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的“苏式三霸”:霸气、霸道、霸凌

自回锅担任“行政院长”以来,苏贞昌许多作为都与“霸”字密不可分。诉诸要“接地气”,也靠霸气获得网络声量,甚至让“执政党”的满意度由谷底翻升。但随着担任“阁揆”时间日久,苏揆的“霸风格”也逐渐发生了质变,揭开“霸气”的表皮,背后潜藏着“霸道”,乃至是“霸凌”。“苏式三霸”愈来愈有走味的趋势。


苏贞昌的“苏式三霸”:霸气、霸道、霸凌

  霸气与霸道往往仅一线之隔。在支持者看来,苏贞昌的许多作为是他们喜欢的霸气;但承受其霸气的人,感受到的却是不由分说的霸道。去年中台米塔来袭,“苏揆”以视频连线各县市长,与花莲县长徐榛蔚的连线多等了一会儿,就不耐地说:“还要我等多久?”当下一些网民对其“霸气”赞美不绝,但稍后真相揭晓,徐榛蔚当时正与气象专家连线,并非刻意迟到。他的霸气其实是霸道,自恃官大。

  这次新冠疫情中,苏贞昌霸气与霸道不分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一开始下令禁止口罩出口,苏贞昌一句“救人必先自救”传诵一时,后来连绿营医护人员连署都借用此调。第一批武汉包机返台,苏贞昌痛批“完全走样”,撂话“下不为例”,完全否定其他人员的努力;但这样的霸道态度一定调,后来即难以调整,人道考量就被抛在脑后。

  苏贞昌的霸道,有时是在掩饰自己的无理。例如,“政府”禁止高中以下师生出境的命令一出,舆论质疑缺乏法律依据,建议蔡英文应颁布紧急命令。未料,苏贞昌立刻抢先“释法”,称“法源”来自“传染病防治法”与“纾困条例”。蔡英文则整整迟了两天,才在“敞厅谈话”中声明“现在没有发布紧急命令的需求”。又如,“苏揆”大肆撤换公营事业董座,宣称是反酬庸;但其党同志段宜康却讥称,苏贞昌自己酬庸的圆山饭店董事长林育生仍文风不动。苏贞昌无从解释,只能打口水战,批桃勤“汽车撞飞机”。

  这些事例,说明首长的霸气或能获得一时叫好,却未必经得起理性考验。如果“救人必先自救”之说成立,何以台湾民众至今仍得排队买口罩,“外交部”却大做“口罩外交”?如果首批武汉包机一无可取,何以“政府”后来拿香跟着拜,而有第二批包机?且紧急命令的发布则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职权,苏贞昌抢先放话,是僭越蔡英文权力。


苏贞昌的“苏式三霸”:霸气、霸道、霸凌

  比霸气和霸道更可议的,则是苏式“霸凌”。日前发生“疾管署”媒体网络群组留言遭截图带风向事件,更将“霸凌”气氛带到最高点。记者会直播外,有不明人士将封闭群组的截图公布在网络带风向;直播内,则由苏贞昌核心的“行政院”幕僚领军,以“帮疾管署小编抱不平”为由霸凌特定媒体和记者,要让媒体在网络乡民攻击下产生寒蝉效应,降低监督力道。

  总结这些被许多网民称许的“苏式风格”,不论是霸气、霸道、或霸凌,苏贞昌并不是选择“做对的事”,而是选择“政治正确”:一方面推卸责任,一方面攻击对手,这就是苏“内阁”“接地气”的真相。反韩、反国民党、“反中”都是政治正确,展现霸气还能得到掌声,何乐而不为?但这种粗暴、民粹、强凌弱的态度,却是在“挥霍民主”,大开倒车。

  苏贞昌不敢展现霸气的时刻,只有在陈时中面前。苏贞昌前天上午才板着老脸对武汉台胞返台说出重话,到了下午,就被陈时中推翻。原因无他,只因抗疫期间苏贞昌和“行政院”都躲在“顺时中”、“唐凤”这几座大、小神像后面,即便指挥中心一级开设,所有党政大员都不敢扛起指挥官重任。台湾若臣服于这种“苏式三霸”的风格,那才真叫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