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東方百慕大-江西九江都昌縣老爺廟


揭秘東方百慕大-江西九江都昌縣老爺廟

老爺廟

相傳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有一次朱元璋敗退湖邊,湖水擋住去路,湖邊破舟,無舵難行。危急關頭,忽有一隻巨黿游來銜船為舵,搭救朱元璋渡湖。朱元璋奪得天下後,不忘舊恩,封巨黿為“元將軍”,在湖邊建“定江王廟”,百姓稱為“老爺廟”。走進廟門,一隻巨黿趴地,四趾伸展,揹負丈餘高、三尺寬、一尺厚的千斤大石碑,上面朱元璋御筆書寫“加封顯應元將軍”7個金字,熠熠生輝。古往今來,民間傳說就是這隻千斤黿精興妖作怪。為此,船隻行經這裡,船工們都要上岸焚香燒紙,殺牲畜祭奠。神殿前有一隻小石,頭嘴朝天,專喝被剁頭砍頸的雞鴨豬羊的鮮血,人們乞求元將軍的保佑,想在神王爺的庇護下,上下行船順風順水。

老爺廟香火很盛,然而悲劇照樣發生。後來湖上出現了救生的紅船。要知紅船的來歷還得從一位名叫周善人的身上說起。

相傳有一天晚上週善人做了一個夢,一覺醒來,便喜孜孜地告訴妻子,說是老爺廟裡的定江王菩薩,要他在老爺廟裡開設藥店,解救那裡經常翻船遇難的漁民。於是,夫妻倆在老爺廟邊開起了一間藥店。周善人刻苦鑽研藥理,精心配製了一種“濟生水”,對落水不久的人灌下此水,就會起死回生。這裡的漁民把“濟生水”叫做“濟仙水”,救治了不知多少窮苦漁民。有一次他救了一個老和尚,老和尚感激不盡,臨別送他一雙又結實又美觀的草鞋,草鞋的鞋尖上綴了一對大紅花球,老和尚對他說:“收下吧,你穿上它,會福壽雙全。”原來,這位老和尚是位得道成仙的神人。自此,周善人出門治病都穿上這雙草鞋。夏天穿上腳不熱,冬天穿上腳不冷。有一天黃昏時分,周善人被人叫去出診。他登上來人駕的小船,不一會,遠處湖灣上空,忽然升起一朵烏雲,接著電閃雷鳴,湖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一個小山似的浪頭向小船撲來,小船被巨浪推翻,兩人落在洶湧的惡浪中掙扎。正在這危急時刻,周善人腳上的草鞋脫落了,變成了兩隻嶄新的大木船,鞋上的紅花球放射著紅光,變成一對紅燈,把黑暗的鄱陽湖照得通亮。落水的周善人和求診的年輕人很快上船。這時鄱陽湖上被風迷航的船隻一見紅燈都歡呼著“紅船,紅船”,紅船使這些遭遇風險的船隻轉危為安。

後來,清朝的康熙皇帝,經過鄱陽湖遇到了風險,紅船前去救駕。皇帝對紅船非常讚賞,賜封為“救生紅船”,並下了一道聖旨:任何官府都不能動用。到了民國時期,蔣介石下令撥款維修紅船。鄱陽湖上老爺廟水域的紅船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留下來。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號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神情恐懼,接著就精神失常了。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家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全部失蹤。

1985年3月15日:一艘載重二十五噸,編號“饒機41838號”船舶,凌晨六時半在晨暉中沉沒於老爺廟以南三公里處的濁浪中。

1985年8月3日:江西進賢縣航運公司的兩艘各為二十噸的船隻,亦在老爺廟水域神奇般地葬身湖底。同一天中,同在此處遭此厄運的還有另外十二條船隻!

1985年9月:一艘來自安徽省的運載竹木的機動船在老爺廟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手們抱著竹木狂呼救命,一個個逃到岸上後嚇得魂不附體,不敢回頭望濁浪翻滾的湖面。1985年,在老爺廟水域沉沒的船隻有二十多條。

1986年3月15日:江西省豐城縣小港鄉編號為“豐機29356號”,載重量為二十噸的機動船,在老爺廟水域航行,突然,狂風驟起,惡浪狂舞,頃刻間,大船無奈地搖動著沉入湖底。

種種離奇事件的發生,讓人們對這片水域敬畏三分,也因此被稱之為“魔鬼三角洲”。

神秘解釋

老爺廟水域沉船事出有因,決非偶然。這裡發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

"湖怪"

鄱陽湖

1970年初夏,傳聞在這一帶水域裡看到神奇的怪物,目擊者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把。有的說如同一條白龍,有的說像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眼睛……湖怪出現時,挾風雨卷雷電,嘯聲震耳……

"飛碟"

20世紀70年代中期,黃昏時曾有人在鄱陽湖西部地區,目睹一塊呈圓盤狀的發光體在天空遊動,長達八、九分鐘之久。當地曾將此情況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而有關部門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釋。

有人猜測,是因為“飛碟”降臨了老爺廟水域,像幽靈般在湖底運動,導致沉船不斷。

其他

20世紀80年代初,老爺廟旁的都昌縣型砂廠在廟背後的山上建水池,一日忽地從湖上飛來數百隻烏鴉“呱呱”地吵鬧個不停,把個老爺廟上空遮得像一團團烏雲滾滾。

20世紀90年代初的一個夏日,晴空白日,忽然湖面上狂風怒嚎,烏雲翻滾,廟旁廠區昏黑一片,風沙滔天,在車間工作的工人不得不關掉電閘停工瑟縮成一團。

現代科學解釋

1.水流亂形成漩渦

老爺廟水域的水文情況相當複雜,吉山松門山兩島橫立於鄱陽湖中,把老爺廟水域與南湖大湖體隔開,贛江北支修河從吉山西面流入老爺廟水域,而贛江中支、南支的撫河、饒河、信江匯入鄱陽湖南湖後,從松門山東面注入老爺廟水域,幾股強大的水流在老爺廟水域交匯。鄱陽湖南湖,湖面開闊,落差不大,流水緩慢,除主槽外,流速均為0.3米/秒以下。到了老爺廟水域後驟然狹窄,同樣造成水流的狹管作用,使流速逐步增大到1.54-200米/秒,且在主槽帶還產生渦流,這就更增加了該水域的危險性。


2.地下電磁場誘發雷電

老爺廟到湖口縣一帶地下均為石灰岩,其巖性鈣質多、易溶,有形成地下大型溶洞群及地下暗河的自然條件,而每個溶洞每條暗河的正上方都有自己形成的奇變電磁場。1998年洪水期間,韓禮賢工程師用電磁技術測試老爺廟南邊5公里處,結果是奇變的電磁場雜亂無章,這種狀況能影響人們的大腦思維,而且會誘發陰電陽電接觸產生雷電。這使沿湖一帶多次發生遭雷擊事件而船沉人亡。


3.狹管形成大風

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15公里,最窄處只有3公里。而這3公里的水面就位於老爺廟附近。在這條全長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聳立著“奇秀甲天下”的廬山。當氣流自北南下時,即刮北風時,廬山的東南面峰巒使氣流受到壓縮。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氣流的加速由此開始,當流向僅寬3公里的老爺廟處時,風速加快,狂風怒吼著撲來。風大浪大,波浪的衝擊力是強大的。波浪高2米,而此時每平方米的船體將遭到6噸衝壓力的衝擊,一艘載重量20噸的船舶,波浪的衝擊力則達到120噸,超出船重量的5倍。據調查顯示,船舶沉沒時,大多數是風起浪激作用的結果。

實地探索

1.國內首次內水水下考古探秘鄱陽湖“魔鬼三角”

2013年3月18日,我國在這裡進行了首次內水專業水下考古,經過考古工作者在水下的緊張勘探,素有中國“百慕大”之稱的江西鄱陽湖老爺廟水域發現了首艘失蹤沉船。

2.考古潛水員輪番下水發現沉沒金屬船隻

潛水員們幾次潛入水中,並從湖底帶上來了一塊條狀的金屬沉船碎片。“內陸水域和海洋水下考古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湖水底下由於淤泥比較多,能見度非常低,在水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即使開著手電筒也什麼都看不清,只能靠潛水員雙手在淤泥中摸索。”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所長樊昌生表示,由於身揹著非常重的設備,一般一批潛水員只能工作20分鐘左右。

3.“魔鬼三角”之謎得到科學推斷

據樊昌生介紹,雖然此次水下考古發現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基本確定了這裡有一艘金屬的沉船,根據沉船碎片可以判斷,該船大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船隻,大約有28米長,7米寬。“在那個時代,很多江西的船隻由此經過,運輸木材以及糧食。”據樊昌生推斷,這艘現代金屬船極有可能是運輸木材的,但是船為什麼會在此處沉沒?並且有史料記載,僅在1985年8月3日就有13艘船隻在此失事,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見。令其不解的是,在此沉沒的船隻。當時人們動用各種方法打撈,均沒有發現任何殘骸。因此,船隻離奇沉沒又離奇失蹤,成為鄱陽湖“魔鬼三角”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未解謎團。

老爺廟位於都昌縣多寶鄉龍頭山首,與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隔湖相望。舊稱為定江王廟,建廟久遠。該廟基以花崗石條堆砌7米高,右側有階梯曲折而上,廟群總面積為600多平方米,分主廟、龍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廳、廚房6部分,附屬建築分佈主廟兩側。主廟面積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寬14.2米,進深26.8米,系穿鬥與架樑式混合結構,共52個立柱。廟內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為正殿,中部為遊樓,下部為萬年臺。廟內門窗梁坊雕刻花紋並塗以丹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