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內所有手機廠商全部放棄高通處理器,會怎樣?

小媽的小二郎


高通會先掛掉,中國手機佔據全球一半的手機市場,每年中國需要進口3000億美元的芯片,可以說高通的半條命在中國,目前能夠購買的芯片只有聯發科和高通,麒麟芯片、Exynoa、A系列芯片都只是自給自足,小米、ov、魅族目前都是主用高通,再給聯發科一部分訂單,讓聯發科不要死掉,華為也會在某些機型上使用高通芯片,高通的優勢在於GPU採用自主研發的架構,性能堪比蘋果,綜合性能僅次於蘋果!而且本身自己不做手機,不存在競爭!




國產廠商很難團結在一起的,比如有些人說國家出面都用麒麟芯片,都用鴻蒙系統,要明白雖然都是國產企業,但也都是競爭對手,麒麟芯片的專利也來自全球,我們不能孤立於世界,而且政府過分干預市場會出現問題,只能說加上自主研發,國家增加芯片研發補助,給我們的企業更多選擇,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換!



科技只說事實


    如果我國以“安全”為由,對高通處理器禁售,那麼高通很可能很快就掛掉了,可以說我國的手機廠商是高通的“衣食父母”。當然,這個假設是不存在的,下文具體說一說。


    高通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中國

    先看一組數據,2017年高通的財報,高通全球營收223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收入近150億美元,中國市場佔高通當年總收入的65%,可以說高通在中國賺錢賺的“盆滿缽滿”,如果突然失去了中國這個市場,加上其他連鎖反應,那麼高通只靠收“專利費”撐不了多久。

    高通和國內的小米、OV廠保持了很好的貿易和合作關係,高通每年的旗艦處理器全球首發一般會選擇小米或者OV廠,而且小米、OV手機等一線手機廠商、魅族、一加等二三線手機廠商嚴重依賴高通的處理器,如果禁止使用高通處理器,那麼對國內手機廠商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暫時還沒有能夠替代高通的,畢竟華為的麒麟處理器不對外銷售。


    高通斷供,帶來的影響?

    華為麒麟處理器對外銷售的可能性比較小,與高通不同,高通只賣處理器,不賣手機,與小米、OV手機廠商是合作關係而非競爭關係。而華為的一項重要的業務就是賣手機,與小米、OV等是競爭關係,因此華為出售自家麒麟處理器給其他手機廠商的可能性比較小。


    如果高通斷供,那麼國內手機廠商可能只有找聯發科或者三星,由於無法提供高端手機處理器,那麼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爭力就會明顯下降,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優勢,反而不利於我國手機行業得到發展。


    總之,美國的這次針對華為的“精確打擊”,然我們充分認識了“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實現科技自立,才能不被“掐住脖子”。至於這次針對華為的“禁售令”如何解除,這個就是國家層面考慮的問題了,我們普通老百姓是支持華為的。


Geek視界


  如果國內手機廠商全部放棄高通處理器,會怎樣?筆者的觀點是,除了華為外,國產手機廠商目前很難放棄高通的處理器。

  在很多人看來,華為有麒麟處理器,還有聯發科。國產手機高端可以用麒麟980,中、低端可以用聯發科。嚴格來說,從技術角度上來說,這是行不通的。


  具體來說,如果OPPO或vivo要使用華為的麒麟980芯片,除了要做系統適配外,還要針對很多應用做兼容性適配。而且,兼容適配需要手機廠商與華為海思一起去做適配,這個工作至少要在1-2年左右。

  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美國開始封殺蘋果,谷歌也宣佈暫時停止對華為的服務。安卓的後續更新不再兼容麒麟處理器,那國產手機能用華為的芯片又如何?唯一的出路就是,國產手機使用華為的芯片,系統也用華為的鴻蒙,但這個生態搭載至少需要3-5年。而且,所有App也需要兼容華為的鴻蒙系統。

  目前,華為麒麟芯片進步確實大,但目前還不具備滿足國產手機大規模使用的綜合實力。加之國產手機在國外銷售,需要高通的交叉專利授權。一旦拒絕使用高通處理器,國產手機廠商在國外將面臨專利訴訟。所以,國產手機放棄高通處理器根本不現實。


賈敬華


假設這種情況成立的話,由於國內手機廠商現階段都是採用的高通處理器,華為除外,因為有自家的海思麒麟芯片,應該所受衝擊最小,但是像小米,OPPO,vivo等國產品牌,勢必會受到不小影響。

眾所周知,在新品手機發布時往往會大肆宣傳一波,而其中最亮眼的也就是處理器了,搭載什麼什麼處理器,性能將有一個怎樣的提升,如果沒有高通處理器加持之後,國產手機想要在高端旗艦機上有突破的話,顯然就有點舉步維艱了。

我們再來看看手機如果想進軍高端旗艦機系列,可以選擇的處理器高通之外還有那些?

●①首先就是蘋果A系列,當然這個蘋果是肯定不會買的,其次就是聯發科,但高端產品還是不要想了,處理器本身就沒有達到高端的層次,那麼就只有兩個選擇了,那就是海思麒麟與三星的獵戶座,那麼問題又來了。

●②如果真的不用高通,估計華為自身就要消耗很多的自家芯片,所以在未來幾年內估計量產與出售會比較難,最後一個選擇就是三星的獵戶座,雖然可以進行採購,總體性能還算不錯,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基帶方面不夠出色,也就是說不能夠很好地支持國內的電信信號。

那麼對於高通到底有沒有影響呢?

這個是一定的,至少失去中國市場後,會讓其元氣大傷好幾年,但是依然可以靠收取專利費來維持,如果費用在增加一點後,那麼失去的損失相對還要小一些。

那麼對中國芯片發展的影響有那些呢?

國內手機超大規模的市場,會造就比較好的手機芯片需求,有利於國內芯片企業吸收投資,發展芯片行業,這個是必然的,但也不難預見,在短期內2-3年,國內手機芯片將很難有超越高通的產品出現,這將會導致使用高通芯片的國外品牌手機,在市場上,可能會對國內產品造成一定的衝擊,反而會抑制芯片產業的發展。

最後不知道各位網友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Web前端進階指南


大家好!我是熊熊數碼科技,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手機數碼資訊!

為什麼這麼說?

舉個例子,當初魅族一直使用聯發科的CPU,但是高通還是告魅族,這其中牽扯到的就算專利費用,高通在中國擁有標準必要專利1000多項,非標準必要專利8000多項,只要你設計的手機支持中國的3G/4G網絡,就會不可避免的用到高通的專利。高通提供的是一種基礎編解碼算法,這是無線通信的基礎,和使用哪家芯片沒關係。


而且高通在中國收取專利許可的解決方案,是經過發改委認可的,是根據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也就是說,是合理合法的。

避免不開的專利

也就是說,除非手機廠商自己研發無線通信基礎,就像華為研發的5G通訊,未來或許可以繞過高通,但是也避免不了在其他方面的專利,畢竟高通的底子雄厚,專利多。除非手機廠商設計的手機沒有通訊功能,無法通話,就可以不用給高通交專利費,不過這又能有什麼用呢!

總結

如果都不使用高通CPU,除了華為能夠在其他通訊業務存活下來,國內所有手機廠商基本上撐不過1個月就會破產,因為現在還是4G的時代,未來在5G方面,希望華為能夠越來越強。


熊熊數碼科技


感謝您的閱讀!

目前有能力放棄高通的國產手機廠商,除了華為能夠憑藉麒麟處理器自給自足之外;小米、OV等,估計立馬會受到重創;畢竟華為麒麟處理器不對外銷售,你以為憑藉聯發科、小米澎湃處理器就能讓小米等佔據市場?只會讓小米、OV等高端市場被華為、iPhone、三星給瓜分。

我們自然會向好的方向思考:假如華為將芯片給小米、OV等廠商使用呢!高端使用麒麟(假如麒麟全面放開供貨),低端使用聯發科,會不會形成一種不一樣的局面呢?看似這種設想非常的精彩,卻存在很大的不可能。一旦國內所有手機廠商都使用麒麟處理,那麼是不是會形成壟斷呢?麒麟處理器一家獨大,會不會對國產芯片的發展不利呢?我們考慮的理想化可以,但是不能脫離現實。

其實,高通被國內手機放棄,可能有這種情況:國內芯片領域出現了可以比擬高通、麒麟的處理器出現,瓜分高通市場。比如:展訊處理器,別小瞧展訊,在2018年四月展訊的SC6531是全球手機CPU出貨量第一的存在,雖然是低端處理器,可是也容小覷。

沒準國內不用高通處理器,展訊、聯發科還真可能有奇蹟出現呢。我們在回答第二個問題:高通會怎麼樣?我們看過這樣一個報道:高通在中國業務佔高通收入的65%,這似乎已經說明了,如果高通芯片離開中國,確實會有很大的衝擊。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點,高通的除了芯片之外,最主要的是專利收人,比如CDMA的專利,只要你使用CDMA網絡,你就繞不開高通,僅僅憑藉芯片,讓高通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LeoGo科技


由於國內的OPPO、VIVO、小米等大手機廠商嚴重依賴高通芯片,而高通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擁有大量的專利,任何手機廠商都無法繞開高通的專利,所以國內手機廠商全部放棄高通處理器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手機廠商放棄高通芯片,使用聯發科或三星芯片,高通也會收取高額的專利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手機廠商的競爭力,所以一般手機廠商都不會選擇這樣做。而對於華為而言,擁有非常多的移動通信專利,並且擁有自主研發的手機芯片,所以即使不使用高通芯片,依然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VIVO、OPPO、小米等國內大手機廠商嚴重依賴高通芯片

國內除了華為,VIVO、OPPO和小米都是高通的堅定盟友,對於高通芯片的依賴也是非常強,VIVO、OPPO和小米手機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高通芯片。由於高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通用手機芯片廠商,在性能、功耗控制和系統優化等方面在通用手機芯片中都是最好的,所以VIVO、OPPO和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是不可能放棄高通芯片的。

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擁有大量的專利,任何手機廠商都繞不過去

由於高通是老牌的通信和芯片廠商,在移動通信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而這些專利任何手機廠商都繞不過去。像此前魅族手機雖然沒有使用高通芯片,依然被高通收取了鉅額的專利費。即使手機廠商不使用高通芯片,依然會被收取高額的專利費用,而高通的專利費一般都是和手機芯片打包在一起,所以對於沒有自主研發手機芯片能力的手機廠商而言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華為擁有自主研發的芯片和大量的通信專利,即使不使用高通芯片,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手機芯片在性能、穩定性、系統優化和通信能力等方面絲毫不遜於高通芯片,而華為擁有大量的移動通信專利,雖然也會支付高通大量的專利費,但同時也會從高通收取專利費,所以華為即使不使用高通芯片,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雖然華為麒麟手機芯片在整體性能方面絲毫不遜色於高通驍龍芯片,但由於華為和OV、小米等國內手機廠商存在競爭關係,所以不會考慮將麒麟芯片出售給其他廠商。而聯發科的手機芯片雖然價格便宜,但在技術成熟度方面和高通還是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即使手機廠商使用聯發科芯片,依然要向高通繳納高額的專利費。所以目前看除華為以外的國內手機廠商不可能放棄高通芯片。



智慧新視界


只能說中國的企業長點心吧,團結起來,不要再窩裡鬥了,雖然是競爭關係但是終究中國人講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中國企業再不團結,早晚有一天會被各個擊破,昨天中興的教訓還縈繞不去,今天又有華為被重點針對,明天會是誰?小米?OPPO?vivo?聯想?答案無論是誰,自己不團結,早晚都是死,還不如大家報團取暖,只有大家一條心,無論是自己研發還是倒逼供應商不敢這麼沒有底線的逼迫,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就像王者榮耀一樣,逆風局必須報團,否則一個個被人抓單,結局只有全盤皆輸。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前進!進!"

國難當頭,我們自當萬眾一心!!


安瑞士


這是玄幻小說嗎?現實生活中這根本就不會出現的情況,這個問題問的沒有任何意義。你認為中國所有手機廠商都不再使用高通芯片,高通就會死了嗎?當然不會的或許高通的市值會縮水1/3,但絕不會因此倒閉。


高通從2g,3g,一直到現在的4G,積累了大量的通信方面專利。蘋果夠牛逼吧芯片和系統都是自己設計的但基帶還是要付給高通通訊專利費。可以說高通就算不再生產芯片單單受取專利費也不至於關門歇業。參照諾基亞被微軟限制生產手機,但他在手機通信方面專利積累深厚照樣活得有滋有味,只是可能沒有以前那樣的曝光度。

反觀國內廠商,如果不不用高通的話,你能用什麼?麒麟,不好意思這是華為看家寶概不外售。小米的澎湃嗎?還處於試業階段沒有完全成熟。那剩下的也只有聯發科了,聯發科的尿性大家也知道魅族一直跟他合作而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而且聯發科的產線也供應不了國內這麼大的需求量,等到能滿足國內的需求時估計沒1到2年也實現不了吧。現在手機更新換代這麼快,兩年拿不到芯片不能生產手機你還有機會嗎?



當然這也只是大家坐下來無聊隨便吹吹牛的,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會發生的事。這就好像老美在高壓輸電方面不再使用中國專利和標準那麼不切實際。


措手不及的中年


目前來看的話,其實這個在假設的情況下啊是可以實施的,也就是說假如我們都拒絕使用高通的芯片之後,那麼國內的手機廠商如何在芯片上選擇,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高端旗艦產品,蘋果的a系列肯定是不會外賣的,而聯發科的高端產品是靠不住的,所以只有兩個產品能夠使用,那就是麒麟,處理器以及三星的獵戶座,三星的獵戶座是向外出售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獵戶座的總體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說發熱以及工號比控制的還不算完美,但已經是可以使用的階段,但三星獵戶座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基帶方面不夠出色,也就是說不能夠很完美的支持國內的電信信號。



那麼這一點理論上也是可以解決的,比如為和三星在基帶方面進行合作就可以繞開高通,所以說這一點也不是不可以解決的。

那麼問題來了,中低端產品使用聯發科是否能夠hold住市場,這是一個問題,我們說聯發科目前確實是靠不住,高端產品太次中低端產品也遭人嫌棄,要問題還在於聯發科空有前輩的名口,卻沒有前輩的實力,目前在處理器還不如後起之秀華為。



這一點才是,我們最注重的問題,要知道高通的中低端處理器在某些層面甚至可以直接和華為麒麟處理器相比較,可以看出高通在某種層面上來說,確實是處於一種近乎壟斷的層面。

但如果用戶能夠接受聯發科產品目前的性能,其實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那基本上高通全球市場就會受到重挫,本身來說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就佔據世界1/4左右,國產其他手機是完全依靠高通的芯片從高端到中低端,已經沒有聯發科什麼事兒了,甚至連華為每年都要從高通進口5000萬部的芯片。



那麼此舉對於高通來說近乎於夭折性的打擊,但對於國內芯片來說,肯定會迎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期啊,我個人是覺得小米的澎湃芯片有可能會加速突破技術,至少在中低端產品能夠獲得一部分市場份額,而麒麟的處理器也有可能第1次採用自主架構層面全面開發出中高低端的完整芯片。

而國內的芯片行業有可能會藉助此番機會強勢上位,有可能會首先從中端芯片突出重圍!



不過這些假設可能不太會發生,其次則是國產的一些芯片廠商目前來說還靠不住啊。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原因,主要還是由於麒麟芯片的產能不足,包括聯發科的不堪重用,這都是制約一個計劃的最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