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前幾天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1升水,能做什麼用?

可以燉一鍋湯

成年人半天的飲水量

加溼器半天的消耗

等等等等

水,最重要的作用還是飲用


最近天乾物燥,

由於寶寶飲水不足造成的

便幹、便秘、皮疹、溼疹、嘴唇裂

等等問題又多了

我們在詢問寶寶喝水情況的時候

發現媽媽對寶寶每天的飲水標準和實際飲水量

還並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們就藉著這個1升水的問題

分享一些關於寶寶喝水的內容

▽▽▽


首先我們對1升水到底有多少,要有個概念。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這種可口可樂一罐是330毫升,1升水=1000毫升,也就是等於3罐可口可樂再多10毫升左右。

一升水,夠寶寶們喝幾天呢?

大概一歲以下寶寶可以喝4-5天

一歲以上寶寶也僅夠1-2天的飲水量。

看,一歲以上寶寶每天就需要一兩罐可樂那麼多的飲水量。可是很多媽媽反饋寶寶每天100毫升水都喝不夠。


這個量哪兒來的呢?是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給出的0-6歲嬰幼兒總水攝入量參考建議:


0-6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已經得到了所需的所有水分,所以不需要再額外補充。


這裡的不需要額外補充是指正在溫和氣候條件,無大量出汗,頻繁排便、排尿和疾病狀態。


7-12月

寶寶每天24小時攝入的總水量約為900ml。其中500-700ml左右來自母乳或配方粉,剩下的就需要從輔食和飲水中攝取了。


1-3歲幼兒

寶寶每天24小時攝入的總水量約為1300ml。其中奶量佔大概400-600ml,剩下的就需要從輔食和飲水中攝取。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4-6歲兒童

寶寶每天24小時攝入的總水量約為1600ml,其中包括每天的飲水量700-800ml,剩下的需要從輔食和飲水中攝取。


推薦的水參考攝入量只是日常飲水量“基礎量”,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具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例如溼度、溫度、運動量、排便、排尿、出汗量等進行調整。


▽▽▽


飲水量不足,會引起哪些問題呢?

喝奶是人最早出現通過口腔攝入水分的方式,而寶寶隨著生長髮育每天通過口腔攝入的液體大約有1-2升。水進入人體後不停留在口腔內,而是通過消化系統把水分補充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參與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因此,喝水是維持生命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


水還有潤滑作用,如潤滑關節、防止眼球乾燥、補充消化液、促進身體消化代謝、保證皮膚溼潤度等。寶寶月齡越小身體內的含水量越高,年齡越大體內含水量越少。


飲水不足主要引起以下問題:

1、 皮膚乾燥

水是構成一切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均以水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人可數天無食,不可一天無水,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也是人類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攝入的水不夠,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皮膚狀態。父母發現孩子嘴唇開始乾裂了,皮膚失去彈性了,眼睛開始乾澀了,這都是開始缺水的直觀表現。那麼皮膚開始乾燥後“防禦能力”逐步下降,後期因為出汗和外界環境變化出現了應激反應,例如皮疹等。所以,飲用水的基礎是給身體的細胞進行補充,避免大量出汗,空氣乾燥等因素造成的缺水導致皮膚乾燥。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2、 排便異常

很多媽媽都在問最多的一個就是便幹問題,表現為大便乾結、呈羊糞球狀態卡在肛門口難以排出。要知道在正常的糞便中75%的成分都是水。所以,當體內缺水後靠多喝水來緩解便秘是非常直接的。而遇到便秘問題的時候醫生也會告知要多喝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喝水的形態有所差異,不是單獨的飲用水,還要包括了食物中的水分。

例如2019年的一項在兒童中的研究發現,吃油炸食物會增加便秘的風險,就是考慮和油炸食品含水量低有關係。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媽媽們要注意想改善寶寶便秘除了要保證飲用水的基礎攝入量外,還要關注多吃含水量豐富的食物。例如每天要保證足夠的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種類和總量,同時因為食物加工和烹飪方式有關,要保證以蒸、煮、燉等烹飪方式的結合從而保留和增加攝入水分。


3、 腸胃消化功能異常


水攝入不足時除了導致腸道排便異常之外還可能涉及進食後消化的異常現象。消化有兩個“場所”——口腔和胃。口腔的唾液是需要水參與,胃裡的各種消化液也是需要水參與,所以,當人口乾舌燥進餐的時候,是喝粥還是選擇吃乾飯,大部分人本能的就會選擇水分多的食物——粥。在缺水狀態下,口腔消化液減少時會減少對食物的物理消化,減少口腔咀嚼的次數。在缺水狀態下,胃中的消化液參與少,對食物靡團的“融合”差,這樣的消化物進入腸道吸收自然就會增加負擔,也就是在缺水狀態下,食物從開始進入口腔消化到最後腸道吸收都會出現異常。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


為什麼媽媽們容易忽視寶寶的飲水量問題呢?

一是日常信息獲取,比如6個月以前寶寶不需要喝水,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喝水。而這些說法都是建立在寶寶身體健康,能夠從奶液中獲取到足夠的水分的前提下,比如寶寶發燒了,就不能按照這些說法還拒絕給寶寶喝水,或者氣溫高,寶寶出汗多、奶液中水分少等等原因引起的的尿液已經發黃,排尿量不足,媽媽們這時也不能拒絕給寶寶飲水。

小寶寶不會說話,或者主動飲水習慣還沒有建立起來,對渴的感受不深刻,就不會主動要求喝水。只能靠父母主動給水,寶寶被動接受。一旦父母不能及時給水,不能儘量規律給水,寶寶的飲水量不足是必然的了。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媽媽,說孩子一天飲水量達不到,我仔細詢問怎麼給水的?媽媽總是很發愁地說“孩子不喝啊”。

媽媽期望寶寶拿起奶瓶,端起水杯,噸噸噸一通暢飲,這多半是美好的願望。想讓寶寶多喝水,家長少量多次給是關鍵。

比如我們經常建議的喝水時間:

睡醒補水:(2-3次)

每次睡醒後給,睡醒後口需要水來保證口腔溼潤度


食後漱口:(5-8次)

每次喝奶、進餐、零食、後給(夜奶除外),保證通過飲水對口腔的清潔,從而達到漱口的方式也增加飲水


餐間補水:(3-5次)

每天奶和奶之間,餐和奶之間,餐和餐之間給從而達到均勻喝水的固定頻次,從而增加飲水基礎量


排便排尿後(3-5次)

每次排便和排尿後身體都是丟失水分的,這樣及時補水保證了身體內水分的平衡。


洗澡前後(1-2次)

寶寶每次洗澡後會通過皮膚丟失身體內的部分水,洗澡前後給水也是補水。


這樣計算寶寶每天喝水至少能達到10次。按照最低標準來計算每次就算10-20毫升,24小時也能達到100毫升以上。

操作的難點在於家長能不能堅持這樣的頻次,如果能夠做到,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寶寶喝水習慣建立後,寶寶日飲水量不會太差。


最後分享一些讓寶寶喝水的小技巧:


孩子喝水這事應該從一開始就有正確的引導,讓喝水自然而然的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個習慣的培養可能需要幾個月,也可能需要一兩年,希望家長不要因為困難,就輕易放棄這種未來影響寶寶一輩子的飲水習慣建立。


1、不要過早的給甜飲。甜是最早的味覺體驗之一,很多媽媽看到寶寶不喝水就用果汁兌水,結果就是越來越不愛喝白開水。還有一個誤區是白開水不喝,煮梨水能喝,或者別的湯品能喝,於是為了讓喝進去,煮梨水,給湯品,感覺更有營養,這樣就更容易陷入因為梨水甜,湯品有味道,不愛喝白開水——家長喂白開水難,能喝進去什麼給什麼——寶寶因為梨水甜、湯品有味道,更加排斥白開水的惡性循環。


三瓶易拉罐的水量能讓寶寶喝幾天?答案真讓人驚訝

2、水量是逐漸增加,寶寶能感受到喝水後的舒適才會更容易接受。例如奶後和飯後給幾口水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這樣當口腔感受到舒服,開始逐步理解喝水對身體的舒適度,而後讓寶寶接受喝水的行為,最後平時掌握好給水時機後根據需求逐漸加量。

因此媽媽不要對寶寶的初始飲水量抱有過高的期待,噸噸噸一口氣能喝很多水,那是需要家長長期不懈地引導才能達到的效果。


3、父母在寶寶的面前喝水是一種互動、是一種模仿,是一種視覺刺激。讓寶寶好喝喝水父母需要“先飲為樣”,這樣當寶寶看到父母的行為動作,自己也會開始嘗試跟著做。所以喂水之前媽媽和爸爸先在寶寶面前“美滋滋”地喝水,對小寶寶可以誇張一點,語言上“哇,這杯白開水可是太好喝啦!”,表情誇張一點,很享受這杯水,通過這樣的行為刺激寶寶的視覺和聽覺感受,激發寶寶的模仿需求,希望和父母很開心的一起喝水。


春季乾燥多風,讓寶寶們保證每日的飲水量是日常護理的重中之重。炎熱夏季即將到來,好好喝水更是重要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給爸爸媽媽一些啟發,關注寶寶的日常飲水問題。

你還有什麼讓寶寶愛上喝水的好辦法嗎?歡迎留言分享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