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趙恆登上皇位真的是“由天命耳”

《宋史·卷六·本紀第六》:嘗登萬歲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撫而問曰:“天子好作否?”對曰:“由天命耳。”

在這裡太祖指的是宋太祖趙匡胤,作答的就是當時的趙匡胤的侄子,後來的宋真宗趙恆,要知道當時的趙恆的所作所為是相當犯忌諱的,按照當時來說,趙恆是完全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趙恆是趙匡胤弟弟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就算趙匡胤將來把皇位給趙光義一脈,趙恆排位第三也是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但是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最後竟然是趙恆成為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

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一事,這裡就不說了,斧聲燭影陰謀論也好,金匱之盟傳位說也好,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就說說為什麼排位第三的趙恆能從趙光義手裡接過皇位吧。


宋真宗趙恆登上皇位真的是“由天命耳”

宋太宗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本來是個很合適的人選,無論是品行還是功績在當時都是最合適的太子人選,據說趙元佐年幼時稟性聰明機警,相貌像宋太宗,宋太宗很鍾愛他。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少聰警,貌類太宗,帝鍾愛之。年十三,從獵近郊,兔走乘輿前,太宗使元佐射,一發而中,契丹使在側,驚異之。從徵太原、幽薊。太平興國中,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衛王,赴上中書。後徙居東宮,改賜今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有戰功,又有能力,按說繼承皇位是妥妥的了,那後來發生了什麼呢?後來趙元佐瘋了!宋太宗因為自己是繼承的哥哥趙匡胤的皇位,也害怕將來自己的弟弟趙廷美給自己也來這麼一手,所以就誣陷便誣陷趙廷美與盧多遜密謀造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遷居涪陵。趙元佐呢可能是跟這個叔父關係比較好,所以出面向宋太宗申辯,當然這個過程可能不是很愉快,最終呢也沒有改變趙廷美的命運,雍熙元年(984年),趙廷美因憂悸成疾而病逝,享年三十八歲。

趙廷美死後,趙元佐就瘋了,重陽日宮內宴會,由於趙元佐之前因瘋病用尖刀殺傷侍者,故不在赴宴之列,結果其就在自己宮中喝醉酒後在晚上縱火燒宮。也因此趙元佐最終被廢為庶人。


宋真宗趙恆登上皇位真的是“由天命耳”


再說老二趙元僖,這位在趙元佐被廢之後就成了太子,但是這位更悲催。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入朝,方坐殿廬中,覺體中不佳,徑歸府。車駕遽臨視,疾已亟,上呼之猶能應,少頃遂薨。上哭之慟,廢朝五日,贈皇太子,諡恭孝。

也就是說這位屬於暴斃,但是後世的一些資料又說其實他是由於妻妾爭寵,誤喝毒酒而死。原來趙元僖有一個寵妾張氏,但是父親趙光義非要讓他娶李氏為太子妃,姓張的姑娘最後成為了老二。張氏非常生氣,所以想了一個方法,將李氏殺死,於是張氏製作了一個酒壺。這個酒壺是非常特別的,酒壺內能夠盛放兩種酒,扳動機關可以控制流出的酒。張氏就是用這種酒壺來毒殺李氏的,但是在倒酒的時候,趙元僖把酒喝錯了,趙元僖喝了毒酒,後一命嗚呼。這個是野史的說法不知道正確與否,反正後來趙光義確實是將趙元僖的一個寵妾張氏賜死,並毀掉張氏父母墳墓,其親屬都流放。


宋真宗趙恆登上皇位真的是“由天命耳”


老大瘋了,老二死了,剩下的嫡子排位最靠前的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恆了。

在老二趙元僖死後,三年的時間宋太宗都沒有再立太子,直到直至道元年(995),宋太宗才就立太子一事徵求當時的名相寇準的意見:“朕的幾個兒子誰可以繼承皇位?”寇準說:“陛下為天下選擇君主,不可與婦人、宦官商量,也不可與親近的官員商量,只能陛下一人挑選得天下之望的人。”宋太宗低頭沉思許久,打發走身邊的侍從,問寇準:“襄王可以嗎?”就這樣老三趙恆最後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