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是如何对待被俘虏的明英宗?

尤尼乌斯seven


明军在土木堡全军尽没时,明英宗在乱军中,侍从四散,只有一个叫喜宁的太监相随,但喜宁守着明英宗不走,不是忠心护君,而是不怀好意,有以皇帝为奇货的打算。

英宗不会骑马,也没有自杀殉国的勇气,跑也跑不动,最后他只好向南盘膝而坐,听天由命。

首先发现英宗的是一个正在抢掠的瓦剌兵,这个瓦剌兵想要英宗身上的衣服,英宗不理,瓦剌兵大怒,以白刃相加,若不是他的哥哥及时赶到,一眼认出英宗不是“凡人”,英宗很可能死在瓦剌兵的抢掠中。

察觉到英宗不是“凡人”后,瓦剌兵便将英宗带到了也先弟弟赛刊王那里。英宗见到赛刊王,说话的口气很有帝王派头,他问赛刊王:你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还是赛刊王?还是大同王?

赛刊王一听,大惊,于是连忙跑去向也先报告说,部下获一人甚异,很有可能是大明天子?

也先听了,随即召两个“中国人”前去辨认,两人辨认后,皆惊呼,是也。

确认英宗被俘,也先大喜说,我常告天,求大元一统天下,今果有此胜。

对于如何处置英宗,也先起初没有拿定主意,所幸瓦剌部有明白人,此人便是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面对有人提出应杀英宗报仇的说法,伯颜帖木儿对也先说,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箭,或践伤压死,今大明皇帝独不践压中刀箭,这是有天命呀!我等久受大明皇帝厚恩,今虽天有怒,推而弃之地下,但未尝死之,我等怎能反天?若遣使告中国迎返天子,哥哥不就有了万世好男子的美名吗?

也先被弟弟这套说法打动了,最后将英宗送到伯颜帖木儿营中,当作高级“肉票”看护了起来。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进大明深宫,自孙太后以次无不嚎啕大哭,为了赎回英宗,孙太后和英宗钱皇后尽出中宫所有,一共载了八车的金玉、珠宝、绸缎等细软,先行送到了瓦剌也先的营中。

但此时的英宗是天字第一号“肉票”,也先怎可能轻易送还。

八车财宝送出去三天后,见也先根本不放人,大明朝廷意识到也先奇货可居,想拿英宗进一步要挟大明。

为了稳定社稷,粉碎也先要挟的阴谋,孙太后当机立断,下旨命郕王朱祁钰辅政(注意,是辅政,而不是即皇帝位)。

这边,大明在积极应对,那边,也先也没闲着。

这时,也先打的什么主意呢?

既然英宗还是大明皇帝,那就挟持英宗去叩关,巧占城池,诱擒守将。

所幸大同守将、宣化守将都是良将,他们没有中招,也先无奈,只好先将英宗移到塞外,防止被大明守将出奇兵夺了去。

鉴于也先有挟天子以令大明的趋势,于谦等人强力主张,应让郕王即皇帝位,以“绝虏之望”。

也就是说,也先以英宗为“奇货”,如果别立一天子,则无奇货可居,反肯脱手。

客观地讲,此谋虽是上策,但却有些不顾英宗死活,万一也先恼羞成怒,英宗性命可就堪忧了。

还好,也先足够克制,接下来他故技重施,挟持已成太上皇的英宗又到大同,妄图叩开大同的关门。

结果,大同守将郭登答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

根本不搭理也先。

也先见大同早有防备,不敢强攻,只好挟持英宗退去。

在大同碰壁之后,汉奸太监喜宁向也先献计,因以英宗为肉盾,长驱南下,破紫荆关,直攻京城。

由此,大明京城保卫战打响。

此一战,于谦名垂青史,为大明续命两百年,但站在英宗的角度讲,被当做肉盾,他的处境何其凶险,内心何其痛苦。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明军用大炮攻击也先所部时,稍有不慎,或者真不顾英宗死活,肉盾英宗极有可能被大炮轰死。

否极泰来。

当大明打赢北京保卫战,也先深切意识到大明的天威尚在,英宗这才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死里逃生。

从这个角度讲,于谦坚决打北京保卫战,也是救了英宗,但英宗不太认这个账。

经北京保卫战,瓦剌的锐气被打掉之后,再看英宗,也先的心态变了,把英宗当肉票,不如把英宗当主动议和的筹码,此外,如果把英宗放还回去,还有可能引来大明深宫的内斗。

也先真正礼遇英宗,应该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而关于也先礼遇英宗,有个异闻,也先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英宗,正统的说法是英宗辞而不受,但事实上英宗确在当俘虏时跟瓦剌部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

这事,康熙曾说过:正统间事,史书所载,不能明确,其在沙漠尝生一子,今有裔孙,现在旗下。

只是在当时,英宗虽受也先礼遇,但回归却还是困阻重重,景帝朱祁钰并希望他这个太上皇回来。

公正地讲,若不是于谦等人忠直纯正,坚持“上皇蒙尘,理宜迎复”,“大位已定,孰敢他议”,英宗还是很可能陷入有途难归的死境,甚至步北宋徽钦二帝的后尘。

当然,英宗在瓦剌部历经苦难,终能归来,也有赖于英宗本身的“英明”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因土木堡之变,许多人指责英宗是昏君,其实他并非庸主,只是未经挫折磨难,肆意妄为酿出了大祸,可一旦深陷险境,大事面前他并不糊涂,在与瓦剌周旋的过程中,不仅能寻机铲除身边的祸害喜宁,也懂得与朝中配合,借大明的天威来保护自己。

而要说到英宗的人格魅力,几乎可以这样讲,在中国所有帝王中,几乎找不出第二个英宗那样得人缘的。

嫔妃近侍对待帝王的态度,不外乎,畏、敬、真心爱戴。

英宗在瓦剌近乎创造了一个奇迹,所有人一旦跟他接近,慢慢地都会发自内心的关切他,爱戴他,无论是伯颜帖木儿,还是袁彬、哈铭这一些人,皆是如此,这是他在瓦剌能活得好,能回归,能复辟的大本钱。


黑句本


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少不更事,贸然发动了土木堡事变,被瓦剌打了一个大败,然后他这个皇帝就被瓦剌给俘虏了。

当瓦剌的士兵,看到朱祁镇这个俘虏后,他觉得朱祁镇的谈吐坐姿很不一般,有一股贵族气质,知道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大官。

他们就把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事情,告诉了也先。

也先来到朱祁镇这里,确认他的身份确实是皇帝之后,他当然是大喜了。没想到今日一战,竟然俘虏了大明的皇帝。

可是,要如何处理这个与众不同的俘虏呢?

这个时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说这个皇帝是不能杀的,不但不能杀,我们还要好酒好肉的伺候他。

也先有点不明白。

伯颜帖木儿说道,要知道这个人可是皇帝呀,奇货可居。只要我们手里有了他,用他去威胁大明,我们岂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再说明白一点,我们利用大明的这个俘虏皇帝,即使想要夺回属于我们大元的江山,也不是不可能呀。

也先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呀。

所以说朱祁镇在被俘虏之后,他的日子过的还不错的。至少比北宋两个皇帝要好上千百倍。

我们都知道北宋的时候,国家发生了靖康之耻,那时候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都被女真人给俘虏了。

最后他们两个一个被熬成了灯油,一个被当作靶子打死在了草原上。那个下场,真的是凄惨无比的。

这段历史朱祁镇也是知道的,在他看来自己的命运恐怕也好不了哪里去吧。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人家对他格外的尊重。

可以说他朱祁镇是完全被也先奉为座上宾的。朱祁镇在当俘虏的时候,一直都是和伯颜帖木儿住在一起,两个人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类似于拜把兄弟那种。

也先还一度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朱祁镇,但是,都被朱祁镇给推辞了。

那么,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奇货可居的人质,被也先利用上了吗?

可以说他们还是靠着朱祁镇索取了明朝的很多财宝的,为了能够赎回朱祁镇孙太后和朱祁镇的皇后,总共给也先送了八车金银财宝。

当然了最后他们也没有因为得到这些财宝把朱祁镇给送回去。而是带领着朱祁镇去攻打大明,但是,最终都是失败告终了。

毕竟朱祁镇已经不是皇帝了,他成了太上皇。不过,朱祁镇在瓦剌也就是待了一年的时候,他就被也先给放了回去。

可以说他在瓦剌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尽管说没有在大明当皇帝的时候好,但是,作为一个人质,人家把他当作座上宾来对待,给他好吃好喝的,还给他美女。可以说瓦剌对他真的是不薄了。


史学达人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俘虏,并在一年之后得以全身而退。在其被羁押的日子里,朱祁镇并没有像宋徽宗宋钦宗那样的虐待,过着与当时蒙古人同样吃肉、衣皮、骑马、住帐篷以及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他体会到了与皇帝不一样的生活。

一、朱祁镇的被俘生活。

1.穿的是皮袄

朱祁镇被俘时,除了盔甲外,别无长物。孙太后寄来的貂皮大衣、衣服等物等都被汉奸喜宁抢走了。朱祁镇的御寒衣物多由蒙古贵族赠送的,如也先送的被褥、皮袄,伯颜帖木儿送的貂鼠皮袄。

2.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马奶

朱祁镇被俘期间的饮食,基本上和蒙古人一样,也先按时供给他羊和牛,此外每七日还送他一匹马。有宴会时,则能吃到马肉。也先还特地为朱祁镇庆祝生日,以安抚他那颗因被俘而受伤的心。

也先、伯颜帖木儿也会将打猎的收获,如野马、黄羊之类的猎物送给朱祁镇,还经常和他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至于饮料,则以马乳为主。

朱祁镇等人吃大米和白面的机会不多,在景泰元年七八月间,使者李实见到太上皇朱祁镇后,特意将自己带的大米留下来。这对于朱祁镇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3.住的是帐篷

朱祁镇被俘后,伯颜帖木儿将其带回自己的领地。朱祁镇虽然作为人质,但是受到了伯颜帖木儿夫妇特别的照顾。

伯颜帖木儿专门给了他“窝儿帐房一顶”。伯颜帖木儿夫妇派侍女照顾朱祁镇的生活。

4.迁徙时有时骑马有时做牛车。

朱祁镇被俘期间大致活动在大青山周边,主要交通工具有一辆牛车和一匹马。在随伯颜帖木儿营地迁徙的过程中,朱祁镇的骑术得到了锻炼。

5.娶妻的传言很多。

关于朱祁镇在蒙古娶妻的传言,有很多种:

《否泰录》记载:也先想把妹妹嫁给朱祁镇;

《中国志》记载则说,也先把女儿嫁给了朱祁镇;

《蒙古源流》中提到,朱祁镇娶了一个叫莫鲁的妻子;

《黄金史纲》则记为,朱祁镇娶了摩罗丫头为妻子。

从上面的记载看,朱祁镇的“清白”肯定是没了。人都是好奇的,特别是涉及到名人时,人们都会在传播某件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常常是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演绎成传奇。

二、朱祁镇在蒙地的活动

1.寻找可用之人

朱祁镇被俘期间,有2个忠心的人一直跟随,就是袁彬和哈铭,两人原为锦衣卫校尉和锦衣卫指挥使。

朱祁镇有意的掩盖了二人的真实身份。说袁斌是替皇帝些书信的人。被俘期间,由袁彬起草的书信送往大明朝,使朝廷能及时了解朱祁镇的近况。尤为重要的是,朱祁镇的安排,有利于的消息传出,为于谦等人制定对蒙政策提供了参考。

尽管蒙古人知道朱祁镇、袁彬等人与明朝的书信来往,他们并没有阻拦。

哈铭,是一名翻译当时叫通事,本为回回人,他曾于正统十三、十四年出使瓦剌。在朱祁镇被俘期间,哈铭充任朱祁镇与也先之间的翻译。此外,他还在蒙古内部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促成了蒙古贵族与朱祁镇之间的私人友情,这对后来朱祁镇返回明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保护随从,笼络人心。

据史书的记载推断,朱祁镇的随从众多。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在土木之战前后被俘的。

朱祁镇还凭借自己的身份,尽量保护被俘汉人。他多次制止了喜宁试图杀害袁彬、哈铭的行为。

哈铭因劝阻蒙古军士不要杀害逃亡汉人而遭报复,朱祁镇则令其躲避以免受伤。

袁彬因替自己找水而被打,便派哈铭前去安慰并送银两作为补偿。袁彬生病时,朱祁镇亲自护理。此外,蒙古军队出征过程中抓到的俘虏,只要不被当场杀害,便会被朱祁镇救下。

3.设计擒杀喜宁。

太监喜宁被俘后投靠了也先,“尽以中国虚实告之”,喜宁多次陷害朱祁镇君臣几人。

景泰元年(1450)元月,朱祁镇找到也先,表示愿意配合他去向京城要赎金。条件是朱祁镇自己指派使者,也先答应了。朱祁镇提出了高(ban)和喜宁两个人选。

使者一行人赶到宣府后,高找了个机会,将朱祁镇要除掉喜宁的目的告诉了守将江福,结果可想而知,江福派兵抓住了喜宁。喜宁被斩首,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喜宁的死等于砍掉了也先的一个臂膀,他再也无法随心所欲地进攻边关,而朱祁镇则为自己的回归扫除了一个障碍。

4.苦难经历促使朱祁镇能够知恩图报。

朱祁镇的本性并不坏,也许正是由于被俘虏的经历,使得朱祁镇对世事多了几分理解。在他复位之后,出于知恩图报的目的,做了几件被后世人褒贬的事情。

早在塞外之时,朱祁镇便不断对袁、哈等人进行种种许诺;

南宮复辟后,对曹吉祥、石亨等人大加赏赐;

为孙太后上“圣烈慈寿皇太后”的尊号;

他甚至还遣使瓦剌,赠送伯颜帖木儿之妻阿塔塔来阿哈以名号和财物,报答昔日精心照顾的情谊。

第二次登上帝位后,朱祁镇对袁彬、哈铭、伯颜帖木儿之妻、孙太后、钱皇后、王振、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态度,充满了报恩的色彩。这使得朱邪镇很难摆脱周围人对其命运的影响,作为一个皇帝,从政治斗争中又需要选边站。人格的矛盾,使得朱祁镇常常陷入敌友的两难选择,有时候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头。

三、结语

如果没有土木之战,朱祁镇做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土木之战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变化。

年少轻狂的朱祁镇,经历过被俘后,促进了他的成长。他在塞外一年,积极利用各种条件,迅速提高了作为一个封建君主所必备素质,为日后在政治上改头换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闵不克


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完全能写一部长篇大书。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三大营全军尽没,朱祁镇被瓦剌部落俘虏,按照正常逻辑,被俘的皇帝应该受尽了屈辱和折磨才对,参见宋朝时期的靖康之耻。但是实际情况让人大跌眼镜,朱祁镇在瓦剌部落享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待遇,可以说是备受尊敬。

土木堡大败之时,周围一片尸山血海,朱祁镇镇定的面南而坐,没有任何慌乱,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让瓦剌的士兵很是奇怪不敢乱动。当也先确认大明的皇帝被抓到之后,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认为可以用这个人来要挟大明,为部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但是明朝立刻就选出来一个新皇帝,让朱祁镇“升级”为了太上皇,也先的算盘落空了。并且还不止拿不到赎金,朱祁镇在手里面反而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也先肯定不敢折磨朱祁镇,更不敢杀了他,虽然他现在是阶下囚但依然是大明太上皇,是明朝的脸面。瓦剌部落在土木堡的胜利只是一次侥幸,他们的实力并没有北宋时期金国那么强大,没有那个胆量跟大明硬拼。也先攻打掠夺几个城池百姓没关系,明朝不会记仇太深,但是他要敢杀了朱祁镇,那就是整个大明的耻辱,就是不共戴天,几百年都要报仇。南宋王朝曾经不惜一切代价支援蒙古灭了大金国,就是为了雪靖康之耻。也先是个聪明人,对朱祁镇只能以礼相待,不把事情做绝,为以后留出回旋余地。后来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朱祁镇在瓦剌部落的一年多里,一直是以客人的身份居住,没有收到虐待。以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为代表的部落首领们,对朱祁镇极其尊敬,给他赠送昂贵的礼物,派了护卫和侍女,甚至争相把自己的妹妹或女儿送给朱祁镇。并且许多蒙古人也都被朱祁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这里可以下达命令,跟大明互通书信。

也先最终也没能从朱祁镇身上压榨到多少好处,又不想一直养着他,最后求大明把朱祁镇接回去,是“求”。也先在信里面表达出了无奈,意思是太上皇老在我们这里住着不是办法,他又不能在这里当皇帝,你们还是把他接回去吧。这哪是一个俘虏,分明就是请来的一个大爷!

朱祁镇临走的时候,所有的部落首领都来野狐岭送行,伯颜帖木儿甚至嚎啕大哭,“现在一别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看在我伏侍了您一年的份上,还是我的主人,我这里有些好歹,我便去投你。”两年前,五十万大军都没拿下的瓦剌部落,被朱祁镇一个人以大明皇帝的气度,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从此以后,瓦剌把进攻方向转向了北方其他的蒙古部落,史料上再也没有记载大明和瓦剌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所以,朱祁镇应该真的不是史书里评价的那样无能,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百胜刀王胡逸之


老实说,瓦剌人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能够击败数倍于己的当你中央军。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能够俘虏大明的皇帝。

而作为瓦剌军的首领,也先清醒的认识到,即便自己生擒了大明的皇帝,以自己的实力,恐怕也无法对手中的大明皇帝做出什么别的举动。因为,大明虽然天子被俘虏,但是朝廷犹在,实力还是远远在自己之上的。于是,不管怎么样,先好好善待吧。

而也先自己除了要面对强大的大明朝,还要面对草原上自己身后的敌人。所以,面对俘虏明英宗朱祁镇这个“意外的惊喜”。一时之间他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于是便挟持着英宗打算向大明方面好好的敲一笔竹杠。

然而,由于关键时刻于谦等人的努力(包括立助手为帝稳定人心,积极组织京城防御,拒绝也先的无理要求)。让也先突然间意识到,手里的明英宗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若是杀了,自己只怕与大明方面真的就不死不休了。不杀吧,人家大明那边又出了一个皇帝,自己手里的这个没那么值钱了。



所以,在善待了明英宗朱祁镇一年之后,也先最终选择了放明英宗回到大明。一方面是赶紧丢掉这个烫手的山芋,与大明修好,换取大明方面的赏赐。另一方面,恐怕也有让大明方面内讧的打算。


烽火少年游


历史的真相,有时候完全让你晕头转向,不知该如何形容。

明英宗被瓦剌人捉去一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样被女真人捉去的北宋徽钦二帝,那二位在东北,可是受尽折磨,中国史上最惨的亡国之君,恐怕非钦宗莫数——他是被马践踏踩死的,死后连个下葬的地点都不清不楚。

但是明英宗真的很幸运,抓捕他的敌人是也先,这家伙完全可以说是胸无大志,抓到皇帝之后居然完全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时候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了一个建议,说明朝皇帝可是奇货可居,咱现在把他拿在手里,只要他活着,就等于是一张空头支票,届时管明朝要地给地,要钱给钱,那岂不是很爽?

更重要的是,也先其实并不是当时蒙古人的最高领袖,他只是太师而已,在他之上还有一个脱脱不花,他才是真正的可汗——换句话说,也先只是蒙古草原上的曹操而已。而且,脱脱不花以及站在他背后的蒙古头领们,时刻盯着也先的空子,一旦他露出破绽,立马便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也先也指望万一哪天自己在蒙古这边吃亏了,可以借助明朝的力量帮自己一把。所以,当明英宗惊魂不定地来到草原之际,也先居然屁颠屁颠地奔过去,先给皇帝磕了一个头,而后很隆重地行了君臣礼,随即献上草原上最好的食物和美酒,为皇帝压惊。

而后,他们便考虑如何让皇帝在草原上住得舒服一点——这个决不是假客气,因为随后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就把明英宗到了自己的营帐休息,据说在一边侍奉皇帝的女人,就是伯颜帖木儿的老婆和女儿。

而反过来,被俘的明朝皇帝,也很快恢复了镇定自若,据说在蒙古人面前,不论是待人处事,说话对白,都很稳重从容,让蒙古人不得不钦佩:不愧是大明天子,连当个俘虏都如此有派头。

当然,虽然是优待,毕竟草原的生活,根本不能与中原的宫廷生活相提并论。游牧民族的营帐,最大的问题就是保暖条件差,养尊处优的大明天子,在这样的夜晚常常冻得浑身发抖,无法入睡。多亏有一名姓袁的锦衣卫校尉,解开衣衫,把皇帝的脚抱在怀里捂热,如此方能使他安然入睡。

而这个时候,体贴的也先,居然提出要送一个女人给皇帝暖床头——那便是他的亲妹子脱不花。

皇帝看了看脱不花,很委婉地拒绝了。

也先居然也不生气,他说,我明白,皇帝你是嫌弃咱家妹子长得不漂亮,这个也没办法,要不你再看看部落里的妹子,哪个你看得上眼的,尽管跟我提。据说,此后也先一共选了6个草原美女到朱祁镇面前,站成一排让他挑。而皇帝担心如果娶了蒙古女人,日后回到中原,也会被一堆文人臭骂:“流亡之君,在敌营沉湎女色。”所以,尽管很委婉,却非常坚决地推让了。

正因如此,在这一年之中,皇帝基本上没受什么苦。而且在当了俘虏之后,他也真的有些改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懂得拉拢身边和自己一同受难的士兵,同时也和那些瓦剌兵搞好关系,有肉一起吃。这样一来,就连瓦剌兵也觉得这个皇帝很不错,基本上也就不存在虐待皇帝的可能。而也先和弟弟伯颜帖木儿,在随后皇帝生日之际,更是亲自给他祝寿,“进黄蟒龙袍、貂鼠皮袄,杀马做筵席”。

当明朝使者来到草原,告诉也先,中原已经立了新皇帝,老皇帝你打算怎么办之际,瓦剌人居然一口答应,让朱祁镇回去。启程那一天,更举办盛大筵席,请朱祁镇和明朝使臣吃饭,甚至就地筑起一座土台,请朱祁镇登台就坐,自己则率妻妾及手下跪拜于地。

老实说,读这些文字,你都会怀疑是不是搞错了,这哪里是皇帝做了俘虏,简直就是外事访问嘛(甚至有段史料说,伯颜帖木尔和朱祁镇分别之际,居然忍不住,还痛哭不止)。随后,也先、伯颜这俩货,还上前拉着朱祁镇的手说:“我们伏侍了皇帝一年,今日天可怜见皇帝回去。你若回家去坐了皇帝位时,就是我的主人一般。我这里有些好歹,便来投你。”

事实就是如此,此后,也先便真的与可汗脱脱不花开战,随后遭刺杀身亡。那位伯颜帖木儿,也一同遇难。一直要朱祁镇复位重新当了皇帝,派人到草原之上,把他的妻小接到明朝居住,这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报恩。

当然,这样一段事实,不符合一天到晚喊打打杀杀的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先和伯颜帖木儿优待朱祁镇,也是有目的的,不是说真的有多么仁慈。但毕竟,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俘天子还能完好无缺归来的案例,很独特,简直可以说奇葩了!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总的一句话来说,瓦剌人对明英宗的态度,和金人对待宋朝的钦、徽二帝的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发生在北宋·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变,金人击破宋朝开封城,俘虏了宋钦宗、宋微宗两位皇帝,以及一干文武大臣、豪门进士共三千余人,再加上河北平民共达到十万之众。 金人俘虏之些宋人之后,对待他们的态度是“随意侮辱”。


(宋·靖康之变)

比如有两朝皇后的赤裸上身进“献羊礼”,王妃贵女被送入“洗衣浣”,到了金国都城之后,为了消化这一群庞大的俘虏,又将这些进士豪门之女卖入妓院,而平民则买到更为远方的高丽、日本做奴隶。

而瓦剌对待明英宗的态度则偏向于“利用”。利用手中所握的这一张王牌,用来敲诈明朝的钱粮物资,其次是用来敲开明朝的城池。

关于明英宗的被俘经历在《英宗本纪》有记载:次土木,被围,師潰,死者數十萬。。。帝北狩。辛未,帝至威寧海子。甲戌,至黑河。

(明·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御驾亲征,然而却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瓦剌的太师也先所俘虏,几十万大军也全军覆没。

而英宗被俘之后,披着皮裘,喝着羊奶,这些其实也算不是被虐待了,蒙古瓦剌当时的军中伙食其实也就这样。

一年之间,明英宗被带往威宁海子,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察哈尔地区,黑河则是现在的黑龙江省西北部。

但是,明朝的朝中文官与胡太后商量之后,一致决定放弃明英宗,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让瓦剌太师也先的计划胎死腹中。


(明英宗与景泰帝剧照)

这其实跟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的国策有关,明朝的这一个做法其实更符合国家的利益。

明朝再立新帝之后,明英宗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也先又想把明英宗放回来,让明英宗回来跟他的弟弟争位,引起朝堂分裂。

《明史列传第58》有说: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求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

当时的景泰帝不高兴了,他对于谦说,“朕本来是不想当这个皇帝的,是你们这些人把我推出来的。”于谦便对景泰帝说道:“不怕,天命已定。”景泰帝便答应了迎归英宗。


(当时形势图)

明英宗和宋朝的钦徽二帝所受到的待遇不一样,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当时宋朝开封被破之后,宋朝的上层统治阶层已经被一扫而光,宋朝的统治结构已经崩溃,所以金人当然不会在意那两位皇帝的个人荣辱。

赵构为何被称为“高宗”,就是因为他重新建立了朝廷架构的原因。

而明朝不一样,明朝是架构不散,立了新帝之后,仍然是一个方圆万里的大国,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无衅”,所以明英宗就变得极具价值,也因此逃得一命。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虏后,其实并没有受到虐待,相反,还过得很是不错:

第一,瓦剌人对待明英宗不错,好吃好喝待的,只是没了自由。

第二,瓦剌人想拿明英宗跟明朝做交易,换得土地、物资等等,所以,有指望的。

第三,瓦剌人想着,明英宗回到明朝继续做皇帝,这样一俘,吓怕了,以后就不敢再对瓦剌用兵了。瓦剌人不傻,自然知道,实力没法跟明朝比,俘虏了对方皇帝,纯粹是侥幸。

之后,明朝立了新帝,瓦剌人就马明英宗送回了,这样,想造成明朝内部的矛盾。但结果,还是失算了。

这明英宗,确实一点儿也不英明,就是一个糊涂蛋儿。


董江波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自此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即位称帝,次年改年号为正统,史称明英宗。

明英宗即位后,蒙古的瓦剌族南下入侵。权宦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英宗不顾群臣劝阻,率军来到前线。由于朱祁镇和王振愚蠢的指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瓦剌人将随驾的百官屠戮殆尽,然后将明英宗带了回去。

对于被俘的明英宗,瓦剌族的实权派人物太师也先也深感意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土木堡一战,瓦剌人不仅消灭了十几万的明军,更是俘虏了当朝皇帝,这对瓦剌族来说实在是出乎意料,但太师也先却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反应是挟持英宗,立即整顿军队,进攻北京,希望通过挟持明英宗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于被俘的明英宗,瓦剌族最开始确实有人想要将其杀掉,但却被太师也先给拦下了,并且对明英宗更是好生招待,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方面明英宗作为明朝皇帝,太师也先对其还是比较敬重的。另一方面,当时太师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觉得明朝的皇帝奇货可居,不如留下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太师也先一听觉得这个提议好,便留了明英宗一名。此时的明英宗对太师也先来说就像自动提款机,带着他在边关转上一圈便能赚的盆满钵满,自然要好好招待。

也先攻打北京失败以后,想要绕道宁夏,南下进攻南京,扶持朱祁镇做傀儡皇帝。可是朱祁镇虽然昏庸,但还不至于没有智商,所以他婉拒了也先的提议。也先被朱祁镇拒绝倒也不生气,他看中了朱祁镇的身份,想要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他。可朱祁镇依旧三番五次的婉拒,始终不受。

与此同时,于谦为防止也先挟皇帝攻城,与群臣们一起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这一下朱祁镇失去了利用价值,可瓦剌军多次被明军打败,也先不敢也不敢杀朱祁镇。最后,迫于当时蒙古内部的矛盾,以及明朝的压力,太师也先便趁着明朝官员出使,将明英宗给送回去了,而作为当时的太上皇,明英宗回到皇宫后的生活却极其凄惨。不过在数年以后,夺门之变又让朱祁镇重登帝位,于谦等功臣却尽数被他诛杀。只是,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被俘的明英宗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叫吉人自有天相,虽然被俘了,但是却好吃好喝,更有公主相送,称其为史上待遇最好的俘虏也不为过吧。


历史战争


明朝土木之变,不自量力的英宗朱祁镇最终被瓦剌抓走,宋朝靖康年间君王被掳之耻再现。当年落到女真人手里的宋朝徽钦二宗,那可是受尽折辱最终客死他乡,其悲惨遭遇可想而知,然而同样作为被敌人所掳的皇帝,明英宗不但保全了性命最终成功回朝,即便是在瓦剌小日子过得也是滋滋润润的,当然,并没有大明风华里在瓦剌娶妻生子那么扯。

瓦剌当时得到朱祁镇,本来认为手里有个皇帝奇货可居,能凭着英宗狠狠敲明朝的竹杠,所以也并没有亏待朱祁镇。虽然后来瓦剌人的算盘并没有打响,强攻京师也没成功,但朱祁镇不但没有被恼羞成怒的瓦剌人撕票,反而继续好吃好喝,最终平平安安回到了明朝。据说英宗返朝的时候,瓦剌太师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对朱祁镇也是恋恋不舍。

若是评选明朝历史上最昏庸的帝王,英宗朱祁镇必然上榜,作为宣宗的嫡长子,朱祁镇年幼继位的时候仅有九岁,而当时前朝有“三杨”,后宫有太皇太后张氏与皇太后孙氏,大事小情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或许也正因如此,因为后宫的长辈跟前朝的臣子们太能干,从小在无忧无虑环境中成长的朱祁镇,根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最终变成了个社交能力一流,办事能力不入流的皇帝

英宗并没有其曾祖父成祖朱棣与父亲宣宗朱瞻基那样的杀伐决断和杰出的处理朝政的才能,倒是继承到了其祖父仁宗朱高炽那副善心。虽然昏庸,但不得不说英宗也算是个好人,对于身边之人他都能真诚以礼相待,当然,也因为他没有明辨是非忠谗的能力,无论忠奸善恶他都亲近,这也是后来他变成昏君的重要原因。而不可否认的是,英宗的交友能力实在很出色,用现在的话来说英宗仿佛自带光环,与人交往一直自来熟的感觉

土木之变中,明朝数十万精锐几乎被英宗悉数葬送。然而根据记载,当年瓦剌人攻入明军大帐的时候,眼见英宗端坐大帐之中毫无波澜(估计是被吓懵了外加绝望)而且身上所穿着的铠甲不同于寻常士兵。瓦剌士兵不敢擅自做主处置,直接禀告了瓦剌的太师也先。也先得知明朝的皇帝被他们给抓了自然喜不自胜,不过又不知应该怎么处理,一时之间左右为难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有英宗在手,不仅可以要挟明朝,还能从明朝手里捞取到真金白银的大量好处,所以提议留下明英宗。伯颜帖木儿想得也对,一开始明朝为了赎回英宗,确实耗费了大量财物,英宗皇后钱氏更是倾尽所有,但面对瓦剌喂不饱的狮子口,明朝不愿继续奉陪。明朝最终直接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由郕王朱祁钰为新帝,可眼看着从朱祁镇身上捞不到好处的瓦剌人,却也没有为难朱祁镇。

首先最奇怪的就是伯颜帖木儿,面对沦为阶下囚的英宗,伯颜帖木儿不仅出面保住了他的性命,平日里也是好好伺候着朱祁镇。英宗后来回忆,在瓦剌之时,伯颜帖木儿三天两头就去陪他吃饭聊天,而那些奉命“看守”他的瓦剌兵也与朱祁镇关系挺好,从未有过苛待与嘲笑。当时英宗是瓦剌的战利品,而且基本失去了利用价值,能够让敌方这么多人如此厚待,只能说朱祁镇的社交能力有点雷,可能真是与生俱来的亲和感

据记载瓦剌最终被迫送还英宗,伯颜帖木儿亲自护送,送出很远依旧不舍英宗回朝,因为伯颜帖木儿认为如今明朝已立新君,英宗回朝恐怕会有灾祸。厚待也就算了,伯颜帖木儿竟然这么为英宗考虑,这也侧面反应出英宗在瓦剌所度过的岁月是怎样的光景,估计不足之处也就是水土不服而已了。不论如何,英宗虽说被敌人所掳,可相较于当年的宋徽宗宋钦宗,待遇实在天差地别,英宗这段经历被说成是“北狩”倒还真不算夸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