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文 秦姿瑜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这种以出疹为病症最早出现在古埃及,随即传播世界。东汉时期,天花病毒随着战争经由印度传入中国,开始了在华夏大地的肆虐。资料显示,中国最早关于天花病情的明确记录是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的著作《肘后救卒方》,书中记载:“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带白浆,随決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由于此书中并未给出具体可行的治疗方法,中国古代社会面临着疾病横行,病死无数的局面。

后来,天花在中国流行越来越久,感染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凡是曾经得过天花并安全存活下来的人,终生都不会再感染。据此,中国古代的医生开始让患天花且不是很严重的病人与健康的人接触,治愈率达到80%-90%,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尝试。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明清时期,人痘疫苗法”出现了:将症状较轻的天花病人皮肤上的痘取下,晒干磨粉,然后让未得过天花的人吸入鼻腔,相当于灭活制剂。

到17世纪上半叶,清军入关后,满族人因缺乏抵抗力,患天花后致死率极高,名将多铎、顺治皇帝都因此丧命,康熙皇帝侥幸保住了命,却留下满脸麻子。康熙执政年间,在清政府的推广下,全国大面积接种,大大降低了患病率。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18世纪中叶,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研究发表了数篇关于牛痘疫苗论文,说明牛痘疫苗在安全性上远高于人痘疫苗,几乎不会起痘,更不会致命。自此,牛痘疫苗代替人痘疫苗,成为了预防天花病毒的首选,在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得到了广泛普及。1805年东印度公司船医亚历山大·皮尔逊将牛痘接引术带入广州,中国对抗天花的历史进入了新的纪元。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花仍旧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据资料显示,1952年2月6日,卫生部发出种痘指示,预定当年种痘二亿六千万人。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为如此庞大的人口进行有组织的疫苗接种活动。

在严密的组织和新中国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之下,中国的牛痘疫苗接种率高达90%以上。1961年6月,胡小发痊愈出院。后经世界卫生组织检查证实,我国从那时起消灭了天花。天花肆虐夺取无数国人生命的现象也逐渐成为历史。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关于天花是否应该永久保存,现在仍在争议。但经过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开始思考与自然之间关系。

一味的开拓疆土,发动战争,殖民占领,宁踏破万里黄土,也不愿放下一己之利。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每次灾难之后,人们都建立了灾难预警机制。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畏惧病毒,而是应该学会敬畏自然。病毒往往隐藏在动物体内,一旦人们食用或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打破与动物之间的平衡,病毒就会大面积侵占人体。

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造物者给了我们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我们要学会感恩,持一颗敬畏之心,保万家安宁:舍利益欲望,换终身平安如意。

天花:天非天,花非花

作为最有权力做梦的一代,既要有利益的考量,也要有理想敬畏。社会在一点一点保护自然,重视自然。这朵天国之花,带给我们的除了灾难,还有对自然与人类生存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