裡的人物產生崇拜,誤把他們當成偶像。

就像九十年代的陳浩南,山雞那樣。很多人都盲目的崇拜他們。都是假的有什麼好崇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