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佛教藝術102:佛陀

我們本週探索佛陀的形象。

佛陀是一般佛教藝術中最具標誌性的形式,而在西藏和喜馬拉雅佛教藝術中也是如此。

坐相為佛陀最常見的形象,其背挺直,雙臂和雙手則施以各種手印及姿勢,雙腿為金剛跏趺坐。在其他比較少見的佛像中,亦呈現出雙腿向前、臥姿、站姿或步姿等形態。

喜馬拉雅佛教藝術102:佛陀

釋迦牟尼佛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65687

佛頭比常人之頭的略高,因佛頂上肉髻,名烏瑟膩,其上還帶著金飾。佛頭上的頭髮是短而卷的,形成了小叢,在後來的藝術表達中往往以如橡子般大小。他的眼睛之間有一個小圓點或明點。耳垂拉長, 脖子上可以看見三條水平橫線。在藝術作品中佛陀身穿簡單的上衣和下袍。他的正右肩總是裸露的,而為坐像時兩腳亦赤足。 足下有時會刻畫輪相等以為表徵。而佛陀所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卻並沒有在佛像或圖像上得到全部的呈現。

喜馬拉雅佛教藝術102:佛陀

釋迦牟尼佛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646

佛像通常安坐於一簡單的四方寶座之上,而座基常見以獅子或其他象徵物為莊嚴。而無寶座的佛像則通常住於單雙兩種類型的蓮臺上。通常情況下,寶座或基座與主體佛像是分開鑄造的。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座與佛像分離甚至遺失之事時常發生。

在圖像和細節上佛陀的繪畫作品更加豐富,但其相關之解答闡釋則更為複雜。 繪畫中人物大小與相對應的階層,眾多次要人物,風景以及敘事性質的排列與發展都使得畫作內容更加複雜。

儘可能地多看多辨,是學習瞭解不同佛像藝術的捷徑。而所看的藝術品若為實物固然非常好, 但網絡圖像或來自於出版物的圖像亦佳。為了學會區分與印證不同圖像的形態,文本的來源與標準以及藝術性的詮釋與展現,我們應當仔細與反覆的觀看揣摩藝術品整體與細節的異同。

1.若您需要引用、轉載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只需要註明來源及原文鏈接即可 ,如涉及大麵積轉載,請來信告知,獲取授權。

2.本平臺所提供的行業資訊等內容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係我們,本平臺將在五個工作日內改正。

3.若您的網站或機構從本平臺獲取的一切資源進行商業使用,請先來信告知,獲取授權,否則“久仰不如親鑑”(簡稱“本平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久仰不如親鑑”特此鄭重法律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