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说服明代宗让被俘的明英宗回来明英宗执政后为什么还要杀于谦?

一德格天1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今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

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于谦进士及第,从此登上仕途。

于谦为官清廉,个性刚直,不愿意结交朝中权贵,常招众人忌恨。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二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在江山社稷危急存亡之秋,于谦临危受命,出任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提出保卫京畿,拥立明代宗朱祁钰为帝,遵英宗为太上皇。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领城中剩余老弱之师,列阵于北京城外,抵御瓦剌大军,最终在北京城外击败瓦剌大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这一战是于谦政治生涯上最辉煌的时刻,也赢得了“救时宰相”的美名。

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朱祁钰改元景泰。此时英宗被俘将近一年。瓦剌在多次以英宗要挟明朝,均被于谦以“君为轻,社稷为重”之由拒绝。瓦剌见无利可图,便以释放英宗为条件提出议和。

但是代宗却不愿意。据《明史》记载:也先派遣使者议和,提出归还英宗,大臣王直等建议遣使奉迎英宗回朝。帝(代宗)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于谦从容进谏“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要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由此可见,接英宗回朝也是于谦力谏的结果。

起初,代宗派遣李实、杨善等人前往瓦剌只是想打探瓦剌的虚实,没想到杨善等人趁机把英宗接了回来。

英宗回朝后并没有享受到太上皇的待遇,反而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代宗不但命人将英宗居住的南宫的大门上锁,还在锁芯里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也只能通过一个小洞递入。南宫附近本来有很多树木,为防止树林里有人藏匿与英宗取得联系,代宗甚至命人把南宫附近的树木全部砍光。连供应的吃穿都不是足量供给,为补家用,英宗的原配钱皇后自己做些女红,偷偷托人带出去变卖。

就这样,英宗在惊恐不安中度过了七年。

代宗在位期间,重用于谦,国政颇为有序。但是为了让自己一脉世代为君,他不但软禁兄长,还执意废掉英宗所立的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结果朱见济夭折,太子之位空置。

景泰八年,代宗突然病重。趁此机会,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使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等人率兵千人将南宫大门撞开,复立英宗为帝,史称“夺门之变”。

石亨等人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勾结藩王,唆使科道官员上奏,起初,英宗还有些犹豫说“谦实有功”,但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复辟师出无名”。再加上在北京保卫战时期,于谦屡次拒绝瓦剌的要求,英宗认为于谦此举不顾自己的安危,怀恨在心,于是在复立当日英宗下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都御史萧惟祯。最终以谋逆罪处死了于谦,《明史》称于谦之死为“天下冤之!”

如果详细看这段历史,于谦其实是明朝内部政治集团争夺利益的牺牲品。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来说,于谦执政初期,此时的明朝正处于危难之时,此时的明朝上下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但随着外患的平定,国内政治趋于稳定,内部的矛盾就逐渐显露出来了。尤其是英宗回朝以后就更加明显。英宗虽然被囚禁,但朝中仍有一批忠于英宗的大臣。更何况英宗从国家的统治者沦为阶下囚,更加知道权利的好处,所以一旦有机会,他绝不会放过的;而代宗在尝到权利的好处后更不会轻易放手。一个留恋权利,一个怀念权利,自然就会激发矛盾。于谦没有主动对英宗及其支持者进行防范,这就相当于一颗定时炸弹,既威胁代宗的地位,也威胁着于谦的生命。

再者,于谦一生清廉刚直,经常参奏别的大臣,得罪的人不少,自然有人怀恨在心。另外,于谦在危难之中拯救了国家,这么大的功劳,该怎么封赏他?石亨从土木堡兵败后逃回北京,于谦亲自赦免了他,并委任他为京城步军统帅,就这样一个人,在战后直接封侯了。因此,别的官员想取代于谦的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想别的办法。因此,利用英宗取代于谦最合适不过了。

最后,这样一个拯救了国家的民族英雄以悲惨的结局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正如他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清清白白的走完了一生,留下的只有“两袖清风”的美名。


雪颖


明英宗一辈子就干错了两件事:一是错信王振,二是冤杀于谦!单凭这两件事,明英宗就是一个地道的昏君!话说回来了,明英宗为什么非要杀于谦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

1泄私愤!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后,眼巴巴的等着明朝来赎身,等来的确是弟弟登基的噩耗!而提出王登基的正是于谦!后来虽然被接回宫中,但南宫的形似囚徒的生活更加深了明英宗对于谦的怨恨!明英宗把自己的落魄完全归结到于谦的身上,杀于谦就有了动机。

2政治需要!于谦是明代宗的心腹肱骨,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不会放心明代宗的宠臣留在自己的身边,更何况还是位置极为重要的兵部尚书!虽然于谦是忠于大明朝的,但明英宗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了!帝王的猜疑是于谦被处死的主要原因!

3发动政变的徐有贞等人的怂恿!这些人嫉妒于谦的功绩和威望,极力促成明英宗对于谦严肃处理,以使得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为掌握权力排除障碍!于谦作为他们的绊脚石,是一定要扳倒的!

4于谦个人的性格缺陷!于谦是个认死理的人,他不了解帝王的心思,帝王不看重他的两袖清风,不看重他的为人操守,只看中是不是能为我所用!明英宗复辟的过程中,于谦没有采取任何的补救措施,他太自信了!他认为他的忠心耿耿会成为他的护身符,但明英宗最恨得就是他的“忠心”!

英宗知道于谦为了大明江山的付出,没于谦大明完蛋,但是夺门要合法化,要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合法皇帝,当年只是去旅游溜达了,景弟只是暂时摄政,可借给你你不能变成自己的,如今回来自然要找回失去的,因此去除景帝势力需要拿于谦开刀,需要找对立教材,杀于谦那景弟的皇帝就是不合法,如不杀夺门成反叛,因此要借于谦的头颅。

于谦之死是明朝黑暗的一面,也是明英宗一生所抹不掉的阴影!







江少晨


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杀害于谦的头号罪魁祸首,罪证确凿,不容抵赖。

明英宗朱祁镇既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皇帝,也更加绝不是个任何意义上的好人。

《明史》和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中「朱祁镇受徐有贞、石亨蒙骗,才害死于谦,事后悔悟」一说,不过是沿袭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给于谦平反时,为其生父遮丑讳过,才做的官样文章。

“夺门之变”发生的根源,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病重不起,而他的独子“怀献太子”朱见济已夭折。国家没有皇储,是以人心浮动。按朱元璋皇明祖训,伦序择立的第一继承人,是皇侄中最年长的朱见深,正是被朱祁钰废去的前太子,也是太上皇朱祁镇的长子。

朱祁钰身边那帮当年力主废立的近臣,生怕朱见深继位后会反攻倒算,谋划着另外迎立藩王,选中的便是素有贤名的皇叔襄王,此议被兵部尚书于谦坚决抵制。

因为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指挥北京保卫战大获全胜,挽救社稷于危亡,于谦在朝野声望隆高。朱祁钰对于谦极为礼敬,屡加封赏,多次探视,甚至超出了一个皇帝对臣子的限度。而景泰初年的朝政大事,也都由于谦一言裁决,名为兵部尚书,实为帝国的实际首相。

于谦和商辂等内阁重臣商议,由商辂援笔《复储疏》:「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复立章皇帝之孙。」而当时明宣宗子裔,仅剩下包括朱见深在内的,太上皇朱祁镇的几个儿子。

朱祁钰愿意接受此奏议,复立朱见深固然好。否则等他归天,群臣只需上书孙太后,让朱见深以血缘最亲近、年龄最长的皇侄身份继位亦可。

【十六日拟写二本,伏阙投进,本稿系臣在礼部朝房内写,主事俞钦抄誊。本内有云:陛下为宣宗章皇帝之子,当复立宣宗章皇帝之孙正位东宫,助理庶政等语。姚夔、邹干等皆称善。因写二本,大小官员佥名数多,封进不及。】——《商文毅公文集》

然而如果朱祁钰复立朱见深为储;或是朱祁钰死后,朱见深正常即位;虽然是最符合朝局稳定,社稷安宁的大局,却绝不符合朝中那些权奸宵小,如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利益。

他们谋划夺门,不止是为捞取迎立之功,亦是因他们深为嫉恨的于谦在朝中主持中枢,他们就没办法得到朝中大权,从而为所欲为。

而对于谦这样望重天下的社稷大功臣,想要致他于死地,就必须换上一个对于谦有深怨而衔恨的皇帝,并栽赃以谋反罪名。所以前太子朱见深并不符合他们心意,非太上皇朱祁镇不可。

就在《复储疏》呈于礼部,还未上报给朱祁钰的当夜,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们听闻风声,迫不及待打开宫门,迎接朱祁镇,发动了 “夺门之变”。

被囚南宫,苦盼复辟的朱祁镇,和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一党达成肮脏的政治默契:一方得皇位;一方得朝权、杀于谦。

因此朱祁镇复辟后,迫不及待将于谦及许多景泰年间重臣下狱。其谋害于谦圣旨曰:

「于谦……这厮每知罪恶深重,恐朕不容,……纠合心腹都督范广等,要将总兵官(石亨)等擒杀,迎立外藩以树私恩,摇动宗社……钦此」

商辂原系朱祁镇东宫旧臣,本不在逮捕之列,朱祁镇一度还让他给自己起草复位诏书。可商辂为于谦力辩绝无迎立外藩事,举此时仍在礼部的《复储疏》为证据。

岂不知朱祁镇对此本就心知肚明,为了完成与夺门一党的约定、为了让这场政变变得师出有名,他才非杀于谦不可;是以索性将商辂也下了狱,其后从宽改罢官归乡,终其在位之日,不复召还。

于谦立身甚正,“两袖清风”这个成语就是由他而来,什么常例的冰敬炭敬灰色收入,从来与他绝缘。背难时家无余资,只有正屋里紧锁着明代宗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等物。遇害时“阴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妇孺,无不泣洒”。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入京》

【谦自值也先之变,誓不与贼俱生。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或言宠谦太过,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于谦传》

血不曾冷,风孰与高!

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都知道,是于少保从瓦剌骑兵的铁蹄下,拯救了山西河北上百万百姓的身家性命。

“天下冤之”的另一面就是“天下怨之”,百姓怨恨的对象正是那个复辟成功、高居九重的大明天子。

不论古今,什么时候都缺不了污蔑英雄、落井下石的宵小。于谦遇害时,某地一个教谕小官上书,就说于谦罪当灭族,于谦荐举诸文武大臣都当一并诛杀。

只是就凉薄如朱祁镇,也知众怒不可违,若真敢如此倒行逆施,恐怕就连他自家的皇位也不稳了。毕竟杀害于谦,可是连他自己的母后孙氏都因此叹气哀伤,甚至当面斥责的。

【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复辟后,太后怜谦忠社稷,以不赏死面诘上曰: ‘何为不留谦 ?’】

【坐以谋逆,处极刑。帝意遂决,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遂溪教谕吾豫言谦罪当族,谦所荐举诸文武大臣并应诛。部议持之而止。】

朱祁镇不止杀害于谦,更大规模清洗朝堂,杀害众多京师保卫战的有功朝臣。包括内阁辅臣王文和于谦被一同杀害,曾于德胜门之战击退瓦剌首领也先的将领范广更被凌迟处死。

内阁辅臣陈循、工部尚书江渊、刑部尚书俞士悦被发配流放,内阁辅臣萧镃、内阁辅臣商辂、吏部尚书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谦等罢职。其下尚有众多景泰年间的文武要员被杀害、流放、罢黜。他们大都是国家栋梁之才,却被一心党同伐异的朱祁镇清洗。

除此之外,在朱祁镇复辟后的天顺年间,更有以下种种恶行弊政:

平反王振,建庙祭葬招魂,甚至给瓦剌首领也先在京城建庙,感激他放自己回国的“大恩”。

对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功臣”委以重任。

后来石亨石彪叔侄骄纵不法,图谋变乱;太监曹吉祥与其侄曹钦更公然在京师举兵造反。

至于《明事》定要将平定石、曹一党,也当做朱祁镇的所谓“功绩”,未免过于无稽。被君主宠信的太监举兵造反,唐朝之后历朝努力限制宦权,整整五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例。

重用锦衣卫逯杲、门达等,推行特务统治,放纵他们纳贿弄权,制造多起冤案。

各地按察使、参政、巡按等大员因此被罢免和下狱无数,甚至连皇族宗亲也不幸免。

如他的堂叔弋阳王朱奠壏,得罪锦衣卫,竟被诬陷与其母乱伦,朱祁镇明知此事荒诞不经,为维护其佞幸的权威,也定要颠倒黑白,草菅人命,下令冤杀朱奠壏母子,并焚其尸。

甚至就连朱祁镇在瓦剌时和他相依为命的护驾功臣袁彬,只因不愿违心枉法,助纣为虐,便也被拷打下狱,流放闲置。

处置荆襄流民问题,举措不当,在他死后当年,便爆发上百万人参与的荆襄流民大乱。

明朝政府历时七年,出动二十五万大军,耗费钱粮无数,才将这场民变镇压下去。

轻信蒙古鞑靼部首领的孛来“换道入贡”的谎言,河套地区就此丢失,并导致为祸大明百年的“套寇”。

容纵建州女真壮大,开抚顺关马市,养虎为患,遗祸后世千秋。

关于朱祁镇的种种恶行,可参见答主此前二文:

大明天顺奇事:瓦剌太师,立庙京城;护驾英雄,下狱拷打。

丧师辱国,叫门天子,遗祸千秋:明英宗朱祁镇。

总而言之,他不但可说是明朝从人品到政绩最差劲的皇帝,也更加不是《明事》吹嘘的什么“好人”。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数年,召还商辂为内阁首辅,给于谦平反昭雪,赦免其亲族并加恩,并在商辂力主下,追复景泰帝朱祁钰帝号,以帝皇之礼重修其陵寝。

这一方面固然是朱见深为人敦厚明智,子不类父,另一方面也是他明白朱祁镇所谓“夺门之变”,抢的其实是他自己的皇位,如不尽快于谦平反,就是让忠臣义士尽皆齿冷,长此以往,大明王朝的统治合法性便要消失殆尽了。

朱见深生为人子,又不能在诏书中明白说自己父亲的不是,如何恩将仇报,如何冤杀忠良,所以才假称「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

于谦之冤岂只朱祁镇父子知晓,天下人何人不知?若当真以为这是“朱祁镇交待儿子替于谦平反”,实为滑天下之大稽。

于谦死,大明王朝少一社稷臣,帝国国势就此中衰,对士风臣心摧残不可估量。

终于演变到明末,有士子提笔写下「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道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多少个文武臣僚皆视君皇如陌路,冷眼坐视其灭亡,岂知却让东虏趁虚而入,导致衣冠沦丧、神州陆沉的历史大悲剧。

一直到南明的几十年,为何始终在强敌当前依旧众心不齐,为皇统之争内讧不止,无数品行高尚的忠臣志士皆不可免,错过或能力挽天倾的多次大好时机。

这一切的发端,都可说源于于谦的遇难。

历史何其不公,大明二百余年最优秀的大臣,偏生碰上了大明二百余年最差劲的天子;

历史又何其公正,英雄终究会流芳百世,英名与华夏民族同始终;懦夫和凶手同样也一定会遗臭万年,永远受尽子孙后人耻笑唾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和岳飞这对“西湖双忠”,皆是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信念的华夏社稷之臣,他们真正忠心的从不是某家某姓皇帝,而是整个华夏文明和亿兆苍生。也真因如此,方值得我辈后人,永世敬仰。




高高在下哟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于谦的石灰吟是对他一生最好写照。

对于明英宗复辟之后杀死于谦的行为,我们应该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正统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犯边,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埜随行,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留守京师主持兵部工作。等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大震,此时郕王(后来的明代宗朱祁钰)监国,命群臣商议对策,有人提议迁都南京,于谦力主抗战,坚请固守,后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后,于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主持北京保卫战,挫败了也先的军事攻势,迫使也先议和,并释放了被俘的英宗。

明英宗被迎回后,被软禁于南宫,并隔绝内外。可以想象,原本雄心壮志的帝王兵败被俘,成为了别人的阶下囚,回国后又被自己的亲弟弟软禁了七年,心中的恐慌苦闷可想而知。

明代宗景泰八年,皇帝病重,武清侯石亨、内侍曹吉祥和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密谋拥立太上皇朱祁镇,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撞开南宫大门,跪请太上皇朱祁镇登基。复位当日,朱祁镇立刻传旨逮捕于谦。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都御史萧惟祯建议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皇帝犹豫,说于谦当年抵御瓦剌,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位无名。”于是皇帝同意,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籍没其家。

这就是历史上于谦被杀的全过程。我觉得于谦被杀的原因有二。

第一,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被明英宗的怨恨。

第二,如果不以谋逆罪处死于谦,就无法证明明英宗复位的合法性。

以上观点是我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剑上霜


“北京保卫战”于谦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清白白,无愧于心。可是即使这样的忠臣却在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之后惨遭杀害。朱祁镇虽然有点昏,错信王振酿成了“土木堡之变”,差点使大明王朝灭亡,但他还是一个善良的人,也知道于谦是忠臣,可他为什么最后还是要杀掉于谦呢?

“北京保卫战”之后,明代宗朱祁钰坐稳了皇位。朱祁钰虽然没有治国大才,但他信任并重用于谦,使得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大明朝稳定下来,国家也算是平安无事。可是朱祁钰头上始终有个达摩利斯之剑,那就是他的哥哥朱祁镇还在瓦剌,而他的哥哥才是正统的皇帝。虽然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可朱祁镇还是被迎回了北京。

朱祁镇回京之后,朱祁钰只能把他软禁在南宫,并严密监视,百般提防。朱祁镇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同时,朱祁钰本来好不容易废掉了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谁曾想,朱见济却很快夭折了!太子之位空悬无人。这个时候,阴谋家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人密谋:当今皇上病危,如果他人继位,功劳轮不到我们。不如拥立朱祁镇复位,那样就是首功之臣。于是三人分头行动,先取得了太后的支持。三人于夜间带兵闯入南宫,朱祁镇本来就是一肚子怨气就随着众人带兵闯宫。这就是“夺门之变”,事变之后,朱祁镇复位称帝,没多久,朱祁钰就因病去世了。

朱祁镇复位后大封功臣,当天还传旨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朱祁镇心中也清楚于谦是忠臣,所以怎么处置于谦犹豫不决。这个时候在“北京保卫战”时被于谦怒斥的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复位无名。并同时陷害于谦说他迎立外蕃,就是于谦打算迎藩王继位。这个时候,朱祁镇才动了杀心,下令处死于谦。

于谦死后,明史记载“天下冤之”。当初大臣提议迎回朱祁镇的时候,朱祁钰内心是拒绝的,正是于谦说了一句:大位已定。才给了朱祁钰一个定心丸,不是于谦这句话,朱祁镇还在瓦剌做俘虏呢。至于迎立外蕃之说更是子虚乌有,于谦本来就写好了奏折建议立朱见深为太子。可是,朱祁镇还是下令处死于谦。

于谦虽然含冤而死,但他的高风亮节却仍然在那些有良知的人心中。当徐有贞等夺门三丑先后作死被杀之后,当时的名臣和朱祁镇有段对话,长期以来被蒙蔽的朱祁镇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被徐有贞等人当做工具利用,即使朱祁钰病逝,皇位也只能是朱见深,说于谦迎立外蕃纯属诬陷。可是毕竟错已酿成,到了朱见深登基后才为于谦恢复了官职名誉。





三分钟热爱


明英宗杀于谦,是明知杀错了,却不得不杀——瞧瞧,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棘手。

为什么说杀错了呢?

因为于谦是一个对大明江山社稷立下过巨大功劳的人。力挽狂澜于既倒,可谓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于谦立下了什么功劳呢?这要从大明正统十四年开始说起。

其时,明英宗朱祁镇在位。从年号可以看出,他已经在位十四年。但由于继位年龄较小(9岁),所以此时的朱祁镇只有20多岁,算是个毛头小伙儿。

这一年,大明北部的瓦剌部落突然发难,向大明边疆发起了攻击。这其实是常态,瓦剌是游牧民族,并没有地盘要求,无非是抢点东西。按照常态的处理,派一员得力干将领兵教训一下就是了。

按照明史记载,明英宗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杀于谦,是大臣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夺门之变没有理由啊。于是明英宗同意处死于谦。

明史的记载是干巴巴的,而实际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承认,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为挽救明朝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于谦也有很多问题,加之封建社会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杀于谦绝不是出于一是的愤怒,而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于谦

第一个原因:于谦的功劳没有后世传说的那样大

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明朝建国才81年,距离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才25年,明朝国力雄厚,这个是历史事实。明英宗出发时,给北京留了10万部队守城,以备不测,这也是历史事实,也符合常理,总不可能将首都作为空城。而此时击败明英宗部队的也先大军,只是分裂后的蒙古的一个部落,总共只有五、六万骑兵,打野战,实力还可以,要想攻下北京,几乎不可能。

第二个原因:向孙太后要求立朱祁钰为皇帝

本来孙太后对土木堡之变后的危机已经做了应对,一是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监国,立明英宗2岁的长子朱祁镇为太子。这样的应变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比较稳妥。但是,朱祁钰想当皇帝,暗示于谦等人向孙太后要求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在当时情况下,孙太后只得同意。这样明英宗就失去了皇位,这一点让明英宗比较生气,但不是于谦的死因。

英宗之所以急吼吼的被推上位,是因为代宗皇帝身体不好,且没有子嗣(太子朱见济夭折),京城中流传吏部尚书王文打算推举襄王的儿子继承大统。先不说这事是真是假,于情于理都是不被大臣接受的。在众人心目中,代宗不过是皇位上的临时工,英宗皇帝才是正统,既然英宗已经回来了,你就应该主动让位,但代宗皇帝不但不让位,还打算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继承人,明显不符合皇位继承规则,而朱见济夭折后,又想着请藩王的儿子做继承人,要知道此时英宗才三十多岁,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也活的好好的,怎么也轮不到藩王的儿子来插一杠子。

这种情形下,作为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臣,于谦不仅不阻止,竟然还是传言中的谋划者,自然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这个逻辑推算,无论是谁上位,于谦必然是托孤大臣,权倾天下。对于刚刚从王振专权中逃脱出来的群臣来说,不愿意看到这种场景,而于谦为官清廉、铁面无情的行事风格也为群臣所不喜。官场讲究规矩,于谦破坏了这种规矩,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层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英宗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复辟,而于谦被赐死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因为大家都明白,杀了于谦的确冤枉,不杀于谦问题更多。

从历史记载来看,英宗不能算是昏君,人品上更是非常不错,不然也不会在杀伐决断的关头说出"于谦实有功"这种话语,但即便如此,他也对于谦有所不满。当年英宗被俘以后被当做人质来攻打北京城,于谦说出个“社稷为重,君为轻”,告诉守城的将领只管守城,不要顾忌英宗死活,这话放在当时的环境没有问题,但对英宗个人来说心里总是个疙瘩。而英宗回到北京后被软禁多年,作为权臣于谦毫无表示。代宗废掉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于谦也没有说话,诸多事情累计,在英宗那里,于谦好与不好都与自己无关,于谦越好,对自己越不利,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好与不好有什么意义?





小柒柒说


明英宗朱祁镇之所以要杀于谦,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皇位合法性危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是怎么丢掉皇位,后来又是怎么样再次夺回皇位的。

明英宗受宦官王振蛊惑御驾亲征瓦刺,后来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也成了瓦刺的阶下囚。瓦刺挟持英宗趁土木堡大胜之余威,率军直取北京,欲一鼓作气攻取明朝的京城,北京形势岌岌可危。

在人心惶惶之际,于谦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禁南迁之议,坚决主战。第二,铲除王振余党。第三,拥立明景帝朱祁钰。第四,主持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的成功于谦为第一功臣,又有拥立新君之功,景帝对其极为优待,虽然于谦拒绝了这所有的封赏,但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群臣的请求下朱祁钰迎英宗还朝,尊为太上皇居于南宫,虽然皇位保住了,但是景帝还是感受到了威胁。景帝朱祁钰坐稳皇位之后就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于是废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太子,可是景帝的儿子命小福薄,当了一年太子就病死了,景帝此时又无其他儿子,皇储就空了下来。

后来景帝病重,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秘密谋划决定拥立困居南宫的英宗复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朱祁镇再次夺回了皇位。

其实英宗是个没有主意的滥好人,真正要置于谦于死地的主要有两个人,徐有贞和石亨。

北京保卫战时徐有贞主张南迁受尽嘲讽,他认为自己仕途不顺是于谦从中作梗,便怀恨在心。石亨和于谦原本是北京保卫战时的战友,但是北京保卫战成功之后,于谦没有接受封赏,也不建议石亨接受过多的封赏,于是石亨由恩生怨。

徐有贞和石亨想找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于谦,英宗心中也知道于谦是冤枉的,十分犹豫,但是徐有贞用了一个英宗没办法拒绝的理由:不杀于谦,夺门就没有正当的名义。为了解决自己皇位合法性的危机,英宗这才下定决心杀于谦。

“两袖清风”,“独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被杀,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一念得失


我是阅微草堂笔记,我来回答

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二十万京师精锐失陷在土木堡,瓦剌随即向北京城进发,一路势如破竹。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立了郕王为帝并拒绝接收明英宗。

瓦剌携胜南下,京城人心浮动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收拾城中老弱士卒,力排众议请留守的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

京师人心渐定,瓦剌人使计,派人送消息说要送明英宗回去,谋求诈开城门,而于谦则牵头与众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接收明英宗,这是旧恨。

明英宗南归后,身为兵部尚书,但位胜首辅的于谦并没有迎立英宗复位反而忠心辅佐代宗

瓦剌人见守着一个被抛弃的明朝皇帝无利可图,便将朱祁镇送回了北京。然而此时的代宗皇帝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将明英宗软禁于南宫。

当时内阁由于在土木堡之变前后毫无建树,于军国大事退避三舍,于谦以力揽狂澜之功升任兵部尚书,又被皇帝重视,委以重任。然而于谦并未对英宗皇帝有任何同情,坐视英宗失势被软禁。在明代宗动用权力,换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时也没有丁点反对之意,此为新恨。

帮助英宗复辟的臣子们皆与于谦有旧仇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初,明代宗朱祁钰重病,到十六日,宫内传出消息说皇帝要再议立储,作为的石亨获知了代宗的真实情况,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迎请英宗复辟,以谋求拥立之功。

石亨与于谦原无关系,反而是于谦在保卫北京时重用了他,他为了报恩,就主动举荐于谦的儿子为官,但于谦却不领这个人情,反而大骂了他一顿,石亨因此怀恨在心。

而徐有贞和于谦也是结怨自土木堡之变,当时瓦剌率兵南下,京师几乎无兵可守,徐有贞力劝监国朱祁钰南迁以保江山,却被于谦站出来斥责,并说“提议南迁者理应斩首,保我大明唯有死战”,事后北京果然无恙,而徐有贞却因此饱受朝臣嗤笑。

十六日当晚,东门之变爆发,石亨和徐有贞成功救英宗脱离南宫,第二日清晨英宗临朝宣布复位,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南宫并在一个月后赐死了于谦。


阅微草堂笔记


冤杀功臣,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明英宗朱祁镇两度为帝,算是一位传奇的皇帝,他的人生大起大落,从皇帝到囚徒,再到皇帝,可谓饱受人间冷暖,晚年仁简爱民,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同理心极强!他一开始是很欣赏于谦的,“谦实有功”,他是明白的!

杀于谦,说明每个人都有心里脆弱的,在乎的地方,只要被人利用,或者激发出来,就足以失去理智!

不杀于谦,则此举无名!——徐有贞抓住了明英宗心里最脆弱的地方,虽然他是个宽厚的人,但这一刻恐惧战胜了理智,回想起大漠的颠沛流离,血雨腥风,他终于举起了屠刀!

一瞬间的气血上涌,想起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弟弟,把自己囚禁在南苑,连遮太阳的大树都砍了!此刻的朱祁镇也是会怒发冲冠的,爱屋及乌,更会殃及池鱼!

于谦死了,他却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中!永垂不朽!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知味道


因为于谦是一个对大明江山社稷立下过巨大功劳的人。力挽狂澜于既倒,可谓大明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于谦立下了什么功劳呢?这要从大明正统十四年开始说起。

其时,明英宗朱祁镇在位。从年号可以看出,他已经在位十四年。但由于继位年龄较小(9岁),所以此时的朱祁镇只有20多岁,算是个毛头小伙儿。

这一年,大明北部的瓦剌部落突然发难,向大明边疆发起了攻击。这其实是常态,瓦剌是游牧民族,并没有地盘要求,无非是抢点东西。按照常态的处理,派一员得力干将领兵教训一下就是了。

按照明史记载,明英宗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杀于谦,是大臣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夺门之变没有理由啊。于是明英宗同意处死于谦。

明史的记载是干巴巴的,而实际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承认,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为挽救明朝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于谦也有很多问题,加之封建社会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杀于谦绝不是出于一是的愤怒,而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于谦的功劳没有后世传说的那样大

1449年八月,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明朝建国才81年,距离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才25年,明朝国力雄厚,这个是历史事实。明英宗出发时,给北京留了10万部队守城,以备不测,这也是历史事实,也符合常理,总不可能将首都作为空城。而此时击败明英宗部队的也先大军,只是分裂后的蒙古的一个部落,总共只有五、六万骑兵,打野战,实力还可以,要想攻下北京,几乎不可能。

第二个原因:向孙太后要求立朱祁钰为皇帝

本来孙太后对土木堡之变后的危机已经做了应对,一是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监国,立明英宗2岁的长子朱祁镇为太子。这样的应变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比较稳妥。但是,朱祁钰想当皇帝,暗示于谦等人向孙太后要求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在当时情况下,孙太后只得同意。这样明英宗就失去了皇位,这一点让明英宗比较生气,但不是于谦的死因。

英宗之所以急吼吼的被推上位,是因为代宗皇帝身体不好,且没有子嗣(太子朱见济夭折),京城中流传吏部尚书王文打算推举襄王的儿子继承大统。先不说这事是真是假,于情于理都是不被大臣接受的。在众人心目中,代宗不过是皇位上的临时工,英宗皇帝才是正统,既然英宗已经回来了,你就应该主动让位,但代宗皇帝不但不让位,还打算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继承人,明显不符合皇位继承规则,而朱见济夭折后,又想着请藩王的儿子做继承人,要知道此时英宗才三十多岁,英宗的儿子宪宗朱见深也活的好好的,怎么也轮不到藩王的儿子来插一杠子。

这种情形下,作为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臣,于谦不仅不阻止,竟然还是传言中的谋划者,自然为大家所不能接受。按照这个逻辑推算,无论是谁上位,于谦必然是托孤大臣,权倾天下。对于刚刚从王振专权中逃脱出来的群臣来说,不愿意看到这种场景,而于谦为官清廉、铁面无情的行事风格也为群臣所不喜。官场讲究规矩,于谦破坏了这种规矩,这就把私人的感情上升到了制度和文化层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英宗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复辟,而于谦被赐死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因为大家都明白,杀了于谦的确冤枉,不杀于谦问题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