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日本由于战争资源稀缺,在二战中为了节约资源,费尽心机造出来各种既节约资源又要有多用途、通用性的武器。97式手榴弹、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南部十四式手枪(王八盒子)等等无一不是在这种思路下制造出来的。

97式手榴弹“扔前磕一下”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亮剑》里山本特种部队肩膀上挂着那两颗就是97式手榴弹,当然手上拿的美军的M3黄油枪是太扯了点

97式手榴弹在研制的时候考虑到要用掷弹筒发射,采用了延时引信和撞击引信这两种引信,目的是为了用掷弹筒发射出去后像炮弹一样撞击地面后才会爆炸,也就是说97式手榴弹光拔掉保险扔出去是不行的,还得现在一个硬的地方磕一下,使击针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管再扔出去才能炸。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97式手榴弹跪姿状态下指导使用的姿势,磕钢盔或者鞋帮子,情急之下估计磕脑门上也行。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就有日军使用97式手榴弹的特写,日军把手榴弹在钢盔上磕了一下再扔了出去,动作看起来有种“专业的滑稽”。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金陵十三钗》中鬼子在追击佟大为饰演的狙击手时投掷97式手榴弹就是在钢盔上磕一下再扔。

而在《举起手来》这部电影中,郭达饰演的人物在鬼子围上来时拉了弦要与鬼子同归于尽,结果没响,然后一个鬼子用“MDZZ”的表情冷笑的看着郭达,然后夺下97式手雷在墙上磕了一下扔出去就爆炸了。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这样设计的结果就是手榴弹的外形既影响了作为掷弹筒的使用,作为手榴弹又增加了繁琐的程序,小鬼子真是“动了脑筋,走了邪路”。


英帕尔战役的“活牛快线”


进入1944年,日军在各条战线上都陷入了对峙状态,在太平洋上已经败像无疑。大本营觉得这不行啊,要化被动为主动啊,于是在各条战线上都发起了主动性的战役进攻。在太平洋上发起了“阿”号作战(あ号作戦),希望在美军攻击马里纳之际主动出击打败美军“鬼畜”,在中国大陆发动了“一号作战”,放咱们这儿就是大家熟知的“豫湘桂战役”,在缅甸方面,则是“英帕尔战役” (“乌”号作战) 。

“英帕尔战役”在战役规划上就充分体现了日军的异想天开,位于印度境内的英帕尔当时可是盟军在南亚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有着包括流落到印度后改编的中国远征军在内的15万人的兵力,而日军计划就靠三个师团加上“自由印度国民军”在内的9万多人在两个月内从缅甸出发攻克英帕尔。

要知道印度和缅甸之间是宽阔的澜沧江,还有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被原始丛林覆盖的若开山脉,这个地方在今天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当时则根本无法通行车辆,这9万多人在丛林中的辎重将会是巨大的困难。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这地方不放大到一定程度是看不到居住点标识的

面对几乎无解的困难,日军指挥官,第15军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提出了他的“操作思路”——征发30,000头的牛、羊(好像还有猴子)等动物来担任补给物资运输的工作,在物资缺乏时就地把牛羊宰杀后食用。但如此除了引起缅甸当地民众的愤怒外,大大的降低了行军的速度,而且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动物很容易走失,战场上如果跑了1头牛那么日军1个中队1星期的口粮弹药就没了,而大批动物也成了英国皇家空军最明显的攻击目标。

在收到前线日军部队的要求补充粮食的电报后,牟田口的回复如下: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最终,9万日军在原始丛林中失去弹药辎重后完全崩溃,第31师团长佐藤幸德居然主动违抗牟田口司令官的命令撤退,这种情况在日军中非常罕见。在阵亡的70,000多人当中,其中战死32,000余人,其余都是在丛林中因饥饿和疾病而死,至今密林中还到处都有日本人的累累白骨。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七七事变”中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的牟田口廉也(左二),当时正是他 率部向中国军队打了第一枪。

战后牟田口廉也积极为自己在英帕尔战役中的责任开脱, 一旦听到有英帕尔作战战死者家属来访,牟田口要么托病不见,要么提前溜走。 他还在东京开了一家名为 “ジンギスカンハウス(成吉思汗)” 的料理屋,真不知道他死后是怎么在地狱里见那些当年饿死在缅甸丛林里的部下的。


小炸弹却击沉了“大军舰”


1941年12月10日,就在“珍珠港事件”刚刚过去两天,一支由3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巡逻艇和2艘运输船组成的日本舰队,载着45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舰队来到了威克岛附近海面,准备登陆这个只有500多美军防守的小岛。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威克岛的位置

当时威克岛上只有6门五英寸口径的大炮,原本12架F4F“野猫”战斗机在前几天的空袭中被炸得只剩下了4架,而日军方面仅“天龙”号一艘巡洋舰就有4门5.5英寸口径的大炮,双方火力可谓天差地别。

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登陆时日军多艘战舰被击中:旗舰“夕张”号连中几炮落荒而逃,护送两艘运兵船到海滩的“疾风”号驱逐舰被击中弹舱后殉爆瞬间断成了两截,接着“追风”号驱逐舰以及1艘运兵船、1艘驱逐舰相继被击中起火,海面上的日舰乱成一团。

在陆军小伙子们发扬“每一炮打沉一艘军舰”的精神后,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们也开着仅剩的4架“野猫”来刷战绩了,每架携带着4枚100磅炸弹去追击逃跑的日舰,“天龙”号、“龙田”号轻巡洋舰相继中弹起火。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如月”号驱逐舰, 睦月型驱逐舰第二艘

好运气始终站在了美国人这一边,埃尔罗德上尉的飞机投掷出的一颗100磅(45公斤)的炸弹,击中了“如月”号驱逐舰的后甲板。本来这么大点儿的炸弹最多也就把一艘排水量1000多吨的驱逐舰炸个洞,这次却引爆了“如月”号的深水炸弹舱,该舰随即爆炸沉没,无人生还。埃尔罗德上尉也成为二战第一个击沉日军战舰的美国人。

日军那些失败的骚操作

Major Henry T. Elrod, U.S.Marine Corps, WWII, Medal of Honor, Wake Island (1905-1941)

海军马鹿在付出2艘驱逐舰被击沉,500多名官兵伤亡的巨大代价后,灰溜溜的逃走了,第一次威克岛进攻日军失利。

山本五十六得知威克岛的惨败后勃然大怒,立即电令从珍珠港凯旋、正在回国途中的南云海军中将派部队增援。随后一支拥用 “苍龙”号和“飞龙”号2艘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以及其他舰只的庞大舰队带领着1500名海军陆战队员于12月22日再次进攻威克岛,美军在英勇抵抗,弹尽粮绝后于12月23日13:30 放下了抵抗,而美国海军的支援舰队因为种种原因非常令人遗憾的还在600海里之外。整个威克岛战役日军阵亡800多人, 美军171人战死,日军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偷袭珍珠港。

Major Henry T. Elrod上尉在12月23日日军的第二波进攻中,在海滩上参与防守任务时不幸被击中后重伤不治而亡,年仅36岁,战后他被授予了荣誉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